当前课程知识点: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 >  3.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 Edge Research >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返回《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在线视频

下一节:4.1.1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返回《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大家进入《绿色经济与中国实践》

“两山理论”有其独特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色发展思想

是一个以实践为依据 以尊重人民群众

伟大创造为出发点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

为指导的思维创新与理论创新

“两山理论”是从根源上化解

能源环境危机的新思路 新突破

是对世界环境治理的新贡献

因为自然是生命之母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共建美丽中国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

共享自然之美 生命之美 生活之美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两山理论”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

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理念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共生的本质要求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

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

为宗旨精神

以山水 林 田 湖 草

是生命共同体为系统思想

以最严格制度 最严密的

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抓手

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彰显大国担当

“两山理论”必须进行8个坚持:

一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理论”在中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应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表述

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含义

在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另一种形象化表达

所强调的是通过大力推进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在逐渐解决目前所面临的

严重生态环境难题的同时

找到一条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人与自然 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道路

也是当代全球最为形象的绿色新经典理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底色和基础

在中国背景和语境下

的另一种形象化表达

好比 要致富

少生孩子多栽树

“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等其实质是一样的

我们既要积极践行“两山”理论

就是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同时 我们着力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必须以“两山理论”为指导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就是既要生态文明建设

也要推行绿色发展方式

将生态理论和“两山理论”贯穿其中

“两山理论”如何实现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它是实现最普惠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求林业建设把保护生态环境

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增加生态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强大生态功能

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天蓝

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提法

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生命共同体的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

人类和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

的元素 他们组成紧密联系的

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同时每一个元素也都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是一个分系统 包括每个元素当中的各种

生命体以及生命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

而每一个分系统的生存与发展是

整个生命共同体生存与发展

的充分必要条件 对于世界

和平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利用这个理论例如在国际事务中

为全球“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两山理论”也助力

“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这个图展示了“乡村振兴”的目标

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

“金山银山是绿水青山的保障”

通过乡村振兴的目标

通过条件保障和驱动形成了

“三角形”推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可见 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需要我们去呵护关爱 去保护 去经营

请见视频“发展森林康养-

落实“两山理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

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新时代新蓝图为中国森林康养产业

带来大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是全世界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全世界森林风景旅游资源

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凡是适合开展森林旅游的地方

都可以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中国森林康养底蕴丰厚 前景大好

朝出夜归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里

人们承受着各种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困扰

奔忙于高楼车流间的你我他

我们的免疫力正在退化

而那自然野趣的“一抹乡愁”

更是日渐朦胧

中国人自古就有天地人和的传统

我们当代人更需要回归大自然

在森林中漫游 选一处清静

让自己享受一段对自己好一点的慢时光

在森林氧吧里我们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看 听 触摸 感受那来自森林的精气

引导我们的身体 思想 精神

开启人体卫生保健系统

在森林和自然环境的呵护中得到治疗和恢复

森林康养的概念

最初从欧洲森林浴发展而来

森林浴起源于德国的“气候疗法”

“地形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

法国的“空气负离子浴”

俄罗斯的“芬多精”科学

和韩国的“休养林构想”

据有关资料显示

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

国家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30%

依据各国多年森林康养的研究成果

森林环境要素会带来生理效应

研究表明植物精气的生理功效

有镇痛 驱虫 抗菌抗肿瘤

促进胆汁分泌 解毒 降血压

松弛神经 消除紧张 使注意力集中等作用

增强免疫系统 减小压力 改善情绪

提高专注能力

特别是对儿童多动症有明显的益处

加速外科手术后的康复

治疗疾病 增加能量水平 改善睡眠

目前森林医学已经形成了几个核心证据

森林康养能够调节自律神经平衡

自律神经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而调节自律神经平衡

是森林康养的核心功能之一

从指间开始

感觉慢慢放掉身体各部分的力气

森林康养是一种内观疗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森林身体扫描

是对当前身体体验的深层次探查

它有助于人们

改善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知能力

同时可以将注意力

从心灵转移到躯体

从而为处理情绪问题

提供一条便捷途径

森林康养还是一种肌肉放松法

全身肌肉放松能消除紧张和焦虑

人在压力状态下

持续几分钟的完全放松

有时比一小时睡眠效果更好

当今中国森林康养

依托高品质的森林等林业资源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

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 新业态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展森林康养业

为森林改革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是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前行在探索普惠世界的中国模式的道路上

中国森林康养大有可为 如此多娇

今天对“两山理论”的起源 发展

理论 价值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交流学习

希望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理论

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补充

谢谢大家

下次见

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课程列表:

1.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1.1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cological Crisis

--1.1.1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cological Crisis

-1.1.2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Governance Results in China

--1.1.2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Governance Results in China

-1.2.1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2.1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2.2 Refl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Issues

--1.2.2 Refl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Issues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1.3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3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Chapter I Test

2. Textbooks and Practice

-2.1 Teaching Materials

--2.1 Teaching Materials

-2.2 Practice in China

--2.2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II Test

3.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 Edge Research

-3.1 Research Hotspots

--3.1 Research Hotspots

-3.2.1 Industrial Ecology

--3.2.1 Industrial Ecology

-3.2.2 Environmental Value Spillover

--3.2.2 Environmental Value Spillover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a)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a)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Chapter III Test

4. Circular Economy

-4.1.1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4.1.1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4.1.2 Background in China

--4.1.2 Background in China

-4.2 3R Principles

--4.2 3R Principles

-4.3 3 levels

--4.3 3 levels

-4.4.1 Progress

--4.4.1 Progress

-4.4.2 Policies

--4.4.2 Policies

-Chapter IV Test

5. Low-Carbon Economy

-5.1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5.1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5.2 The origin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theory

--5.2 The origin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theory

-5.3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5.3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5.4 Practice in China

--5.4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V Test

6. Green Economy

-6.1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6.1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6.2.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Green Economy

--6.2.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Green Economy

-6.2.2 Actions on Green Econom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Economy

--6.2.2 Actions on Green Econom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Economy

-6.3 Assessment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6.3 Assessment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6.4.1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Thought

--6.4.1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Thought

-6.4.2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s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6.4.2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s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Chapter VI Test

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1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1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2.1 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7.2.1 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7.2.2 China's Achievem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2.2 China's Achievem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3.1 EKC Hypothesis and Its Origin

--7.3.1 EKC Hypothesis and Its Origin

-7.3.2 Enlightenment of EKC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7.3.2 Enlightenment of EKC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hapter VII Test

8. Ecosystem Services

-8.1 The Connotation and Assessment Signific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8.1 The Connotation and Assessment Signific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8.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8.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8.3 Practice in China

--8.3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VIII Test

9. Ecological Footprint

-9.1.1 Theoretical Concept

--9.1.1 Theoretical Concept

-9.1.2 Research Prospect

--9.1.2 Research Prospect

-9.2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9.2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9.3.1 Research Scale

--9.3.1 Research Scale

-9.3.2 Research Industry

--9.3.2 Research Industry

-Chapter IX Test

10.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10.1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Standards

--10.1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Standards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a)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b)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b)

-10.3 Case study——River Chief Policy

--10.3 Case study——River Chief Policy

-Chapter X Test

Final exam

-Final exam

--Final exam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