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 >  1.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返回《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在线视频

下一节:1.3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返回《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大家进入《绿色经济与中国实践》

全国第2次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也是这个阶段起着里程碑式的会议

1993年

全国第2次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提出了工业污染的防治

必须实施清洁生产

实现三个转变

既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

开启了我们治理的三个环节

全国第4次环境保护会议

推进了我们前面的内容

1996年7月

国务院召开的第4次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提出了环境保护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国务院作出了实施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

目标 任务和措施

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

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命题

第4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还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

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

全国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

重点城市 流域

区域 海域的污染防治

及生态建设的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新阶段

第三个阶段 就是总量控制阶段

在这个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引入

为我们国家环境保护和

治理提供的新的篇章

20世纪90年代

根据一些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加剧的实际

重点流域区域 城市 海域污染治理的战略

开始向环境污染宣战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

在这个阶段开始实施

初步建立了

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

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主要内容的

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

在这个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

新的观念 新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新思想 新战略 新举措

党的16届五中全会指出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提高到国家战略

同时在这个方面

还积极推行了生态环境保护的

示范创建行动行为

在全国初步形成了生态省(市县)

环境优美乡镇 生态村的

生态示范系列创建体系

海南 浙江 福建等14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开展了生态省 区建设

围绕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

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相继评出了70多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大力开展了

节约型机关 绿色学校创建

绿色社区创建等社会环保示范创建活动

成为社会的风尚

在这里面

环境友好型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成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2008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部

组建华东 华南 西北 西南 东北 华北

六大区域环境保护督察中心;

并且 在实行总量控制

定量考核 严格问责的同时

多种政策综合调控开始受到重视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

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 经济 技术

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形成共抓共治的政策体系

同时 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适应新形势再次进行修改

修订《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相继出台

提供了抓手和依据

第四个阶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和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

总体战略目标相呼应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十八大以来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形成了“四梁八柱”

2015年4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目标愿景 重点任务 制度体系

同年9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

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

形成了“四梁八柱”的体系

在这期间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南和指针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

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强调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变革

对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我们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的法宝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必须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美丽中国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那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我们要积极进行高质量发展

质量第一 效率优先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

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在深入贯彻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五大理念基础上 推进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

13个方面的优势和13个方面的坚持

其中生态环境治理

“五位一体”的布局

摆在了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现代化治理方面

从治理体系覆盖的工作领域或对象看

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

需要补齐3个短板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制度

二是生态修复与保护制度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从治理体系的主体和手段看

有3个薄弱方面需要切实加强:

一是围绕效率

优化环境经济政策

二是加快构建环境社会政策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

上面我们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

和治理的分析进行了分享

对4个阶段进行了总结

提出我们发展的目标

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提供借鉴

谢谢大家

下次见

Green Economy from China's Stories课程列表:

1.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1.1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cological Crisis

--1.1.1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cological Crisis

-1.1.2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Governance Results in China

--1.1.2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Governance Results in China

-1.2.1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2.1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2.2 Refl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Issues

--1.2.2 Refl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Issues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1.3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1.3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Chapter I Test

2. Textbooks and Practice

-2.1 Teaching Materials

--2.1 Teaching Materials

-2.2 Practice in China

--2.2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II Test

3.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 Edge Research

-3.1 Research Hotspots

--3.1 Research Hotspots

-3.2.1 Industrial Ecology

--3.2.1 Industrial Ecology

-3.2.2 Environmental Value Spillover

--3.2.2 Environmental Value Spillover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a)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a)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3.2.3 "Two Mountains" Theory (b)

-Chapter III Test

4. Circular Economy

-4.1.1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4.1.1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4.1.2 Background in China

--4.1.2 Background in China

-4.2 3R Principles

--4.2 3R Principles

-4.3 3 levels

--4.3 3 levels

-4.4.1 Progress

--4.4.1 Progress

-4.4.2 Policies

--4.4.2 Policies

-Chapter IV Test

5. Low-Carbon Economy

-5.1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5.1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5.2 The origin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theory

--5.2 The origin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theory

-5.3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5.3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5.4 Practice in China

--5.4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V Test

6. Green Economy

-6.1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6.1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6.2.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Green Economy

--6.2.1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Green Economy

-6.2.2 Actions on Green Econom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Economy

--6.2.2 Actions on Green Econom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Economy

-6.3 Assessment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6.3 Assessment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6.4.1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Thought

--6.4.1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Thought

-6.4.2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s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6.4.2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s of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

-Chapter VI Test

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1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1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2.1 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7.2.1 The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7.2.2 China's Achievem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2.2 China's Achievement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3.1 EKC Hypothesis and Its Origin

--7.3.1 EKC Hypothesis and Its Origin

-7.3.2 Enlightenment of EKC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7.3.2 Enlightenment of EKC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hapter VII Test

8. Ecosystem Services

-8.1 The Connotation and Assessment Signific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8.1 The Connotation and Assessment Signific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8.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8.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8.3 Practice in China

--8.3 Practice in China

-Chapter VIII Test

9. Ecological Footprint

-9.1.1 Theoretical Concept

--9.1.1 Theoretical Concept

-9.1.2 Research Prospect

--9.1.2 Research Prospect

-9.2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9.2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9.3.1 Research Scale

--9.3.1 Research Scale

-9.3.2 Research Industry

--9.3.2 Research Industry

-Chapter IX Test

10.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10.1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Standards

--10.1 Environmental Policy Assessment Standards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a)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b)

--10.2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b)

-10.3 Case study——River Chief Policy

--10.3 Case study——River Chief Policy

-Chapter X Test

Final exam

-Final exam

--Final exam

1.2.3 China's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