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 >  第三讲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 >  3.4,卢梭哲学 >  卢梭哲学

返回《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卢梭哲学在线视频

卢梭哲学

下一节:狄德罗哲学

返回《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卢梭哲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西方哲学课程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讲法国启蒙运动哲学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卢梭的哲学

卢梭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我想每一个人恐怕都听说过

这句话叫做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当人们理解这句话的时候

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

来说明到底自由对人意味着什么

其实卢梭在这句话里表达了

非常重要的辩证法的思想

也就是卢梭他把自由看作是一个

有各种限度的而且这样的自由

必是有各样的条件的来加以保障的

其实我们所知道的卢梭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哲学家

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思想家

作为一个文学家甚至是作为一个教育家

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他的形象的

我们简要来看一下他的生平

他是1712年6月28号出生在瑞士日内瓦

一个流亡的法国新教徒家庭

母亲在他出生几天以后就去世了

而父亲是当地的一个钟表匠

在卢梭十岁的时候

因为与别人发生某种纠纷离家出走

从此走上了流浪的人生旅途

由于恶劣的环境使卢梭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

他当过乞丐 学徒 仆役和管家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才开始涉猎各个门类的知识

他当时阅读了贝尔 笛卡尔 洛克

莱布尼兹 孟德斯鸠 伏尔泰等等

这些哲学家的著作

1742年卢梭来到了巴黎

先后结识了

孔狄亚克和狄德罗这些启蒙的思想家

成为启蒙运动阵营的主要成员

在1749年初他开始为狄德罗 达朗贝尔主编的

《百科全书》撰写辞条

在同一年

卢梭的论文《论科学和艺术》第一次提出了

关于自然与文明对立的思想

1755年他的第二篇论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出版

进一步发挥了相关的理论

这两篇论文实际上都是卢梭参加法兰西

科学院论文竞争比赛的两篇论文

两篇论文第一篇论文获奖

第二篇论文引起了轰动

卢梭由此成为法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

也因此与当时其他启蒙思想家们

发生了思想上的矛盾

以至于人们常常并不把他看作是

启蒙运动的主要成员

1761年至1762年之间

卢梭接连发表了《新爱洛伊斯》 《社会契约论》

以及《爱弥尔或论教育》等三部著作

晚年又写出了《山中书简》 《忏悔录》

《对话录——卢梭论让·雅克》

和《漫步遐想录》等自传性著作

应当说卢梭在这些作品中充分的展现了

他的个人性质

也就是他以一种本真的自我向人们揭示出了

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

如何来看待这个社会以及他是如何

向人们展现他自己的弱点

尤其是他的忏悔录

以及他的《漫步遐想录》

这些著作实际上很形象地

描绘出了卢梭作为一个

个人存在的心理状态

当然卢梭在我们心目当中他的伟大的思想

是在于他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马克思曾经对此大为赞扬

说如果不是卢梭的话

我们人类还在关于不平等的起源问题上

还在黑暗中不断的摸索

因为卢梭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揭示了

人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存在的矛盾

他认为要解决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问题

首先必须要回溯到人类的自然状态之中

去展示人的本性由此来说明

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所在

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中

他说 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的存在

第一种叫做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

因为它是基于自然由年龄 健康 体力

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

第二种可以称为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因为它是起因于一种协议

由于人们的不同意见而设定的

或者至少是因为它的存在为大家所认可的

第二种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

由于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

譬如说比别人更富足 更光荣 更有权势

或者甚至叫别人服从他们等等这样的特征

这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在卢梭看来

人类的不平等虽然有两种不同的不平等的方式

但是这两种不平等的方式却完全意义不同

这两种不平等的方式一个是自然的不平等

第二个是社会的不平等

因而如何以社会的不平等或如何用社会不平等

来反过来解释人类自然的不平等

恰恰就是卢梭工作的基本思路

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说明

其实都根植于自然的不平等

按照卢梭的分析处在自然状态的人

或者野蛮人他是孤独的

相互之间没有交往和联系

因而不需要语言

没有农业 工业也没有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生理上的差异

而彼此自由平等

因而处在和平的状态之中

卢梭曾经说明在自然状态中

人的心灵中有两个最原始的原则

一个叫做自我保存

第二个就是相互怜悯

他认为自然法则的一切准则

都是从这两个原则产生出来的

自我保存的原则

而使得人类能够获得生存的空间

而相互的怜悯可以制造某种氛围或关系

而使得人可以独立存在

可以说这两个原则导致的结果是使得

自然状态中的人可以和平相处

人类其实在不知道社会或私有制或家庭

等等这样的观念的基础下度过了许多的世纪

因而卢梭否认人在自然状态之下

有社会或者有社会的观念

因为他认为社会性其实

只是在人的自然状态中

所不存在的一些需要为基础的

因为在自然状态中

无所谓教育也没有进步

一代一代都毫无记忆的繁衍下去

每一代都从同样的起点开始

而许多事情

都在原始或以极其野蛮的状态中度过

人类虽然已经古老了但是

人这个概念却始终还是幼稚的

我想大家一定要清楚的记得

卢梭所描述的这种自然状态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我们知道

卢梭这种自然状态的说明是来自于

霍布斯对人类自然状态的理解

但是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理解

恰恰是与卢梭的理解是相反的

因为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

人与人之间是出于战争的状态

而对于卢梭来说

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是处于和平的状态

为什么卢梭要这样解释

因为他要说明这种社会的不平等

恰恰是打破了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甚至是

具有某种社会平等状态的最初的根源

因为他认为当人进入社会状态后

其实整个的人与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了

不平等的产生就由之而来了

但这样的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呢

卢梭给出了一个解释

他认为这种变化是由于人有一种

独特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种独特的自然完善的能力其实就是指

人的理性 文明 语言 社会生活

道德与进步的潜在的能力

我想人们具有这样的能力本身恰恰是

导致人类进入不平等社会的根源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启蒙运动思想家

会承认和接受这个观点

因为这个观点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为当卢梭来表达人们是由于

自身具有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而导致了人类

从自然的状态进入社会的状态时候

人类其实已经把这种理性能力

当作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据

大家想想这种观点是不是与

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大相径庭了

因为所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恰恰相反

人类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行事人的理性能力

或者说我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理性的价值

才导致了一切蒙昧的存在

要根除蒙昧使得人们真正进入理性的状态

这才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

但是卢梭却说对不起你们都错了

为什么 因为理性才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据

我想这样一种观点实在是

没有其他任何启蒙运动思想家会接受的

但是这恰恰就是卢梭的思想特征

当卢梭说谁第一个把第一块地圈起来

说这地是我的

而找到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居然还相信了他的话

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这样的话只有卢梭才能说出

只有卢梭才能意识到所谓文明社会的起源

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的进步的根据

恰恰是打破了自然状态后

使人类进入不平等状态的根据

其实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对于卢梭来说

他认为我们存在的私有的观念

也就是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

这个想法不是突然之间

在人类思想中凭空产生的

因为一定是要取得很大的进步

获得许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够使人类

达到自然状态的终点

而且也正是因为私有制的产生

人类便从自由平等的状态才陷入了

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痛苦之中

因而私有观念的产生

恰恰是导致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据

马克思对此给出了非常重要的评价

认为卢梭的这个思想

恰恰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并且认为这恰恰说明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

一切的恶果恰恰是私有制带来的

取消私有制

取消因为私有制带来的社会现象

恰恰是消灭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路径

可是我们看到在这里

当卢梭把私有制

当作不平等起源根据的时候

其实他另一方面他又表达了很深刻的观念

也就是既然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根据

但是我们却又不可能重新退回到自然状态之中

因而私有制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

卢梭因而提到我们只有限制和约束私有制

因为消除私有制可能回到了所谓的原始状态

但这在现在社会中是不可能的

因而我们不可能消除私有制

我们只能限制和约束它

因而马克思说这恰恰是卢梭的一个局限性

因为他不承认我们可以消除私有制

而马克思认为我们是可以消除私有制的

卢梭认为之所以不能消除私有制

是因为私有制被看作是文明进步的根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在某种意义来说

卢梭的思想和启蒙哲学家的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前面讲到了在了解

人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时候

人们是如何获得进步的

启蒙思想家认为当理性和科学取得胜利的时候

人们身上善良的东西会随着

文明的进步脱颖而出

但是对卢梭来说却恰恰相反

他说文明才是邪恶的源头

文明才导致生活是做作的 堕落的

文明和科学扭曲了人身上的善良天性

大家可以看到

启蒙思想家的观念和卢梭的观念是完全相悖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启蒙思想家虽然他们

很欣赏卢梭的才华但是却很难接受卢梭的观念

当然对卢梭来说他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

这样的不平等恰恰是造成文明的根据

他同时也要说明这样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对不平等的发展阶段的说明来理解

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据和起源

他把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他认为第一个历史阶段就是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

那么在这个阶段当中

由于一开始我们接受了私有财产的观念

并且通过法律的方式把这个私有财产固定

因而使得我们的法律变成了不平等的保障

第二个是官职的设置

所谓官职的设置其实说明恰恰说明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法律

而使得法律让私有财产得到最终的固定

第三个就是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

合法的权力能够变成专制的权力

恰恰是因为通过法律的私有财产的设定

而使得官职的设置固定化

因而使得合法的权利有可能变成专制的权力

我想这样三种不平等阶段的说明恰恰表征了

卢梭对所谓人类社会不平等起源

和发展阶段的很好的描述

当然为了了解这种进展的必然性

其实与其说

卢梭是在考察当时社会政治组织的动机

不如说他是在考察

他们在实际上所采取的形式

和那些随之而来的种种的不便

因为要使得制度成为必要的缺点

同时也可能就是使得社会制度滥用

成为不可避免的那些缺点

我想其实卢梭在这里表达了

很生动的辩证法的思想

就是一切被看作是不足的东西

被要消除的东西

恰恰会成为我们理解

这样的辩证法思想的主要的根据

其实这样的观点我们用来解释

卢梭关于三个阶段的说明

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这样的

三个阶段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前面讲到了第一个私有制

也就是法律和私有制的建立

使得富人对穷人的统治被合法地确立起来

因而他们的财产就得到了法律政治制度的保障

法律政治制度的保障达到了使得

官职的设定其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最后政府的腐化败坏

导致了合法的权力变成了

专制的权力

统治者把自己看作主人

而将臣民看作是奴隶

这就是他所说的第三阶段

那么可以说卢梭是把这三个阶段的说明

理解为一个社会不平等发展中

存在的物极必反的过程

他说这里是一个不平等的定点

这是一个封闭圆圈的终极点

它和我们所由之出发的起点相遇

在这里一切个人所以是平等的

这是因为它们都等于零

臣民除了他自己的意志以外没有别的法律

君主除了它自己的欲望以外没有别的规则

这个观点非常有意思

它恰恰说明了

一切事物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当我们看到所有的臣民失去了一切的时候

恰恰说明了他们一无所有

而一无所有恰恰说明是平等的

他本来是不平等的

可由于他们一无所有因而变成了平等

同样的道理

一切君主拥有了一切但是

除了他们拥有的一切以外他们一无所有

因而他们同样也是不自由的

在这里其实卢梭表达了

人民必将以同样的手段来还报暴君

因为暴君一旦被暴力驱逐的时候

他是不能抱怨暴力的

卢梭这样说他说

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

与暴君们前一日

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

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其实在这里

卢梭其实以一种辩证法的思想来表达了

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与它所达致的平等的理想

之间的逻辑关系

就是虽然看作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但最终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来加以结束

所以我们说卢梭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

当然这种自由和平等

也就是通过对不平等的观念

来达到真正的或实现社会平等的结果

这恰恰是

卢梭所关注的社会政治哲学的最高目的

因而在《社会契约论》中

他就关注到如何来实现社会平等的问题

其实卢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在一个社会秩序中

从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着眼

能不能有某种合法而又确切的政权的规则

也就是一套符合人们需要

同时又符合法律制度的政权规则

来对我们的社会现状给予说明

这或许是卢梭

想要在《社会契约论》中想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解读

恰恰是卢梭提出关于自由观念的出发点

就是当我们说人生而自由的时候

这样的自由的观念

它虽然可以转化为人们在现实当中的行为

但它最重要的是

它要受到一系列的约束和限制

因而当我们谈到自由的时候

其实我们恰恰是希望

能够提出限制自由的方式

而使得每一个人真正实现自由的理想

我想卢梭所提供的这样一种自由的方式

也就是能够限制自由的方式

这样的观念并不是来源于自然本身

他应当建立在一种社会约定的之上

他认为契约就是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所以社会契约就是

合法权利和正常的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注意这里

卢梭明确提出的社会契约的观念

恰恰是我们今天所能够理解的

一个社会制度得以建立的根据

法律原本就是一种契约

而法律恰恰是人们相互之间

共同达成的某一种约定

他说人们只有集合起来

形成一种力量的整合

才能既保存自己又不妨害自身

这时候就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

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

来维护和保障每一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

并且由于这样一种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人

以全体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我本身

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

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其实在这里

他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观念就是

一个合理的社会契约就在于

让每一个结合者与其自身的一切权利

全部转让给某一个集体

而这个集体恰恰是以

获得每一个人的权利的一部分作为条件的

因而每一个人满足集体的要求

其实就是在满足自身的要求

我们可以用社会契约论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他所提出的社会契约的思想

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其自身

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至于公意的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来接纳每一个人

作为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意

这里提出了一个公意的观念

这是我们要理解卢梭社会契约论的

重要的概念

什么叫公意

按照卢梭的理解

公意就是公共利益的代表

它是作为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

来除掉了相异的部分

剩下的相同的部分因而永远是公正的

注意这里要区分公意和正义

公意就等于是众意减去个人的意见

也就是说这个个人的意见

其实就是相异的部分

我们要从众意中除掉这个相异的部分

而剩下的就是相同的部分

因而它们永远都是公正的

或许通过这样一种行为我们可以看到

其实公意在具体的政治实践当中

就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

法律就是作为立法者的全体人民

对于作为全体人民的臣民所做出的规定

所以法律不仅是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利

而且是自由的根据和基石

他说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

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的

我想他这个说法

其实前提是这样的法律制定本身

就是由人民制定的

因而人民必须服从自己为自己所制定的法律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民才是自由的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一开始说

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个枷锁就是这里讲的法律的概念

那么卢梭所提供的契约行为

这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和集体的共同体

也就是

由全体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公共的人格

这样的人格以往叫做城邦

现在叫做共和国

所以我们今天我们理解的共和国

其实就是

通过契约的方式

所构建起来的一个集体的共同体

这个集体的共同体里面所包含的人

都是我们这些法律的制定者

同时又是法律的执行者

所以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中

最高的权力应当属于全体的人民

在人民主权的国家当中

每一个人都具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双重身份

当然在这里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只有相对的意义

卢梭希望在《社会契约论》中

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

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

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社会契约的存在

恰恰是为了保障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可是这样的自由和平等是由于

我们失去了某一种自由而获得的

因而自由是由于我们放弃了一部分的自由

平等是由于我们处于不平等之中

我想卢梭的这样的思想充分地体现了

他以这样一种看似矛盾

但事实上又非常实际的方式

加以结合的思想路径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之上

卢梭反对洛克和孟德斯鸠

关于权力分立的说明

所以他不主张三权分立的说法

他认为人民的主权至高无上

因而不可分割

为了使社会契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其中它蕴含了这样一种规定

就是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

全体人就要强迫他服从

对于卢梭来说这就等于说迫使他自由

我想这样的思想

对于卢梭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辩证思想

非常有深刻揭示现实和理想之间矛盾的

一个重要的观念

虽然卢梭通常被看成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家

但是由于前面说到

由于他与其他的启蒙思想家存在的巨大分歧

因而使得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当启蒙思想家为理性 文明 科学和进步

而高唱赞歌的时候

他却以敏锐地意识到自然和文明的对立

解释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

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进行冷静的思考

可以说卢梭的这些思想同样也启发了康德

使之更加自觉 深入地

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反思

不仅如此

卢梭他以平等的观念来重新解释人生

他以一种辩证的思想来深刻地认识社会

这也为康德后来的道德哲学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好关于卢梭的哲学

我们今天先介绍这里

谢谢大家的收看

我们下次再见

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课程列表:

第一讲 早期近代哲学(一)

-1.1,引论

--引论

-1.2,文艺复兴(一)

--文艺复兴(一)

-1.3,文艺复兴(二)

--文艺复兴(二)

-1.4,弗兰西斯·培根哲学

--弗朗西斯·培根哲学

-1.5,笛卡尔哲学

--笛卡尔哲学

-1.6,斯宾诺莎哲学

--斯宾诺莎哲学

-1.7,莱布尼茨哲学(一)

--莱布尼茨哲学(一)

-1.8,莱布尼茨哲学(二)

--莱布尼茨哲学(二)

第二讲 早期近代哲学(二)

-2.1,洛克哲学(一)

--洛克哲学(一)

-2.2,洛克哲学(二)

--洛克哲学(二)

-2.3,贝克莱哲学

--贝克莱哲学

-2.4,休谟哲学(一)

--休谟哲学(一)

-2.5,休谟哲学(二)

--休谟哲学(二)

-测试题1--作业

第三讲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

-3.1,引论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引论

-3.2,孟德斯鸠哲学

--孟德斯鸠哲学

-3.3,伏尔泰哲学

--伏尔泰哲学

-3.4,卢梭哲学

--卢梭哲学

-3.5,狄德罗哲学

--狄德罗哲学

-测试题2--作业

第四讲 康德哲学

-4.1,康德哲学(一)

--康德哲学(一)

-4.2,康德哲学(二)

--康德哲学(二)

-4.3,康德哲学(三)

--康德哲学(三)

-4.4,康德哲学(四)

--康德哲学(四)

-4.5,康德哲学(五)

--康德哲学(五)

-第四讲 康德哲学--测试题3

期中测试题

-期中测试题--期中测试题

第五讲 费希特、谢林哲学

-5.1,费希特哲学

--费希特哲学

-5.2,谢林哲学

--谢林哲学

-第五讲 费希特、谢林哲学--测试题4

第六讲 黑格尔哲学

-6.1,黑格尔哲学(一)

--黑格尔哲学(一)

-6.2,黑格尔哲学(二)

--黑格尔哲学(二)

-6.3,黑格尔哲学(三)

--黑格尔哲学(三)

-第六讲 黑格尔哲学--测试题5

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题

卢梭哲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