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健康信息学 >  第二章 中医四诊的健康信息分析与应用 >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 >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

返回《健康信息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在线视频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

下一节:2.8中医脉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应用

返回《健康信息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大家好

这堂课我们来学习中医问诊

在收集健康信息中的应用

你喜欢喝水吗

热水还是凉水

说到喝水

我想很多的同学脑袋中

可能会记得某些专家说过

每天我们要喝八杯水

也就是大概2000毫升左右的水

那么我们每个人真的需要喝这么多水吗

去年的一个清明节我回到了老家

那么有一个亲戚她就找我看病

她48岁是一位女性

她患的是头晕的一个疾病

那她的表现就是头部

时常会出现头晕的临床表现

去西医医院看了

然后吃了几天的药也不见好转

于是她就来找我看病

我看了他的舌苔

然后问她是不是喜欢喝水

她说不喜欢喝水

舌苔呢也是比较水润 比较滑

苔的颜色是比较白

于是我就跟她说

那你喝几包中药试一试

于是我给她开了五包的中药

过了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

五包的中药吃完之后

头晕的症状就明显的好转

于是我就让她继续再吃几天的药

这样来巩固疗效

这位亲戚的头晕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中医认为

当人体体内有水液停聚的时候

随着阳气的上升

这些水液放到头部就会出现头晕的临床表现

因此当人体有多余的水液停聚的时候

就很容易出现相应的一个症状

那么在我们中医看来

水液在人体内是什么代谢的呢

在素问经脉别论篇有说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素问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人体的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

那么其中和哪些脏器的关系最大呢

我们可以看到

和脾和肺和膀胱的关系都非常的重要

如果这些脏器的功能障碍

那么人体就会出现水液代谢的障碍

从而导致水液的排出受到影响

而出现水液的停聚现象

所以我们的肺脾肾等脏器的功能发挥

对我们水液代谢相当的重要

所以在人体这些脏器功能偏弱

就会血液障碍停聚在体内

由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喝2000毫升的水

当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时候

就需要少喝水才能缓解

这个水液代谢障碍而造成的一个临床表现

那么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您喜欢喝热水还是喝凉水

有些同学可能就会问

那这有关系吗

这当然有关系

我们知道有一些朋友

每次吃凉的东西都会感到胃部的不舒服

比如很多的朋友喜欢喝牛奶

那么他们把冰箱里刚冰镇过的牛奶

喝完之后就会感到胃痛

或者是腹泻或者是呕吐或者其他的不舒服

比如说我碰到一位福建莆田的老太太

她就是特别特别怕吃凉的东西

有一次吃了几粒苦螺就腹泻了两个月

对于这类病人来说

我们中医认为他的脾阳不足

因此他们就不能够喝冷水或者吃冰镇的饮料

那这样喝下去之后

会对他们的脾胃阳气造成更加严重的一个影响

所以他们就必须要吃温热的食物喝温热的水

相反的有一些朋友 可能就喜欢喝冷水

有一次我给一位16岁的女孩看病

她告诉我她特别特别喜欢喝冰水

她说冰水喝下去之后人才会感到舒服

她的父母亲都是篮球运动员

因此这位女孩16岁就涨到了很高的个子

体质比较壮实

那么我们中医认为

像这样喜欢喝冷水才感到舒服的人

一般来说体内是有胃热的

对胃热的病人

除了喜欢喝冷水之外

还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可能会有牙龈的肿痛

可能会有很明显的口干的表现

可能会有口臭

可能会有大便很干的临床表现

所以对于这类有胃热的病人

那么他们就喜欢喝冰水

于是通过刚才的分析

我们知道不同人由于脾胃阳气的不同

比如说脾胃阳气不足的人喜欢喝热水

脾胃有胃热的人喜欢喝凉水

喜欢喝凉水和喜欢喝热水

反映了人体的不同的生理状况

对于脾胃阳气不足的病人

我们中医会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

我们最常用的治疗脾胃阳气不足的方剂

就是理中丸

理中丸的组成大家可以看到

它是由干姜人参甘草白术四味中药

组成的一个药方

其中干姜温 脾肺之阳

白术健脾燥湿

人参补气 甘草也补气

所以理中丸通过这四味药的组成

可以起到温补脾胃阳气的功能

因此对于这类病人

我们就建议他可以吃一些理中丸

来改善脾胃阳气的一个状态

对于有胃热的病人来说

我们该怎么治疗呢

刚才那位喜欢喝凉水的女孩

她这种畏热的情况

我们常常会给她开白虎汤的药方进行治疗

白虎汤是伤寒论中一个著名的一个方剂

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

其中最主要的一味药就是石膏

石膏这味药它是一位矿物质的药

它有很好的一个清热散热的功效

因此有胃热的病人吃了白虎汤之后

他的胃热就能得到很好的一个解除

因此在对于这一类病人治疗的时候

我们只要给他清热就可以了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

每个人的脾胃的阳气不同

还有水液代谢的不同

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的运行状态不一样

因此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喝2000毫升的水的

要根据自己的一个身体状况

来决定饮水的一个量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学到这边

谢谢大家

健康信息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0我国古代对健康信息学的智慧贡献

--1.0我国古代对健康信息学 的智慧贡献

-1.1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类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1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类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2健康信息学迎来发展机遇

--Video

-1.3人类智能技术AI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Video

-章节测试

--外部链接

-第一章 导论--章节测试

第二章 中医四诊的健康信息分析与应用

-2.1中医师如何利用健康信息治病(一)

--2.1中医师如何利用健康信息治病(一)

-2.2中医师如何利用健康信息治病(二)

--2.2中医师如何利用健康信息治病(二)

-2.3健康信息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一)

--2.3健康信息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一)

-2.4健康信息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二)

--2.4健康信息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二)

-2.5中医望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的应用

--2.5中医望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的应用

-2.6中医舌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应用

--2.6中医舌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应用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

-2.8中医脉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应用

--2.8中医脉诊在收集健康信息中应用

-2.9粪便分析在收集健康信息中的应用

--2.9粪便分析在收集健康信息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中医四诊的健康信息分析与应用--章节测试

第三章 健康信息与健康大数据

-3.1云计算时代对人类健康管理的意义

--3.1云计算时代对人类健康管理的意义

-3.2大数据时代对人类健康管理的意义

--3.2大数据时代对人类健康管理的意义

-3.3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一)

--3.3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一)

-3.4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二)

--3.4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二)

-3.5移动健康医疗APP的主要分类及设计原则

--3.5移动健康医疗APP的主要分类及设计原则

-3.6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发展

--3.6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发展

-3.7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及其应用案例(一)

--3.7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及其应用案例(一)

-3.8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及其应用案例(二)

--3.8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及其应用案例(二)

-章节测试--作业

第四章 健康信息学的可视化技术

-4.1健康信息可视化概述

--4.1健康信息可视化概述

-4.2可视化实例1

--4.2可视化实例1

-4.3可视化实例2

--4.3可视化实例2

-4.4可视化实例3

--4.4可视化实例3

-第四章 健康信息学的可视化技术--章节测试

第五章 中医证素辨证原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5.1证素辨证原理研究

--5.1证素辨证原理研究

-5.2中医证素辨证原理1

--5.2中医证素辨证原理1

-5.3中医证素辨证原理2

--5.3中医证素辨证原理2

-5.4基于证素辨证原理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 编辑

--5.4基于证素辨证原理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 编辑

-5.5中医健康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知识发现

--5.5中医健康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知识发现

-5.6健康危险因素评估1

--5.6健康危险因素评估1

-5.7健康危险因素评估2

--5.7健康危险因素评估2

-章节测试--作业

第六章 基因健康信息学

-6.1基因健康信息学的原理及人类基因相关知识

--6.1基因健康信息学的原理及人类基因相关知识

-6.2基因检测技术及其意义

--6.2基因检测技术及其意义

-6.3人体第二健康信息基因组——人体肠道菌群

--6.3人体第二健康信息基因组——人体肠道菌群

-6.4肠道菌群的相关信息与人的关系——互利共生

--6.4肠道菌群的相关信息与人的关系——互利共生

-6.5中医药诊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信息

--6.5中医药诊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信息

-章节测试--作业

2.7中医问诊在收集健康信息应用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