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建筑艺术与赏析 >  第三章 当代建筑艺术与赏析 >  第二节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 >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

返回《建筑艺术与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在线视频

下一节:反形式美学:解构主义建筑美学

返回《建筑艺术与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后现代主义美学

这是建筑语言的一种表达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后现代主义建筑首先在美国兴起

然后这种思潮几乎遍布全球

它不仅涉及建筑设计和理论

同时也涉及进入美学和建筑教育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及其作品形象

他的审美着眼都与过去不同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文丘里

曾写过这样一本书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的观点与现代主义

以简单为追求目标的观点完全相反

有人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及其作品

建筑专家看不懂甚至嗤之以鼻

但广大群众却看得懂 而且喜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在建筑界众说纷纭 热闹非凡

后现代主义强调传统和历史主义

当然也可以说对传统的不同理解

导致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不同风格

这里所说的传统

不仅仅是指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还包括经过抽象和

个人化的传统建筑符号

在理论上

后现代主义又逐渐导入历史主义的倾向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

后现代主义对现有环境的尊重

是建立在

对现代主义建筑反思的基础上的

现代主义强调

单体建筑的重要性与表现欲

后现代主义则

尽量消减它在环境中的突出地位

尽量与环境相融合

创造出丰富的街貌乃至城市景观

但这又绝不是完全把自己埋没掉

而是要达到更深层的吸引人

并表现自己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对装饰和隐喻性的偏爱

可以说完全走向了

背向现代建筑的另一个极端

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对符号学和色彩学

往往都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

在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那里

装饰和隐喻不再是强调功能的途径

而是表现个人风格的手段

装饰性和隐秘性

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最外在的特征

随着它的国际化趋势

这几乎也被强调为它的唯一特征

文丘里的作品

母亲的住宅就是典型代表

由于是为自己家人设计的房子

文丘里大胆的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成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著作的生动写照

在介绍母亲的住宅这个作品时

文丘里写道

这是一座

承认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建筑

它既复杂又简单

既开敞又封闭 既大又小

某些构件在这一层次上是好的

在另一层次上不好

一般的要素适应一般

特殊的要素适应特殊

采用数量不多的要素形成困难的统一

而不是用很少或很多的

机动要素取得容易的统一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

我们通过对建筑的分析来了解

住宅采用的是坡顶

它是传统概念可以遮风挡雨的符号

主立面总体上是对称的

但细部的处理则是不对称的

窗孔的大小和位置

是根据内部功能的需要来设定

山墙的正中央留有阴影缺口

似乎将建筑分为了两半

而入口门洞上方又装饰的弧线

似乎有意将左右两部分连为整体

成为互相矛盾的处理手法

平面的结构体系是简单对称

功能布局在中轴线两侧则是不对称的

中央是开敞的起居厅

左边是卧室和卫浴

右边是餐厅 厨房和后院

反映出古典对称布局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楼梯与壁炉 烟囱互相争夺中心

则是细部处理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互相让步

烟囱微微偏向一侧

楼梯则是遇到

烟囱后变窄形成了折中的方案

虽然楼梯不顺畅

但楼梯加宽部分的下方

可以作为休息的空间

加宽的楼梯也可以放点东西

二楼的小暗楼虽然也很别扭

但可以擦洗高窗

既大又小指的是入口

门洞开口很大 凹廊进深很小

既开敞又封闭指的是二层后侧

开敞的半圆落地窗与高大的女儿墙

文丘里自称是

设计了一个大尺度的小住宅

因为大尺度

在立面上有利于取得对称效果

大尺度的对称在视觉效果上

会淡化不对称的细部处理

母亲住宅在建成后

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山墙中间裂开的

构图处理被称作破山花

这种处理

一度成为后现代建筑的符号

同样展示出

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还有菲利普·约翰逊

设计建于1984年的

纽约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

这座大楼一共36层 高197米

建筑的外形设计得很高雅

用花岗石贴面 底部是基座

有开敞式的柱廊

中门入口用大拱门 高度达到了24米

建筑的顶部做成巴洛克式的断山花形象

底部拱门和柱廊用的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

佛罗伦萨帕齐教堂立面的形象

大楼的中间部分用细密的垂直线条

令人联想起美国高层建筑的基本形态

如果从建筑语言来分析这个形象

无疑它就像一篇文章

他在告诉人们

美国文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

早期到晚期以及巴洛克发展起来的

有明显的文脉

如果说后现代主义

建筑师们强调建筑语言

那么这种建筑形式在设计时

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做文章

强调语意

建筑艺术与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单元 建筑艺术概论

-第一单元作业

第一章 建筑历史源远流长

-第一节 建筑是什么

--第一节 建筑是什么

-第二节 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建筑也是一门艺术

-第一节 建筑的造型艺术

--建筑的造型艺术

-第二节 建筑的空间艺术

--建筑的空间艺术

-建筑的空间艺术

第三章 如何欣赏建筑艺术

-第一节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建筑艺术的思想源泉

--建筑艺术的思想源泉

-第三节 建筑艺术的视觉语言

--建筑艺术的视觉语言

-第四节 建筑艺术的形式规律

--建筑艺术的形式规律

第二单元 中国传统建筑赏析

-第二单元作业

第一章 中国古典建筑概观

-第一节 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

--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第三节 建筑类型与释名

--建筑类型与释名

第二章 中国古典艺术风格的嬗变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嬗变(上)

--艺术风格的嬗变(上)

-第二节 艺术风格的嬗变(中)

--艺术风格的嬗变(中)

-艺术风格的嬗变(下)

第三章 中国古典宫殿建筑艺术欣赏

-第一节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上)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上)

-第二节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中)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中)

-第三节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下)

--前朝后寝——宫殿建筑的艺术(下)

第四章 中国古典佛教建筑的艺术赏析

-第一节 佛陀世界——佛教建筑的艺术(上)

--佛陀世界——佛教建筑的艺术(上)

-第二节 佛陀世界——佛教建筑的艺术(下)

--佛陀世界——佛教建筑的艺术(下)

第五章 中国古典住宅建筑的艺术赏析

-第一节 千姿百态——住宅建筑的艺术(上)

--千姿百态——住宅建筑的艺术(上)

-第二节 千姿百态——住宅建筑的艺术(下)

--千姿百态——住宅建筑的艺术(下)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赏析

-第一节 两生之花——园林建筑的艺术(上)

--两生之花——园林建筑的艺术(上)

-第二节 两生之花——园林建筑的艺术(下)

--两生之花——园林建筑的艺术(下)

第三单元 西方古典建筑赏析

-第三单元作业

第一章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概述

-第一节 概述: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概述: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第二节 追根溯源:古希腊建筑艺术

--追根溯源:古希腊建筑艺术

-第三节 追根溯源:古罗马建筑

--追根溯源:古罗马建筑

第二章 古典时期之后到巴洛克时期的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第一节 纵横东西:拜占庭建筑艺术

--纵横东西:拜占庭建筑艺术

-第二节 超凡之美: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超凡之美: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第三节 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第四节 融汇多彩:巴洛克建筑的动态美

--融汇多彩:巴洛克建筑的动态美

第三章 近代以来的西方古典建筑艺术

-第一节 挪用与折衷:复兴主义建筑艺术美

--挪用与折衷:复兴主义建筑艺术美

-第二节 革新与继承: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革新与继承: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第三节 传承经典:西方传统建筑美学对今天的影响

--传承经典:西方传统建筑美学对今天的影响

第四单元 现代建筑艺术与赏析

-第四单元作业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审美

-第一节 现代建筑的审美(上)

--现代建筑的审美(上)

-第二节 现代建筑的审美(下)

--现代建筑的审美(下)

第二章 现代建筑艺术及赏析

-第一节 现代建筑艺术及赏析(上)

--现代建筑艺术及赏析(上)

-第二节 现代建筑艺术及赏析(下)

--现代建筑艺术及赏析(下)

第三章 当代建筑艺术与赏析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表现:高技派建筑美学

--技术进步的表现:高技派建筑美学

-第二节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

-第三节 反形式美学:解构主义建筑美学

--反形式美学:解构主义建筑美学

-第四节 地域性建筑艺术:形成与发展

--地域性建筑艺术: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多元化的认知:地域性建筑艺术形成要素

--多元化的认知:地域性建筑艺术形成要素

-第六节 演变中的地域建筑

--演变中的地域建筑

建筑语言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美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