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1.城防建筑 > 实例
这个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万里长城 这个城墙
它和一般的围墙是不同的
城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它就是上面要走军队
它上面有一条很宽的马道
所以它整个的断面
是一个梯形的断面
上面窄下面宽
上面有一个很宽的马道
这个马道古代说少则一两丈
多则有十来丈
所以上面有运行军队的
朝着外面的一边就砌筑着
一个一个的方的垛子
我们一般说垛子
正式的名称叫做 雉堞
那么一个垛一个垛之间
就有一个凹口
这个凹口就是射箭的
而每隔一段
如果是城市的城墙
每隔一段那个大路的入口
进城的入口上面就有一个城楼
而这一个长城它不是一个城市
它就是在一个国家的边界
它就在这个山脊上面蜿蜒起伏
建在这个山脊上面
那么往往在一座最高的
山峰上面就要建一个烽火台
就是我们看到的那种
每隔那么远一个
这个烽火台的作用
就是一种信号台
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发达的
这种信号系统 没有通讯
不像我们今天 手机一打
敌人进攻了 就可以
那么在古代没有这种通讯工具
怎么样用最快的速度
把这个消息传到远方
这种烽火台的方式
是古代最好的一种方式
所谓烽火台是什么
这个地方敌人进攻了
那么就在这个烽火台的顶上
这个烽火台
它是一个方方的台子
底下是空的
平常驻扎着军队 守望
上面就是一个平台
它可以堆放柴草
那个地方敌人进攻了
跑到顶上就把这个柴草
点燃了 就冒烟
这个烽火台上冒烟
远处的那个烽火台上 就看见了
立刻又把柴火又点起来
那边的烽火台又看见了
又把柴火又点起来
这样就在很短的时间内
迅速的把这个信号传到很远
所以这种点起来的这个烟火
就叫做烽烟
有时也叫做狼烟
所以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
还有烽烟滚滚 狼烟四起
就表示战争
敌人进攻了
烽火台上就点起烟火来
烟火一冒就知道战争发生了
那么这个长城它就是
以这样的方式来防御的
以迅速的传递信号
然后这个军队立刻就
登上这个城墙
就开始防御
这就是长城的这种特点
这个就是这个烽火台里面的场景
四面都有这个瞭望孔
可以看到外面
平常就有军队在里面守着
也可以遮风避雨
看到敌人来了
那么就马上
到上面的平台上面去点火
这就是烽火台
那么长城每到一处
因为它不是城市
每个进城的大路就有一个城楼
长城就是每到一个关口
就有一个城门和城楼
这个关口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里外相通的一条主要的干道
这个长城它是沿着
这个国家的边界上(修)的
那一个山脊在那里蜿蜒起伏的走
一直在山上走
整个把前面的拦起来了
但是不能完全拦死
人们还要出去交往啊
往往就是在两座山的坳口
峡谷中间这个地方
就有一条交通要道
那么整个城墙
从两边这么延伸下来
延到这个坳口这个地方
就建一座城门 城楼 守着
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关
所以长城沿线
有很多很多的这样的关口
或者叫关隘
著名的山海关 嘉峪关
娘子关 平型关 居庸关
这些关 在北方很多很多这样的关
这关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关就是长城沿线的关口
一路过去到这个山坳中间有一个关
到那个山坳中间又有一个关
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们看到的
这个就是著名的山海关
长城的东端
西端就是嘉峪关
我们看这个嘉峪关
今天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的这个长城
不要产生误会
以为它是秦始皇修的
不是的
比方说我们看到的北京八达岭长城
游客最多的看到的地方
往往有时候我们大家
就误以为就是秦始皇当年修的长城
不是的
秦始皇修的长城
基本上没有多少存在的了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长城
大部分都是明朝修的
像著名的北京八达岭长城
那就是明朝的
因为秦始皇那时候修的
建筑的技术和所使用的材料工艺
还没有发达到那个程度
大部分都是土筑的
那么秦汉到今天已经两千多年了
两千多年这个土筑的长城
在风雨剥蚀之中
已经大部分都不在了
所以我们今天几乎已经
看不到秦始皇的长城了
所看到的这么大的砖石块
砌起来的那个长城
都是明朝的长城
在有些少数的地方
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些痕迹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嘉峪关
看到没有
那个中间那一点点痕迹
那就是秦汉长城的那一点遗迹
那就是当年2000年前土筑的长城
那么在两千年的风雨中
它已经一点一点剥蚀已经退下去了
看不到多少了
我再来讲一下这个关口
这个嘉峪关是长城的最西端
它就正好
扼守在那个祁连山脚下的
那个我们说的河西走廊
斜向的从西北往东南的
一个斜向的一个长条地带
称为河西走廊
它就扼守在这个河西走廊的中间
实际上是扼守在那个地方
嘉峪关它并不是一个城市
我们现在看的
像是一个城市一样 很小
但是它并没有住老百姓
纯粹只是一个军队驻扎的地方
所以这是一种城关中
比较特别的一个
因为它又是最西端
平常就驻扎着军队在里面
发生了战争然后就到城墙上去把守
这种城墙城楼
它还有一种防守的
这个功能
就是瓮城
在一个城门的主路口
主要城门的入口
往往把这个城墙做成两道围合起来
两道围成一个院子一样
平常一般的城墙就是一道
这么围过来
那么在这个城门口这个地方
又伸出去一点做一个小的一个围合
这种就叫做瓮城
瓮城的这个前面一座城楼
后面一座城楼
两座前后相接
往往是这样的形式
前面那一座是直接迎敌的
迎敌就叫做箭楼
可以射箭的
它的建造方式就是
一个一个的方形墙洞
一打开就可以射箭
一般的城楼就是
那种木头梁架支撑的
是雕花门窗
做得很华丽的那种
那就是一般的城楼
那么你看这个嘉峪关
这个前面这里就是一个瓮城
那个也是的
就是敌人攻坏了这座城门
进到瓮城里面他还要攻那道城门
古代的攻城无非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一些人搭着云梯
往城墙上面爬
我们电影中间看见的
上面的人就射箭
砸石头打下去
另一个就是一队人
抬着大木头撞那个城门
把它撞开
撞开以后就攻进去
这个瓮城它两道
撞开第一道城门
攻到这个院子里面
你又在那里撞第二道城门
你撞第二道城门的时候
这个防守这一方的士兵
就在这个周围的城墙上面
朝这个瓮城里面射箭
把敌人射杀在这里
消灭在这个瓮城中间
所以我们说这个瓮中捉鳖
它取名叫瓮城这是这个意思
瓮中捉鳖
所以这是防御的一种方法
那么这个嘉峪关我们就可以看到
很多其它的城门
还有城市的这个城门
都有这种瓮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古代的
这种城防的这个布局方式
现在这个
是江苏武进 春秋时期的
一个小国
叫做淹城的城市遗迹
这个城市的遗迹
我们看它这个城就是三道城墙
这个蓝色的地方
这是一个平面图
就是江苏武进的淹城的平面图
蓝色的地方是护城河
就是城墙外面的护城河
护城河里面这个黄色的
就是当前的城墙的遗迹
因为城墙有一个宽度 很宽
上面要跑马
这是外面一层
一圈 就是外城
然后第二圈就是内城
又是护城河 再一道城墙
再进到里面还有第三层
那就是宫城 皇城
这是皇宫
又是外面护城河 里面又是城墙
这三道防御
外城的里面就住着
老百姓商业等等 这些街道
内城里面一般就是
衙门政府机构和贵族居住
再到里面那就是皇宫了
所以古代这样
攻城那也是相当的艰难
一道一道
我们知道首先是护城河
你得游泳游过去又爬城墙
这个上面防御的士兵
就给你射杀一遍
如果第一道被攻破了
攻进里面又攻第二道城
又是游泳又爬城墙又被射杀一遍
所以要这么一直攻到第三道
攻到皇城里面确实是要
付出很大的代价
所以这就是古代的城防
它基本的布局方式
我们看这个照片
这就是刚才那个江苏武进
那个春秋小国的淹城的
航空照片 你看
这个一圈护城河
这一圈比较宽的就是城墙
原来的城墙
当然今天已经只有遗迹了
这个里面就是当年的城市
里面是街道平民老百姓
这第二道护城河又有城墙
这就是内层
这个里面就是政府机构贵族等
第三道又是护城河又是城墙
这里面就是皇宫
这个就是刚才那一个江苏武进的
今天
当然这个已经是国宝
很难得再看到这么完整的
一个古代的春秋小国的
那种城防的这种结构
这是南京的城墙
南京城墙是中国古城城墙中间
规模比较大的一个
主要它就是明朝
明朝建都于南京
当然中国历史上
有很多次建都于南京
所谓六朝古都
很多次建都于南京
但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就是明朝的
明洪武皇帝
就是朱元璋定都于南京
后来明成祖朱棣 就是永乐皇帝
又把它迁到了北京
那么在这个之前以南京为首都
就建造了巨大的宏伟的城墙
现在来说保留得比较多的
在中国的古城墙中间
保留得比较多的也是南京的
西安的城墙呢
也算保留得比较好的
北京的城墙就可惜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被拆掉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就是南京城墙的顶上
很宽 军队可以在上面运行
这边就是那个 雉堞
就是一个一个的那个垛子
两个垛子之间就是可以射箭的
注意城墙它是只有一面有 雉堞 的
这一面朝着城外的这一面
有防御的
这一面是朝着城内
它就无所谓防御了
所以这一面是没有 雉堞 的
就是这个墙砌着
这面就是有 雉堞
这是东北的一座保留得最好的
一座古城就是大兴(兴城)
东北大兴
也是完整的城墙
然后每个城门口有这个
每个道路口有城门城楼
这个是湖南湘西的一个小的
又是很好的一个古城这是凤凰
这我们大家都知道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家乡
他在那里写下的文学作品
描述了湘西的这种人文风情
很有意思
曾经一个美国作家路易·艾黎说
这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就是说的凤凰
它今天当然城墙已经不是很完整
后来修了一些
但是它有几座著名的城楼都还在
还有一个 就是这个城中间的
那个古街道的那个格局基本都还在
所以它在后来被列为国家级的
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这个
就是因为它保存得很好
而且最有特点的是
这个凤凰外面一条小河 沱江
它就借这个沱江作为护城河
一道防御
这个是我们在山顶上面
鸟瞰凤凰城
它那个城的原来的范围
就是在这里
这边就是沱江
沿着这个沱江就是城墙
刚才我们看到的
这个城墙就在这个位置
然后这个沱江
在这里把水又引进去
又围成一条河流
就变成了护城河
这个城墙就这么绕过去
当然今天这个古城中间
保存得最好的地方主要是
沿河的这个中间几条古街
都很完整
这个是长沙的古城墙
很遗憾这个场景
考古发掘的时候
我们及时把它拍下来了
今天就再也看不到了
这个城墙非常宝贵
我们看三个时代砌筑起来的
不同的做法都很明显
这个中间这一道砌筑得
非常精美的大青砖
这么大一块非常的细致
砌筑得也非常的好
这个是宋朝的
宋朝的建筑技术是很高明的
再后来元朝
元朝又在这个基础上面又加了
所以元朝建筑的技术就不如宋朝
看得出来
然后再后来就是明朝
明朝又在这个外面又再加
这个外面的这一圈
它就是在原有城墙的外面再加宽
包了一层这个石头
原来宋元时期都是砖
里面夯筑着这个土
明朝呢就在外面
用那个大麻石条再加了
加宽了
所以三个时代叠加起来的
这么一个城墙非常的宝贵
看得出来时代的痕迹
而且这一段城墙还保留了
一段非常珍贵的历史的记忆
宋元之间长沙发生过三次
惨烈的城市保卫战
第一次是金兵南下
金朝 北边有一个金朝
金兵南下攻打长沙城
后面两次是元军
就是蒙古军队南下
攻打长沙城
城被攻破发生了屠城
就是大屠杀
那么当时三次保卫战
都是全城军民老百姓都出动了
拼死抵抗保卫长沙城
岳麓书院几百学生
跑过河去参加城市保卫战
都死在那个城墙底下
所以这是一段非常惨烈的
也是值得长沙人民
永远纪念的一段历史
一次工程的发掘
它偶然被发现
而且看得出战争的痕迹
所以这是一段相当宝贵的
一段历史的记忆
所以当时我们就是极力呼吁
这个绝对不能把它搞走
一定要在原址上面把它留下来
这个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争论
如果把它搞走
搞到博物馆里面那就是一堆砖块
砖块不等于城墙
还有人提议把这个城墙
挪到别的地方再建一段假城墙
用这些个砖块
那有什么意义呢 毫无意义
那都是假的
砖块不等于城墙
这个城墙还有一个
标志性的意义
它是真正的地标
我们平常说标志性建筑
城墙才是真正的地标
它就是那个时代的地标
为什么呢
就说明那个城墙是在那个位置
你做在别处 就是假的了
反而会误导
误导后人 就以为古代的城墙在那里
那是不对的
这是一种很高价值的
科学的地理信息
像长沙的这个城墙
它是借湘江作为护城河
城墙外面都有护城河
湘江就借江为护城河了
湘江不远的地方就是城墙
过江然后再攻城
那么今天发现的这个城墙
离湘江已经相当远了
有差不多两百米了
那就说明宋元到今天
是七八百年过去了
这个八百年间这个城市
地理的这个变化
那么是湘江在慢慢的移动
还是湘江在收窄呢
它离城墙离得远
这都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的
我们中国古代的河流
都是慢慢移动改道的
黄河在历史上
已经改道了十几次
原来是这样的
后来是这样的
那么这都是有相当高的
科学研究价值了
原来的城墙在地面上
现在发现它已经在
平地下面四五米深的地方了
今天的地平是在这个上面了
原来的地平是在这里
这就说明七八百年过去了
这里又不是山
还是平地沿途有湘江河
那么就说明这七八百年过去
这个地层关系的变化
所以我们说考古文化层
一层一层的文化层
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这个城墙的价值是无比之高
当时我们呼吁
一定要原址保护就是这个
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更何况还有一段历史的记忆
明显的看得出那个砌筑得
很精美的宋代的城墙在这里断了
一个缺口然后这个缺口中间
碎砖烂瓦堆起来的
就明显的看得出
是什么 城被攻破了
然后慌乱之中碎砖烂瓦把它填起来
这就是战争的痕迹
所以这些都是历史的建筑
所以我们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这就是看得见的真正的历史
所以你去把它修一段假的
这没有什么意义的
只是作为旅游开发好玩而已
价值不高的
这个是湖南保存的
时间最长的一座古城墙
就是茶陵的这个城墙
当然这个城楼是后来修复的
城楼已经毁掉了
这也是七八年前
他们请我给它重新设计以后
把它恢复的
要不一座城楼也没有了
当然作为一种纪念也可以
但是这个是一个假古董了
但是下面的这个城墙是真的
而且是宋朝的
这是湖南省内保存的
最古老的一座城墙
宋朝的城墙今天很难看到了
我们今天说像北京八达岭长城
这都是明朝的
而湖南这个地方宋朝的城墙
它是用当地的那种红纱石 红纱岩
这么大一块的红纱岩砌筑的
这个就是很可惜了 被拆掉了
北京城墙 五十年前
现在是六十年前了 被拆掉的
它就是北京城的正南门
最南边的那个门
北京城是一个凸字形
上面窄一点下面宽一点
中间是皇宫紫禁城
紫禁城的南边就是天安门
天安门的南边就是大前门
今天隔了一个天安门广场
那么大前门的前面就是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一直往南笔直的一条街
到正南边就是永定门 就是它
这个里面就是前门大街
到这个永定门就出城了
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瓮城
这是一般的城墙
这前面就凸出来 围起来
瓮城前面的城楼就叫做箭楼
这个呢 就是城楼
所有的那个瓮城都有两座楼
一个箭楼 一个城楼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大前门
大前门它也是前后两座
前面就是箭楼
后面这座就是城楼
那这个是西安城的南门
正南门 也是前面一座箭楼
后面一座城楼
这个中间是一个瓮城
西安的城墙当然
比北京保存得好一点
就是还大部分留下来了
当然后面有一些是补上的新修的
但是这个城楼城墙
这是它的正南门是保存下来了
不像北京那个就拆掉了
这个箭楼我们看就是这样
一个一个的方洞
这个方洞这个箭楼的做法
它不一样的是什么
它这个窗户很大
因为要射箭嘛
窗户很大一个洞
这个洞平常也不是窗扇
它是一个板子
那个板子是盖下来
板子上面就只有一个圆洞
平常就在这个圆洞里面瞭望
看外面
如果有敌人进攻了
把这板子一掀起来
就漏出一个大洞然后就可以射箭
这就是箭楼
因为它是直接在最前面迎敌的
这个就是箭楼的做法
这个方方的大窗洞
大窗洞上面呢
它里面不是这个窗扇
是一块板子
板子上面一个圆洞
就是发生战争的时候
把这个板子掀开
这个是平遥古城的瓮城
它这个瓮城不太一样
它不是正面的
这个旁边这么进去
在那个城楼的下面
也有一个城门
所以也是照样的也要攻几道城门
你攻这道城门的时候
上面的军队就朝下面射箭
射杀
然后攻进去了
又去攻那个里面的时候
那这个军队
这个上面是四周的军队绕着
朝这个底下射杀
所以这个瓮城
是一种很有效的防御手段
南京的瓮城更不得了
连续几道
有的多到五道 六道城门
那就是你攻破一道
这个中间又是一个瓮城
又攻第二道里面又是一个瓮城
看到没有
这是一个大门
这里面大门关闭着
你要去攻
打破这道城门攻到这个院子里面
这是个瓮城
然后又攻那道城门
攻破那道城门又再往里面攻的话
又是一道
南京的那个瓮城是最大的
连续五六道的
所以今天在南京博物馆里面
还能够看到古代的有一些老照片
还有就是一些模型
那个模型做出来
你就可以理解中国古代的
这个城防的这种结构
苏州的这个城门
它最有特点就是水城门
江南水乡
苏州城里面当然也有道路
陆地的道路
还有一些水路就是河流
河流在苏州城中间
不光是苏州
像无锡 绍兴 杭州
这些江南的水乡城镇中
城中间河流纵横交错
都是一些交通道路
等于是陆地的道路一样的
它就是船运
那么河流进城的地方
它也照样也建一个城门
它就是水城门
船只进城的地方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