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7.书院建筑 > 岳麓书院
现在我们看的这幅鸟瞰图呢
是岳麓书院的这个全貌
在别的地方我们就
不可能看到这个全貌了
岳麓书院的总体布局呢
它是俩条轴线
现在我们在这个位置
大门进来
赫曦台
这是真正的大门
以前的大门 二门 讲堂 御书楼
后面是屈子祠
这条轴线呢
就是文庙
祭孔子的地方
大成门 大成殿 崇圣祠 是吧
就是总体来说两条轴线
然后我们这里主要是要说一下
岳麓书院这个整体的环境
因为我们前面说过
书院是特别讲究讲学的环境
所以选择岳麓山下
后面就是岳麓山
这个后面就是爱晚亭
然后这个前面的一条大路过去
就一直通到湘江
不多远就到湘江
所以后面临山前面临水
然后选择了这么一个
优美的环境之中呢
还要经营周边的这些个景色
所谓八景
比方说
这个里面是桐阴别径
这里是风荷晚香
这前面有这个桃坞烘霞
这边柳塘烟晓
这后面这个竹林冬翠 等等
周围呢
就有这么多的优美景色
当然那边那个呢
是新建的那个书院博物馆
总体的环境呢
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它选择了一个非常优美的
讲学的环境
然后呢
在这里修养心性
就是我们说到
儒家的这种教育方式
好 我们就往里面看
现在我们看到呢
这个就是书院的正门
因为原来是没有这个前门的
这是后来为了这个管理
而建起来的
那么这个赫曦台
就在大门的外面
这个是它的正门
岳麓书院几个字是宋朝的
真宗皇帝题写的
然后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这是书院清朝的时候呢
一个老师题的上联
然后一个学生对的下联
惟楚有才这个惟呢
是一个语气虚词
楚呢
是古代湖南这个地方属于楚国
就是楚国这个地方出人才
斯呢就是这里
于斯为盛就是
这个地方尤其更加
那个意思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呢
书院的这种格局
大门 二门到里面的讲堂
而且有意思的你看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
它那条路是打了一个弯
不是一条直线
这个呢
是中国古代这种
一种风水的讲究
那个大门稍微偏了一下
就没直对着里面
然后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
赫曦台呢
实际上原来最初是在岳麓山上
宋朝的时候
朱张会讲的时候
朱熹 张栻都为这个
赫曦台题过词
就在这个上面有
朱熹 张栻的这个题词
在清朝的时候呢
这个赫曦台在山上很久
已经非常的破旧了
后来当时的这个书院的院长
叫做山长
就是罗典
也是一个著名的学者
觉得可惜了
就把那个山上的赫曦台呢
就移到了这里
那不是后来移的
那是清朝的时候
就移到了这里
好 我们继续往下面走
这个呢
就是赫曦台
就是原来是不在这个位置的
所以就是书院本来
应该是没有这个建筑的
是因为它原来在山上
就是登高望远的地方
赫曦呀
曦就是晨曦
早上登高望远晨曦赫然在目
那么也是一种古代的人
修养心性的一种方法
登高看日出啊
那么一种性情的陶冶
那么这个台
在清朝的时候呢
就比较破败了
在山上
后来这书院的院长觉得呢
很可惜
就把它移到了
这个书院的前面
所以就建在这里了
平常一般的这个书院
它不会有这样一个建筑
这种呢
是湖南的这种地方的
戏台的一种建筑形式
我们看前面呢
是一个突出的一个舞台
后面呢
有个封火山墙
那么那个封火山墙的做法呢
就是湖南当地特有的那种
叫做猫弓背的弓形封火墙
现在我们所在的呢就是大门
当然是
书院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了
大门里面还有个二门
然后才是讲堂
那么一般人呢
就这个二门
又没有别的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有个二门呢
当然二门它主要还是
中国的建筑
那种庭院的那种纵深感
造成一种空间的纵深感
我们看
原来这个二门是在抗战的时候
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掉了
80年代初修复的时候
把它重修起来的
找到了原来的老照片
把它重修起来
那么修起来以后
我们才感觉到这种中国的
那种庭院空间
大门后面有个二门
再到讲堂
就感到了一种深远感
就起到了这么一种
空间的分隔作用
还有一个实际的用途呢就是
讲堂里面讲学的时候
这个二门一般就关闭了
那么要出进呢
就进了大门以后往这两边走
所以呢
二门还起到这么一个
实用的作用
这个二门关闭以后的话呢
进了大门的人
就往两边这么走了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呢
就是讲堂的前面了
那么讲堂是
书院最核心的建筑
就是讲学的地方
虽然我们看这个建筑
它并不是那么高大威武
但是它是一个核心
因为在书院这种这个
学术气氛很浓的地方
就是书卷气很浓的地方呢
它并不要求建筑有多么的
宏伟 华丽是吧
它主要的最求是一种书卷气
所以我们一进到
这个庭院中间呢
就感觉到一种安宁
一种静谧
就是呢
这个读书的地方
这个讲堂的两边
就是我们说的斋舍
斋舍就是过去的学生
住宿 自修的地方
就住在一排排的斋舍中间
在志书中间记载
过去是有六条
这边有两条 这边有四条
当然有一些毁坏了
现在还剩了有四条
那么这个讲堂我们看到
它是一种全开敞的形式
就是自由的讲学
它人多的时候就自然的
往外面延伸
可以延伸到这个庭院中间
像当年朱张会讲的时候
全国云集到这里的学者有上千
那么我们可以想见
当时的这个盛况
肯定庭院都挤满了
好 我们再往里面看
我们看这个上面挂着一幅匾
实事求是
这是当年清朝末年书院
改为高等学堂
当时的第一任的校长
是一个德国留学回来的
德国当时柏林帝国工业大学
毕业的一个学者
是学工(科)的
叫做宾步程
也是一个辛亥革命的元老
这个宾步程先生
虽然是学工(科)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
有非常深的了解
这实事求是实际上是
中国古代哲学中间的一个命题
他就把它作为这个校训
题在这个匾上面
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
毛泽东后来把这个实事求是
作为党的一种方针
实际上毛泽东是在这里
受的这个影响
因为那时候毛泽东在
长沙第一师范 河对岸
还是个学生
经常到这里来
假日中间就到这里来学习
就住在这个旁边的那个
半学斋里面
那么是在这里受的这个影响
后来到延安就把实事求是
就正式的作为一种
方针路线给提出来
这个讲堂上面
我们看这两个匾
一个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题的
道南正脉是乾隆皇帝题的
然后这个上面摆着俩把椅子
就是呢
纪念这个朱张会讲
我们说到
岳麓书院最盛的时候
就是宋朝主持书院的院长叫张栻
是一个大哲学家
他同时又请了著名哲学家朱熹
过来跟他俩个人会讲
朱张俩个人都是儒家学者
但是具体的一些学术观点
是不一致的
所以呢
他们在这里呢
不同的学术观点平等的对讲
所以当时成为一个
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盛事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
全国的学者都跑到这里来
来听 所以呢
我们看这个讲堂的这种形式
前面这一条全开敞的
我们叫轩廊
就是这一边没有门窗
平常的学生三五个的时候
就在这个讲堂上面自由的
跟老师讨论问题
人多的时候
向这个庭院中间延伸
我们看这个庭院可以
一直延伸过去
那么朱张会讲的时候
这个盛况我们可以想象的到
是吧
有一说就是这个
前面那个饮马池
那个池水就被这个学者
牵来的马一会就喝干了
可以想见当时这个盛况
那么今天摆这椅子就是这个
一个纪念
墙上刊着忠孝廉节呢
这个是朱熹题的字
这边呢 整齐严肃
就是当时书院的这个校训
也是大碑刊在墙上
所以那个毛泽东
也是在这里受的这个影响
他不是后来题的这个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嘛 是吧
也都是在这里受的这个影响
你看这个碑上面呢
就是刻着这个学规
就是当时学校教育的这个纪律
我们看这里
这个学规很有意思啊
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这个
读书啊 做人的一些道理
全都讲清楚了
你看
时常省问父母
就是古代讲究孝道
什么事情都要省问父母
朔望恭谒圣贤
就是呢
初一十五的时候要拜圣贤
书院的祭祀
气习各矫偏处
就是要矫正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
举止整齐严肃
就是刚才我们墙上的那个
整齐严肃
服食宜从俭素
就是呢
服装吃喝要简朴
外事毫不可干
就是呢
不要干些跟学习无关的
其他的一些事情
行坐必依齿序
就是呢
行坐的时候要有规矩
长辈坐哪里 下辈坐哪里
中国古代讲究礼节 是吧
痛戒讦短毁长
就是不要讲人家坏话
损友必须拒绝
就是不要损害朋友
不可闲谈费时
就是不要坐在那里扯闲谈
浪费时间
日讲经书三起
每天那个经书你要讲三段
日看纲目数页
就是一定要读几页书每天
通晓时务物理
那个时候呢
近代的这个西方的这种自然科学
已经传进来了
那么中国的传统哲学
西方的这个所谓时务物理
自然科学也要学习
参读古文诗赋
要读古书
读书必须过笔
一定要动手
你不能够光看
要记笔记
会客按刻蚤完
就是每天的这个课程呢
一定的要当天完成
夜读仍戒晏起
这个晏呢
是湖南的土话
晏就是晚 迟
也就是晚上读书啊 开夜车
早上不要睡懒觉
还是要早点起来
疑误定要力争
没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搞懂
所以呢 这个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
当时主持书院的院长
叫做王文清他所题写的
所以呢这个
我们看简短的几句话
把读书的方法
做人的道理都讲明白了
所以呢
这个是非常难得的
说实在的
比我们今天这个学校的规章制度
还要完备
这讲堂后面呢
就是御书楼
御书楼呢
就是一般的就是藏书楼
那么岳麓书院的这个藏书楼
叫做御书楼
是因为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地位很高
所以
历朝历代都有皇帝送书啊 送匾啊
那么
所以皇帝送的书就
藏在这个御书楼里面
所以叫御书楼
我们看大门上面的匾
是宋朝的真宗皇帝题的
刚才讲堂上面
学达性天 道南正脉
就是康熙皇帝 乾隆皇帝
都是皇帝题的
那么也有皇帝送的书呢
就藏在这个藏书楼里
当然这个御书楼呢
在抗战的时候
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掉了
现在这个呢
是后来重修的
就是80年代的时候
具体就是86年建成的吧
当然今天这个是一个仿古的建筑
但是呢
还是基本上考证了
原来的这个建筑的形式
按原样重建的
这就是岳麓书院的
这条中轴线呢
到这个地方就到最后了
就是大门 二门 讲堂 御书楼
这一条轴线过来
然后再往旁边的话呢
这一片就是专祠
那一片呢就是园林
再往那边就是文庙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专祠
现在我们在的这一片呢都是专祠
所谓专词呢
就是岳麓书院历史上的
一些著名的人物
纪念他的这个祠堂
我们说过中国古代的
纪念建筑就是祠和庙 是吧
什么什么祠什么什么庙
纪念某个人物
那么书院的祭祀
是书院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儒家特别讲究这个礼仪
礼仪中间呢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祭祀
就是我们说
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嘛
那么祭祀呢是一种纪念
纪念先人
那就是学习先人
所以呢
岳麓书院这一片专祠中
你看 崇道祠
就是纪念朱熹和张栻
当年朱张会讲
六君子堂
是纪念岳麓书院历史上
六位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六位人物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船山祠
就是纪念著名的大学者哲学家
王船山 就是王夫之
王夫之呢
是一位大哲学家
但是他是岳麓书院出来的学生
所以他的地位呢
比那些老师们还比较低
我们说过
儒家很讲究这个位置关系
刚才那个学规上面
行坐必依齿序
座位的关系是有等级高低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
崇道祠比六君子堂要高
地位要高 在左边是吧
那么船山祠在这里
虽然王船山地位很高
很有名的学者
但是他是这里的学生
那么他就在这个之下
再后面还有两个 濂溪祠和四箴亭
那地位更高
因为他们在上面
所以呢
这个就是专祠的祭祀的过程中
一定要讲究这个地位的高低
行坐必依齿序就是这个
那我们去看一下后面的那个
这里呢又是两座专词
就比那个地位更高了
在上面里面了 是吧
这个濂溪祠就是纪念著名的学者
周敦颐 周濂溪
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被称为孔子之后第一人
就是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的时候呢
进入一个高峰 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这个高峰就是宋明理学
这个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就是周敦颐
他是湖南道县人
那么岳麓书院继承的是
宋明理学的这一套理论 思想
所以呢
把周敦颐当然就奉为
这个专祠祭祀中的最高地位
那边那个是四箴亭
就是纪念二程
程颢 程颐
是宋明理学的著名的学者
当时叫做程朱理学嘛 是吧
二程和朱熹 所以呢
这一片专祠呢
就全部都是用来纪念的
就是我们说的书院中间的这个
祭祀功能
当然那边还有个更大的
那就是文庙
文庙就是单独一个
是祭祀孔子的 是吧
好 那么我们
下面就往那边去看
这是湘水校经堂
它是古代书院
这个刻书印书的地方
古代的书院
如果说规模大的
它自己刻书印书
因为古代的这个印刷技术啊
再怎么呢
也不能跟我们今天相比
所以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是吧
这个能够刻书印书啊
往往都是要有很大的这个
不光是本身要有这个学术的基础
还要有相当的财力
所以呢
一般的是很难印书的
所以这种大型的书院中间
它才有自己的这个
专门研究和刻书印书的地方
这里是半学斋
那边是教学斋
进去里面是一个庭院
长长的庭院
里面两排的那个斋舍
当年毛泽东他们
到这里来进修的时候
就住在这个里面
这个就是文庙的后段
大成殿是文庙最主要的建筑
祭祀孔子的地方
那么大成殿的后面就是崇圣祠
这也是全国文庙都统一的
有的叫崇圣祠
有的叫启圣祠
大成殿是祭孔子
崇圣祠里面是祭祀孔子的父母
还有如果是启圣祠呢
那就是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
这边呢是明伦堂
这一组建筑都是在抗战的时候
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毁了
整个这一组建筑
全都炸毁了
后来一直也没有修
一直到2004年吧
岳麓书院那时候才决定把它
还是恢复起来
要不然这个文庙就不完整了
当时呢
也是我设计的
经过了很多的考证以后
就把这一组建筑
重新恢复起来
它的原址都还在
崇圣祠呢
是文庙的中轴线上的
主要的建筑之一
而明伦堂呢 是当时这个
一般来说是官方的
官办的学宫才有明伦堂
但是书院中间呢
它那边专门有书院嘛
平常一般就没有明伦堂
但是岳麓书院的历史记载上
也有明伦堂
当时修复这个明伦堂的时候
我也考虑到
那里这棵大树
这个建筑只有退让了
就专门为这个
又做出一个庭院出来
当时因为这边这个建筑
已经在了 文昌阁
那么这个明伦堂又退到那边
你感觉到不对称
所以我当时呢
就在这里又单独又设了一个门
所以又做出一个庭院
为了那棵树
就专门做出一个庭院出来了
那么这个崇圣祠呢
这个最主要的建筑是在这里
像这个 这个碑
《重修岳麓书院记》
这块碑在岳麓书院的这个
志书上面 史书上面都有记载
很著名的一块碑
是明朝的一个大学者题写的
那么呢
这个碑的内容文字
也都在志书中间有记载
但是这个碑的原碑
在什么地方不知道
就是在当年修这个崇圣祠
也就重建的时候吧
挖这个地基
就在这里就挖出来了
挖出来以后
我当时就把这个原碑
还在这个原地竖起来
表明这是一段历史
一段真实的历史
虽然这个建筑是后来恢复的
但是这个历史是真实的
这边呢
是这个明伦堂
明伦堂呢
我恢复起来以后呢
当时呢
是设想要把它作为岳麓书院的
一个学术基地
就是办学的
开学术会议的场所
当时我看
大家看这个就是
专门为了这棵大树而
做出来的这个庭院
非常的好
然后这个明伦堂上面和下面呢
实际上都作为这个讲学的
和召开学术会议的地方
所以它这个庭院是不对外开放的
这个里面呢
有一些小教室
我专门为岳麓书院
它还在招收博士生 硕士生嘛
就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一些
小型的教室
我们可以看看
也就是说
这个古建筑保护利用
当然这个是恢复的
设计的时候
我就考虑到他们这个
博士生 硕士生的这个讲学
所以我这个里面
最小的有四个人的小教室
六个人的 八个人的
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它这个
这种呢
你看就是很小的
几个人讲学的地方
在书院中间这种场合
我个人感觉到别处很难找到的
所以我们当时是恢复的时候呢
这种桌椅都必须是这个仿古的
当然设施就比古代高级多了
设施很现代了
大一点的
他们书院现在的博士生
硕士生上课的地方
大成殿呢
就是祭孔子的地方
是全国各地的文庙都统一的
最主要的殿堂就是大成殿
当然大成殿中间
祭祀孔子有塑像
有的是塑像有的是画像 是吧
当然我们说过
祭孔子的塑像和画像
有两种类型
有的是做成帝王服
就是穿龙袍 冠冕流苏
那种呢
就是因为祭祀孔子
他的这个规格之高
历朝历代都封他为一个王
所以呢
有的就把孔子
塑成这个帝王形象
但是呢
我觉得一般来说的话
我们感觉还是这个孔子
作为一个布衣学者更加好
所以我当时恢复
修复这个的时候
我就还是取的这个
布衣学者的这种形象
另外我们看四面面
挂着这个四副像
就是叫做四配
就是古代儒家的这种
祭祀孔子的时候都要
配祀 从祀
那么就是其他的一些圣贤
来配着跟孔子一起来祭祀
这边四配就是他的两个
著名的弟子
子贡和曾参
还有子思 是孔子的孙子
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还有就是孟子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那么这几位呢
都是全国的文庙中的
四配 就是配祀的
所谓四配十二哲
都是孔子的一些著名的弟子
好 那我们就往外面去
现在我们在的呢
这就是文庙
文庙呢
就是单独的另外一条轴线
跟书院的那个轴线并列
刚才我们在那个前面
那个总图上可以看到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这个
文庙的这个建筑风格
跟书院那边就截然不同了
红墙黄瓦 金碧辉煌
那就是我们说过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个等级制度
文庙 全国各地的文庙
祭祀孔子的
都等同于皇家的建筑
那就跟北京的宫殿一样
红墙黄瓦
皇家建筑的色彩
这是中国古代的制度规定的
凡学必祭奠先圣先师
就是今天全国各地
还有好几百座文庙
那么每一座文庙都是呢
当时的学校所在地
而且呢
都是红墙黄瓦 金碧辉煌
都是皇家的色彩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这个礼制
规定的这个建筑的等级制
那么我们看到这些个建筑呢
你像它旁边的那个
虽然有那个地方色彩
湖南的地方色彩
那个翘角的风火墙
但是它整体的这个风格
这个重檐歇山
黄色琉璃瓦
红色和黄色的这个装饰
就跟北京的那些个
皇家建筑是一样的
另外呢
就是我们看到这个
这个就是丹墀
这东西叫做丹墀
就是皇家建筑的这个等级的象征
当然
它没有北京故宫里面
那么长条的那个丹墀
那么大的规模
但是呢
在礼制等级中间
只要有这个
就是最高等级的
就是皇家建筑
不管大和小
一般的其他建筑
是不能够有的
只有皇家建筑才能够有
比方说寺庙
大型的寺庙也不可能有
除了只有什么呢
皇家寺庙
还有就是这个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这个五大岳的岳庙
这都是皇家祭祀的
就可以有这个丹墀
这个丹墀呢
很可惜在文革中间被砸坏了
但是它还比较完整
你看这个
这龙头当时都被砸坏了
但是现在还是原样
保留在这里
这个前面这个
就是大成门
这个就是大成殿
再前面呢
那个就是照壁
我们再往前面去
这个两边呢
是东西厢房
在一般地方文庙的时候
它就是乡贤祠 名宦祠
我们中间讲到过文庙是吧
地方上的文庙
它都在这个孔子
祭祀孔子的时候要陪祀
或者配祀 或者从祀
就是其他的一些圣贤呢
都要配着祭祀孔子
所以在地方文庙中间
往往一边是乡贤祠
一边是名宦祠
就是纪念地方上的
一些著名人物
当然这个岳麓书院的话呢
它不是属于地方文庙
它是属于书院的
所以呢
它没有这个乡贤祠 名宦祠
这个就是大成门
大成门的前面就是照壁
这个照壁呢
就是我们说的文庙都是统一格局
全国的文庙都是统一的格局
前面是照壁
不能够正门进门
必须从两边进是吧
两边这个牌楼门这边进来
那么这个照壁呢
就叫做万仞宫墙
我们在课堂上讲过
这个万仞宫墙所在的这个庭院
就是书院的这个前部空间
一般它应该还有泮池
还有棂星门
在岳麓书院历史上也有泮池
但是后来呢 毁掉了
今天我们也没有全面的发掘
也不敢判定当年那个泮池
在什么地方
也不敢随便挖
所以呢
现在书院就没有泮池
还有很多的其他书院呢
都还保留着完整的泮池
两边的这个牌楼门
一边叫德配天地
一边叫道冠古今
它是在外面
这边叫做德配天地
这边道冠古今
在里面呢
就是圣域 贤关
有的地方是礼门 义路
所以这些名词全国都统一的
北京孔庙 天津文庙 上海文庙
都是一样的
所以呢
这个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圣域 贤关 礼门 义路这些个文庙
在别的地方文庙中间
都可以看到
那么照壁 大成门 大成殿
大成殿后面还有个崇圣祠
这就是文庙这一条
完整的这个轴线
我们平常一般看到
中国的这个古建筑
大门前都有一对狮子
而这对狮子守大门
一般呢
它就要比较凶猛
而我们看岳麓书院这对狮子呢
它很妩媚
所以呢
这种这个是很难得的
别处很少见
这个母狮子就抱着小孩
这个雄狮呢就在玩球
好像也男女不公平
这个就是文庙外面
我们从外面来看
它的正门就是这个照壁
叫万仞宫墙
这也是全国的文庙都统一的
正面是一个照壁
不能够从正门进
然后从两边进
两边一边一个牌楼
这边是德配天地
那边是道冠古今
那么我们可以看
德配天地的这个牌楼
你看这个就是德配天地
那边是道冠古今
刚才我们在院子里面看
这边是圣域 那边贤关
还有就是礼门 义路
都是
全国都是统一的
北京孔庙 天津文庙
西安文庙 上海文庙
都是这样的
所以这就是文庙的这个统一规制
而这边呢
就是我们说的这个
也是岳麓书院八景之一
风荷晚香
这也是八景之一
那边有一片桃坞烘霞
就是有一片桃树林
也是书院八景之一
再往这个里面呢
就是桐阴别径
就是很多的这个梧桐树
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书院的斋舍
那边是半学斋
这边是教学斋
那么斋舍就是古代的这个
书院的学生住宿和自修的地方
所以它里面呢
就是一个狭长的庭院
一排排的那个房子
一排排房间
当然今天的这些房间呢
它已经做别的用处了
但是古代呢
它就是一个个的小隔间
我们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里面就是这种长条的庭院
纵长的庭院
往这边就是一间间的这个斋舍
当然今天这些个都已经改造了
做别处用 做别的用了
以前就是这个小房间
现在我们所在的呢
就是书院的园林
百泉轩园林
这旁边这座建筑叫做百泉轩
就是古代书院的院长
也就是山长
古代书院的院长都叫做山长
是因为在山里面 是吧
山长居住的地方
他当然选择这个
风景最好的地方居住
所谓百泉轩呢
就是岳麓山上的这个泉水呀
很多的泉水都
汇集到这个山坳中间
就是这个地方是这个山坳
就是叫做清风峡
所有的泉水都汇集到
这个中间呢
流下来 从这个上面
就汇集的这个泉水
一直就流
再往下面就流到湘江去了
所以呢
这个百泉轩
就是它取的含义就在这里
那么借这一片地方呢
就做出一个
很美的这个园林
我们说过
这个园林啊
它是书院教育的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一 它选址
选在风景优美之处
然后呢
周围还要有八景
那么书院本身还要做园林
它的目的就是什么呢
陶冶人的情操
就是平常师生门三三两两的
就在这个园林中间呢
游逛 一边就聊 是吧
聊学问呢 聊人生呐
聊社会呀
那么这种呢
就是我们说的
儒家所讲究的那种
审美的教育
就是陶冶情操
而我们今天
我个人感觉到呢
我们缺少了这一部分
我们的学生都是在
课堂上面排排坐
这么死读书 读出来的
而且呢
往往有一些这个跟美育
相关的一些什么
音乐 美术啊
一有点事情就砍掉了
这个真的是很不好的事情
我们中国的古人
是非常讲究这个美育的
所以你看岳麓书院的历史上
培养出那么多的杰出人才
这都是因为什么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这种美育的结果
就是陶冶情操
这一点我们今天是
大大的缺失了
所以我个人讲
我们今天培养不出
杰出的人才呀
也许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你看岳麓书院培育出
近代以来
几乎就是改变中国历史的
一大批人物 是吧
从这个最早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的洋务运动
开眼看世界的魏源到曾国藩
左宗棠 是吧
胡林翼 郭嵩焘
再到戊戌变法
到辛亥革命 到国民党
共产党的这么一大批的人物
都出在这里
这也就可以想见
这种环境陶冶人
它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这一片园林当然是后来修复的
原来就是一片很有名的园林
但是在后来
70年代以后
文革中间呢
主要的毁掉了
毁掉后 后来就
全建成了一些宿舍啊
住着人
这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
我们又重新设计
给它恢复起来
包括这个池塘
这些都是我们重新设计
做起来的
再把泉水重新又引进来
这个园林恢复
正式恢复完成应该是1993年
正好20年前
当时这个整体的布局
也是我设计的
好 我们下面往后面来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
你看这个园林的
这些个做法
实际上呢
就是中国古代
园林的一种手法
就是《园冶》啊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一部
园林学的专著
《园冶》中间所说的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是吧
这个虽然是我们设计
做出来的
但是呢
就要像是自然形成的一样
我们看这个石头的
这个摆放啊
这个泉水的这个引入啊
都是一种自然的手法
这也就是中国园林的一些手法
这个呢
就是岳麓书院的屈子祠
这个实际上也是新建的
这是我设计的
2006年建成的
屈子祠本来就是
岳麓书院有的
但是呢
不在这个位置
在那个山边上的
另外一个地方
但是那个地方的屈子祠
完全破败了
而且呢
在周围已经建起了
很多的高楼什么的
已经没办法恢复了
所以后来岳麓书院也就想办法
就在这个地方
把它重新恢复起来
那么也是一个纪念建筑
屈子祠
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祠庙
就是纪念人物的
纪念著名的诗人屈原
那么这个呢
作为一种纪念建筑
它本来应该
有比较高大的形象
但是呢
我当时设计呢
就考虑它是在周围这么一个
优美的环境中间
只能呢
是做一种园林的风格
所以这种建筑的形象
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卷棚
卷棚式屋顶
卷棚的这个特点呢
就是比较秀丽
所以呢
适合于园林的建筑
你看我们跟那个御书楼相比
那个就是高大雄伟
这种就是比较秀丽
这上面就是爱晚亭
就是岳麓山
后面是爱晚亭
上面是岳麓山
这个岳麓山这个地方
有一个峡谷
叫做清风峡
清风峡就是所有的泉水
都汇聚到那个清风峡里面
就是爱晚亭前面
然后呢
我当时的设计这个园林的时候
就把那股泉水给引下来
在百泉轩呢
汇集到这里
就从这里就进入到
刚才我们看的那个
百泉轩园林
是这样的 这个地方
原来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建筑
全部把建筑给拆掉了
重新恢复
这个屈子祠的时候呢
就把这一个园林啊
和这个建筑整体的来考虑了
就包括这个水流
原来都没从这里引过来
从地下给跑掉了
我当时就把它引到地面上来
就是取得这么一种
中国园林的自然的一种效果
我们往里面去
这个屈子祠
恢复的时候呢
因为这个地形的限制
它的后面就是山坡了
就没办法退了
按照中国建筑
这种院落的结构来看
它光有一个院落还是不行的
所以我当时呢
就这个是主院落
往旁边再做了两个小的院子
它不可能往后面退了
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
所以这么一种特殊的布局
我们可以看
从这边走过来
你看这个就是
旁边的这个小院子
旁边的这个小院子的话呢
这后面就是山坡了
这个建筑纵深没办法退了
就只能够在两边
如果单独只有一个院子
那就不对了
就不好看了
所以呢
旁边又做两个小院子
这个小院子呢
我的设想当时就是因为它小
所以呢
我就干脆在里面再加一道墙
就隔了一个空间
更多一个层次
给人感觉呢
那个效果就更好了
这就是
我们中国的这种园林建筑
它的一些特殊的手法
它越小你就越在里面加点东西
如果不加中间那道墙
那就是一个空空的小庭院
那个味道就没有这么好了
正因为它小
所以更加给它堆多一点东西
堆进去
这是我当时设想的一种手法
这边又是一个更小的庭院
而且这个更小的庭院呢
我把它设计成了一个卫生间
这个卫生间说实在的
我个人感觉到
这是我也很得意的一个设计
一般是搞建筑的人
我就带他来看一下这个卫生间
不是搞建筑的我还不带他来看
因为呢
这就是一种借用中国的
这种小庭院空间来
做成一个卫生间的这种形式
它又自然又很生态
说实在的这个里面连气味都没有
这个庭院比那边那个庭院更小
所有你看这种景色
就更加有趣味
这里我原来在课堂上说
这个地方就是平常游人
学生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就是呢
这里有一种空间的
它还有很特殊的趣味
就是中国园林的这种趣味
它又跟这个建筑结合起来
你看它这个
这个廊子整个的呢
是弯弯曲曲 上上下下
就是在整个这一条廊子中间
都没有一条直线
这就是中国建筑
讲究的一种自然的环境
跟建筑融为一体 是吧
就是 我们现在的建筑呢
是动不动就见山就推平
见水就添平
这种做法呢
做建筑说 很容易
但是做出来呢
没有任何的趣味了
而我当时的这个设计
虽然很艰难
这个上面几乎就没有一条直线
非常的艰苦
做的很辛苦
但是 做完以后
中国建筑的那种趣味
就出来了
所以这个后面这个廊子
我这一座建筑甚至说实在的
我对这后面比前面更加满意
我自己感觉到
就是中国的那种趣味呀
自然环境跟建筑融为一体的
那种环境
在这中间就体现的很好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
沿着这个廊子往上面看
我们从这里看
走进来
这里一座亭子
这个弯曲的上去
然后在这里呢
有两条廊子来接着这一个
接着这个主体建筑
在这主体建筑的二层上面
可以直接上到这个山坡上面来
这个就是刚才我们看的
卫生间的那个小庭院
在那个二楼上面呢
这个廊一连过来
那个又是通透的
所以这个建筑的那个空间
它就到处都有一些趣味
这就是刚才的那个小庭院
那个小庭院
就是中国建筑的那种
庭院空间的趣味
你看这个地方就显出来了
然后呢
这个建筑的这种高低错落
这个空间的这种穿透
这个 就是这一组建筑呢
我个人感觉到
还是比较满意的
往这个后面来
这个地方呢
就是书院八景之一
叫做竹林冬翠
就是这一大片的竹子
就是冬天都是翠绿翠绿的
那么我当时这个廊子
沿着这里一直走过来呢
这个地势这里凹下去了
那么呢 我这里就
本来这里是平着的廊
在这里我就架起一个桥
而这个桥呢
就从这个竹林中间穿过去
就做成一个廊
这个就是后门了
就到爱晚亭去了
这棵大树呢非常的宝贵
但是很危险的
它有一半被这个虫给蛀空了
所以我只好呢
搞了两根钢筋混凝土的
那个柱子给它撑着
但是钢筋混凝土它撑着又难看
所以就做了一点装饰
表面上做点假
然后呢
再搞点爬藤 给它爬上去
就这样
这也是我们处理这种
自然景观的一种手法
这是个卫生间
就是前年刚刚建成的
也是我设计的
它起一个空间连通的作用
这边是连着书院这边
那边连着博物馆那边
那么这个名称
这个厕所的这个名称
当年我们都想了好久
我把古代的所有关于卫生间
我们说卫生间
这个直接在这种园林上说卫生间
这就很难看了
很不文雅了
所以呢
我看古代是怎么样
对卫生间那个(取名)
有这种净手啊 更衣啊
最后取了古代的寺庙中间的
东司 西司
就是什么呢
古代寺庙的那个卫生间呢
它在寺庙的东边就叫东司
如果在寺庙的西边就叫做西司
我这个呢正好
这个对百泉轩这边来说
它(卫生间)在它的东边就叫东司
然后那个门对博物馆那边来说
在西边 就叫做西司
所以我正好就两个门
一个东司 一个西司
我们正好从这里穿过去
这边呢就是西司
借这个空间呢
我们就可以连通东西两边 是吧
连通就是
正好这个门的那个叫东司
这个叫西司
中间就是一个空庭院
栽一棵桂花树 是吧
然后呢
这个男女再往两边分
这样的话
就正好利用了这个空间
又使中国的这种园林建筑
很好的结合到这个中间来
这边就是新建的这个博物馆了
这个是一个新建筑
那么当时这个博物馆这个新建筑
怎么来跟岳麓书院的这个
老建筑来结合
这个中间我设计的这个园林呢
就是呢
把它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分隔
又有联系又有分隔 是吧
要不然它会冲突
这个现代建筑跟这个
古建筑之间会有冲突
那么呢 这一片园林呢
包括树木 这个呢
就把它们两个又有联系又有分隔
就这么处理了
这个也是中国园林的这种手法
这种自然的处理的手法
就还是《园冶》中说的那个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就像是自然形成的一样
这一片呢
就是我当时的这个园林
处理的一个目的呢
是把这个新建的这个现代博物馆
跟这个古老的书院中间
给它分隔一下
当然又要有联系又要有区分
所以呢
这只有这种园林景观的
这个手法
然后这个水流引进来以后呢
我也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
这么呢从这个中间
开这个地槽这样的方法
引到这一片水塘
然后呢
再流到底下的这一个水塘中间
这个就是书院历史上曾说的
这个饮马池
古代的学者都是骑马的
那么朱张会讲的时候
记录就是饮马池水立涸
就是这一池塘的水都被马喝干了
那你就可以想见
当时来的人之多
这个也是书院八景之一
叫柳塘烟晓
它周围有八景嘛
柳塘烟晓
这就是中国古代
书院的教育
它非常讲究这个
人跟自然的关系
就是这种周边的景色
对人的这种陶冶
这又是八景之一
当然 我当年
就是这 也就是三年前吧
刚建成的
那么建这个的时候呢
考虑到所有的景观要结合
现代的博物馆
古代的书院和这个岳麓山
和这个八景之一的柳塘烟晓
那边还有一个 也是个保护建筑
1947年的
著名的柳士英先生
设计的一个作品
那么呢
要把这些个东西
都要组合到一起
所以当时这个园林
我在设计的时候
也是费了一番脑筋
尤其像那个近代的
是个西洋式的建筑
要把它结合到这个园林中间来
也就这么一些
特殊的处理手法
包括这个地面
这个处理手法
我如果说要跨过水面就是一座桥
那又太简单了
我这个是一个广场 是吧
这么宽的一个广场
那么我这水怎么做
如果我要只是一般的涵洞
把它引过去 那也简单
那就没有趣味了
我就当时呢
就设想的这种
用这个石头的这个槽的形式
让这个水流从这里
可以流到那边去
但是呢
又不碍事
又可以人在上面照样的走
还要防止小孩的脚滑进去
所以这个槽的这个宽度是多少
都要仔细的去计算
所以这些呢
都是中国园林建筑的
这一些手法
这些个手法有时候我感觉
它也对我们今天来说
都非常的有用
尤其像岳麓书院这么一个
全国应该说是最著名的书院吧
我这算有幸啊
这一辈子就守着它
在这里建设已经是二十多年了
二三十年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呢
说实在的
岳麓书院的这一草一木
一片树叶都非常有感情了
我也感觉到非常的欣慰
这因为
在中国古代的书院来说
应该这个是一个典型代表了
我想呢
书院的建筑我就讲这么多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