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 >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 文化
我们说到这个地域风格的时候
最后还要讲到一点
就是在中国历史上
曾经有过的两大艺术风格
这两大艺术风格后来的发展过程
有一些让我们感觉到很遗憾的地方
就是中国的南北两大风格中
过去北方中原地区的艺术风格是现实主义的
而南方的艺术文化风格是浪漫主义的
这个两大风格的典型的代表是什么呢
就是北方的中原文化
南方就是以楚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艺术
那么这两大文化实际上
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流
中原文化是现实主义的
而楚文化是浪漫主义的
这两大风格在演变的过程中间
发生了一个断裂
这个断裂是什么呢
具体来说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
征服了楚国 消灭了楚国
楚文化从此在中国的文化中间开始被淹没
甚至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有点失传了
这个中原文化的代表
它是以《诗经》为典型
最早的诗歌是《诗经》
那么《诗经》里面的内容全是现实主义的
写的国家大事 朝廷的仪式
军事战争 劳动生产
男女爱情等等等等
全是写社会生活中间现实的问题
现实的事情 所以它是现实主义的
而《楚辞》 南方楚文化的代表
《楚辞》里面的内容全是什么
神话传说 天上地下
人间鬼神 色彩斑斓 想象丰富
它甚至根本就不太去讲社会上的事情
《楚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屈原
屈原的那些《离骚》 《九歌》 《天问》等等那些内容
全都是楚文化中间色彩斑斓的神话传说的内容
像《汉书》中间曾经有一段写屈原
它是写什么呢
就是说南方的楚地巫文化流行
那么屈原当时被流放到这些地方
今天就是哪些地方
就是靠近张家界 武陵源那块儿地方
当年屈原就在这些地方流放
那么这个楚地的巫文化
在这个地方表达得非常明显
就是楚地巫风盛行
信鬼好祠
那么楚国人在祭祀鬼神的时候
经常有一些巫歌巫舞
很原始的很神秘的巫歌巫舞
那么屈原在这些地方流放的时候
他看到这些楚人的巫歌巫舞
回去把它发扬光大
把它艺术化了
就写出了他的《楚辞》
所以这个《楚辞》里面的艺术
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色彩斑斓
而北方中原的这种现实主义艺术中间
它就没有这个特色
很可惜 秦朝统一的时候
消灭六国 包括楚国 被消灭了
中原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再加上后来
汉朝定儒家为一尊
儒家是孔子的文化
孔子是中原文化 现实主义文化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 后来楚文化就逐渐淹没了
只是在一些很少的地方得以保留
而且是在一些民间的不上大雅之堂的
一些文化艺术中间
(楚文化)得以少量的保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图
就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盖在那个棺椁上面的
色彩斑斓
照样是天上地下 人间鬼神
这个画的是墓的女主人生前的状况
她在这个中间
这个是天上的景象
这个是地下的景象
然而这个色彩也是以红黑两色为主
就是那种斑斓的浪漫主义色彩
长沙马王堆是楚文化艺术的一个结晶
而且这种浪漫的气息非常的浓厚
你看这是马王堆那个棺椁上面的一个小的画面
它那个棺椁有三层
这个是中间的那一层
中间那一层我认为是马王堆
甚至于在我所看到的中国古代艺术中间
最最精彩的画面
在那个大面积的云层之间
有一个小精灵
这个小精灵反复地出现几十次
有时候是骑着一只仙鹤
有时候是骑着马
有时候在打猎射箭
有时候演奏乐曲
画工之精美 想象之丰富
可以认为这个马王堆棺椁上面的画
我已经看过无数次了
每次我还要在那里看好久 太精彩
就是那种丰富的想象力 画得那么好
这种中原文化的现实主义和楚文化的浪漫主义
在建筑中间它照样体现出来
你看这是中原建筑的特点
屋顶的起翘比较平缓
很敦实 现实的风格
这个是浪漫的风格
这是长沙榔梨的陶公庙
屋角翘到这个程度
这个是少见的
这就是一种浪漫气质
就是南方的楚地巫文化
在某一些地方的一些遗存
体现出最初的楚文化中间的那种浪漫
你看这是台北故宫
这是闽南文化
闽南也都是南方 楚地
过去古代的那个楚是很大的范围
就整个的长江以南基本上都是楚
那么闽南的文化也是一种浪漫的气质
湖南的这种封火山墙
猫弓背的这种封火山墙
这也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的
只有湖南有
这个建筑的造型要做成这个样子
你说它怎么不是一种浪漫气质的体现呢
或者说是一种神秘的气质也可以
总而言之它就是楚地巫文化的一种遗存
这是湖南邵阳的水府庙
这种屋角的尖尖的起翘
也是一种浪漫的气质
北方这个屋顶的装饰
非常的厚重敦实
这是屋脊上面的鸱吻
屋脊两端的那个鸱吻
这个是北方的做法
这是南方的做法
岳麓书院上面同样屋脊的那个鸱吻
那个鸱吻是同一个东西
别以为是两个东西
它们都是海中的神兽
相传是龙子之一
龙生九子
龙有九个儿子 这是其中之一
这个鸱吻因为是水中的神兽
所以老百姓相信它有这个镇火的作用
中国是木结构建筑
最害怕着火
所以把它放到屋顶上
它可以镇火
那么这个放在屋顶上
又相传它有一个毛病
它喜欢吃那个屋脊
所以叫做吞脊兽
所以它的形象是张开嘴巴咬那个屋脊
你看北方的 看到没有 这是个龙脑袋
它的造型是个龙脑袋鱼身子
龙脑袋张着嘴巴咬着那屋脊
南方的这个也是 龙脑袋张着嘴巴
来咬这个屋脊
所以一样的
那怎么办呢 这个老百姓的信仰
他又要把它放在屋顶上面来镇火
但是又害怕把这屋脊给吃掉
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将一把宝剑插在那后脖子上
拴住它的喉咙
不让它把屋脊给吞下去
那么南方的做法
直接地将一把真正的铁宝剑插在这里
更形象
当然我们修岳麓书院的时候
正好是借这个把它做成了避雷针
北方的呢 一样的
你看只是这个剑把
用琉璃做的比较短的一个剑把
就是宝剑的柄 插在上面
一样的 同一个东西
不同的做法 不同的风格
就是南方这种造型的奇特
你看这个北方的石雕
这是天津杨柳青的一个园林中间的石雕
非常的粗犷 很厚重实在的这种风格
南方的石雕你看雕成这样
极其的精细 浪漫的风格
这是北方的园林
实实在在的 很敦实的风格
这是南方的园林 很精巧的很华丽的
花俏的堆砌
那么这也是不同风格的体现
这也是北方的皇家园林学习南方的这个特点
那么这种地域文化的交流
也是不同地域色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地域文化的交流有两种
一种就是北方模仿南方 南方模仿北方
这种很特别的有一个
就是清朝的皇帝 像乾隆皇帝
他们都是非常羡慕江南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格
所以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
对于南方的风格特别的羡慕
所以他回到北方
就在北方的皇家园林里面
模仿江南的私家园林
做了一些园中之园
像北京的颐和园 北海 中南海
承德避暑山庄里面都有这种园中之园
就是模仿江南私家园林这个做法
这个就是颐和园里面的谐趣园
就是皇家园林里面模仿私家园林的做法
还有意思的
说乾隆皇帝不光是羡慕江南自然美景
还羡慕江南的人文风情
所以在颐和园的后山
万寿山的后面
沿着河边做了一条苏州街
这个不是我们今天做的
是古代清朝皇帝们做的
做了一条苏州街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按照苏州的建筑风格建造起来
然后派了朝廷里面的宫女太监们
化装成平民老百姓
在这个苏州街上做买卖
皇帝在这里游玩
就好像到了苏州的那种感觉
这说明皇帝他非常羡慕南方的这种人文风情
这也是导致一种地域文化的交流
还有一些 就是商人们带来的文化交流
商人是全国各地流动的
南方人到北方 北方人到南方
商人们要建会馆
我们后面会要讲到的
这个就是福建的商人
在烟台建的一个天后宫
他们的建筑完全就是
按照福建的风格来建造的
就是这个高高翘起的燕尾脊
闽南风格
据说建造的材料都是海运
从南方运过去的
你看这个建筑
这是湖北襄樊的一个会馆
那么这种在屋顶上面
用彩色琉璃拼出菱形图案
这个是山西的做法
这个会馆是山西商人建的
它建在湖北
所以他把山西的建筑风格带到湖北来了
这也是地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交流
那么就是我们说的中国建筑的地域特点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