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3.坛庙建筑 > 孔庙与文庙(中)
祭孔子的庙宇
这是中国最大的
规模最大 数量最多的
国家祭祀的庙宇
由于孔子的这个儒家学说
汉代被定为国家正统学说以后
孔子的地位就是每朝每代都要
封他为一个王
就等于帝王的这个级别了
而这种封王的结果就导致
文庙里面祭祀的孔子像
也就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做法
就经常是给孔子穿上帝王服装
比方说山东曲阜的孔庙
天津文庙还有很多地方的这个
孔庙和文庙里面
供祀孔子的像
就把孔子的塑像做成一个帝王的形象
穿着龙袍戴着冠冕旒蘇
现在我们这个图中看到的
这个照片看到的就是天津文庙的
孔子塑像
穿着龙袍戴着冠冕旒苏
这就是完全的一副帝王打扮
当然还有一些地方的孔子是
一个学者(打扮)
还是供奉着布衣学者的这个形象
比方说这个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里面的文庙
这个学者形象
这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表达着两种不同的观念
有些地方就是把孔子当作神
有些地方还是尊奉着是他的
思想和学说
这是不同的做法
当然也还有一些就是按照中国
传统的做法 就是供一个牌位
这个是北京孔庙
北京的孔庙里面做的就是牌位
也有不少的文庙和孔庙里面也是
这种做法
还有一个就是文庙里面的祭祀
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或者现象
就是配祀
在祭祀孔子的时候
还有一些跟他相关的人配祀 从祀
这也是中国古代祭祀中
很特别的一点
祭祀某一个人物 跟他相关的一些就
配在旁边
像文庙祭祀中最典型的就是
这个所谓四配十二哲
四配就是他的四个这个最著名的
弟子和儒家学说的最重要的
继承人 一个是子贡
一个是曾参 一个是孟子
一个是子思
这几个要么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
要么就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继承人
这是四配 还有十二哲
也是他的著名的
十二个弟子和继承人
那么在(文庙)其他的发展过程中
发展到地方文庙的时候
就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其他的
地方上的这种贤儒先哲也一起
拉进来作为配祀
这就是整个一个儒家思想系统
好像就是一种继承
发展的意思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
北京孔庙中的这个配祀的场景
除了四配以外 另外一边六个
两边就十二个
四配十二哲
这个是平遥文庙中的名宦祠
乡贤祠
这个是地方文庙中在两边的厢房
就往往一边是乡贤祠 一边名宦祠
乡贤就是地方上的著名的学者
或者是贤人
那么名宦呢
就是在一个地方上为官
做了很多的好事
老百姓纪念他
认为他可以列为圣贤一类
所以就把他供到文庙里面去
就和孔子一起接受祭祀
这就是配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
平遥文庙的乡贤祠
对面的这个名宦祠
一般都是一边乡贤祠一边名宦祠
另外还有就是文庙中的
祭祀还有一种特别的就是
在大成殿里面是祭孔子
大成殿的后面总是还有一座祠庙
叫做崇圣祠
崇圣祠是祭什么呢
大成殿里面祭孔子
崇圣祠里面祭孔子的父母
所有的全国都一样的
当然有的文庙和孔庙是叫做
启圣祠 启发的启
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的父母
启圣祠一般就是什么呢
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
高祖 曾祖 祖父 父亲
就这么一路祭下来
那么这种祭祀
祭孔子还要祭他的父母或者
他的先祖
这就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一个
很重要的内容 就是孝
孝道 孝亲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
这种家族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这个家庭的孝跟国家的忠
忠孝忠孝这两者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在中国古代治国的
这个理念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要平天下首先要治好国
要治好国首先要齐家
你这个家要治好
首先又在于自己修身
所以这就是家国家国
这个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
这就是宗法社会的一个特点
所以像祭孔子的时候
还有后代祭他的先祖
表达一种家族的承传
这种家里的孝再发散开就是国家的忠
这就是治国平天下
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表达得很清楚
就是儒家的思想学说这一套
体现在文庙 孔庙的祭祀中
这个是非常清晰的
这个就是岳麓书院文庙的崇圣祠
刚才那个是北京文庙的崇圣祠
就是在大成殿的后面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