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 >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 屋顶式样
第二部分就是艺术形象
中国建筑的造型的特点
外观的造型
中国建筑的单体建筑的外观造型
大体上有这么几个规则
一个就是每一栋单独的建筑
它都是一个方式
就是我们说的“三段式”
屋顶 屋身 台阶 三段来组成
而且这个屋顶
是中国建筑造型的
最具特点的地方
就是我们说的大屋顶
那么概括起来
中国建筑如果按简单的方式组合
就是大屋顶 三段式
而这个屋顶的形式呢
它又有各种各样的造型
就是我们说的式样
这个建筑的式样
有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卷棚顶
攒尖顶 盝顶 盔顶
这几种造型 或者说式样
那么这些式样
都是全国一样的 通用的
但是
比方说庑殿顶全国都有
歇山顶全国都有
硬山 悬山
攒尖 卷棚 也是全国都有
但是各个地方它还有地方风格
这些地方风格
有一些式样上的特殊风格
比方说 像东北
它有这个囤顶
微微拱起来的囤顶
像西北有平顶
像西北还有一些地方
陕西 山西有些地方的单坡
就是一面坡
我们平常建筑是两面坡嘛
它有一面坡
一座建筑朝着一面坡
这就叫单坡
在南方就有各种各样风火墙的造型
那么除了这些以外
我们说最常见的全国通用的
就是那八种
庑殿 歇山 硬山 悬山
这一些就是全国的 都有
但是它在全国各地
又还有自己不同的一些风格
比方说 同样是歇山
北方的歇山
屋顶的坡度比较平缓
起翘也翘得比较缓
南方建筑的歇山 同样是歇山
屋角翘角就翘得很高
这是在屋顶的式样中
虽然同样的式样
但是也有不同的风格
这个我们在后面还会讲到的
这是建筑的式样这一点
我们接着看一点图片
就是刚才说到
建筑的屋顶造型的式样
就叫做庑殿顶
所谓庑殿顶就是四面坡
前后两面坡
两边也是两面坡
就是四坡顶
这种是最高等级的
当然我们后面讲到建筑的制度
等级制的时候还会讲到它
就是四面坡的这种
就叫做庑殿顶
当然
庑殿和歇山这两种
高等级的建筑屋顶式样
它都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
单檐就是单层屋顶
重檐就有两层
比方说
我们天天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天安门
天安门就是个重檐歇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是单檐庑殿
刚才这个是大同的华严寺大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
这个是重檐庑殿
这是最高等级的
就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国内最大的一个殿堂
也是等级最高的一个殿堂
就是重檐庑殿
你看到 四坡 两面坡 两面坡
这就是歇山
歇山跟庑殿有一个区别是什么呢
就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山花
这个东西叫山花
就是我们从正面看的时候
它是这样
这两边是坡 一直坡下来
这两边是先竖下来
然后再坡
这两个竖下来的地方
形成两个三角形
这里就叫做山花
然后下面再坡
这种就叫歇山
歇山也有单檐歇山和重檐歇山
我们看正好这里有一个单檐歇山
这里一个重檐歇山
这两个建筑摆在一起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
西安城城墙的南门
正南边的这个城门
它前面有一个箭楼
后面有一个城楼
把这两个摆在一起
前面的箭楼是一个单檐歇山
后面的城楼是一个重檐歇山
我们就在这一个图层中
看到两种屋顶式样
也是两种类型
这个就是悬山 悬山屋顶
悬山式屋顶它是两坡
两坡就是端头的这个墙叫山墙
在山墙面两边的屋顶
悬到山墙外面来了
这就叫做悬山
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
这叫悬山顶
这种就是硬山 也是两坡顶
硬山和悬山都是两坡顶
但是硬山的这个两坡顶
就是这两个坡到了端墙
端头的这个山墙的时候
它不悬出来了
到了端头不悬出来了
就顶到这个山墙为止
这种就叫做硬山
而悬山我们回过头去看
看到没有
这个屋顶悬到山墙外面来了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屋顶式样
这是叫悬山
这个叫硬山
再有一种呢
也是我们常见的攒尖
就是亭子的屋顶
就是几个屋脊汇到一个尖上面
攒尖有四角攒尖
就是我们说的四方亭子
四个边
还有六角攒尖
就是六边形的平面
八角攒尖
就是八边形的平面
就是平常我们的六角亭 八角亭
当然还有极个别特殊的情况下
就是圆形攒尖
大家都知道的北京天坛
那是一个完整的圆形攒尖
最后在一个尖顶上面
这种我们老百姓平常说的尖顶
在建筑中叫做攒尖顶
这是一种屋顶式样
当然记住
这个攒尖顶中有四角攒尖
六角攒尖 八角攒尖
还有圆形攒尖
这种屋顶式样叫做卷棚
卷棚是什么呢
它就没有屋脊
平常我们说两坡顶 四坡顶
都有一个屋脊
上面有一个屋脊
这种卷棚顶就是
这一面坡上面的弧形就搭过来了
一直弧过来
这种就叫做卷棚屋顶
这种卷棚屋顶的特点
就是这种造型它很秀丽
因为有那个屋脊它往往
就显得很雄壮威武
可以在那个屋脊上面做很多的装饰
屋脊可以做的很高
两边还有翘角
那么这个卷棚顶
它就没有屋脊了
就那么弧线曲线过来
所以它的这个造型就很秀丽
所以一般
它比较多的是用在园林中
用在园林建筑里面
所以园林建筑里面是卷棚顶
用的比较多的地方
这种屋顶的造型比较特别
叫做盔顶
它的特别是我们平常
中国的建筑是一个曲线
是一个凹曲线 往下凹
这种盔顶呢 先往上面拱 然后再凹
这就有点像古代的武士
将军的头盔
所以叫做盔顶
这种造型它很特别 也很好看
但是它做起来比较困难
不容易做
所以这种造型比较少
这种盔顶的建筑比较少
国内现存下来的大型盔顶的建筑
最著名的是岳阳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
湖南岳阳的著名的岳阳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那么岳阳楼就是一个
今天现存的古建筑中间盔顶的典型
比方说还有著名的像这个
原来在长江三峡边上矗着
临着一个悬崖峭壁上面
这个江上清风
四川云阳的张飞庙
张飞庙也是一个大型的盔顶
由于三峡工程会要把那个地方淹掉
所以后来就被迁走了
那是个很宝贵的古建筑
把它迁走了
那个也是一个大型的盔顶
现存的不太多
由于这种造型
它虽然很美 但是很难做
所以保存下来的不多
这种就是盝顶
盝顶的特别是什么呢
这个看到没有
这边有屋脊 那边有屋脊
实际上就是上面是个平顶
我们平常就是两坡顶
一个屋脊嘛
长长的一个屋脊
两坡 前后两坡
而这个盝顶
它就是四条屋脊
围着中间一个平顶
这种是因为什么呢
这个建筑它往往
像前面说的庑殿也好
歇山也好 硬山 悬山也好
它都是一个长方形的平面
就是这两个坡屋顶的这个长边
两端的山墙是短边
而这个盝顶呢
它可以要多大有多大
四面再起坡
中间顶上有一个平顶
这就是一个盝顶
这个是北京的太庙
在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古代皇帝祭祖宗的太庙
前面的那个门
它的南门
这就是一个盝顶
在南方 最多的所见的
就是封火山墙
而封火山墙这一种建筑呢
实际上都是属于什么呢
在我们前面说的八种屋顶式样中
它属于硬山
就是说它两坡屋顶
到那个端头的山墙这个地方
它顶到山墙就为止了 就不出去了
它悬到山墙外面去 这就是悬山
它顶到山墙为止
这就是硬山
所以所有的封火山墙的这个建筑
都属于这个硬山这一类
而南方它又以封火山墙
把它做成了造型的一个特点
各个地方的封火山墙都不一样
有的甚至是很奇异的造型
显出很独特的地方风格
所以南方建筑中间
封火山墙的造型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而在屋顶式样中它都属于硬山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
这个就是四川的成都的武侯祠
里面的(封火墙)
这个是四川的特点
你看 这个山墙这是浙江的山墙
我们在杭州的老街老巷中拍到的情况
很特别
这个是杭州的灵隐寺
一个很有名的寺庙
它的那个封火墙
这种造型也很特别
这种在我们建筑学中
平常叫观音兜
观音菩萨的那个观音
小孩系兜兜的那个兜
这个是浙江的封火山墙的造型
这是在浙江的宁波的
天一阁里面的(封火墙)
这个是广东的封火墙
广东的山墙的造型很有特点
就是一个三角形的
而它那个三角形的角度
跟那个屋顶呈不同的角度
我们看这里 看到没有
那个山墙的角度陡一些
这个屋顶的角度平缓一些
两个呈一个不同的夹角
这是广东的特点
今天这类建筑还很多
广东保留下来的
广东还有一类封火墙
就是这种直线型的折角的
这种也是广东的特点
这种已经很少见了
现在这个我们看到的是
广州番禺的邬公祠
一个祠堂的山墙
这个是湖北的山墙
就是连续几个拱
这种山墙只在湖北和四川有
现在我们看到的
是湖北襄阳的一个会馆
那这个是重庆的封火墙
重庆一个会馆的封火墙
也是连续几道拱 连续几道拱
这个是在四川和湖北的
当然以前重庆也是属于四川
这个是地域的特点
这个是湖南特有的封火墙的造型
就是猫弓背
连续两道这样的拱
造出一个非常奇特的造型出来
这种造型只有湖南有
是湖南的封火墙
这个也是湖南的封火墙
这是我在高速公路上
随便拍到的一个非常破烂的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祠堂
这个祠堂的建筑
看得出来它原来是非常的宏伟
这种翘角的封火墙
这也是湖南的特点
这个封火墙也是
这是湖南的新宁
一个刘氏宗祠的封火墙
也是非常华丽这种造型
这个是四川李庄的一个会馆
叫做南华宫
这个今天已经很破旧了
也没修
还是很多的老百姓住在里面
可以想见当年
这个建筑是非常的豪华
现在只是它比较破旧了
这个造型也非常的奇特
这是我随意总结的几点
各地封火墙的造型
像安徽的 这种是安徽特有的
它这个翘角的地方
是一个方方的叫做印斗
是安徽特有的做法
这种在码头墙上翘角出来的
这就是安徽 江西
湖南 贵州都有
这种就是最多 最常见的
这种拱的就是湖南和江西比较多
这种就是我们说的观音兜
是江苏和浙江都有
这种类似于观音兜
但是它是几个折线
这个是福建的特点
这种就是广东的特点
像刚才我们看到那个
邬公祠也有点类似
像这种是浙江 江西 湖南的
这样的封火墙
在这个旁边挑出去
这就是浙江的特点
像我们刚才看到的
宁波天一阁的那个风火墙
就是这种样子
这种翘起来的
这是湖南的特点
这种就是湖南的猫弓背
湖南特有的
这种人字型的山墙呢
是很多地方都有
湖南也有 江西也有 贵州也有
这种连续几个拱的
就是刚才说的湖北四川这些地方
这是建筑造型中的式样
这种封火墙 南方的封火墙
它都属于什么呢
都属于硬山的这一类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