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4.陵墓建筑 > 构造形式
陵墓建筑的这个特点
一个就是地下
另外一个方面呢就是地面
地下的这一部分
我们刚才说到了
是那样的壮观
雄伟
而且在这个中间发展出了
中国的那种巨大的
拱券技术
在建筑上面取得了
很高的成就
我们下面先看一下
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
定陵地宫
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
就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
就是唯一一个国家正式发掘的
这个就是地宫里面的场景
一个深深的墓道往中间发展
一道一道石头的大门
拱券往纵深发展
这都是石头大门
这个是乾隆皇帝的
裕陵里面的那个石头大门
你看这个门都这么厚
一块整石头
这个两三米宽
四五米高
巨大的这个石块
上面还都雕着精美的花纹
这一个门都是多少吨重
然后这种陵墓的
地宫的神道
进入地宫前这个墓道
他两边的墙上还都还有装饰的
很多的图案
做很多的装饰
现在我们这个看到的是
唐朝的陵墓
唐朝帝王陵墓没有发掘
但是有几座太子
和公主的陵墓是发掘了
打开了
里面著名的章怀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永泰公主墓
这三个太子和公主的陵墓
是打开了的
我们看到的这个
就是墓道下到地宫的
这个墓道的两边的墙上装饰着
图案 花纹 这个画面
那么这些个东西呢
忠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
生活和文化的特征
这个就是唐代的
陵墓的壁画
画的就是唐代的人物和故事
这个是画的贵妇人
从这些画面上
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的美
是一种肥胖之美
不像我们今天的
女孩子 不吃饭(减肥)
瘦骨嶙峋的
以这个为美
唐代以肥胖为美
杨贵妃就是著名的胖美人
雍荣华贵
而且唐代的宫女
侍女们也经常把这个
薄如蝉翼的轻纱
披在肩上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
唐代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
我们从这些画面中也看得出来
这个是湖南新化一个
不大的一个陵墓
这个就不能算是一个多大的陵墓了
是一个一般的坟墓
但是比较大一点
而且
有意思的是它这个也做了一个
小型的地宫
墙上也画着壁画
这个壁画一边12个这样的小龛
小龛中画着12个人物
和十二生肖
前面的这一截是一边12个人物
往那边是12生肖
而且有意思的是
这个中间画的这十二生肖
和我们今天的十二生肖
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
比方说它这个中间有一个猫
我们今天的十二生肖中
就没有猫
它那个虎以外还有一个
猫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都是
不同时代的一种文化
从这些个陵墓地宫壁画中
我们能够看到
这12个军人的形象
有的射箭
有的拿着长矛盾牌
有的敲着鱼鼓
这些呢
都说明当时的那种
生活和社会的状况
这都是它这个画面上面的十二生肖
画得非常的生动
这陵墓地宫中那个场景
最典型的就是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定陵
就是万厉皇帝的陵墓
通过长长的墓道进入到
地宫里面的时候
一个类似于宫殿一样的
也是靠砖石拱券出来的一个地下(宫殿)
然后在一个巨大的棺床
上面放着棺材
当然 如果是合葬的情况下
这种墓是可以打开的
皇帝生前就建造
建了很长的时间
建起来巨大的工程
等到皇帝一死
把陵墓的那个门一打开
棺材送进去
放在里面
或者生前有遗嘱
皇后死了的时候 又打开
又送进去
像这个万厉皇帝的定陵
上面有六口棺材
那肯定就是他自己 然后他皇后
然后再有他的什么人
都一个一个送进去
所以
古代的这种陵墓的这种葬法
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
秦始皇陵 天下第一陵
巨大的规模
我们远远看着这个小山包
因为他一边就有300多米宽
就将近一里路了
将近400米左右
这也是一个著名的陵墓
就是唐高宗李治和
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夫妇
两个的合葬陵
叫做乾陵
在今天陕西西安的
西边的乾县
西安那个扶风县
是唐朝皇陵最集中的地方
唐朝的皇帝
皇后们大部分都在那里
都葬在那里
这个武则天的乾陵在乾县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一位女皇帝
她死了以后
葬的这个陵
也就是她生前的时候选择的
是不是有意这样选择的
今天很难说
唐朝的陵墓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
以山为陵
就是选一座山包来作这个陵墓
一般的平常的陵墓就是
在平地上面挖
挖下去 在这底下做地宫
做完地宫再把土埋起来
再堆起来 都是这样的
包括秦汉的都是这样的
唐朝的陵墓是选一座山
把里面掏空做地宫
就是这个山的本体
就是这个陵墓
而武则天的这个陵墓
因为她是一位女皇帝
所以她的这个陵墓的这个选址
就很有意思
就是我们平常形容的叫做睡美人
我们从远处看
这座山包就是她的陵墓的主体
就像一个人躺在这里
而且是一位女性
这就是她的脑袋 她的头
这就是她的胸部
然后这个陵墓的主体
是往那个中间发展
就是这个陵墓 是一个巨大的(陵墓)
它占地面积很大
陵墓的前面有一条神道
这个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
的合葬陵那一条神道
长达五公里
这个是中国古代陵墓中
最长的一条神道
明朝十三陵
就是北京十三陵的这个陵墓
它的那个神道比较特别
平常是一个皇帝一座陵墓
前面就有一条神道
所谓神道呢
就是一条祭祀参拜的
长长的道路
两边竖着这个石人 石马
前面有一个牌楼
入口有一个牌楼
然后两边是石人 石马
竖着一排一排的站在那里
那条道路就叫做神道
那么一般的皇帝的陵墓都是
前面一条神道
竖着石人 石马
明朝十三陵
不同的就是什么呢
它是十三个皇帝葬在一个区域里面
就共了一条神道
一条主神道
这个就是明朝十三陵的
这个神道的入口
前面一个大的牌楼
然后后面进去就是一条很长的
这个巨大的神道
然后通过那个神道
再进入到十三个皇帝的
每一个陵墓里面去
它就共用一条神道
这个是明朝陵墓的特殊做法
别的朝代的这个皇陵都是一个陵墓
一座陵墓一条神道
神道旁边也有这个华表
我们前面讲宫殿的时候讲到了华表
华表它就是皇帝的象征
所以只有和皇帝直接相关的建筑
才可以做华表
别处是不能做华表的
这个是南朝陵墓的
实际上也是华表
因为华表我们前面说过
各个时代它有不同的演变
这个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神道石柱
这个神道有的时候是记功柱
也都可以
但一般记功柱是西方人的说法
但是
这个陵墓前面的这种石柱
有时候它有这个意义
就是记载皇帝的生平这些
那么这个是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这个南朝陵墓
在江苏那一带还有很多
南朝陵墓
是那个时代的
很有特点的一种做法
石人 石马中间
很著名的 很典型的
这个是汉朝的一个大将军
霍去病的陵墓前面的这个石雕
这个形象就是 马踏匈奴
你看一匹马
底下一个匈奴人
仰面朝天
踩在这个底下
这是他的头 仰着
这是他的身子 手
叫 马踏匈奴
因为这个霍去病和卫青是
汉朝的两员虎将
他们最大的功绩就是征服匈奴
因为那个时代
北方的这个匈奴族经常南下
袭扰中原地区
两位大将军
征服了匈奴
使这个汉朝得到了多少年的
和平的建设环境
所以他死了以后
皇帝给了他很高的这个待遇
像皇陵一样优厚的埋葬
这个就是南朝陵墓的那种石像生
石人 石马
在建筑学上说
叫做石像生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物
都叫石像生
南朝陵墓的石像生中最最典型的
就是这个避邪
这个动物叫避邪
这都是一种神兽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这种神兽
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想象的动物
比如方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龙和凤
龙和凤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
想象中的动物
像这种避邪等等这类也都是
这也是南朝陵墓的避邪
巨大的体量
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
那个武则天的陵墓
唐朝的乾陵
它前面的神道
这条神道
那个山包的主体就是她的坟墓本身
然后这个前面一条神道
长达五公里
这是最长的一条神道
两边的石像生 石人石马
这是唐朝的造型
非常典型的唐朝造型
就像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
唐朝的唐三彩的
那个马的造型
就是唐朝的
非常的雄壮
这是宋朝的陵墓
这个建筑的风格
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宋朝这个时候
比较弱小
所以它的建筑气派也不大了
所以我们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它确实很形象地表达了
那个时代的特征
强大的时代
宫殿也雄伟
陵墓也雄伟
所有的建筑都很壮观
这个时代一弱小
它的建筑往往也比较秀丽
气魄也就不大
我们知道宋朝的这个时代的特征
它就是一个 我个人认为
这是中国历史上
空前柔弱的时代
政治上弱小
军事上弱小
但是它的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这是宋朝的特点
它在经济上甚至超过了唐朝
在文化艺术上面
都超过了前朝各代
但是
它在政治上比较弱小
军事上弱小
我们都知道
在北方民族的入侵之下
宋朝几乎都是节节败退
当然也就出了很多民族英雄
什么岳飞 杨家将的故事等等
但是 话要说回来
中国历史上
回头来看中国历史上
越是出民族英雄的时代
就越不是好时代
因为你挨打
中国历史上两个时代出
民族英雄最多
一是宋朝
一个清朝
就是挨打的朝代
秦汉 唐朝这些强大的朝代
出了多少民族英雄
没有 唐朝没有民族英雄
它强大到没有人敢来打你
所谓民族英雄就是你整个国家
整个民族挨打
这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
带领大家来抵抗
这就是民族英雄
所以中国历史上挨打的朝代
一个宋朝
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 挨打
另外一个清朝
洋人从东边打过来了
是这样的朝代就出民族(英雄)
所以像宋朝
回过头来说建筑
宋朝它是一个在政治
军事上弱小的朝代
所以它包括陵墓
包括宫殿
等等什么
都没有唐朝和以前
那种雄伟的气魄了
它比较秀丽了
所以宋朝的这个建筑
包括陵墓就呈现这种特点
这是宋朝陵墓的石像生
这个时候的陵墓还有什么
还有外国人的形象
这显然是个印度人
当然
那时候有国外的
使臣来进贡
来友好交往
这是明朝的陵墓
石像生
这是清朝的陵墓石像生
清朝的陵墓今天主要是在
河北的遵化和易县
河北的遵化叫做清东陵
埋葬着一批帝王和皇后
清西陵也埋葬着一批帝王和皇后
那么这些都是
当然还有一个关外三陵
就是在沈阳
那就是清朝入关以前
统一全国之前建立的小朝廷的陵墓
就主要是在那边
像那个努尔哈赤 皇太极
那些人的陵墓就在关外三陵
陵墓的这个地上建筑
我们前面说的是陵墓的
地下建筑 非常的雄伟 壮观
是靠砖石拱券
那么地上建筑仍然也是陵墓
建筑中间的一个
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那个陵墓主体你看往往是
后面那个山包
底下就是地宫
那个陵墓的主体
地面上的建筑
往往主要由祭殿 拜殿和
山门等等
再前面有神道
在进入到这个祭祀建筑的
主体的时候
有大门 有这个祭殿
在后面往往都有一个
方方的城台
上面建一个叫做 方城明楼
这个方城明楼里面呢
它一般这个上面是一座巨大的碑
就是记载这个皇帝
身前的这一些功绩
而往往方城明楼的下面
就是这个陵墓地宫的入口
从这里就下了这个墓道
然后一层层的这个门打开
进到那个地宫里面去
所有皇帝陵墓
都是这样做的
现在我们这个图片上面看到的
这个就是著名的永乐皇帝
明朝的明成祖朱棣
永乐皇帝的陵墓
叫做长陵
十三陵中间最大的一个 长陵
而长陵的这个大殿
这个祭殿
也是中国现存的
宫殿建筑之中
最大的一座之一
就是三大古建筑
三座体量最大的古建筑之一
哪三大呢
一个是北京故宫太和殿
一个是北京太庙的大殿
就是皇帝祭祖宗的祖庙
那个太庙的大殿
再一个就是明朝的这个
永乐皇帝的这个长陵
祾恩殿
这个我们看也是重檐庑殿顶
九开间
高高的汉白玉台阶
这个殿堂非常的气派
这个就是祾恩殿
这是在前门祾恩门上
看到的那个主殿
就是祾恩殿
这是祾恩殿的里面
非常壮观
都这么粗的整根金丝楠木的柱子
高的有20多米高
整根的金丝楠木
上面油漆都没有
不要油漆
它几百年过去居然虫都不蛀
也不腐烂
当然北方比较干燥
所以这个非常的壮观
我们今天找这个木头都找不到了
可见当时的那种壮观
现在我们看的是关外三陵
中的东陵
那么
这就是那一个祭殿前面的一个院子
像城墙一样
上面四周是城墙
人都可以在上面走的
这里进来就是一个大院子
就是这个祭殿
祭殿的后面就是这个
高处的那个方城明楼
这就是刚才那个殿堂
这后面是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的下面
这个里面是进入地宫的地方
这里我们看到并列的两座陵墓
这是在后面
主体的建筑在前面
陵墓在这里
这里也是的
这是什么
这是清朝两位最著名的太后
东太后慈安 西太后慈禧
这两位皇太后的陵墓
当然从生前的地位上面来说
东太后慈安的地位是比
慈禧的地位还要高一些的
所以慈禧对慈安太后还是
要尊重的
当然实际上她内心要强势得多
而在这个陵墓
营造的时候
她们生前在的时候
就由慈禧太后
就在主持这个工程
在当时
当然她在慈安太后面前
必须要恭敬
所以就是说两个人的陵墓并列
完全一模一样
规模等级建造使用的材料
建筑的规格 大小全都是
一模一样的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陵墓
然后慈安太后先死
她死了以后
慈禧太后又马上把
自己的陵墓重做一遍
做的就超过了这个规格等级
就超过了慈安太后
她用的材料更豪华
当然在外观上面来看
也都还是一样的
这就是慈禧太后祭殿的里面
也是巨大的整根的
金丝楠木的立柱
雕梁画栋非常豪华
就显然超过了那个慈安的陵墓
还有一些地方官吏和
贵族的陵墓
就各有地域的特色
这个就是长沙平塘著名的曾国藩墓
就是清朝的重臣
曾国藩的陵墓
这个就是湖南地方陵墓的做法
当然这个也是很高等级的
他是朝廷重臣
而这些个碑刻的做法是
湖南地方的这个特色
上面一个围
然后上面一个巨大的平台
就是个祭台
下去再有神道
这个就是曾国藩墓的两根石柱
它叫做阙 一个东阙一个西阙
那么这个阙是
早期陵墓的门
就是两边两个
就是像这个高大的石柱一样
但是要比石柱粗壮很多
上面建一个小建筑
当然到后来这个阙就简化了
这就是曾国藩墓地的
这个东阙 西阙
这个是浏阳的谭继洵的墓
也是一个 朝廷高官
谭继洵是什么人呢
就是谭嗣同的父亲
当时也是朝廷的一个高官
湖北的巡抚
因为他对国家也有很多的功劳
地位很高
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以后
被朝廷杀了
那应该算是朝廷钦犯
那么他的家族要受到株连的
但是
当时慈禧太后也考虑到
这个谭嗣同的父亲年事已高
也为国家立过很多功
也就退休回家算了
这是他的陵墓
也是朝廷重臣
这个同样是湖南的做法
跟那个曾国藩的差不多
但是他的那个地形
条件各不一样
前面这个是神道
石人石马的神道
纵向排列
曾国藩那个陵墓
那个神道是个弯曲的
因为它前面是一个高坎
下面是一个寺庙
这个就在今天的
平塘这个地方
它是那么弯着过去的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