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4.陵墓建筑 > 概述
陵墓作为一类建筑
尤其是皇家陵墓
它是有它的特殊性的
那么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下
陵墓它不就是坟墓吗
坟墓怎么能算作一类建筑呢
而且是很大的一类
就是因为中国古代的陵墓
尤其是皇家陵墓
贵族的陵墓
它在建筑上面有很大的影响
这很大影响一个就是陵墓的下面
它要做一个地宫
在地底下就是地下宫殿
所以在这个地宫中的做法
就发展了中国古代的
砖石拱券技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
是以木结构为主的
那么就是柱子撑着梁
而如果要是一个地下宫殿的话
在那个阴暗潮湿的地底下
用木头梁柱那肯定就维持不久
那就只好用什么
用砖石拱券做出一个地宫
而且砖石建筑是
以拱券为最合适的建筑方式
我们知道
古代的建筑
无非就是两种方式来造成空间
一种就是梁柱
柱子撑起横梁架出一个空间
一种就是拱结构
那就是砖和石头拱出一个空间来
那么砖石建筑最利于最擅长于
做拱券结构
中国古代是木结构
那就最擅长的是梁柱结构
而在这个地下
这时候需要做这个拱券
那就砖石结构发展起来
所以在陵墓地宫中发展了
中国最早的最发达的
拱券技术
所以陵墓在中国建筑中
是一个大类
那么陵墓的本身
它是一个地宫
这个地宫里面
它是很特别的
首先它有一个长长的墓道下去
下到地底下然后再有门
巨大的石门再打开
里面就是地宫
地宫里面有棺床
这个棺床上面放着棺材
它是这样的
往往一个陵墓的建造
要花很长的时间
有时候甚至几十年
所以皇帝往往是在继位
或者是一建立国家
他就开始给自己营造陵墓
建了好多年才建好
所以这个陵墓往往花费
很多的精力 人力 物力来建造
那么为什么这个陵墓
要花这么多的精力来建造呢
这个又是中国人
特殊的一个观念
就是说中国古人
相信人死了以后
他在那一个世界上继续生活
这就是我们说的阴间
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阳间
死了到那一个世界就阴间
他在那个世界还要继续生活
那么他到那个世界生活得好和不好
就决定于什么呢
就决定于送走他的那一下
埋葬他 送走他的那一下
给他埋葬得好不好
你埋葬得好
他将来在那个世界
仍然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埋葬得不好
那么他将来在那个世界就要受苦
这是中国古代的信仰
就相信这些
因为这样一种观念
所以就导致了中国历史上
几千来以来的历史过程中
这个厚葬之风
厚葬就是对待死人要非常的优厚
这就厚葬
这就是中国的古话说是
事死如事生
就是对待死人
就像对待活人一样的
事死如事生
要慎重的对待
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
古代的坟墓中为什么总是埋进去
那么多金银财宝
这就是因为要厚葬
要让他在那个世界上要过得好
这种观念甚至有时候走到极端
有时候我们在文学作品中
都可以看得到
古人家道或者
已经破落了
已经很穷了
但是这时候家里人死了
父亲死了 爷爷死了
那就要倾其所有
一定要把这个死人埋葬好
哪怕是活人跟着就没饭吃了
也一定要把死人埋葬好
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看到电影小说中
有一个七仙女的故事
以前有一个电影《天仙配》
这个七仙女她是天上的仙女
这个仙女看中了那个穷得叮当响的
一个老实农民董永
然后就愿意下嫁给他
那么这个董永他之所以
感动这个七仙女
就是他太忠厚
他最后是已经穷到
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了
这时候他父亲死了
他怎么办
他卖身葬父
他把自己卖掉
卖为奴隶
得了这点钱把自己父亲给葬了
就是说中国人就是再穷
他要葬死人
一定是要用尽一切
倾其所有
这就是中国古人的这个厚葬之风
那么这种厚葬之风导致了
陵墓建筑的
大规模的发展
一般老百姓都要倾其所有
去葬死人
那么如果是皇家
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所以帝王陵墓这个里面的
埋葬的金银财宝
那就无法形容了
当然
天下陵墓
比如说中国这么多的帝王陵墓
最最豪华的那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陵 规模也最大
真的是天下第一陵
秦始皇陵它是一个方形的土堆
每一个边长都有300多米
然后高度过去恐怕有
上百米
今天残高也还有80多米
巨大的方形土台
然后内外两圈围墙
围绕着这个陵园
内墙一圈是2.5公里
外墙绕一圈是6公里
所以这个陵墓
可见它的范围有多大
这个陵墓里面的情形
到底是什么样呢
因为我们今天没有挖掘
也不可能去挖掘它
今天我们附带要讲一下
就是这个帝王陵墓
今天中国的帝王陵墓
被挖掘开了的只有三座
一个是国家正式挖的
就是十三陵的定陵
万历皇帝的陵墓
那是当时修十三陵水库
这个地方会被淹
所以就试着挖了一座
开挖出来以后
那个场景 里面的那个豪华的程度
那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但是后来证明
我们没有那种保护的技术
比方说
定陵挖掘出来
这个丝绸都是闪闪发亮的
上面绣着金龙
但是一拿就破碎了
因为它在地底下已经是多少年
几百年不见阳光不见空气
突然之间暴露在阳光空气之中
很快的氧化 变质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那个50年代(十三陵)水库
开挖了这个定陵以后
后来国家就规定
禁止开挖一切皇帝陵墓
都不准开挖了
这个是一座国家挖的
另外有两座就是当年的民国时候
一个著名的军阀孙殿英
带着军队去盗墓
这也是当时轰动世界的事情
哪有军队去盗墓的
这孙殿英把
乾隆皇帝的陵墓裕陵
和慈禧太后的陵墓
把它给挖掘了 挖掘出来
当然
这个皇帝陵墓底下
这个地宫里面金银财宝太多
刚才我们说到了
回到说这个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里面的情况
我们今天只能够去想象
它到底有多么的豪华
这个天下第一陵
司马迁的《史记》中间
有一点记载
记载的不是很全面
大概的意思就是
上具天文
里面是一个穹隆形地宫
半球形穹隆地宫
上具天文大概就是这个
珠宝钻石这些个东西镶嵌在
这个穹隆上面
就像是这个日月星辰
然后地面上面的是开挖沟渠
灌注水银 就是汞
这是一种液体的金属
它不会干涸的
灌注水银象征江河大地
可见那个地宫里面的
那种豪华气派
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中间记载的零散的一点点
因为秦始皇陵
关于秦始皇陵有很多的故事
也有很多的谜
有一些说他死了以后
所有建造这个陵墓的工匠
全部随死
就是不让人知道
陵墓里面的秘密
那么司马迁
虽然是汉朝离秦朝不远
但是他的记载也只能够是
非常零星的
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空间
让我们去想
不说别的
就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看见的秦始皇兵马俑
这秦始皇兵马俑还只是
陵墓旁边的一个随葬坑
离这个陵墓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一发掘出来已经是
世界第八大奇迹了
我们知道世界古代有七大奇迹
都是巨大的建筑遗迹
那么7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
这个秦始皇兵马俑
一开挖出来就是
现在挖出来的就有六七千的
这个兵马俑
还有很多的数百具车马的
这个也是用陶烧制的
那个兵马俑真人大小的兵马俑
做一个都是困难的
我们有懂得烧制陶瓷的就知道
我问过烧制陶瓷的
说这种兵马俑烧一个
都很困难的
你说动不动烧它六七千
这还是已经挖了的
这还没挖的呢究竟有多少
我不知道
这还是离他陵墓比较远的
这个陪葬坑
就已经是这么壮观了
那么越往陵墓靠近
甚至到了陵墓地宫里面
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景象
我们都很难想象了
我有时候也碰到有些外国人问我
说那个秦始皇兵马俑
干嘛是这么做啊
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做那么多
做一个就不容易
动不动就做成千上万
我说这就是中国人的这个观念
这还是回我我们前面那个
一般人死了他都要将来
在那个世界上生活得好
还要给他优厚的陪葬
那么秦始皇这个天下第一君主
这个统领天下的帝王
那么他死后到了那个世界上
他还要统领天下
那就是兵马俑
就是他到那个世界去的军队
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就是
很多人不知道
这种观念的时候
不知道干嘛要做这么多兵马俑
埋在那底下
浪费人力物力
确实这个秦始皇的兵马俑
给我们的一个启发
就是这种不顾民力物力的耗费
对于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形象工程
如果用我们的话来形容秦始皇的话
秦始皇一建国就三大形象工程
阿房宫 骊山陵就是皇帝的
他自己的陵墓
长城 那么这个三大工程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当时司马迁记载的那个
秦朝咸阳的周边那个宫殿
那种壮观的景象
就是因为平灭六国
写放六国宫室
就是把六个国家的宫殿都拆了
全部迁到咸阳周边建起来
还把六国的富豪十万
都迁到秦都咸阳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
那时候秦朝的这个都城
咸阳的富足状况
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引进外资
请人家来投资
还提供很多的优惠政策
便宜的土地给你来投资
秦始皇倒好
直接把你这个富豪抓来就是了
你的财富就全部到这里来了
把六国10万富豪全部迁到咸阳
然后六国的宫殿拆了
迁到咸阳
当时司马迁的《史记》中间
说的这个咸阳的
宫室建筑之壮观
说咸阳周边建筑是
弥山跨谷 延绵七十余里
咸阳周边
见山见谷垮过去延绵七十余里地
全部都是宫殿建筑
所以当时秦始皇好大喜功
确实在这一点上可见一斑
这个三大工程 形象工程
最后是耗尽民力
所以我在讲建筑史的时候
就跟同学们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最伟大的王朝
最后它的失败
它的灭亡就灭亡在建筑上了
不顾民力物力的大兴土木
大建形象工程
最后导致秦朝的灭亡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
这样来说呢
因为那个时代人口有多少
生产力有多大
这么大规模的建造
它是不堪重负的
国家不堪重负
老百姓不堪重负
秦朝没有户籍统计
中国在汉朝开始有户籍统计
汉朝最繁荣的时候汉武帝的时代
有统计是中国人口是多少
2000万人
全国人口2000万人
这2000万人
他还要养着那么多的军队
军队是不生产的
而你秦始皇的这些个工程
动不动一个就是几十万人干多少年
像秦始皇陵
说是70万人干十年
这个70万人他就要
别人种粮食来养活你
那个时代的那种生产力非常低下
一个人种的粮食
养活另外一个人都不容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想象当时
那么大规模的这个建设
那种好大喜功的工程
而在那种生产力很低下的
那种时代
民不堪重负 国家不堪重负
所以很快这么一个
强大的王朝
它可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这么强大的王朝
只有十几年 13年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
13年就完蛋了
什么原因
不顾民力的大兴土木
所以我们今天也应该
想到这样的教训
这种不顾民力的
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
当然像秦始皇那样搞的
导致了亡国 在历史上还是少数
还是罕见
但是这也是一种教训
这个是我们借这个秦始皇陵
阿房宫那样的建筑
你看他这个宏伟到什么程度
我们今天也难以想像
修长城
那就更加
这个我们知道秦朝灭亡的
直接的导火索可以就是说
就是这个修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
这里一起义全国响应
所以立刻就像烽火一样
蔓延全国
所以那么强大的王朝很快就完蛋了
当然我们这个是说
秦始皇陵它这样的大工程
做一个陵墓
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这个是一种建筑的行为
确实是一种建筑的行为
所以在这一点上面
中国古代的这个厚葬之风
就可见一斑
当然
这个也附带的产生了另外一种
这个直到今天都仍然很麻烦的
一个社会问题
就是什么
盗墓
全世界这个中国盗墓之风最盛行
因为中国地底下的那些个
墓葬中间埋葬着大量的
金银财宝
因为这种厚葬之风而导致的
所以这个又是中国的
陵墓建筑中的一种文化吧
-绪论
--绪论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概论
-2.艺术形象(造型特征)
--屋顶式样
--建筑的形式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结构形式
-4,装饰艺术特点
--木雕
--砖雕
--石雕
--琉璃
--泥塑
--彩画与壁画
-5.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政治性因素
--里坊制与钟鼓楼
-6.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建筑等级制度
--工官制度
-7.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地理气候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文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本章测试
-1.城防建筑
--概述
--实例
-2.宫殿建筑
--概述
--北京故宫
--其他宫殿建筑
-3.坛庙建筑
--概述
--天坛
-- “形”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
--“数”的象征
--社稷坛
--祠、庙
--孔庙和文庙(上)
--孔庙与文庙(中)
--孔庙与文庙(下)
-4.陵墓建筑
--概述
--构造形式
-5.宗教建筑
--概述
--佛教建筑(上)
--佛教建筑(下)
--道教建筑
--塔(上)
--塔(下)
--石窟
-6.园林艺术
--概述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7.书院建筑
--选址与环境营造
--自由的讲学
--祭祀文化
--岳麓书院
-8.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
-9.会馆建筑
--起源及其分类
--会馆建筑的特点
-10.民居
--合院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
-11.桥
--桥
-12.牌坊
--牌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本章测试
-1.概述
--概述
-2.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3.消失的古建筑(上)
-4.消失的古建筑(下)
-5.外国实例
--外国实例
-6.保护项目实例
--保护项目实例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