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 >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 第三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 3.3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看过了珠三角
我们再来看一看长三角
2008年 按照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
我们正式的把浙江省 江苏省 上海市
这样一个行政范围内的区域 叫长三角
所谓长三角 就是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
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批城市在空间上
所构成的一个城市群
那它包括了 上海 南京 杭州 宁波
这样的一线城市
也包括了 像苏州 无锡 常州
扬州 泰州 绍兴 舟山等等
这样的二线城市
甚至部分的三线城市
长三角之所以吸引世人的瞩目
不仅仅因为 在1994年我们在上海
开展了以浦东为“龙头”的区域改革
而且在2013年我们开始了
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对于长三角 除了我们刚刚所讨论的
这些城市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城市群之外
我们还要了解
从长江上游的重庆 到中游的武汉
到下游的南京和上海
这样一条长江经济带
最近中央政府频频的发出文件
关于怎么样振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
出台了一些文件
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城市所覆盖的人口
要占中国人口总量的1/3
长江经济带的复兴
毫无疑问 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
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
长江经济带怎样发挥它黄金水道的纽带作用
把上游的城市 中游的城市 下游的这些城市
紧密的联系起来
这个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探讨
但是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
长三角到底有哪一些本土企业
这些企业跟珠三角的企业比起来
有什么不同之处
比如说 我们想起长三角
第一个大家一定会想起的企业应该就是
阿里巴巴了
阿里巴巴最近在美国上市
创造了新的造富的神话
但是它也代表了一种中国梦
在这种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成为现实的途径
除了阿里 我们要知道 其实在长三角
有很多企业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方影响力的
比方说 宝钢集团 就是在80年代中期
在邓小平先生的亲自过问和关怀之下
借鉴日本的这种生产技术
从日本引进了生产线
建设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钢铁企业
那么它在促进我国工业化
和这种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面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除了宝钢 我们知道的 比如说上汽
光明乳业 还有像波司登羽绒服 维维豆奶
还有像江苏阳光 红蜻蜓鞋业 报喜鸟男装
还有杰兰特自行车 沙钢 永钢 华芳纺织
镇海炼化 金田铜业 雅戈尔 杉杉
红豆 华西 奥克斯等等
这些企业 从行业的分布上来说
我们就发现
它跟我们前面讨论的珠三角的企业很不一样
这些企业比较多的是合资的背景
比较多的涉及到资本密集型
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一些行业
在长三角企业分布比较密集的几个城市
我们不妨把它们拿出来
跟珠三角的一些典型城市做一个对比
我们发现 在长三角的典型性的城市
比如说苏州 无锡 宁波
和珠三角的典型城市
比如说佛山 东莞 中山的一些对比数据里面
我们能够看到这两个地方的产业结构
有很明显的差别
在长三角的这些城市里面地方财政的收入
普遍要高于珠三角的地方城市
而在长三角的三个城市里面
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都高于50%
在珠三角的佛山 东莞和中山
它(们)的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
一般而言 都要低于长三角
而就三资(产值)
企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而言
我们发现 苏州还有东莞和中山
这三个城市都要高于50%
而其他的三个城市要略低
这也说明在佛山 东莞和中山这样的地方
外资企业比较多
其实主要就是台资 港资
还有像来自日本 韩国
这样一些地方的外商投资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
长三角和珠三角 部分企业的研发情况的对比
我们发现在苏州 无锡和宁波这样的一些城市
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数量普遍要多于珠三角的佛山 东莞和中山
那么以博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而言
在2000年的统计数据里面
我们发现苏州 无锡和宁波
都非常重视人才工作
它们的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工作站的数量
普遍高于佛山 东莞和中山
而且在2000年的时候
佛山 东莞和中山很多地方根本都没有
博士点 硕士点或者是博士后的工作站
那这样的数据其实也说明
在长三角这样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里面
企业更加重视研究与开发
更加重视对于创新的投入
其实近年来 长三角的经济增速
和城镇化的范围已经全面的超越了珠三角
那么从我们刚刚所看到的这些数据里面
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因素
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的工业地理格局当中
你认为上海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角色
相比之下 广州 深圳和香港
这三个城市在珠三角的工业地理格局中
又分别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它们可以分别可以跟上海相媲美吗
从经济的增长 结构 数量还有城市的体系
一些不同的特征而言
你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
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节 大千世界
--1.1大千世界
-第二节 企业在哪里
--企业在哪里
-第三节 福特公司
--福特公司
--1.3讨论
-第四节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第五节 何为经济地理学
--何为经济地理学
--1.5讨论
-第六节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思路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伟大的半个世纪
--2.1讨论
-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
--2.2农业区位论
--2.2
-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
--2.3工业区位论
--2.3
-第四节 市场区位论
--2.4市场区位论
--2.4
-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2.5
-第六节 新区域主义的四大流派
--2.6
-第二章 区位论:经济地理的理论脉络与独特视角--第二章 作业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中国的“中”
--3.1讨论
-第二节 珠三角和华为
--3.2讨论
-第三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3.3讨论
-第四节 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3.4讨论
-第五节 三线建设
--3.5三线建设
--3.5讨论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第三章作业
-课程回应
--4.0课程回应
-第一节 全球性转变
--全球性转变
--4.1讨论
-第二节 欧盟概览
--欧盟概览
--4.2讨论
-第三节 德国经济简况
--德国经济简况
--4.3讨论
-第四节 西门子企业史
--西门子企业史
--4.4讨论
-第五节 德国的中小企业
--德国的中小企业
--4.5讨论
-第六节 芬兰的企业兴衰
--芬兰的企业兴衰
--4.6讨论
-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作业
-第一节 意大利概览:中小企业的王国
--html
-第二节 意大利产业区的故事
--html
-第三节 浙江的“一镇一品”
--html
-第四节 广东的专业镇
--html
-第五节 产业集群的分类
--html
-第五章 意大利产业区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对比--第五章作业
-第一节 美国经济概览
--美国经济概览
--讨论区
--阅读材料
-第二节 美国经济地理
--讨论区
-第三节 硅谷:ICT与互联网经济的发源地
--讨论区
-第四节 硅谷的发展演变过程
--讨论区
-第五节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讨论区
-第六章 美国力量:硅谷和128公路 --第六章作业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
--html
-第二节 日本经济起飞和丰田案例
--html
-第三节 三星与韩国经济
--html
-第四节 HSBC与香港经济
--html
-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与企业成长 --第七章作业
-第一节 什么是国有企业
--讨论
-第二节 国企改革路径图
--讨论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讨论区
-第四节 央企案例:华润集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