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 >  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与企业成长  >  第一节 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 >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

返回《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在线视频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

下一节:7.1.2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下)

返回《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回到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的慕课课堂

2014年的11月11号

天猫的网购总量突破了571亿元

再一次续写了阿里创造财富的神话

这样的一个神话让很多人都禁不住去思考

为什么是在杭州 是在中国的阿里

诞生了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其实在这堂课的第一节课里面

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总括性的问题

为什么财富会在特定的地区集中

为什么有的地方比另外一些地方

更容易吸收成功的企业

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试图

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追赶发达国家

可是能够成功地实现这种追赶战略的国家并不多

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常被列为其中

作为成功的榜样

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探索的目光去了解一下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怎样实现经济起飞的

在它们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中

出现了哪些知名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的成长兴衰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首先 我想请大家看一幅统计图表

这份统计图表来自于

世界银行在199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

在1960到1985年的20多年期间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还有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

这五个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了

远高于全球平均GDP增速的一个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的是

在1960到2004年期间

日本 韩国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还有新加坡

它们的人均GDP保持了长期高速的增长

这种增长奇迹

就被很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描述为东亚奇迹

所谓的the East Asian Miracle

那么什么叫做东亚奇迹

事实上关于东亚奇迹研究领域里面

一直存在着一个学术争议

一边是赞同世界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的经济学家

他们认为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

不仅来自于资本和人力资源的高速积累

而且也得益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化的改革

以及它们有效的政府干预

可是另外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比如说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Paul R. Krugman

克鲁格曼

他在1994年就撰文

来批判世界银行1993年的这份研究报告

克鲁格曼就说

这种所谓神话般的亚洲奇迹

其实只不过是来自于投入的增长

也就是说投入了大量的资本 人力

但是这种增长并没有必然带来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

生产力的增长 或者是说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

Paul R. Krugman还认为

所谓的东亚奇迹 这种增长的神话

跟前苏联在20世纪的50年代

有接近10年的时间里面

持续地高速GDP增长类似的神话有着相同的机理

就是都是依靠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而不是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

那么另外的一个美国经济学家胡佛

甚至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集体主义的独裁式的政府

在本质上比自由市场经济的民主式政府

更能够推动经济增长

不管怎样

关于东亚奇迹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并没有得出一个绝对占主导优势的结论

可是关于东亚奇迹的这种增长

让我们思考一个在学理上非常根本的问题

那就是 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

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这个结论推到一个非常细微的层面上

那就是 一个企业增长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我们今天在讨论阿里巴巴创造财富的神话

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民众都为之惊叹

可是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

阿里巴巴创造财富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那首先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经典的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

我也希望这些理论流派可以帮助大家

进一步深入地来理解我们这门课的宗旨

企业成长兴衰的力量源泉

第一个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的流派

毫无疑问是1776年由亚当斯密所提出的

国家财富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亚当斯密说 企业是一种分工的组织

企业的成长跟分工的程度有关

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规模和数量

所以 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

分工是企业成长的源泉

当然这句话是比较抽象的

我们可以把它跟其他的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

对比起来看

第二位学者就是 Alfred Marshall

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提出了Industry District

产业区的这个概念的经济学家马歇尔

那么

他有着跟亚当斯密相似但是有所区分的观点

他说 规模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与此同时

外部经济 企业家的生命 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

以及垄断竞争都会影响企业的增长

第三位来自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是斯蒂格勒

那么他在1951年的一本著作中

明确地提出产业的生命周期 专业化和社会分工

是影响企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什么叫做生命周期呢

事实上

就跟我们人有生 有死 这样的一个过程一样

每一个产业 每一个企业 也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我们可以用一幅生命周期图来简要地描述

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

那么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和产业来说

它都要经历一个所谓的初创期 或者说导入期

然后成长期 然后成熟期

最后进入衰退期

不同的企业也许它的这个生命周期

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

像西门子这样的百年老店

它已经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

仍然屹立不倒

但是我们也讲了像诺基亚这样的企业

虽然它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面

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

可是也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

就陷入到了一个非常被动的历史的阴暗面

在古典经济学的这个流派的影响之下

我们就出来了第二种理论流派

对于企业的成长提出了不同的理解

这种理论流派就是现在在经济学里面

大行其道的新古典经济学

我们可以找出三位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

作为代表

那么第一位就是萨缪尔森

第二位就是来自香港的张五常

第三位就是我们中国的林毅夫先生

那么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

所有的企业是无差异的 是同质化的

那么他们在著作里面把企业都成为Producer

厂商

新古典经济学就认为

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中的一个组件

企业是一个Black Box 也就是说是个黑箱

企业只是根据市场利润最大化的这个规则

进行被动的选择

而企业成长的动力

在于对于所谓的静态最优规模的追求

也就是说 其实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畴里面

企业 是不那么重要的

但是接下来 第三个理论流派登场了

就是新制度经济学

以罗纳德科斯 还有他的学生威廉姆森为代表

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

奠定了后来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在这一篇影响了世界的论文中

科斯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他认为 企业的成长是企业边界不断扩大的过程

后来他的学生威廉姆森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那么威廉姆森从这个资产的专业性出发

认为企业是一种连续的生产过程的

纵向一体化的实体

企业的成长实际上就表现为纵向边界的扩张

不管怎样我们看到

威廉姆森的这个观点其实没有脱离

科斯的这个观点的大的范畴

也就是说企业成长的源泉其实源自

企业在市场和企业的科层制这两种组织规则之间

去寻求一个最合理的边界的这样的一种冲动

或者说奋斗的过程

那接下来就出现了第四种流派 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的鼻祖其实是约瑟夫熊彼特

还有后来Armen Alchian

那么他们最早就发现企业其实具有某种生物的

就是拟生物的特征

因为企业也会像生物的种群一样

有生有死 有演化 有进化

那后来 哥伦比亚大学的Nelson 和Winter

他们就提出了非常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

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惯例引导下的

一组生产性的知识和能力的集合

这样的一种定义和理解

完全地打破了前面的三种主流经济学的概念

Nelson 和Winter认为企业是一种异质性的

稀缺的 难以模仿的知识和能力资源的集合

这种集合能够为企业带来

超越于它的竞争对手的租金

所以可以为企业在市场上创造持续地竞争优势

而且 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是遗传 是变异

是选择不断循环的过程

那么这样的一种结论是不是会让你想起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这样的一个结论呢

在演化经济学的推动之下

后来出现了演化经济地理学

我们这门课命名为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

那么演化经济地理学

就是我们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中

非常前沿的一个理论 门派

以Boschma和Schamp为代表

他们认为新奇 也就是novelty

是企业成长和演化的主要的动力

他们提出的观点非常的抽象

比如说 历史是演化的基础

惯例是演化的轨道

而多样性是演化的方向

那么演化经济地理学现在也非常的热门

如果大家有兴趣

可以在谷歌或者百度这样的一些搜索引擎上

进一步地去学习和了解

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课程列表:

第一章 大千世界:企业在哪里?

-第一节 大千世界

--1.1大千世界

--阅读材料--加州梦

-第二节 企业在哪里

--企业在哪里

-第三节 福特公司

--福特公司

--1.3讨论

-第四节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我们身边的产业集群

-第五节 何为经济地理学

--何为经济地理学

--1.5讨论

-第六节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思路

第二章 区位论:经济地理的理论脉络与独特视角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伟大的半个世纪

--2.1.1伟大的半个世纪

--阅读材料1:50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阅读材料2: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2.1讨论

-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

--2.2农业区位论

--2.2

-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

--2.3工业区位论

--2.3

-第四节 市场区位论

--2.4市场区位论

--2.4

-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2.5

-第六节 新区域主义的四大流派

--新区域主义的四大流派

--2.6

-第二章 区位论:经济地理的理论脉络与独特视角--第二章 作业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中国的“中”

--3.1中国的“中”

--阅读材料 用经济地理学重新诠释中国的成功

--3.1讨论

-第二节 珠三角和华为

--3.2珠三角和华为

--3.2讨论

-第三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3.3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3.3讨论

-第四节 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3.4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3.4讨论

-第五节 三线建设

--3.5三线建设

--3.5讨论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全球性转变:欧洲企业案例

-课程回应

--4.0课程回应

-第一节 全球性转变

--全球性转变

--4.1讨论

--阅读材料 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

-第二节 欧盟概览

--欧盟概览

--4.2讨论

-第三节 德国经济简况

--德国经济简况

--4.3讨论

-第四节 西门子企业史

--西门子企业史

--4.4讨论

-第五节 德国的中小企业

--德国的中小企业

--4.5讨论

-第六节 芬兰的企业兴衰

--芬兰的企业兴衰

--4.6讨论

-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作业

第五章 意大利产业区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对比

-第一节 意大利概览:中小企业的王国

--意大利概览:中小企业的王国

--html

-第二节 意大利产业区的故事

--5.2意大利产业区的故事

--html

-第三节 浙江的“一镇一品”

--浙江的“一镇一品”

--html

-第四节 广东的专业镇

--5.4广东的专业镇

--html

-第五节 产业集群的分类

--产业集群的分类(上)

--产业集群的分类(下)

--html

-第五章 意大利产业区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对比--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美国力量:硅谷和128公路

-第一节 美国经济概览

--美国经济概览

--讨论区

--阅读材料

-第二节 美国经济地理

--6.2美国经济地理

--讨论区

-第三节 硅谷:ICT与互联网经济的发源地

--硅谷:ICT与互联网经济的发源地

--讨论区

-第四节 硅谷的发展演变过程

--硅谷的发展演变过程

--讨论区

-第五节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讨论区

-第六章 美国力量:硅谷和128公路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与企业成长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

--7.1.2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下)

--阅读材料 东亚奇迹的政策根源和克鲁格曼教授的挑战

--html

-第二节 日本经济起飞和丰田案例

--7.2日本经济起飞和丰田案例

--html

-第三节 三星与韩国经济

--7.3三星与韩国经济

--html

-第四节 HSBC与香港经济

--7.4 HSBC与香港经济

--阅读材料 HSBC企业史

--html

-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与企业成长 --第七章作业

第八章 中国:国企改革与本土企业成长

-第一节 什么是国有企业

--8.1什么是国有企业

--讨论

-第二节 国企改革路径图

--8.2国企改革路径图

--讨论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8.3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讨论区

-第四节 央企案例:华润集团

--8.4央企案例:华润集团

--讨论

7.1.1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