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 >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 第四节 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 3.4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好 我们现在继续来学习
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的慕课课程第三章
那在前面的课程内容上线之后
有同学就在我们课程讨论区里面
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你找工作你更愿意去长三角还是珠三角
事实上 在上一节的课程内容之后
我想大家可以得出一些最基本的结论
就是 长三角的企业更侧重于
对于外商投资的吸引 学习 借鉴 合作
而珠三角的企业更注重本土企业
更注重对自主创新的这种投入
对于研发的重视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转向环渤海
去看一下在北京周边有一些什么样的大企业
而这些企业跟他的这种经济地理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
环渤海到底包括哪些范围
虽然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环渤海
那么环渤海它到底包括那些省市
事实上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
第一次提出要加快开放
开发环渤海经济区的时候
就明确的指出环渤海经济圈
主要是包括了北京 天津这两大直辖市
以及辽宁 河北 山西 山东
和内蒙的部分省市
所以一共是五省两市
全区的面积达到了112万平方公里
人口总量达到了2.6亿
我们可以用这幅地图简要的来了解一下
环渤海经济圈到底包含哪些地域范围
那么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有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包括了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
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
比如说内蒙
有的时候我会在课堂跟我的学生来一起讨论
像内蒙的鄂尔多斯的“羊煤土气”
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
好在在这个信息社会里面
大家可以很快的去了解到
所谓的“羊煤土气”
羊就是指羊毛羊绒 煤就是指煤炭
土就是稀土 气就是天然气
这四个方面分别代表了像鄂尔多斯这样
资源依赖性的城市中
最主要的产出 最主要的这种支柱部门
那么在环渤海这样的一个经济范围之内
很多的城市和地方
都是高度依赖于这种自然资源的
除此以外 在环渤海经济区中
我们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海陆空的交通
那么在这个地区有四十多个港口
构成了我们国家最为密集的一个港口群
除此以外 环渤海经济圈
还有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和工业的基础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也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重工业
和化学工业的基地
然后 在环渤海地区
有中国最为重要的科技力量
最密集的大学
我们所熟知的清华 北大
人大 天大 南开
等等这样的一些知名的高校
都是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圈之中的
那么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环渤海经济圈里面
有哪些我们在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这些本土企业的时候
你会发现它跟我们前面讨论的
长三角和珠三角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到底是什么样的差异呢
我们来看一下吧
在环渤海经济圈里面
大家第一时间能想起来的企业
你能想到哪一些
我给你三秒钟
对 我想你一定会想起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等等
那么还有像五矿集团 中粮集团
还有像百度 联想 京东方
还有燕京啤酒 同仁堂 全聚德等等
那你发现环渤海的这些大企业
这些比较有影响的企业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对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
大部分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很显著的国字头的标签
也就是很多都是属于央企
或者是地方政府管辖的这种国企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央企都位于北京
我想这个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是我们的政治中心
可是我们还是想更多地从经济地理的这个角度
去了解一下
北京跟他周边的这些城市
以及在环渤海经济圈的这个范围内
那些主要的城市节点之间
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复杂的关系
而这种复杂的地理关系
会怎样影响这些地区企业的成长与兴衰
事实上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就是京津冀一体化
那么京津冀一体化
当然这个官方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
因为牵涉的利益相关方太多了
可是我们首先了解一下
北京周边的这些城市
比如说大家看我们这个
投影上面的左边的这幅图
那我们会发现北京位于
京津冀的绝对的中心地的位置
那么围绕在它周边的
像这个天津 唐山 秦皇岛
承德 张家口 石家庄
还包括了石家庄和北京中间的保定
那么这些城市的分布如果
我们把它北京周边的这些和城市连起来的话
你会发现这些城市在某种程度上
符合我们前面的课程所讨论到的中心地原则
也就是在北京的周边
分布了6-7个二级的中心城市
那么这些城市跟北京之间它的交通的联系
经济的往来差别非常的大
比如说北京
在北京跟天津之间因为开通了城际的高铁
那么现在从北京到天津只需要半个小时
而这两大直辖市
在很多经济功能方面可以有互补
可以相互的合作
但是在其他的几个城市
跟北京的产业分工 地域协作方面
我们就会发现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的时候想要去承担
比如说河北省的一些城市
想要去承担北京的某一些产业转移
或者是企业之间的这种分工协作体系
但是它很难跟北京的那些企业配套
那么当然这后面还有一些更深层的问题
就像我们在企业管理学里面
讲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叫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吸收能力是什么意思呢
当一个企业想要去学习借鉴
另外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的时候
它要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它必须要有学习的意愿
第二个是它要有学习的能力
也就是说作为那个技术落后的企业
它想要去学习那个技术先进的
那个企业的知识和经验
它首先要必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如果没有这个知识基础作为功底的话
它想要去学也学不会
我想这个含义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吧
那么在河北跟北京之间的
这样的一个城市协作体系方面
其实也存在这样的吸收能力欠缺的问题
那么最近京津冀一体化推出了一些新的构想
包括在北京 天津 石家庄
以及其他的这些城市之间构建四大功能区
那么这四大功能区就包括了
就是在北京 天津 河北
这样的一个地域范围之内
北边的张家口 承德
重点发展这种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
中心的北京市重点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把一些跟北京现在的政治经济职能
不相符合的制造业
或者其他的一些功能搬迁出去
那么它周边的这个保定 石家庄
就可以作为一个制造业和耕作业区
承担一部分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
最后在这个东南角也就是
以秦皇岛 唐山 天津 沧州
这一带作为这个功能分区的第四大区
也就是重点发展
那么这样一个四大功能分区
是否能够在政策实践方面得到落实
我们还要去拭目以待
京津冀一体化的正式规划尚未出台
可是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那就是保定借助北京要疏散部分城市职能
然后要建设一个政治副中心的
这样的一个小道消息
就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房价上涨
那么这个现象也让我们来反思
为什么一个城市的房价会跟它的这种地理位置
或者是职能的定位
有如此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这个城市的制造业服务业
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
但是 房价就能在很多的时间内被炒上天
这个背后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
我们把长三角 珠三角跟环渤海经济圈
放在这里来作对比的时候
首先想让大家理解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经济圈
它不单单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它更重要的体现为
在我们国家不同的这些增长极里面
什么样的企业在这些地方更容易生存和发展
什么样的企业在这些地方
能够为国民经济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那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组数据
来揭示这种对比
2010年就有研究者
对环渤海 长三角 珠三角
这三大经济圈的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
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对比
我们发现长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
也就是这个地区的GDP
占到全国的21.4%
而珠三角同期只占全国的9.4%
京津冀大概占到10.8%
那么这样的一个数据
其实在过去的10-15年时间里面
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总体而言变化的幅度不大
我们可以看到长三角一直都处于20%上下
珠三角的占比一直都在10%上下
那么在05年到10年这个期间
甚至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然后京津冀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在10%上下
这三大经济圈
占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在40%-50%之间
那么 典型的半壁江山
联想起我们在第一次课里面
我跟大家所讨论到的胡换庸线
中国幅员辽阔
可是地理跟地理之间的差异太悬殊
由此造成的这样一种收入不均
两极分化的现象
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
非常迫切的一个社会问题
那其实困扰着北京 天津 河北
以及长三角中下游的很多城市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雾霾
那么在2013年的下半年以来
长三角下游的很多城市
包括我们环渤海经济圈的很多城市
都遭受了大范围的雾霾的侵袭
美国航空航天局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NASA
它拍摄了一幅全球PM2.5的分布图
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图
你会发现全世界PM2.5的分布
高度的集中在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
和长三角这样的一些地带
当然 其他的就是非洲的一些地方了
那么为什么PM2.5会在
中国经济发展到
这样一个攻坚阶段的时候
如此频繁 如此密集的出现在
中国的很多大中城市
我们经常能在微博微信等等
这样一些社交媒体的客户端上
看到很多网友转发北京有雾霾
和没有雾霾时候的一些景观的对比
比如说以北京的地标建筑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塔为例
那么没有雾霾的时候蓝天白云
你可以看到这两栋雄伟的建筑
但是有雾霾的时候
简直就像海市蜃楼 云里雾里
那么这种云里雾里
其实是大家非常无奈的
那还有雾霾对我们的生活
对我们的出行包括大家出来锻炼身体
然后大家上下学 上下班
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的影响
那么雾霾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这跟北京的经济地理的位置有关系吗
如果北京要疏散部分城市职能
建立某种意义上的政治副中心的话
你认为
这个政治副中心最有可能落户在哪里呢
-第一节 大千世界
--1.1大千世界
-第二节 企业在哪里
--企业在哪里
-第三节 福特公司
--福特公司
--1.3讨论
-第四节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第五节 何为经济地理学
--何为经济地理学
--1.5讨论
-第六节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思路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伟大的半个世纪
--2.1讨论
-第二节 农业区位论
--2.2农业区位论
--2.2
-第三节 工业区位论
--2.3工业区位论
--2.3
-第四节 市场区位论
--2.4市场区位论
--2.4
-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2.5
-第六节 新区域主义的四大流派
--2.6
-第二章 区位论:经济地理的理论脉络与独特视角--第二章 作业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中国的“中”
--3.1讨论
-第二节 珠三角和华为
--3.2讨论
-第三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
--3.3讨论
-第四节 环渤海京津冀与雾霾
--3.4讨论
-第五节 三线建设
--3.5三线建设
--3.5讨论
-第三章 空间转变: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与变迁 --第三章作业
-课程回应
--4.0课程回应
-第一节 全球性转变
--全球性转变
--4.1讨论
-第二节 欧盟概览
--欧盟概览
--4.2讨论
-第三节 德国经济简况
--德国经济简况
--4.3讨论
-第四节 西门子企业史
--西门子企业史
--4.4讨论
-第五节 德国的中小企业
--德国的中小企业
--4.5讨论
-第六节 芬兰的企业兴衰
--芬兰的企业兴衰
--4.6讨论
-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作业
-第一节 意大利概览:中小企业的王国
--html
-第二节 意大利产业区的故事
--html
-第三节 浙江的“一镇一品”
--html
-第四节 广东的专业镇
--html
-第五节 产业集群的分类
--html
-第五章 意大利产业区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对比--第五章作业
-第一节 美国经济概览
--美国经济概览
--讨论区
--阅读材料
-第二节 美国经济地理
--讨论区
-第三节 硅谷:ICT与互联网经济的发源地
--讨论区
-第四节 硅谷的发展演变过程
--讨论区
-第五节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美国的大企业案例
--讨论区
-第六章 美国力量:硅谷和128公路 --第六章作业
-课程回应
--课程回应
-第一节 企业成长的理论流派
--html
-第二节 日本经济起飞和丰田案例
--html
-第三节 三星与韩国经济
--html
-第四节 HSBC与香港经济
--html
-第七章 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与企业成长 --第七章作业
-第一节 什么是国有企业
--讨论
-第二节 国企改革路径图
--讨论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讨论区
-第四节 央企案例:华润集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