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  8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营造法式》与小结 >  第二节 宋《营造法式》与两宋辽金建筑讨论 >  《营造法式》简介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营造法式》简介在线视频

《营造法式》简介

下一节:补间七铺作搭建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营造法式》简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再花一点时间

介绍一下宋代的一本重要的书

叫宋《营造法式》

同时我们要对两宋 辽 金的建筑

它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总结性的讨论

我们先看宋《营造法式》

中国建筑自汉代以来

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确定的木构建筑体系

到宋代的时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

到北宋初年

这个体系应该渐趋成熟了

所以 宋代应该是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

做一个总结的时候了

所以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著作就开始出现

最早出现的一本叫做《木经》《

《木经》是由建筑工匠自己编撰的技术书籍

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了

宋代有个沈括写过《梦溪笔谈》提到这本书

他这么说的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

或云喻皓所撰

凡屋有三分

自梁以上为上分

地以上为中分

阶为下分

凡梁长几何

则配极几何以为榱等

如梁长八尺

配极三尺五寸

则厅堂法也

此谓之上分

楹若干尺

则配堂基若干尺 以为榱等

若楹一丈一尺

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

以至承栱

榱 桷

皆有定法

谓之中分

它这里实际上透过介绍《木经》

把《木经》的一些思想做了一个提示《

《木经》反映了

当时对建筑的这种尺寸的推算

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规则

首先建筑分成上 中 下三份

屋顶 屋身 台基

然后各自根据互相来推

比如说梁有多少

它起的榉就是按照大概

比如说八尺长的梁

大概取三尺五寸的榉

大概是按照这样一个格局

柱有多高 台基是多少

它都有些规则

但是他也说这是同样是沈括说的

近岁土木之工

益为严善

旧《木经》多不用 未有人重为之

就是因为到了宋代

建筑发展更快了

这个技术在发展 经济在发展

人们建造量大了

那么旧的《木经》已经不敷使用了

就是人们已经在探索新的东西了

反映了宋代建筑技术发展得快

同时 官颁的这种

官方主持修纂的营造书就开始出现了

最早出现这部《营造法式》是什么时候呢

北宋元祐年间

我们俗称叫元祐《法式》

它是北宋元祐6年

但是没有流行开

为什么没有流行开呢因为它的一些东西

制度比较死 没有变通之法

所以后来到了崇宁年间

元祐是在1091年 崇宁又过了二十年

1103年颁行了一部新的《营造法式》

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

李诫编撰的崇宁本《营造法式》

那么元祐本已经没有了 失传了

因为它没有流行开 反倒没有保存下来

但是李明仲多少提到了一点这本书

说它“关防无术”

就是在管理上很难把握

因为它用料运算都不准确“

“别无变通之法”

说明它在设计上比较死板

这是它的一个唯一提到

元祐法式的情况

那么崇宁法式是公元1103年

政府刊行的全国印行

那么1103年

距离北宋灭亡还有二十来年

所以它虽然刊行了

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大量地应用

因为很快北宋就灭亡了

但是这个书的重要性我们不可小觑

这是一本集宫廷

及官署等建筑

各部分的设计 结构

施工用料 劳动定额

包括不同工种各种作

竹作 锯作等等的操作规程 用料

用工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专著

所以梁思成先生说

它是两部文法书之一

一部文法书就是宋《营造法式》

还有一部文法书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理解清代建筑的一部文法书

所以梁思成在一生

对这两部书下的功力非常地大

这本书呢一共分三十四卷 五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释名 解释 名词解释

它是一到二卷总释和总例

第二 最重要各作制度

从三卷到十五卷包括了十三个工种

最重要的是大木作和小木作

大木作分两部分

梁 架 斗栱

小木作 门窗 槅扇

佛道帐啊等等 还有石作

这都是很重要的

构造制度是《营造法式》最核心的部分

还有功限

相当于劳动定额的计算

料例 相当于用料计算

图样 图样也非常重要

可惜图样后来传抄有一些变化

但是早的版本还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形式

那么三十四卷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卷一至二是建筑名词的考证

常用的几何形计算的数据

劳动日定的标准

卷三是定垂直和水平的方法

壕寨制度 石工的工作规则

壕寨就是沟 墙这些东西

城墙 壕沟 排水 上水等等

第四和第五卷最重要

大木作

分为梁 柱和斗栱两卷

第四卷是大木作 梁 柱

第五卷是大木作 斗栱 铺作

六和十一卷是小木作

包括门窗 装修 槅扇

十二卷是雕刻 锯作 竹作 旋作就是那种旋的

第十三卷 瓦作 粉刷

十四卷 彩绘

宋代的彩绘很详细的规则

我们从法式上都看得很清楚

十五卷 筑墙 阶基 路面

涵洞 井壁 砖工

烧制砖瓦的技术 琉璃瓦的方法

十六卷 筑城 壕寨

石工 搬运工的劳动定额

十七到十九卷 木构架的劳动定额

木构架怎么算 多少个工

二十四到二十五卷

其它工种的劳动定额

二十六到二十八卷

用料定额和工作质量级别

二十九到三十四卷是图样 图样有五卷

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保存了当时的一批建筑的图

所以它很珍贵

对这样一本书 我们怎样认识它呢

我们知道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

公开发行的一本建筑书

我前面已经提到了维特鲁威的书写得早

公元1世纪 但是它一直是手抄本

直到15世纪以后才慢慢地才有刊行本

这个是在12世纪初

那么它有几个特点我们要了解

第一 以材为祖 的模数制度

明确提出以材为祖

构屋之制 以材为祖

材就是斗栱的高度

是整个这个建筑物的基本的模数

名物之短长

这些所有梁长 粗细

都靠那个材份来确定

它有个模数制度

模数制度是很现代的概念

但是我们在中国 在12世纪已经很成熟了

第二 反映了当时技术的水平和精密程度

第三 反映了宋代建筑的高度的艺术水平

第四 反映出建筑生产管理的严密性

因为我们知道有功例 有功限 料例

非常严谨

一个是用工用料的管理

一个是生产的管理

我们看 它的特点之一是以材为祖的模数制度

这个法式上有明文规定

凡构屋之制 皆以材为祖

材有八等

度屋之大小 因而用之

各以其材之广 分为十五分

以十分为其厚

凡屋宇之高深

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

规矩绳墨之宜

皆以所用材之分 以为制度焉

就是所有的这些高 短 长 深的

这个建筑物的尺寸 它的名物----就是构件----构件的长短

它的曲直举折的这些曲线

规矩绳墨之宜 就是下料

都是靠用材的分来决定的

这是材分制度

所以材有八等

一等材是9乘6

八等材是4.5乘3

刚好折半

这样它有个递减的过程

每等材分成十五分是单材

再加上六分栔是足材 二十一分是足材

一般的情况下材的断面是高比宽是三比二

这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断面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八等材的关系

那么一等材用在最高等级的建筑

往往是宫殿的主殿寺院的大殿

二等材 三等材逐渐低

到了五等材以后都是小木作

用在小的亭榭甚至用在藻井里头

七 八等材用在藻井里头

它都有规定 这是模数

第二点 我们看当时技术水平和精密程度可以看出来

比如定水平 定垂直

我们现在有经纬仪 有水平仪

但古人他也得有一套仪器《

《营造法式》有很明确的规定

比如它定平的时候用了小的那种水浮子

跟水平仪的概念完全是一样的

然后在地面上挖沟 加上水

然后加标尺再加水浮子来观察

就很像水平仪这叫定平

还有曲正 曲正是靠太阳

太阳光有一个望筒 在夏至日的那一天

太阳光下来落下一个点 垂线

晚上再去看北极星

太阳光是代表正南

还有正北的北极星那个点

这两个点确定下来一个方位

确定下来了 根据这个方位再去找其他方位

另外生起 侧脚

这都代表了一个技术水平

因为生起 侧脚

是很微妙的一种技术处理

它有了生起 侧脚以后

建筑有一个预应力向内加了

它就对抵抗水平面非常有效果

所以宋代 生起 侧脚在宋代建筑也有

当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这是一些工具 壕寨的工具

另外生起我们看出来

宋代有明显的规定 怎么生

生起的过程其实反映了一种古代人在计算中间

去怎么样巧妙地利用力学的原理

虽然他没有计算 他是一个经验的做法

但是它本身是成熟的

另外侧脚 侧脚它是下侧脚墨的做法

就是把柱子按一个斜面下成一个斜线

把放平了的时候

本身就向中心倾斜 非常地恰到好处的一个倾斜

另外书中还有琉璃件的用釉配方

窑制的方法 比

彩画的矿物颜料的配合

木料的合理裁割 怎么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木料

不被它因为裁割

减少它的浪费 造成浪费

这个在法式上都有详细的规定

反映了技术管理非常精细了

另外还有小木作结构

小木作装修

彩绘等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是第二点 技术水平很高了

第三点 反映了宋代建筑高度的艺术水平

宋代建筑在整体造型上

比如说翘曲的屋面 屋脊线

伸展的屋檐 翼角

比例稳定的木构件

这些东西都通过一种木结构的处理

比如侧脚 生起等等 以及它檐脚的处理

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感觉

我们知道唐代的屋顶 屋檐都是比较平直的

到了清代也是平直的

只有宋代它是弯曲的

不只是它的屋顶大造型是弯曲的

它的内部的梁

月梁 梭柱 斗栱 卷杀

大量都是用曲线

它特别爱用曲线

月梁曲线非常精美

卷杀的那个曲线也是非常地

经过仔细推算的 恰到好处

充分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呢

梁思成说的 寓装饰于结构 的思想

特别是它的彻上露明造的时候

整个这个屋里头没有吊顶

但上面通过斗栱 月梁 驼峰

使整个室内像一个大雕刻品 非常精美

这就是达到艺术上的很高的水平

在天花 格扇 照壁 屏风的处理

还有雕刻线脚

大量的纹样

画生 草纹 狮子 山水纹等等

彩画的图案 用色的方法都很讲究

有大量的纹样

包括一些具体做法

你比如说地面斗八

地面的一个装饰纹样 它有很详细的图案

柱子上的雕刻

我们看明清的建筑当然也有

有一些雕龙纹什么的

但是宋代的柱子八角

大量的那种雕刻纹样 非常地丰富

柱础的形式也非常多样

清代柱础很简单

它就是一个古镜的做法

当然南方有一些地方做法

但是在宋代官式做法都有很多样

门窗的窗格栅花样也很多

就是造型上很丰富

各种纹样 窗格纹样 装饰纹样

还有就是那些 叫佛道帐

佛道帐那个小木作的纹样 极其丰富

彩绘的纹样也很多

我们知道清式彩绘主要有三种

和玺

旋子 苏式 就是这三种

但是宋代的彩绘有九个等级

最高等级是什么呢

五彩遍装 非常地华丽

斗栱上 柱子上全绘满了纹样

石雕水平也很高

另外我们也还可以看出

它生产管理的严密性

比如说它的定额 用工用料

它都是有严密的计算

而且是按照时间

夏天要用长工 他的工要长

因为每天白天时间长

人一天辛苦下来

你不能算得太少

冬天时间短

就按短工算

平常春秋按中工算

他的算工 按工付费

说明宋代的社会发展

已经出现了这种雇佣的这种劳动了

这个过去我们叫所谓假资本主义现象 雇佣劳动

我们看《东京梦华录》里头

很多人在州桥那儿等着

然后人过来说

我们家要修房子 你来吧

谈好价钱他就干去了

这种都是宋代

说明它经济比较发展

正因为这样

需要对劳动定额 需要对用料

做详细和科学的这种确定

才好便于这种社会的交往

否则会造成这种纠纷

包括运输 河流的逆流和顺流

包括这个锯工 木制的软和硬都不一样

它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样好算工

反映了生产中的细致的分工

劳动生产的细致的管理

所以《营造法式》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书

应该说是宋代 或者宋 辽 金时代的一个

建筑的百科全书

可惜它颁行不久 北宋就灭亡了

所以说它的实际的影响

它应该是总结 实际影响没有那么大

因为直接跟《营造法式》完全完全验证的建筑几乎没有

找不到 当然也有例子

南宋又有它自己的一些制度

它又变

另外后世这种大规模的建筑著作

就少了

据说在明代

修编过一本《营造法式》

名称跟它都一样

因为明代是什么都想复旧

恢复到唐 宋

所以它也修了一本《营造法式》

这本《营造法式》呢 没有传抄本

但是《永乐大典》里有

可惜的就是《永乐大典》

也被八国联军烧了

否则我们还能够了解一个

明代的《营造法式》

那样我们就会有明代的

有清代的工部做法

还有宋代的我们建筑的著作

就更丰富了

清代则有《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这个还是保存比较好的

但是它虽然也继承了

宋《营造法式》和明《营造法式》的一些做法

但是它内容的系统性 完整性和严密性上都不如宋代《营造法式》

为什么 它是专门为宫廷内部的管理用的

比较死板 没有变通的办法

所以相对来说很细致

怎么做 怎么做 只有一种做法

你想变通都很难《

《营造法式》这本书刊行以后

在各地引起了一些反响

人们有很多传抄本

后来随着北宋灭亡典籍散失

到了南宋的时候

南宋在临安做了一些搜寻亡佚的这些典籍的工作

它就被收走

然后加以传抄

一直到明代 到清代

到民国的时候才正式发现

才给它重新去印刷

南宋时也重刊过这本书

到明清的时候

已经对这本书有一些了解了

元代也重印过

明代的很多藏书家都藏这本书

明清时人在这本书的跋中间说

自来政书考工之属 能罗括众说

博洽详明 深悉夫饬材辨器之义者 无逾此书

自古到今的所有关于建筑的书里 这本是最好的

这是明清的人的结论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课程列表:

1 中国建筑概说

-第一节 中国建筑概说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的类型学讨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

--古代建筑原则

--古代建筑思想1

--古代建筑思想2

-1 --作业

2 史前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史前及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建筑

--早期文明和建筑形态(远古~公元前21世纪)

--视频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1

--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2

--周代建筑(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

--秦汉时期的宫室

--秦汉时期的住宅,墓葬和其它建筑类型

-2 --作业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城市宫殿与佛教建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2

--佛教的发展及佛教建筑的繁荣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建筑遗迹

-第二节 佛教建筑石窟寺与园林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寺

--从北朝石窟寺建筑形象所见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3 --作业

4 隋唐时期的城市住宅宫殿与园林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城市与住宅

--隋唐时期的中国文明

--隋唐两京城 1

--隋唐两京城 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宫殿与园林

--隋唐两京里坊与住宅

--隋唐宫殿中的重要建筑

--隋唐园林

-4 --作业

5 隋唐时期的建筑遗存,建筑艺术与技术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与主要遗存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

--木结构佛教建筑遗存

--砖石塔幢遗存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方法

--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

--隋唐时期的砖石结构建筑技术

--建筑装饰,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5--作业

6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宫殿与苑囿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

--五代两宋辽金西夏的历史与城市概述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

--南宋临安城,辽南京与金中都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宫殿与苑囿

--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的宫殿

--金中都的宫殿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1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2

-6 --作业

7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单檐木构建筑

--九开间大型木构殿堂遗存

--七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五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

--三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单层重檐殿堂遗存

--两宋辽金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搭建

-7 --作业

8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营造法式》与小结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建筑与木构佛塔

--五代时期的砖石塔

--辽金的砖石塔

--宋代的砖石塔 1

--宋代的砖石塔 2

-第二节 宋《营造法式》与两宋辽金建筑讨论

--《营造法式》简介

--补间七铺作搭建

--转角八铺作搭建

--两宋辽金的建筑总结

--佛光寺东大殿

--两宋辽金的建筑艺术

-8 --作业

《营造法式》简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