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  1 中国建筑概说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在线视频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

下一节:古代建筑原则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前面讲到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 中国建筑的思想

一般来说 大家都认为西方建筑是有理论 是有思想的

而中国建筑呢好像只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是工匠们的一种世代传承的技艺

所以似乎没有什么思想

特别是中国知识阶层 中国儒生不大关心建筑活动

关于这方面的著述也很少

因此人们认为中国建筑是一些自然而然的产物

是工匠自发建构 自我传承的结果

当然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就像梁思成先生说 中国建筑是没有书本传承的

但是 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

就会发现这种看法还不十分准确

仔细地考察一下中国古代的文献

我们可以发现 与西方建筑史一样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 有自己一套特立独行的思想和理论

如果不了解这些思想和理论

我们就没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建筑

也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的城市

建筑的造型特征 建筑的空间组织特征

所以我们在这里用一个很短的时间

对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思想 做一点浮光掠影式的介绍

我们先看城市

因为城市是一个更大的建造环境

中国古代城市的建造 波澜壮阔

从公元前2世纪的秦咸阳 西汉长安

公元6~8世纪的隋唐长安 洛阳

其中还有公元5世纪的北魏洛阳

公元10世纪的北宋汴梁

公元13世纪的元大都

14世纪的明南京

以及15世纪以后的明清北京城

这几乎都是同一时代世界上规模最大 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也正因如此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十分丰富的城市规划思想

我们看汉长安城 公元前200年

已经非常宏伟了

这是公元后2世纪 3世纪初的曹魏邺城

规模也已经很大 而且很规整

很详细很完整的规划

公元5世纪的北魏洛阳城

规模之大 规划之整齐 之完整 之体系化

在当时也是世界上罕见的

再看元大都 13世纪

当时的欧洲还在中世纪

但是元大都已经是规模极其宏大的一个城市了

这样复杂的城市建造体系 完整的规划

它难道没有思想吗

我们可以说

中国城市是由方整的宫殿 住宅

以及住宅组合而成的里坊(组成的)

那么 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思想

这种思想从哪儿找到呢?

从西汉时代的一个学者

他提出了一个“营邑立城、制里割宅”这样的规划思想

也就是说 城市是方整的城墙

里面可以分割成方整的里坊

里坊里继续分割成方整的街道

街道里面有比较方整的庭院 住宅

首先中国人对住宅就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思考

比如孟子就说过:“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

五亩的宅子 里面还种有树木花草

这是一个理想的住宅

所以中国人实际上有“方宅”的概念

那么 中国的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单元下不停地向外扩张

宫殿也是一样 宫殿不过就是扩大了的住宅

就是皇家的住宅

它规模更大而已

所以我们看历代的城市

它居于中心的皇家的宫殿大住宅

外面包有皇城 是更大的一个方块

再外面包有城市 又是一个大方块

层层分割的这样一个状态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砖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期这个住宅

大致也是这样一个院落式的 可以组成方庭的这样一个感觉

这里我给出一个唐代住宅的一个式样

唐代是按照人口分配住宅用地的

三口有一亩之地 五口有两亩之地

如此逐渐地扩张

住宅的规模跟人口的多少——普通人——是相关的

这样大大小小的住宅形成一个里坊的基本单元

在外面再围以里坊 在里坊之外再围以城市

这就是所谓“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思想

我们还可以从仪礼图上看到士大夫的住宅

也是大致这样的格局

有门枢 有方形的院落有长方形的居住建筑

敦煌壁画可以看出很多住宅的式样

尽管它也有一些曲折 但大致的形状是方块的 方形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早期发掘出来的一些住宅模型

它也是方形的 有廊 有院墙 有主屋 有庑房

同时文献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比如我们很著名的东晋学者陶渊明

他对自己的住宅是这样描述的 他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显然 方宅 有树 有房

唐代洛阳城里的诗人白居易的住宅

他(白居易)是这样描述的

所谓:“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这也是个方形的住宅 只是里面有山水 有自然植物

现代人描绘了它可能的形象

我们知道 古代的住宅大致是围成方形的一些院落

里面可以有自然的树木山水

这说明中国城市是由方整的住宅组合成里坊

里坊之间有一些宽窄不一的街道或巷道

方形住宅是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

而这些细胞又扩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 就是里坊

若干个里坊的组合就形成了城市

我们从这张碑刻图 一张有关唐代长安城内的里坊碑刻图

当然可以看出是残片

就是这样的一块一块的方块组合成一个城市的局部

其实到了现代 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这样一个痕迹

像闽南的古大厝

它都是一个一个方块的组成的这样一系列庭院

组合成一个大的建筑群

这其实是古代建筑城市的一个雏形 一个局部的缩影

北方民居也有这样的特点 完整的住宅

那么这样一种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这样一种靠里坊分割城市

(在城中)分割里坊分割 住宅

实际上至少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已经很成熟了

西汉时候的一个儒生叫晁错

他曾经有一段话 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

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

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

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

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

整个描述一个城市建造的过程

房屋住宅可以有一堂二内 有院子

同时城市是“制里割宅”

“割宅”用得非常好 把住宅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块

这是文景之治的两位皇帝

晁错生活的时代是在文景时代 汉景帝时代

这是晁错的一个画像

按照他的思想 要建立一座新的城邑

就要先相地 观察土地阴阳是否和合 草木是否丰饶

是不是适合居住

然后把城墙建立起来

在城墙以内把土地分成若干个里坊

再在里坊之内分割出若干所住宅

大大小小 不同等级的

然后修造通往田间的道路让各家各户边界标志得很清晰

只有这样 人们有了居住的地方

才会安居乐业 才不会轻易离开这座城市

这是古代的相地图

《太保相宅图》 考虑怎么选址

这是一个叫《夏至致日图》

考虑怎么去确定一个建筑的基址的位置和水平

所以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营邑 居住区建造

立城 城墙和城门楼筑造

制里 分划里坊 建立坊墙

割宅 在里坊内切割住宅用地 形成一家一户的住宅范围

大家开始营造

其实古代就是这么规划一个城市的

这里给出一座城市的轮廓线 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制

那么这样一种城市规划理念形成之后是不是就只是一个模子

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呢?

其实不是的

因为中国古代城市也是有两种相反相成的思想

一种我叫规整方正

另外一种呢 因地制宜 逶迤曲折

这些我们也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一些依据 实例上更多了

第一种思想 主要见于《周礼·考工记》

它是这样说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里的一夫是个单位 一夫是一百亩

我们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来 一个九里的方城

已被分成了若干个里坊

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宫殿

宫殿的前面有一百亩的地 是用来朝觐皇帝的空间

宫殿的后面有一百亩地 是用来进行市场交易的

宫殿的左边是太庙 宫殿的右边是社稷坛

(这是)古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格局。

这种理想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表达过

比如《三礼图》上

比如明代人写的《周礼·考工记》里王城的布局

图上都有

大家对这个都是持一种延续的认可的态度

历史上按照这种模式来建造的例子也很多

我们看曹魏邺城其实就是很规整的里坊

虽然宫殿不是在中心 但是它的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方城的格局一直到明清还很多

这是山东的聊城

尽管是被水环绕 但是它非常方整 十字街

这样的城市很多

临清古城也是这样的

很多这样的城市

我们到河北去看 蔚县的一些目前还保存比较好的城市

我们能看的出来 它的里巷和住宅的关系

分成一块一块 其实进门都是方方的一个院子

这是一种思想 方正

中国人在思维上往往取相反相成的态度

另外一种城市(规划)思想其实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孕育了

这个思想主要见于管子

管子在他的《管子·乘马第五》说到

他这样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他说得非常白

干嘛非要规规矩矩 干嘛非要一条直线呢

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规划思想

我们从城市也能看出来

比如 这里有张图 是一位学者的研究

明代府城有方的 也有非常自然的

就是一个府 都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我们看南方的水乡一些城市

多数是自然曲折多变 因为南方水系发达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实例

比如说《世说新语》 提到南朝建康城建设的一个例子

就谈到这个问题

它这样说: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

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

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

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

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北方中原地区土地很宽敞很平坦

城市可以规划得方正 街道可以平直

但是江南地区水系复杂 地形很狭小

“江左地促”

如果再这么通畅 一眼望不到边

他说这不好 应该“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一眼望不到

当然 这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一种规划理念

我们确实从南方城市中感觉出他们确实是因地制宜

自由多变的一个意识形态

例子太多了

这是泉州的城市平面图

它也是非常自如的 因为它根据地形

它的城市轮廓完全是一个自由的形态

我们可以看到阆中 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城

它的城市轮廓 它中间也有几条线是直的

但是整个城市轮廓非常自然

还有民国初年我们看到的杭州城

应该是古临安城延续下来的

也是一个形势比较复杂的 自如的一个城市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课程列表:

1 中国建筑概说

-第一节 中国建筑概说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的类型学讨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

--古代建筑原则

--古代建筑思想1

--古代建筑思想2

-1 --作业

2 史前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史前及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建筑

--早期文明和建筑形态(远古~公元前21世纪)

--视频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1

--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2

--周代建筑(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

--秦汉时期的宫室

--秦汉时期的住宅,墓葬和其它建筑类型

-2 --作业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城市宫殿与佛教建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2

--佛教的发展及佛教建筑的繁荣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建筑遗迹

-第二节 佛教建筑石窟寺与园林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寺

--从北朝石窟寺建筑形象所见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3 --作业

4 隋唐时期的城市住宅宫殿与园林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城市与住宅

--隋唐时期的中国文明

--隋唐两京城 1

--隋唐两京城 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宫殿与园林

--隋唐两京里坊与住宅

--隋唐宫殿中的重要建筑

--隋唐园林

-4 --作业

5 隋唐时期的建筑遗存,建筑艺术与技术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与主要遗存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

--木结构佛教建筑遗存

--砖石塔幢遗存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方法

--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

--隋唐时期的砖石结构建筑技术

--建筑装饰,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5--作业

6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宫殿与苑囿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

--五代两宋辽金西夏的历史与城市概述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

--南宋临安城,辽南京与金中都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宫殿与苑囿

--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的宫殿

--金中都的宫殿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1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2

-6 --作业

7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单檐木构建筑

--九开间大型木构殿堂遗存

--七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五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

--三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单层重檐殿堂遗存

--两宋辽金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搭建

-7 --作业

8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营造法式》与小结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建筑与木构佛塔

--五代时期的砖石塔

--辽金的砖石塔

--宋代的砖石塔 1

--宋代的砖石塔 2

-第二节 宋《营造法式》与两宋辽金建筑讨论

--《营造法式》简介

--补间七铺作搭建

--转角八铺作搭建

--两宋辽金的建筑总结

--佛光寺东大殿

--两宋辽金的建筑艺术

-8 --作业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