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力学与现代生活——开启科学人生 > 第三章 “静”力世界——概念、分析与计算 > 3-2-3 受力分析与计算 > Video
有了一些基本概念,
我们现在开始进行“力的分析的计算方法”-
给大家做一点简单的讲解,
好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计算的例子
说明‘力’以及‘力矩’它(们)的分析计算方法。
“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呢 就是
有四个方面:
第一步呢 我们:确定作用在物体-
也就是刚体 或者功能构件上
有哪些 外力?
其中呢,哪些是‘主动力’?哪些是‘约束力’?
第二步呢 我们来:分析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哪些是‘已知的’?
那些是‘未知的’?
第三个呢 我们: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确立 ‘已知力’、
(并)建立‘已知力’和‘未知力’之间的作用
以及它的位置关系;
第四个 我们: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来确定全部的‘未知力’:
那么 也就是说 我们先选择研究对象、
取隔离体、分析受力,
在中间注意:
先建立坐标系,
确定这个正的方向 和 负的方向-- x、y、z。
像:我们这样的物体
看看 哪些是‘外力’?
哪些是‘外力矩’?
哪些是‘约束力’?
哪些是‘已知的’?
哪些是‘未知的’?
然后,我们画‘受力图’,
然后,列‘平衡方程’,
最终呢 用这些方程来计算未知的力。
对于这个‘空间力系’-
也就是说 不是‘平面力系’的时候,
那么 ‘空间力系’显然有三个方向的,
它是‘平衡的’-- > “合力等于0”、
还有 “合力矩等于0”。
那么 这样就可以有6个方程-
(用)6个方程呢 你可以解出六个未知数;
那么 我们对‘平面力系’,
我们也可以列出 相应的方程,
当然,我们‘平面力系’只能列出3个方程-
这3个方程呢 有几种形式:
第一种叫“投影式”-
我们列 一个方向 ‘Fx-合力’等于0;
另外一个方向 ‘Fy-合力’等于0;
再列‘对某一点 o 的合力矩’等于0。
这样 就是3个方程--
我们把它叫“投影式”。
还可以 换成另外 三个平衡方程(“2矩式”):
选择一个x方向 它的合力等于0;
而 选择另外两个点--A点和B点,
(相对于它们的)合力矩等于0,
也可以解出三个未知数。
那么还有一种呢 叫“3矩式”:
我们选择三个点-A、B、C,
(相对于)它们的合力矩等于0。
当然,A、B、C(点的位置)是有要求的--
至少 它们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如果列的方程的个数
和我们的未知数的个数 相同,
我们把它叫做“静定问题”;
如果我们的未知个数
超出了 方程的个数,
那么,我们把它叫作“超静定问题”-
它不能够完全解出3个未知数、
或者6个未知数,
这时候呢 我们需要(用)其他的附加条件
来 列出附加方程,
才能把全部未知数解出来。
下面我们看看 第一个计算例子:
(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求平面力系的问题--
都是考查‘集中力’的作用。
那么 现在有一个‘悬臂式的吊车’-
左边这个图,
结构系统里面 AB是我们吊车的大梁、
BC是钢索,
A处有一个 固定铰链支座,
B处是一个铰链约束。
那么已知:起重电动机E-总的重力是FW(口误)、
梁的重力 FQ,
还有 知道:这个角度θ --30度。
求:电动机 处在任意位置的时候
钢索BC 所受的力,
以及支座 A 这一点的约束力;
第二 我们分析电动机
处在什么位置的时候,
钢索的受力最大?
并且确定它的数值。
首先,我们看看 选择对象--
这个例子要求的是:钢索BC
所受的未知力
和支座A处的约束力。
那么 如果以钢索 BC 为研究对象,
不可能建立‘已知力’和‘未知力’之间的关系,
它只是一个‘带约束’!
因此呢 我们选择这个大梁--
AB上面 既有未知A处的约束力、
还有 钢索的拉力,
还有 已知的电动机和重物的重力,
以及大梁本身的重力,
所以呢 我们选择大梁AB 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把大梁 从整个吊车系统里面
隔离出来,
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在分析之前,
我们先要建立‘平面o-x-y坐标系’--
以A点作为原点 O,
在A处 隔离出来以后 要给它附加上约束力--
因为是铰链约束,
它只限制x和y方向上的移动,
而不限制转动,
所以它只有:x、y方向上的
未知的约束力,
把它假设:x方向是朝右的--
沿着正x;
y方向呢 朝下的--
沿着负y方向,
所以呢 这里边的‘约束力偶’就没有了,
因为它不限制转动!
那么 钢索的拉力 FTB,
它显然是沿着这个钢索、
背离被约束的物体,
所以 它的方向是朝着 FTB。
因为我们要求:电动机
处在任意位置时的约束力,
假设:这个FW呢
它在坐标 位于坐标x地方,
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未知数--x 这个距离,
这样 我们可以把整个 大梁
受到的 受力的图 画出来--
除了FW,还有FQ,
还有左边的约束力,
还有绳索拉力。
那么 在整个受力里边,
FAx 和 FAy、FTB是‘未知的约束力’,
那么 FW、FQ 是‘已知的 主动力’,
它们 都在同一平面里边--
构成了“平面力系”,
我们 就应用“平面力系的3个平衡方程”
可以求出全部的3个未知约束力;
第三步 我们就“建立平衡方程”--
因为A点呢 是FAx 和FAy的交汇点,
所以呢 如果我们先以它为‘合力矩的中心’,
这样 建立平衡方程呢 比较简单!
因为 两个约束力都通过这一点,
那么力臂 等于0,
所以这两个将会
在平衡方程里边不出现!
那么 我们可以直接建立这样的方程呢,
求出未知的约束拉力 FTB--
我们可以应用这个平衡方程的“投影式”
来列这三个方程:
第一个 对A点的 合力矩(等于0);
第二个 是对 沿着x方向上的 合力等于0;
第三个呢 是沿着y方向上的合力等于0,
我们(用)3个方程可以解出三个未知数了。
那么 我们建立平衡方程:
首先 第一个 对A点的合力矩等于0 --
我们看看 大家注意:
只要是沿着‘逆时针’作用的转动效应,
我们都是把它加上正号(+),
如果是‘顺时针’转动效应,
就是负的(-)。
在合力矩 我们看看 对A点的几个作用的力矩(?):
首先 FQ 这个主动力,
它会使得梁呢 绕着A点顺时针转动,
所以 前面有个负号,
我们用:FQ 乘上它对A点的距离--
2分之l --就是‘力臂’;
看 第二项 FW 它是个‘主动力’,
位于 x 这个位置,
它也使得这个整个梁呢 绕着A点
顺时针旋转动,
所以呢 它也是负的,
(再)它的大小 乘上A点的力臂 x;
那么 再看 FTB,
它会使得 整个梁 绕着A点 逆时针转动,
所以呢 按照规定呢 它是正的,
那么 它的力的大小 是FTB,
它的力臂 就是 整个距离长--
也就是梁的长度--l 乘上一个 sinθ。
它们三个加起来等于0
我们把第一个方程列出了,
从这个方程 我们可以解出来
FTB 等于这么多--
算出来呢 等于:l分之 2 FW,乘以x,加FQ。
显然 它是随着x变化的;
再看看 第二个 合力等于0--
我们把所有的力 都投影到x方向,
显然 在 FQ、FW,还有FAy, 都是沿着y方向的,
它们在x方向没有分量,
那么 x方向有分量(的) 就有两部分:
一个是 FAx,
假设 它是沿着正x方向,
所以 它是正的;
那么 另外一个在x方向有分量的 就是
这个斜拉力 FTB,
它在x方向上的投影呢 是 cosθ,
但是呢 它的方向是沿着 负x方向,
所以 前面加个负号,
它们这两项加起来等于0。
我们从这个方程呢
可以算出FAx--
最后 算出来是:根号3 乘上这个括弧,
也是 随着x变化的;
第三个平衡方程 就是:
在y方向上的合力 等于0--
我们看y方向上 有哪些力呢?
一个是:FAy 沿着负y方向;
第二个是:FQ 也是负y方向;
(第三个是):FW 负y方向
还有一个(第四个是): FTB 沿着y方向的正向
有一个投影,
所以呢 三个负的 加起来、
加一个正的 FTB投影--乘sinθ,
加起来等于0,
从这个方程 我们可以得到:
FAy--未知的约束力分量,
得到的是负的 方括弧里面,
它也是跟x有关系的。
那么 (对于)求下来的结果,
我们要看:如果说 求下来的结果--
未知约束力 是正的话,
表明:它实际的方向 与假设的方向是相同的;
如果说是负的,
说明:它的 实际方向呢
与我们假设的方向 是相反的。
由这些上面的解出的结果来看:
当x等于l的时候--
也就是电动机移到大梁的右端
B点的时候,
钢索受到的拉力最大!
最大的拉力数值呢 我们从上面可以得到--
FTB: 把x等于l(口误)代进去
就是:l分之(2 FW x),加FQ,
我们把它求出来了。
那么 我们看 这两部分 算下来
它都是正的,
所以呢
我们认为:它和实际假定的方程是相同的。
我们再看看:有‘分布力’、还有‘集中力’,
以及‘集中力偶’的作用下,
一个构件 它的 受力的计算。
这是一个‘悬臂梁’
这个梁 它的固定端 将这个梁 插到墙上,
那么 它是一个‘固定端的约束’;
加上这个悬臂的梁--AB部分,
AB部分还受到一个‘分布的力’-
用q表示,
这个端部呢 还受到一个‘集中力’-
FP的作用,朝下的;
还有 在右端部受到一个‘集中力偶(M)’的作用。
在它们的作用下,
求:固定端 A处的约束力--
这个约束力包括‘约束力的力偶’。
其他的已知条件:FP是等于ql、
m等于ql平方、
l是这个梁的长度,
我们作为已知数,
包括这个q 都是已知数。
那么显然 这里面 构件只有一个,
我们把它拿出来 作为‘研究对象’。
从墙面上取出来的
A点(处),墙对A梁的这一端,
不光 限制它x方向的位移、
也限制y方向的移动,
还限制它的转动,
所以呢 我们在A端 把它附加了一个
x方向的未知约束力--FAx;
还有 y方向的未知约束力--FAy;
还有一个 总的约束力偶--MA;
其他的已知力,
包括分布力,仍然保持在这里。
我们当然还要 首先建立坐标系--
正y朝上、正x朝右、
A点 作为原点。
那么 这里面 M、q 都是已知的外加载荷,
还有 FP 也算是已知的,
都为主动力(及主动力偶)。
我们在分析梁的构件的时候,
对于‘刚体模型’来说,
我们可以 把分布的载荷--
把它简化为‘集中力’!
这是我们处理分布力的时候、
(采用)‘刚体模型’,常常应用的一个手段。
那么 它的大小 就是:这个q
乘上整个梁的长度,
那么 它的作用点 肯定是在这个梁的
正中间的位置。
所以在这个2分之l处,
所以 这个梁 进一步的受力分析的图,
我们进一步简化为:中点的ql大小,
其他都是一样的。
那么 有了受力分析以后,
我们可以再建立平衡方程,
求解未知的约束力。
我们还是用“投影式”--
首先我们看:“x方向的合力 等于0”,
在x方向 我们看看 梁呢 只受到FAx
这一个力的作用,
其他的都在y方向上,
这个‘力偶’不算是‘力’,
那么因此:只列出一个FAx等于0;
“在y方向的 合力等于0”,
我们有FAy 是沿着正y方向,
我们假设是正y方向,
所以它是正的,
还有 ql 是负y方向,
所以 把它加个负的,
那么 还有个FP,
它是沿着负y方向,
所以 前面也是负号,
这三个力 加起来等于0,
从这两个方程 就已经可以解到:
Fx等于0 和 FAy等于2ql;
“投影式”里面的第三个方程
是“对A点的合力矩等于0”,
首先 第一个MA--
这个力偶,我们假设它是逆时针的-
是正的,
那么 另外一个是 ql 对A点产生的力矩,
那么 它的大小ql
乘上 力臂的长度--> 是2分之ql
那么它的方向是: 因为
它使得这个梁绕A点呢 顺时针转动,
所以它是负的,
再看看:在端部还有个FP
它也是 使得梁 绕A点 顺时针转动,
所以也是负的,
它的力臂的长度是l,
所以这一项是:Fp乘以l,是负的,
还有一个 端部的 主动力偶M--
已知的,
它也是使得这个梁 顺时针转动,
所以它也是个负的M。
把这个方程 列出来以后,
我们可以从这里面直接解出来:MA
等于2分之5ql平方,
这样我们(把)3个未知量 都解出来了。
那么最终呢 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可以把FAx 和这个FAy
把它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起来的--
合力就是:根号FAx平方 加 FAy平方,
算下来就是:2倍的ql,
那么这个 它的合力的角度呢
可以算出一个α --
用 arctan(FAy 除以 FAx),
也就是90度,
这是沿着正的y方向;
那么约束力偶(MA) 就是我们刚才算出来的
这么个大小。
关于“静力学”的这一部分的知识呢,
我们就讲到这里。
-1-1-1 认识自然:人感知的力、遨游宇宙人生
--Video
-1-1-2 天地人的几个世界:人类对宇宙天地的认识理论
--Video
-1-1-3 相对论、黑洞、引力波
--Video
--外部链接
-第一周作业--作业
-1-2-1 物质:从宏观到微观
--Video
-1-2-2 量子世界
--Video
-1-3-1 力的起源: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Video
-1-3-2 我们关注的力世界之力学及其分支
--Video
-第二周作业--作业
-1-4-1 力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I
--Video
-1-4-2 力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II
--Video
-2-1 力学发展的三阶段:三个基本常数
--Video
-2-2-1 科技长河波澜壮阔: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六时代
--Video
-第三周作业--作业
-2-2-2 近500 年重大科技之花━I
--Video
-2-2-3 近500 年重大科技之花━II
--Video
-第四周作业--作业
-2-2-4 世界科技贡献率:中国科技现状与希望曙光
--Video
-2-3-1 必须点赞的科学四巨人:唯一与现代科学相通的天才
--Video
-2-3-2 现代科学之父
--Video
-2-3-3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伟人
--Video
-2-3-4 人类宇宙头等光辉的巨星、历史启迪
--Video
-第五周作业
--html
-第五周作业--作业
-3-1 力学范畴、质点运动与动力学
--Video
-3-2-1 刚体静力学:力与力矩
--Video
-3-2-2 力系、力偶、约束、平衡
--Video
-3-2-3 受力分析与计算
--Video
-第六周作业
--html
-第六周作业--作业
-3-3-1 弹塑体材料力学:材料发展简史与工业革命
--Video
-3-3-2 四种基本变形与强度、刚度、稳定性概念
--Video
-3-4 应力、应变分析计算与强度设计
--Video
-4-1-1 “动态”力世界
--Video
-第四章 “动”力世界——振动与波--第七周作业
-4-1-2 振动与波分类、基本振动分析模型
--Video
-4-1-3 共振、减振与防震案例
--Video
-4-2-1 地震与地震波
--Video
-4-2-2 声与声波
--Video
-4-3 静、动力学实验分析方法
--Video
-第八周作业--作业
-5-1 “流动”力世界、十大人造高速飞行器
--Video
-5-2 人类飞行简史、里程碑式飞机、最大飞机
--Video
-5-3-1 流体动力学:从运动中采集活力
--Video
-5-3-2 马格努斯效应、飞机升力、风洞
--Video
-第九周作业--作业
-5-4-1 空气动力学:进一步认识升力与阻力
--Video
-5-4-2 层流、湍流、卡门涡街
--Video
-5-4-3 汽车阻力、飞机尾翼和起落架
--Video
-5-5 超音速飞行:从“噩梦”到现实
--Video
-5-6 飞天:从“火箭”到“阿波罗登月”、空天技术未来
--Video
-第十周作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