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管理定量方法 >  第五章 多变量定量研究 >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返回《管理定量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十七节 聚类分析(一)

返回《管理定量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管理定量方法课程

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

杨老师

第16节

我们讨论问卷的结构效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第二个部分

在第15节里

我们已经讨论过

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

是一组主要用于数据提炼

与概括的分析方法的统称

它是用分析相依型变量

interdependent variable

的方法的一个总称

这一类研究

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变量

其中大部分的变量是相关的

因此需要将变量的数目

缩减到合适的水平

以便进一步进行分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大量相互关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用几个潜在的因子

表示出来

所以因子分析

特别适合于问卷的结构效度的检测

按照其基本的性质

我们可以把因子分析分为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和实证性因子分析

CFA两大类

我们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

探索性因子分析

和IBM SPSS软件

关于因子分析的操作过程

因子分析的主要的步骤

有以下的7步

第一步

我们需要看一看

问卷的样本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一般的情况下

问卷的样本数量

至少是问卷测量条目的4~5倍

第二步

计算并检验数据的

相关系数矩阵

这里边我们给大家讲到了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和KMO测度值的应用

第三 我们选择了

探索性因子分析

还是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般我们重点给大家介绍的就是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第四步

如何确定因子的数目

我们讲了三个方法

第一 可以看一看

因子的特征值EV的大小

特征值超过1

是值得保留的因子

另外 我们可以看一看系统

SPSS软件给出的因子

对于概念的方差解释力度

来保留因子的个数

第三 软件会帮助我们

跑出来一张碎石图

也可以根据碎石图的情况

来决定因子的数目

第五 我们可以对因子的数据结构

进行一个因子旋转

我们给大家讲述了

VARIMAX这种因子旋转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

把因子结构看得更清楚

第六 我们可以得到因子的得分

用于保留所有的潜在变量

或者是因子

以便进行其他模型的分析

第七

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模型的适合度

因子代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这是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下面我们给大家

举一个应用的实例

有一个研究

是关于中国企业入驻科技园动机的调查

在这个研究里边

我们开发了一份问卷

来调查中国企业

利用国内科技园区资源

进行研发的基本问题

问卷的目的

是在调研的过程中

了解国内的企业

入驻我国建立的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以便完善国家的有关的政策

在问卷的表头

我们调研了

被试者的基本情况

第一 被试者的基本职务

第二 被试者所在企业的基本信息

比如 企业的规模

企业所在的行业细分

第三 企业的基本性质

第四 企业目前进入了

哪一家国内的科技园

第五 企业进入科技园区的

基本性质是什么

我们为了调查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

采取了访谈的方式

做了一些典型的案例

查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

自己制定了出一套

测量企业入驻科技园动机的量表

通过定性的案例

和文献的研究

我们开发了一个

企业入驻科技园动机的测量量表

这个量表一共有15个问题

我们采用了

1~7分度的

里克特量表来进行度量

其中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

包括以下的15个问题

第一 获取技术资源

第二 获得资金的支持

第三 从科技园内竞争公司

合作公司处

获得战略支持

第四 强化公司的竞争形象和声誉

第五 扩大公司的市场规模

第六 加强搜寻国内市场需求

和交易信息的能力

第七 获得我国政府的支持

第八 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九 国内科技园区减免税收等

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 获得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

第十一 获得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第十二 规避地区贸易壁垒

直接投资进入市场

十三 吸收研发成果

从技术中转移学习

第十四

为其他地区子公司

提供产品工艺

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第十五

应对竞争和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

我们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提取因子

并对原始的因子载荷

采取了最大方差垂直旋转交换的方式

VARIMAX

因子提取的最终个数

以特征值超过1作为判断的标准

有效性的指标

选择了KMO测度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根据统计准则的要求

KMO测度值

大于0.5

是进行因子分析的最低要求

KMO数值

为0.8以上

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良好

此处我们的计算过程中

KMO测度为0.850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

2152.788

其自由度为105

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值小于0.001的前提条件

适合做因子分析

我们在文中

保留了因子载荷超过0.5的测量条目

初始的15个条目

全部被保留

提取的三个因子的

解释方差的变异累积数是

66.652%

其具体的结果可以看下表

我们提取了三个因子

分别为

技术获取动机

市场渗透动机

和政策获取动机

对因子分析的命名

是看所有潜在的

测量条目中的

中文的含义和指向

保留了那些

超过因子载荷

超过0.5以上的测量条目

来对因子进行命名

而且测量了

所有潜变量的克隆巴赫阿洛系数

均在0.79以上

显示了很好的问卷信度

问卷总体的信度

克隆巴赫阿洛系数为0.923

下面我们给大家用IBM SPSS软件

来模拟一下数据的分析过程

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展示

和讲解

我们打开

企业入驻科技园动机的数据

一共15个测量条目

可以看到

D1一直到D15

15个测量条目

我们先看一下

样本量够不够

往下拉

我们可以看到一共

218份有效的样本

符合样本量的规定

因子分析的样本量

需要达到

测量指标的4~5倍

下面我们开始做因子分析

点分析

然后降维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因子

打开对话框

因为D1到D15

都是分析企业入驻

动机的测量指标

可以全选

CTRL A全选

然后点入变量值

点变量值之后

我们不要马上点击确定

我们需要去确定几件事

第一件事

点描述

我们要做一个KMO测度值的运算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度量

点继续

第二 我们点提取

提取因子的标准

是因子的特征值

需要超过1

系统已经帮我们设置好了

另外利用主成分分析

输出一张碎石图

碎石图的结果展示

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

因子需要保留的数量

点继续

第三 我们点一下旋转

采用最大方差

VARIMAX的方法

来进行因子旋转

可以帮助我们

把因子结构看得更清楚一些

点继续

第四 点一下得分

因子得分

可以帮助我们把潜变量保存下来

通过回归的方式

这种方法实际上

就是把因子作为因变量y

把量表中的测量指标作为自变量

做一个回归模型

回归系数

为各个测度指标的因子载荷

这样潜在变量的数据就可以保留了

点继续

最后点选项

我们可以

点一下

排除小系数

排除的是

因子载荷比较小的数据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

我们需要有一个统计的经验和标准

如果

测量的数目比较多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规定

因子载荷超过0.5以上

这些测度指标给予保留

我们可以改变一下

因子载客的绝对值

设置为0.5

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来识别

这些测度条目

指向的是哪些公共的因子

点继续

点确定

因子分析的最终的结果

可以看到

KMO测度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表

这项研究的KMO测度值是0.850

显示了较好的拟合的效果

KMO测度的最低标准是0.5

这项研究是符合标准的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是一个近似的卡方分布

其卡方分布是

2152.788

自由度是105

显著性p值是0.000

也就是可以拒绝零假设

生成条目的

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阵

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第二张表

也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看一看

第二张表叫做

总方差解释表

总方差解释表里

主成分分析

帮我们生成了一共

15个主成分

特征值超过1

是值得保留的因子

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

是7.334

值得保留

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

是1.607

也是值得保留的

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是

1.057

也是值得保留的

所以系统建议保留三个因子

这三个因子旋转之后的结果

旋转后的载荷平方和

第一个因子

一共可以解释了

入驻动机这个概念的32.276%的信息量

第二个公共因子

可以解释这个概念的17.682%的信息量

第三个因子

可以解释整个入驻动机概念的

16.694%的信息量

后面做了一个累计的信息量解释力度

那么三个因子一共解释了

入驻动机概念的66.652%的信息量

有同学可能会问

为什么不能够解释

概念的100%信息量

因为开发的问卷中

提炼了三个公共因子

还有一些公共因子

由于特征值小于1没有被提炼

另外这个量表中的15个问题

不可能把所有的企业入驻动机信息都问出来

所以说

一般量表的

总的因子方差解释力度

是不可能超过100%的

但是一般我们有一个统计的经验

一个好的量表

解释的新概念的信息力度

应该累计解释超过50%以上

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量表

我们看

系统画了一张碎石图

碎石图横轴表示的是因子保留的个数

纵轴表示是因子的特征值

当特征值等于1的时候

对应的就是这个曲线的拐点处

所投影到横轴的数量3

就是系统建议保留因子的个数

我们再看看旋转之后的

因子的矩阵的成分

这张表是没有旋转的因子成分

可以看到

有很多的指标

都对第一个因子有测度

但是对第二个因子

和第三个因子

没有测度

为什么

是因为后面两个因子

被第一个因子遮盖住了

为了更好的

去看因子的基本结构

我们做了一个

VARIMAX的因子旋转

可以看到

旋转之后的

因子的

矩阵成分

第一个因子

是由D1 D2 D3

D11 D12 D13 D14

D15来测度的

这些因子载荷

都是超过0.5以上的

第二个因子

是由D5 D6

D9 D10

来进行测度的

因子载荷也是超过0.5的

第三个因子

是由D4 D7 D8

来测度的

也是超过0.5的因子载荷

这样我们就可以

根据问卷中的信息

来去讨论因子的具体含义

把因子分析的结果

可以关掉

我们再看一看

把原始的数据往后拉

你可以看到

生成了三列数

第一列数是FAC1_1

第二列数是FAC2_1

第三列数是FAC3_1

这就是新生成的三个潜在的变量

三个潜在因子的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

可以用于帮助我们

去讨论其他的模型

因为潜在变量

以前是不存在的

我们通过因子分析的方式

帮助大家萃取出来三个潜变量

对于我们

后续进行复杂模型的讨论

是非常有帮助的

好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

管理定量方法课程列表:

第一章 管理定量研究概述

-第一节 管理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管理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的有效性

--第二节 研究的有效性

-第一章 习题

--第一章 习题

第二章 定量数据的采集

-第三节 数据的采集(一)

--第三节 数据的采集(一)

-第四节 数据的采集(二)

--第四节 数据的采集(二)

-第五节 问卷与访谈

--第五节 问卷与访谈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 习题

第三章 测量与尺度设计

-第六节 变量的测量(一)

--第六节 变量的测量(一)

-第七节 变量的测量(二)

--第七节 变量的测量(二)

-第三章 习题

--第三章 习题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与统计推断

-第八节 数据的描述

--第八节 数据的描述

-第九节 概率与随机变量(一)

--第九节 概率与随机变量(一)

-第十节 概率与随机变量(二)

--第十节 概率与随机变量(二)

-第十一节 抽样分布

--第十一节 抽样分布

-第十二节 参数估计

--第十二节 参数估计

-第十三节 假设检验(一)

--第十三节 假设检验(一)

-第十四节 假设检验(二)

--第十四节 假设检验(二)

-第四章 习题

--第四章 习题

第五章 多变量定量研究

-第十五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一)

--第十五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一)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第十七节 聚类分析(一)

--第十七节 聚类分析(一)

-第十八节 聚类分析(二)

--第十八节 聚类分析(二)

-第五章 习题

--第五章 习题

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模型

-第十九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一)

--第十九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一)

-第二十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二)

--第二十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二)

-第二十一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三)

--第二十一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三)

-第二十二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四)

--第二十二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四)

-第二十三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五)

--第二十三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五)

-第二十四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一)

--第二十四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一)

-第二十五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二)

--第二十五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二)

-第二十六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三)

--第二十六节 违背基本假设的回归(三)

-第二十七节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修正(一)

--第二十七节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修正(一)

-第二十八节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修正(二)

--第二十八节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修正(二)

-第六章 习题

--第六章 习题

第七章 定量方法总结与管理类硕士毕业论文指导

-第二十九节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指导(一)

--第二十九节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指导(一)

-第三十节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指导(二)

--第三十节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指导(二)

-第七章 习题

--第七章 习题

第十六节 问卷的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