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本次讲演的主题
是陆大道的“点-轴”理论
本次讲演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理论的背景与提出
理论的基础与来源
点-轴理论的内容
理论的应用与影响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
理论的背景与提出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中国总共历经了三次
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战略转移
在上世纪50—70年代
中国的国土开发
与区域经济发展
主要以西方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和前苏联的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为指导
进行了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
第一次和第二次战略转移
第一次战略转移是指
50-60年代工业重点项目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第二次战略转移则是指
60—70年代
中国划分一二三线
向“大三线”实施“战略转移”
突击进行“三线”建设
上述两次战略转移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建设
和经济发展
改善了沿海与内地
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决定在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
沿海地区试办经济特区
并将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投入
沿海岸地带和沿江地带
此为中国的第三次战略转移
该战略转移为中国经济发展
提供了充沛动力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极大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助推中国转为
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的强大经济体
然而另一方面
因东部经济迅速发展
其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也在逐步扩大
因此“到了80年代中期
中国面临着
这两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刚刚在开放、发展方面启动起来的
沿海地区
能否继续
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发的重点在哪里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84年10月
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和
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
陆大道在
“2000年中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
报告中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模型
下面让我们对点轴系统理论的
理论基础与来源
做一个分析与介绍
陆大道的“点-轴”系统理论的理论基础
分别是“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
以及“中心地理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于1956年提出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
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
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
因此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
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
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生长轴理论是
以沃纳•松巴特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在
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区域规划理论
生长轴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交通干线的建设将形成
新的有利区位
新的交通干线对
产业和劳动力具有吸引力
从而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
使产业和人口
向交通干线集聚
产生新的工业区和居民点
以交通线为“主轴”
将逐渐形成一条产业带
交通干线就是产业带
形成的生长轴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
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
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
社会经济客体
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的基本过程
揭示了居民点和城市
形成的等级-规模法则
且中心地理论推导出
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机制
这为区域经济的系统化发展
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在让我们介绍一下
陆大道点轴理论的内容
从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
经济中心总是
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
并成斑点状分布
这种经济中心
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
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随着经济发展
经济中心逐渐增加
且生产要素交换
需要交通线路以及能源供应线
众多点与这些线路连接便形成了轴线
虽然这种轴线首先是
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
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
人口和产业
在吸引下向轴线两侧集聚
最终产生新的增长点
点轴贯通
就形成点轴系统
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
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
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
纵深发展推移的过程
在上述
点轴空间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暗含了
点轴系统理论的形成机理
即是社会客体经济运行中
所必然发生的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
点的形成
是由于空间集聚的需要
因为集聚效应能影响
区域内的要素集中
从而获得规模效应和正外部性
然而空间集聚并不总是有效率的
当集聚的外部性
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时
空间扩散就成为必然选择
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从来都是双向进行的
只有既充分发挥
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又注重空间关联
和空间扩散
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
才能实现最佳组织化和最佳规模化
点-轴渐进式理论
是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
在点-轴理论中的
应用与延伸
也是形成
点-轴空间模式的关键
点-轴渐进式扩散是
形成点轴空间模式的关键
其符合
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
扩散在一般情形下
是渐进式的
而不是平推的
也不是大跨度跳跃式的
是按以下三种模式进行的
这三类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随着范围扩大和距离增加
点的扩散效用呈递减趋势
以点轴理论为基础的点轴开发模式
具有如下六点优势
1.发挥集聚效应
2.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3.实现工业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
最佳的空间结合
4.有利于有机的地域经济网络
5.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
6.提高管理组织水平
最后
我将介绍点轴系统理论的
应用与影响
“T”字型战略
是点轴空间理论
最主要的应用成果
这一发展战略被写入了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
1987年该规划发到全国试行
所谓“T”字型发展战略就是
指将海岸地带和沿长江地带
作为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
战略重点
如图所示
点轴系统理论
在区域综合开发和
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区域综合开发和发展规划编制实践
两大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2013年9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战略构想
由此引发了中国学界
对“点一轴系统”理论战略价值的
新一轮关注
其中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北辽宁经济圈
西南藏滇川渝
东部长三角
是“点一轴系统”理论应用价值的体现
谢谢大家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Final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