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在线视频

下一节: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那么我会为大家做一个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概览

同时也包括它通过政策手段的实际应用 主要是产业政策方面

(就像我说的)这是一个概览

而且事实上呢 我已经无数次做过这个主题的演讲了

所以 也许你们其中的一些人已经熟悉了

那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尽管有些人已经听过了)但我很喜欢见到一些年轻人

而且 给年轻人做(这个理论的)概览介绍 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王勇教授也提醒我

他说他对新结构经济学充满激情

以前呢 你们知道

我经常一口气就讲三四个小时

但是这次 (你们)很幸运 我会节约一点时间

(在本次演讲中)我会涵盖的内容是

我为什么提出新结构经济学这个理论

我们在经济学领域已经有了很多发展得很好的学说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框架呢

然后 我会聊一聊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给大家关于这个新理论的探讨

去提供一些基础框架

接下来我会聊怎样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去提升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

最后呢 就是一个很短的总结要点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新结构经济学

我们知道经济学理论

它们(存在的)目的是

为了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上的经济现象

当我们看到某一件事发生了

我们希望能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或者是导致某种现象的因果关系

这些因果关系催生了理论

而且这些因果关系帮助我们理解

根源都有哪些 以及产生的结果

也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这 就是我们经济学理论的作用

但(探究因果关系)并不只是一场智力比拼

(我要再次强调) 它不是一场单纯的智力比拼

我们想知道因果关系

因为我们想探寻一种办法去改善现象

去克服那些你们知道的存在的问题

或者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那么如果你想要有这样的改善

要么 我们通过政府

去制定相关的政策

要么 通过企业的行为

比如技术的选择 市场的选择

还有其他的选择 去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们也能通过每个家庭去影响整个世界

我们可以在(如何)分配我们的时间与资源上 去做更好的选择

(比如)是选择储蓄 还是投资

(是选择)立刻消费 还是在未来消费

这些全都是(我们在)各种事件中做出的知情决定

这些决定的基础 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各种理论

这就是理论存在的目的

但是 如果有这么一个现象

是不能被现存理论所解释的

很显然我们就不能执着于固有的理论

因为理论源自于现象

如果理论不能解释某个现象

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出新的理论

或者 如果基于那些理论我们的决定和行动

不能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

那么我们也应该寻找新的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

(比如)理论无法解释现象

或者理论无法带领我们达到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

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思考理论

所以

基于(上述)标准

发展理论 就需要这种重新思考

对于你们而言 我认为你们都知道发展理论

是现代经济学下的一个新的分支科学

它一直到二战之后才出现

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战后重建

或者许多发展中国家从殖民势力中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

它们都希望能够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

这样就可以达到和那些高收入国家 还有先进国家

一样的地位和状态

那么第一个版本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现在我们称之为结构主义

当时(这个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所谓的现代化 就是要把(这些发展中)国家建设得

像高收入国家一样富裕

像先进国家一样强大

那如果你想把本国建设得和高收入国家一样富裕

(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拥有和高收入国家一样的高劳动力生产率

但如果你想要有高收入国家一样的高劳动力生产率

那意味着你需要拥有一样的先进产业 大规模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等

就像高收入国家那样

这似乎是想要试你的劳动生产力

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的唯一办法

但是 那时候的现实(并非如此) 那些产业

并不能在市场中自发地形成

既然那些产业无法自发地在市场中形成

那时候的观念就是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作的不好

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所谓的市场失灵既是如此

而且在那时候

其中一个 关于市场失灵的解释是

你(发展中国家)想要投资

在那些大规模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里投资

那你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本

你怎么才能获取这些资本

你得有存款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世界 普遍来说 人们不会存钱

存款利息太低了

而且在那会儿 大家觉得

也许是文化 又或是结构方面的原因吧 总之

导致了人们不愿意存钱

那既然是这种情况

你如果不具备这个市场

你就不可能在那种

先进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中投资

从而使得你的国家拥有和那些高收入国家同等的生产力

你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显而易见 你需要有现代化的先进的军事实力

而且你还需要拥有(同样现代化的先进)武器

才能使你的国家强大起来 对吗

但还是那个道理 这种武器

在那个年代是先进产业才能制造出来的

而这种先进产业 同样地

需要大量的投资

但正如我所说

有很多理由认为

市场本身并不具备支持这种投资的能力

所以结构主义的关注重点主要是

市场失灵导致发展中国家

不能把那些先进的现代产业发展起来

那既然存在着市场失灵

(对应的)建议听上去也很有说服力

你需要让政府

进行干预 克服市场失灵

分配资源用以投资在那些产业当中

也就是通过直接的政府调配 把资源划拨给那些产业

那么在发展中国家

普遍来讲 在政府干预出现之前

是从高收入国家去进口那些(现代化的先进)产品

但是现在 你想自己生产了

所以那时候结构主义推崇的策略就是

进口替代策略

你本应该进口的那些产品

你现在想自己制造了

这就是进口替代策略

这个论点似乎很有说服力 是不是

它好像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现象

你是低收入国家 你比较落后

但是你并不具备

那些先进产业

所以的你生产力效率低下

你的国防实力就很孱弱 对吗

它好像很有道理 不是吗

它能很好解释这个现象 是吗

而且(对应的)政策建议也看上去很合情合理

但是结果 却很令人失望

那些选择了这个策略的国家

它们也许有可能建立这些产业

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手段

但是通常来看 一旦它们把这些产业建立起来

这些产业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白象”

脆弱不堪 毫无竞争力

时时刻刻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保护

所以在那时候有种论点

张宇哲教授说(像这样的)新兴产业

当时那种(白象)产业被视作是新兴产业

但是你把它们成立之后

它们一直处于新兴状态

因此一直需要保护 补贴

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

就算你也许在本国可以启动

某种新兴现代企业

然而 生产力水平会十分低下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并且总是遭受经济危机

而且和高收入国家质检的差距并未缩小

恰恰相反 继续扩大

因此根据这个(实际情况) 这个理论本应该能解释这个现象

但是 为何低收入国家还在延续贫困

政策的建议也没能达到(帮助它们摆脱贫困的)目标

就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又有了一种新的解读观念 是针对

那些发展中国家

为何在它们二战之后获得了完全独立

然后开始走向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却迟迟无法达到

追赶高收入国家的目标呢

那阵子的认知是

政府干预 实在是太多了

政府干预(之所以)很糟糕

因为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

那资源错误配置了

效率肯定会低 对吧

不仅如此

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

会导致大家知道的租金 和寻租活动(又称为竞租)

租金和寻租活动意味着腐败

会导致各种收入不均衡问题

还有社会政治问题

这个观点听上去好像也很有说服力

任何一个接受过一点点经济学教育的人

都会同意这样的判断

政府干预导致了资源的不当配置

催生了租金和寻租活动

因此 经济表现自然就差劲了

再一次 这个论调听上去很有道理

所以 基于这样的认知

又能得出什么政策建议呢

这个政策建议似乎也很直观

且有说服力

你(发展中国家)需要移除

所有与政府干预相关的政策

从而让市场发挥作用 对不对

而且你需要建立一套良好运转的市场机制

像高收入国家拥有的那样

那就是你前进的目标 对吗

好像很有道理

那么根据这个想法

得出来的政策套餐

在那时候被称作新自由主义

我们应该消除政府干预

并且通过这种消除

建立良好运转的市场

包括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市场化

由市场来决定资产

分配资源

然后就是稳定

政府的角色就是维系宏观稳定

那维系宏观稳定

就是要消除政府赤字 或者过度的赤字

然后(施行)自由化

这样你就可以将资源在国内外进行(自由)配置

那么这些政策建议呢

还是显得很直观

似乎就是

建立运转良好的市场机制的道路

但同样的 结果再度令人大失所望

选择这个方法的国家

普遍来说 它们的经济陷入崩溃

停滞不前 一直遭遇经济危机

然后到了两千年左右

出现了一些反思

是关于发展中国家

在新自由主义期间的经济发展表现

他们(经济学家)发现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

低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

结构主义时期的年均增长率

与此同时还发现八九十年代经济危机出现的频率

高于六七十年代

由此 一些经济学家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年代

再一次 这意味着 我们并没有

找到能够让我们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

而在此期间

只有少数经济体做得不错

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有一些东亚国家

它们表现得很好

它们大大地缩短了

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其中一些甚至在70年代发展成了高收入国家

然而你们会发现它们的成功无法被解释

因为大体而言

它们是从建立很小规模的

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起步

而且并没有采用进口替代战略

取而代之的是 它们用了促进出口战略

而在当时这被认为是错误的战略

理由是

如果一个高收入国家是因为发展了先进产业

所以它们的生产力很高

那么 发展小规模

劳动密集型产业

它们的生产力是很低的

你如何与那些高收入国家竞争 对不对

(所以)这个战略被认为是错误的

但它却带来了成功

(因此)你(到底)想要什么

想要成功

还是想要你的政策

被理论验证 或者支持

你想要结果 还是想要(合乎)逻辑

然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转型过渡期期间

所有发展中国家

因为它们遵循了那种进口替代政策

还有政府干预

所以这些国家都处在

从国家引导转为市场导向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陷入崩溃 举步不前 遭受经济危机

但其中有少数国家(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毫无疑问 是中国

不只是中国 事实上还有越南 柬埔寨 老挝

以及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的毛里求斯

全都实行了

从进口替换战略变为市场导向

它们却成功了

发展地十分有活力 同时还保持了稳定性

但它们实施的是某种双轨 逐级渐进式的新方法

而在八九十年代的认知是

如果你转型很顺利

那你应该是具备了某种(经济)结构

可以让你把所有华盛顿共识的建议都落到实处

私有化 市场化 稳定化 自由化(等等)

那时候还存在的认知是

那种被政府引导的计划经济增长

效率是不高的 因此该被替换掉

那时候还存在的认识是

如果你想要改善经济表现

你需要建立一整套的

市场机制 打包化的

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

最糟糕的方法就是

通过某种循序渐进时的方法

一方面允许

政府继续干预市场

另一方面却 释放一些市场力量

这种半吊子的改革被视作

最差劲的选择

当时的论调 甚至理论都证实

如果你选了这种方式

情况只会比转型之前更加糟糕

但是 它们成功了

只有那么极少数的国家

得以稳定发展

并且享受了活力十足的经济增长

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所以再一次 我抛出这个问题

你是希望你的行动和理论保持一致

还是想要你的行动

或许被理论唾弃 但却能帮助你得到结果

(我想)你肯定想要结果

我们并不只是想要符合理论 对吗

所以 它们的成功 无法解释

而且还有一些特征

这些成功了的经济体

它们要么是市场经济起步

要么是向市场经济过渡

所以证明市场应该是很重要的

正如新自由主义宣称的那样

但与此同时它们也有一个有为政府

因此结构主义好像

也能解读它们的成功

但它们既不属于结构主义

也不属于新自由主义

它们似乎是二者的混合体

因此有了这样的论调

我们就需要重新思考

虽然你可能在参考文献里读了很多文章

但没有文献提供给我们

一个正确理论框架

去理解(各个国家)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

最正确的理解能帮助我们使用合适的体制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是的 所以我们需要新想法

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课程列表:

0.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Introduction

1.An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rigin of NSRE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Chapter 1 discussion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Chapter 2 discussion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Chapter 3 discussion

4. Principals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Chapter 4 discussion

5.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Chapter 5 discussion

6.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6.3.3 The Case of Hotan

--Chapter 6 discussion

7. A Demonstr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Chapter 7 discussion

Final Examination

-Final examination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