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5.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好的 第二部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
和新趋势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四波产业转移
根据一位日本学者的说法
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
"雁行模式"理论
这意味着当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时
发达经济体不得不把它们的
生产率较低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
可以着手自己的产业升级
逐渐把劳动密集型
比较优势升级为
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例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非常幸运地
从美国和德国接受了产业转移
并迅速创造了就业机会
日本的中产阶级成长起来
积累了资本
然而 由于日本工资水平的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重新向
其他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
上世纪60年代
亚洲四小龙非常幸运地
从日本获得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迅速积累了工作岗位和资本
然后到了80年代 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亚洲四小龙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中国成为了接收国
正如人们常说的 历史总是重演
从十年前开始 由于同样的原因
劳动密集型行业
开始向周边国家迁移
如东南亚国家
甚至非洲国家
这里的表格列出了
转移的制造业中的工作岗位规模
我们可以看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大约有1000万个工作岗位
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如韩国 新加坡
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
在20世纪80年代
总共有500万个工作岗位
从亚洲四小龙转移到中国
但是 根据我们统计局的数据
今天的中国在劳动密集型部门
将有850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
所以 你可以想象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果你能从这8500万中吸引10%
你就能创造许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小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就会进入活跃的经济增长周期
因此 这是其他发展中国家
非常重要的机会窗口
现在的数据显示 在中国的所有地区
包括沿海和内陆地区
工资都比10年前增长了很多
因此 随着工资上涨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正在失去比较优势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
我们也可以
来看中国工资的上涨
这两个表比较了
2005年到2016年的工资
我们先看左边的表格
这是所有部门的时薪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所有部门的时薪
从1.5美元提高到3.3美元
右边的表格显示了
制造业的工资变化
工资从1.2美元涨到3.6美元
这张图是中国 泰国
这张图是中国 泰国
菲律宾 墨西哥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比较
所以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 中国的时薪
比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高得多
这里还有另一个比较
根据图表
从绝对价值和增量价值来看
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远高于
墨西哥和越南
因此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正在丧失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
比较优势
这里有一个实例
现在哪个国家是最大的T恤出口国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3年
中国一直是最大的T恤出口国
然而 从2013年开始 孟加拉国已经超过中国
成为最大的T恤出口国
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
全球对T恤的需求增加
而是因为在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
T恤生产部门
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
中国的竞争力变得非常低
因此 这是一个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三角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 例如
中国的制造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的确想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他们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
因此 理想情况下
它们将是吸引中国投资的非常完美的地方
而对于国际市场或买家
他们总是寻找最便宜的地方
和地区下订单
理想情况下 他们会创建一个三角合作模式
然而 在现实中
国际买家对新兴国家能否按时交付合格商品
没有信心
我们可以想象10年前
没有人在美国或欧洲市场上
没有人在美国或欧洲市场上
看到“埃塞俄比亚制造”或“乌干达制造”的产品
国际买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
是没有信心的
由于各种各样的风险
中国投资者正在犹豫
是否要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冒这些风险
此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
和政府治理都很差
这些都阻碍了私人投资
现在我们要问
如何突破瓶颈
从三方困境向三角合作转变
方法就是建立经济特区
这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奇迹背后的
成功因素之一
我将在下节课为大家详细介绍
谢谢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Final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