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 2.2 Growth Pole Theory > 2.2 Growth Pole Theory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今天我们来介绍下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今天的介绍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理论的背景与提出
理论的基本内容
以及理论的实践应用
首先我们先来看这一理论所提出的背景
这一理论最初由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当时,正是人们对二战后
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感到困惑的时候
虽然很多人已经认为
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总量指标
来衡量计划结果有所不妥
但还没有明确区分
增长与发展的涵义差异
佩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受到了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物理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启示
针对以G•卡塞尔(Gustav Cassel)的平衡增长
而流量间比例不变的经济模式
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构造的
扩大循环理论为代表
所描述的平衡经济增长理论
提出增长极概念
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
安排经济计划
把国民经济
按地理幅员
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土程项目
建立和发展增长极
以极的增长
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理论的基本内容
增长极理论是由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被认为是
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
是不平衡发展论的
依据之一
增长极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
只是一种理想
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
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
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
以带动经济发展
接下来介绍一下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
①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②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
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③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对这个理论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构成要素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
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
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此理论框架下
经济增长被认为是
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
有机联系的系统
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
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
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会形成两种效应
来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
佩鲁增长极
是一定的经济环境
是一定的经济环境
或经济空间中的一个“推进型单元”
这种推进型单元是
与周围经济环境相结合
对另外的经济单元施加不可逆
或部分不可逆影响
产生“支配效应”的推进型单元
佩鲁把增长极分为两类
一类是厂商或企业
另一类是产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创新
虽然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
迫求利润最大化
是所有经济单元的共同目的
但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创新把不同的或迫加的变量
引入积极的代理人
和一群代理人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之中
它具有不稳定的效应
因此
并非所有的厂商和产业都具有创新功能
只有“成功的创新”性厂商和“领头产业
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对其它厂商和产业
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
产生“支配效应”和“扩散效应”
佩鲁认为,支配效应促成
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
回流和聚集
扩散效应促成
扩散效应促成
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支效应是主要的
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支配效应削弱
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
如上游下游效应
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接下来介绍一下
增长极的形成条件
(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
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
这实际上是熊彼特
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
即创意与创新
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
而非简单的投资或消费拉动
(2)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即发育成为增长级的地区
需具备相当规模的资本
技术和人才存量
通过不断投资扩大经济规模
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
形成规模经济
(2) 要有适宜
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
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硬环境”
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
恰当的经济政策
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
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
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
一是过分强调
发展极的正面效应
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
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
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
之后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和赫希曼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弥补了这两方面缺陷
介绍完理论的基本内容
我们接下来了解下
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应用
首先是巴西
在东南部地区'
经济发展时期
采取种种激励手段
来刺激亚马逊河流域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如把首都
从繁荣的里约热内卢迁往落后的巴西利亚
修建贯穿亚马逊河流域的公路体系
鼓励向落后地区移民
同时
重视
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开辟新工业区
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开辟内地自由贸易区等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
位于亚马逊河中游的“玛瑙斯自由港”
成为巴西最大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特区
它被作为推动巴西中西部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和辐射中心
有效地带动了
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
看一下位于中国东部的上海浦东新区
中央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
根本目的
不仅是为了新区自身
或其所在城市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
推动所在城市群
乃至更大范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探索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探索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自从浦东新区成立以来
在经济发展方面突飞猛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
由 1990 年的 60 亿元上升到 2012 年的5930 亿元
将南汇区并入后
浦东新区占上海市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 1 /4
长三角各城市间则相对较近
通过高铁、公路、水运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随着沪宁高铁
沪杭高铁和
京沪高铁的陆续开通
上海到南京、杭州和苏州的时间最快
分别为 1 小时 7 分、1 小时 2 分和 24 分
高速铁路带来的
不仅是出行的方便和时间的缩短
更是为长三角城市间的
交流合作提供了条件
在旅游方面
长三角的旅游部门
共同举办了 “2003 年江浙沪旅游年”活动
并举办了 “长江三角洲旅游交易会”
而西塘、乌镇、周庄和朱家角
则联合推出了“中国江南古镇游”
2010 年成立 “世博会—长三角”
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
以上海世博会为机遇
深化长三角旅游合作
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Final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