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6.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在线视频

下一节: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二节

新结构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框架

在第一节介绍了

缘何提出新结构县域

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我们第二节系统介绍

新结构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管理框架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其一 县域县情(禀赋条件)

其二 县域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分析

其三 县域战术举措(因势利导)设计

通过中国地图

我们看到中国是由

一系列的基层县所组成的

作为行政区划

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

秦始皇

统一中国时

推行郡县制

是县制

正式设置的开端

中国大陆共计2800个县

县一级处在

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是发展经济

保障民生

维护稳定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

重要基础

古人讲

郡县治

天下安

两千多年来

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

稳定存在至今

因此 如何研究县域发展战略

是各级政府

尤其是县域政府的基本功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县是最大的战术单元

也是最小的战略单元

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

讲话精神所强调的:

“各级领导干部

不仅要有战术措施

更要有战略思维

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战略家

不同的县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

要把调查研究

作为基本功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深入实际 了解情况

问计

于民

现在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

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转方式

调结构

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必须推动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做好这些工作

县一级十分重要

这些工作怎么做 做什么

要开动脑筋

深入思考 积极推动

全面深化改革

县一级要做什么事

能做什么事 要不等待 不观望

坚持问题导向

积极主动作为 ”

首先

我们介绍县域县情(禀赋条件)诊断

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发展阶段 区位特征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

技术资源 产业基础

第一 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是

一个综合性状态

是众多要素禀赋条件的

集中反映

也是过去发展所引致的结果

更是未来发展的起点

因此 发展阶段

是县域发展战略最重要

亦是最为关键的遵循

对发展阶段的研判

至关重要

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

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是

一个持续不断的结构变迁过程

发展阶段

不简单的发达或不发达

这样的二元划分

尤其是在

中国2800余个区县层面上

从低到高的发展阶段

更是差异很大的一个连续谱系分布

作为发展阶段的两个综合性指标

人均GDP和GDP是

刻画发展阶段所处发展水平

与经济体量的关键指标

为了操作方便

我们可以运用这两个概括性综合指标的

相对值和绝对值

来对一个县域所处发展阶段特征予以研判

但是此判断标准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因而亦是一个可根据分析需要

进行恰当调整的标准

为讨论的简单起见

不妨选取区县所在的省份

以及全国作为参照系

对于该县人均GDP与

其所在省份(或全国)的人均GDP

相比较计算出二者的比例

例如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别:

人均GDP占比小于80%的

分为为低水平发展阶段

记为L

该县域一般属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

或典型的农业县

人均GDP占比在

80%到120%之间的

为中间水平发展阶段

记为M

该县域属于

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

整体上处于发展追赶阶段

人均GDP

占比大于120%的

为高水平发展阶段

记为H

该县域相对而言处于领先型

同时 也可以

对该区县的GDP总量进行类似的分类:

GDP总量小于1000亿元的

为小的经济体量 记为S

GDP总量

在1000亿元和3000亿元之间的

为中等经济体量 记为M

GDP总量在3000亿元以上的

为大的经济体量

记为B

这样 便可以根据上述

人均GDP占比与GDP总量的分类组合

成九种不同的区位战略类型

如表1所示

当然 依据的经验标准不同

以及细分的类型不同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和细分更多种类的

发展阶段特征类型

并进行相应的发展战略分析

不过

上述九种不同类型的

发展阶段特征在分析上

足以阐明不同县域

发展战略差异

有了这些发展阶段的显著区分

我们对其发展战略定位差异的理解

也就非常清晰了

再纳入接下来将要讨论的

其他细分禀赋结构的维度特征

就可以更加深入地

理解发展战略架构的

丰富内容了

第二 区位特征

一个县域所在区位特征亦是

重要的禀赋条件特征

其对发展战略的空间定位

和架构

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区位特征包括区县所处的位置

与外部其他地方的联系

以及内部的空间结构

众所周知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县域之间区位分布差异比较大

从一个区县

与外部的联系来看

一个非常简单但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其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程度

位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

周边的区县其区位特征

完全不同于

偏远地区的区县

同样位于不同的省会

和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域的

区位特征也各不相同

不同的外部区位特征

在县域受到的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

以及市场潜力

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比如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

上海 杭州 南京等

中心城市

和珠江三角洲的

深圳 广州等中心城市

以及京津冀的北京 天津周边的区县

由于基础设施的联通性高

已有的各种交流频繁

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非常大

具有利用所属的中心城市

更高层次资源的便利

同时面临的

“虹吸效应”也非常大

又比如

一些离大城市比较远

但自身经济体量较大

以及相对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

相对较高的县域 在其所属区域本身

就属于一个小型区域中心

对本区域能够产生辐射和“虹吸效应”

如南疆地区的和田市

又比如一些边境口岸县域

其显著的区位特征是

位临边境

除了沿边 沿海也是非常重要的区位

能够影响

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位于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和枢纽周边

也是重要的区位特征

高铁沿线

内河航运和海运以及航空枢纽的区县

就有更多对外联系交通的比较优势

比如近些年来兴起的

临港经济区

总之 一个区县的区位特征

对其对外区域一体化战略

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条件与特征

不仅仅直接决定了

一个县域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类型

也对其他非资源型产业

具有重要影响

正如大自然的多样性一样

自然资源结构的具体维度

也具有多样性

难以一一穷尽

而且其具有稳定性

(如果不做行政区划调整的话)

县域国土上的自然资源

会保持稳定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分布

也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地理位置独特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在地形方面 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

呈现海拔差异明显的三大阶梯

地形种类多样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和丘陵均有分布

西部高山广布

以山地 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平坦低缓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在气候方面

我国受地形地貌

和季风环流影响

既有热带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也有温带大陆性

高原山地和海洋性气候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水热条件空间

分异明显

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

热量不足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青藏高原以北地区

为干旱气候 降雨稀少

在植被方面

我国植被类型丰富

有森林 灌丛 草原

草甸 荒漠和草本沼泽等

森林覆盖率较低

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

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

和青藏高原地区

我国海域辽阔 跨越热带 亚热带

和温带

大陆海岸线长达1 8万多公里

海洋资源种类繁多

海洋生物 石油天然气 固体矿产

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

在县域层面

根据各资源型产业

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类型

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农业(种植业 林业和渔业)

所需的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

矿业所需要的矿产资源

旅游业所需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古迹)

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课程列表:

0.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Introduction

1.An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rigin of NSRE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Chapter 1 discussion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Chapter 2 discussion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Chapter 3 discussion

4. Principals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Chapter 4 discussion

5.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Chapter 5 discussion

6.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6.3.3 The Case of Hotan

--Chapter 6 discussion

7. A Demonstr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Chapter 7 discussion

Final Examination

-Final examination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