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语文 > 第三章 艺术篇 > 1.4 文学与综合艺术 > 经典精讲:《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
一生生活在荷兰的德尔福特小镇
擅长风俗画和肖像画
生前默默无闻
逝后的两个世纪却吸引了大批的艺术评论家
在维米尔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画作中
有一幅名叫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被称之为北方的蒙娜丽莎
与之齐名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米尔在1665年创作完成的
在仅46乘40厘米的画布上
画中的少女满怀期待的眼神
少女是谁
有过什么样的人生和故事
维米尔缘何创作此画
让她的美永不凋谢
就像人们渴望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秘密一样
人们也渴望解读少女表情后的深意
然而这一切都同画家自身的生平一样
几乎无人知晓
但是这种空白
却激发了美国作家雪弗莱的艺术想象力
当女作家凝眸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
被突至的灵感打动
1999年创作发表了同名小说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一度畅销
该小说已经被翻译成38种语言
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
而钟爱历史题材的英国导演皮特韦伯
2004年将其改编成电影
以电影这一形式诠释了这部小说
同时也对这幅世界名画进行新的艺术阐释
和美感呈现
绘画文学电影属于三种不同的艺术样式
所运用的表意符号不尽相同
从维米尔的绘画到雪弗兰的小说
再到皮特韦伯影片
不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然而在艺术创作上
三者却表现出审美的共性
都表现了艺术家们对瞬间美的敏锐捕捉
首先看共同的构图
不论绘画小说电影
在构图上都注重对于刹那情绪的微妙捕捉
绘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画面构图是一位明眸皓齿眼光流转的少女
回首的刹那
就在那回眸的一刻
目光流盼 含情欲语
仿佛无限深情只做一回眸
一个眼神回眸
包含了不能述说的美和无尽的艺术生命力
仿佛一首柔美而深情的诗歌
雪弗莱的小说结构也是如此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葛丽叶从16岁到28岁
共跨12年的生活经历
却只选用了1964 1965 1966 1976
四个年份作为切入点
亦如画中回眸的瞬间
作家想象了少女仆人葛丽叶
与乙婚画家威米尔
两个年龄身份悬殊的人
一段无疾而终的精神之恋
作家从少女的心灵入手
找到了她与画家之间沟通的桥梁
那就是对于艺术世界的感悟和爱情
来阐释艺术灵感与人类心意相通的
微妙的心理感受
用文字诠释绘画艺术的瞬间回眸的美感
电影继承了这一特质
导演韦伯带着全体摄制人员亲临台福特
在维米尔的老宅中
他从画中获得灵感
以雪弗莱的小说为故事框架生成影像
比如小说和电影的故事
都发生在画家威尼尔的故乡台福特
以维米尔创作的这幅名为台福特风景的名画
为构图背景
占据画面3/5的是有着致命厚重云层的天空
小镇被隔在清凉暗绿的运河和画面左下角
三三两两的人们之间
显得辽远而幽谧
小说中对台福特的风景
是通过葛丽叶的眼睛来传达的
小说写
我永远忘不了展开在我们眼下的台福特景色
每一栋小小的砖房
陡峭的红屋顶
绿色的隧道以及城门
都深深印刻在我心里
印象虽小却无比清晰
当时我问父亲
是否荷兰的每一座城市看起来都是这样
不过他不知道
他从来没去过别的城市
即使是走路只要两个小时的海牙
维米尔就如葛丽叶的父亲一样
从来没有离开过台福特
台福特的世界就是他的全部
电影导演则寻访了小说世界与绘画中的台福特
整部电影犹如流动的荷兰风情画
再现了维米尔画笔下17世纪的荷兰小镇
其次是对于色彩的共同描绘
黄蓝色彩是维米尔最为钟爱的两种色彩
画面中从挽结处垂下的头巾为黄色
底部和后半部又在黄色底色上隐隐透出蓝色
运用较高纯度和明度的蓝色
以及较低纯度的柠檬黄和中黄
整幅画面主体呈现黄蓝色调
两种对比较大的原色和谐相融
画面柔美静谧
身体后半部阴影逐渐变暗
最后融合到背景的深黑当中
隐隐灿若星空辽远深邃
维米尔以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宁静和对艺术的追求
升华为一幅细腻华美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描写男女主人公极少的对话之一
是在配置颜色时一起看云
在对颜色的共识中体会灵魂靠近的喜悦
描写到了云的颜色也是蓝黄色
云是什么颜色
白色先生
他微微扬起眉毛
是吗
突然间我懂了
有一点蓝色
我仔细看了几分钟之后回答说
而且也有黄色
还有一点绿
我兴奋起来
伸手去指
虽然我这辈子不知道看过多少云
但此时却仿佛第一次看到他们
电影中摄影师精心复制了维米尔的标志性用光
全剧的影调是画家钟爱的柠檬黄
每帧画面都好像色调柔和的油画
正如维米尔的画作一样
比如葛丽叶和皮特这对恋人在户外散步
人物和树木在冬日里也融入暖黄色调
充裕在天地之间
并且弥漫开来
虽是雪花飞舞却全无寒冷萧瑟之感
人物愉悦的情绪
爱恋甜蜜
电影复现了维米尔画素静谧的柠檬黄色调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是对于光线的共同追求
维米尔的大多数作品
比如站在窗前读信的少女
倒牛奶的女仆等
通常使用画是右侧偏窗的测光
因此被称之为窗边作家
此画隐去了侧窗
但仍然采用侧面柔光
光线从右侧撒入
脸部轮廓采用较大的光比
除了鼻翼侧面和侧转过来的1/3面部
做阴影处理
然而最亮处在眼睛处的黑白色高光
唇部的丹红色亮光
耳目悬垂的珍珠亮光形成了三角构图
特别是蛟泪般的珍珠亮光点缀中间
以平衡画面和构图
又别具华美感
用光线映照出少女美丽的面庞
回眸欲语的神态毕现
而小说对光线这一要素
也有着画龙点睛的描述
小说写
她打开另一个房门
房间很大
光线从前方的窗户流泻而入
投射在红灰交错的瓷砖地板上
这既是对光线这一重要造型手段的阐释
也是暗喻少女来到画室心情的焕然一新
小说还写
擦完了窗户
我后退一步检视成果
照进来的光线纯净而明亮
少女在繁重的体力生活中
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的艺术天赋
这内在的精神和天赋如同珍珠一般
在暗黑的生活中熠熠闪光
电影在临近结尾使用长达90秒的长镜头和大特写
对戴珍珠耳环少女的屏幕造型进行终极呈现
屏幕背景设计为暗黑色
进而从中心融入
对呈现高光部分的珍珠耳环做局部大特写
镜头慢慢后拉
逐渐出现整个脸部特写
到画幅整体呈现并定格
扭颈,抿嘴,启唇
这些细微但举足轻重的造型动作
在影片中有特写镜头来呈现
眼眸处的黑白色亮光
唇部丹红色亮光
耳部悬垂珍珠的高光
表现出电影在与原画
保持较大的重叠度上
对光线敏锐观察的镜头呈现
一个多世纪以来
对维米尔作品以及本人
怀有浓厚兴趣的专家与爱好者
几乎梳理尽了与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
对这一切的阐释不过是猜测
至于真相
或许永远藏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微笑里
但绘画小说电影在对构图色彩光线的捕捉中
因阐释着美
从而无限的接近了艺术与永恒
-1.1 语言的形式美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2 语言的整齐美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1 诗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2 词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3 散文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4 小说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5 戏剧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6 应用文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1 文学与绘画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2 文学与音乐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3 文学与书法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4 文学与综合艺术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1 文学与自我修养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2 文学与自然社会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1 公文写作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2 论文写作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
-1.3 申论写作
--导学导读
--总结拓展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