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史四讲 >  第三讲 粟特及后裔墓志铭文书写的程式意涵 >  第二节 康婆墓志 >  第二节 康婆墓志

返回《唐史四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节 康婆墓志在线视频

第二节 康婆墓志

下一节:第三节 康庭兰墓志(上)

返回《唐史四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二节 康婆墓志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

集中到这个康婆这个墓志铭

刚才我们已经谈到啊

这个康婆墓志铭

在他的先祖就是他的高祖

高祖罗这一代人呢

他们就跟北魏孝文帝迁都

从北方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这一带

然后南迁到现在的洛阳

当时也是叫洛阳

就是北魏王朝由北到南的迁徙过程

正好康婆他的先祖就是顺着这一波

然后进入到北魏的系统

后来他们家呢

北魏分裂以后他这个家族又进入到东魏

后来又进入到西魏

然后隋和唐

这样一种的方式

或者这样一种的迁转

我们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

当时北方草原民族南下的一个经典性的模式

这个家庭它作为一个案例

也可以说反映出当时的那种一种趋势

由于文献墓志铭记载的不可能那么详细

所以在我们观察

和大家共同讨论的时候

我们就会把相关的一些文献材料

包括其他的案例

也把它引纳进来

作为我们观察这个案例的一个参考

这个我想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它本身就文献特别缺

所以我们只能说通过其他类似的案例

可以做一个相似的分析

做烘托和做参考

因此在这样一种研究过程里边呢

我们可以举到其他的一些案例

来跟我们所谈到的这个康婆这个家族的转迁

来做一个对比和分析

其中这有一个案例

可以有助于我们解释这个问题

就是虞弘墓志

这也是在前些年这个出土发现的

这个虞弘的墓志啊

它这里边也表现出了这么一种情况

就是说出身在鱼国这个家族啊

他们后来也进入到北魏系统

进入到北魏系统以后

然后他们又经过北方草原的柔然

又进入到北齐北周和隋朝

这个虞弘这个问题

他的民族属性到底是什么

他是粟特人也好

还是稽胡也好

或者是其他的北方其他民族也好

这个在今天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结论

大部分学者可能认为他是属于粟特人

这个我们不去管他

因为他毕竟还是来自北方地区

或者是所谓当时的外族

那么他这个家庭迁转的路线

可以说也能够为我们刚才分析康婆这个家族

迁转的路线提供一个样例

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

虞弘这个案例是一个

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他的先民虞弘的先人

担任的是领民酋长

领民酋长是魏晋南北朝北方系统

它的一个所谓的这一个职位

尤其是属于草原游牧人

因为它分成部落

或者是以部落为单位所形成的那种控制体系

领民酋长的意思就是这样一种的职位

它的一种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

那么这种情况

虞弘的家庭他的先人担任过这个职位

显然是跟北方这个系统是有很密切的关联的

这是虞弘的墓志

另外还有一个北周的安伽

北周的安伽墓志和虞弘的墓志

乃至墓葬的整体设置情况

都可以有助于我们去理解

他们是来自北方地区甚至西部地区

他们原来的民族文化特色

然后他们进入到汉地以后

跟中原的文化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的交相辉映

又表明他的文化转型的这么一个案例

那么这两个案例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有助于我们解释这个康婆这个墓志铭

所反映的这种迁转路线

和背后隐藏的民族和文化的转型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稍微以这两个案例来做一点介绍

进而和我们要讲的这个主题结合在一起

这个我们刚才谈到的北周的安伽

还有隋朝的虞弘

他们这个墓葬的形制

经过今天学术界考古学界

包括历史学界

乃至文物学界

这个众多学者的研究

这个现象基本上很清晰了

就是它的这个陪葬

这个随葬的墓葬里边

包括墓葬里的石椁

它的图案包括墓葬里边的石屏

它所刻写的人物图像

那种风物场景

那种骑马射箭

包括歌舞宴饮

人物的分布人物的形象

他的打扮

这些种种的迹象和图案

都可以表现出那种西域风格

和草原风格

显然它跟农耕地区的汉人生活的方式

是形成了迥然有别的那么一种对照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

这两方墓志和墓志墓葬这个状态

都告诉我们很清晰:

它当时是粟特或者是胡人的一种系统

那么这种安伽也好

虞弘也好

他们最后都进入到中原内地

那么在进入到中原内地以后呢

中原的文化和他们原来的文化之间

就形成了一种发生了密切的关联

那么整体方向上看

它原有的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间

有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在相互交织渗透过程里边

它就出现一个文化转型

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讲

因人而异:有的稍微快一点

有的稍微慢一点;

有的保留自身文化多一点

有的汉化的方向更多一些

所以这里边涉及到一个文化

包括民族性族性的转型

这个也就是说在史学界大家谈论当中

尤其是研究民族关系时

大家就非常感兴趣

而且也形成一种认识的

这么一种倾向

那么有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汉化”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在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里边

这里边的具体问题它就是更加复杂

表现得也更加多姿多彩的状态

不是一个方面一个层面所能解释得清楚的

我们在这个跟大家交流的时候

当然也隐藏着这么一种

评论也好这么一种思想也好

或者是可以看得这么一种倾向

不是我们有意为之

是因为材料和包括历史记载

碑刻墓志铭

它都有这么一种反映

所以这种反映

它是不是当时社会的那个真实揭示

正如我们刚才所谈到墓志铭本身怎么看待

那我们通过这种形式实际上

也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一些发展的面向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

他的家族迁转路线

和它迁转过程里边

所形成的文化之间的转型碰撞

互相之间的既有冲突

又有一种合作或者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渗透

这个里边都可以反映出

当时作为中原以外地区其他民族

这里边尤其所谓胡人系统

粟特人系统

他们是来自于北方草原再南下

介入到中原

这个大家可以想一想

我们可以把话语再稍微放一点的话

就可以能够理解了

这个所谓魏晋时期

在汉朝中央一体化这个王权解体之后

就是在它内地和周边形成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这个传统社会里边就是属于这个纷乱

那么用过去的这个记载就是说

所谓的“五胡乱华”

那么周边各个民族的势力呢

都开始崛起来然后他们各自发展

最终结果都走向中原

力图建立一个控制全国的

这么一统化的帝国和王朝

这个是构成魏晋南北朝的一个基本的相貌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

我们以往的学术界研究

大家可以很清晰:也有来自东北地区的

鲜卑系统的比如说慕容

还有包括北方系统的拓跋

在整个的北方东北地区

然后呢北方草原

有各自的这个游牧性的政权相继建立

有所谓柔然人突厥人

后来呢有这个其他的

这个回鹘人

还有包括西北地区的党项人吐谷浑人

这个稍微后一点啦

那么在早期的时候

特别是在东汉解体之后

在整个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呢

就出现许多匈奴人之后

他们南下进入汉地和其他地区

就形成各种不同的支系

名称也是多种多样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

周边地区的民族纷纷南下

或者是纷纷西进东进

形成中原的各种力量

建立各个地区的政权

这种情形在以往的大家非常熟悉

那现在我们这样一个案例

它似乎也能够给我们

提出来另外一种的参考路径

就是说西域地区粟特人

他们这一支除了我们以往理解到的

他们顺着塔里木盆地周边

然后进入到河西走廊

然后再进入到内地

当时的长安啊当时的洛阳啊

然后进入到整个的中原内地乃至到华北

甚至到东北南部和西部

这种路线经过学术研究

大家已经很清晰了

与此同时或者是更早一些

粟特人从中亚河中地区

他们也是北上进入到所谓的阿尔泰山前后东西

然后从草原这个地方跟草原其他民族结合

互相融合并且在这里边可以当官

或者是经商贸易包括使者

这种行为这种情况

在文献里边也多多少少有所反映

但是新近出土的或者墓志铭的材料

或者墓葬的资料

它更真实也更系统更细节化地揭示出

这个粟特人和游牧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这个时期游牧人有柔然的

后来有突厥的

那么在这个前边呢柔然和包括这个北魏

就是所谓拓跋的

我们以往的情况

如果要从文献上这个方面非常少

凤毛麟角或者支离破碎

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现在虽然也不可能精确到

非常细致的那个程度

但是毕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推进

所以我们刚才谈到的安伽也好

虞弘墓志铭也好

包括我们现在所引用的这方康婆墓志铭也好

它都在一个层面上

揭示出来粟特人和草原游牧人之间的关系

然后随着草原游牧人建立帝国

他们南下进入中原

它的游牧特性开始变成农耕特性

这个之间的转移当然是个纷繁复杂的过程

但是它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所以从这个角度这个案例

它反映出当时的一个历史发展的相貌

那么我们可以跟大家进行交流

当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它个案性的例子

它的价值和它的特点

就已经突破了它自己个案所涉及到的限度

它已经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

整体发展的一个相貌

虽然这个相貌是众多相貌中的一个

但是它毕竟反映出一种社会的一种发展倾向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

这个墓志铭它的材料

它的重要性

在结合传世文献里边

我们似乎可以能够突破传世文献的框架

形成很具体的记载了

这个就是回应我刚才说的那样一种的价值

或者是墓志铭的重要性所在

那么这些啊都是我们跟大家进行交代的一个

它的重要性的所在

另外一个呢我们自然还会要问:

就是包括虞弘也好安伽也好

特别是我们所谈到这个康婆这个墓志铭

和这个家族它这个前前后后变化的经历

那我们刚才说它是从西边经过北边然后到南边

是从它的一个贸易经商这个环境

进入到一个纯粹游牧社会里边

再从游牧进入到农耕

这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一个变化

生活方式变化似乎也反映出

它这种文化包括它的民族特性的一种转移

这个里边远的我们就不去说

我们就不说了

从北方草原进入到南方的农耕

这个里边南方是指洛阳

就是中原这个地方

那么这个里边它的文化特性生活方式

包括它整个活动的特点

都有了前后不一样的变化

那么随着北魏魏孝文帝

他从北方到南方的汉化改革定都洛阳

包括它的这个鲜卑人拓跋人

它语言风俗服饰

乃至饮食习惯的改变

这里边包括了它的姓氏

这就涉及到它的族姓的一个转变了

那么这一合墓志铭里边

恰恰也能够反映出

当时社会这样的一种倾向

那我们在这里边

具体的问题呢

因为它涉及面太多

而且它里面的材料并不很丰富

我们没有办法来一一地进行解释

那我们主要是从它的族姓

它的文化生活方式它的转轨

这种转轨它通过哪一个面向

哪一个层面来体现的

这个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从这个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到

包括其他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情况

就是这个案例

和我们刚才讲到其他方面的

它们这种行为记载的历史事实也好

或者是它的活动也好

都围绕一个中心环节来展开的

就是他们的祖先祖父曾祖高祖

和他的父亲到他的本人

他们的生活轨迹大部分都是跟从于政府

担任文官特别是武官这个途径来展现出来的

换句话说

这个家族在墓志铭里边所体现出最突出的事迹

他是担任政府的官员

而且他的活动他的行为

都是对于朝廷

就是为朝廷服务

为政府服务

走上政治性的这样一种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

这样一种行为应该说是属于记载者

包括被记载者的他生前的这种活动当中的

应该说是最主要的那个内容

否则的话他的墓志铭里边

不会记载这么详细

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得出来呢

就是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这个北方其他民族

就是汉族以外

尤其是从事游牧社会生活的这批

从草原进入到中原以后

他的生活的基本指向就是以当官为主

而且这些人他有天然的武将经历

和他丰富的经验

所以他在朝廷里边所担任的职位

一般都跟军职有关系

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

能反映出游牧人的基本特性

所以这种政治上的行为

是他们进入到内地

也就是他们文化转型思想风范转型

包括其他各个方面转型当中一个主要依托

说到这个地方

我们就联想到我们以往前两讲所涉及到的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陇集团”

或者叫“关陇贵族集团”

那么关陇集团也好

贵族集团也好

这个都是当时社会那种现象当中的一个部分

这个时期是西魏时期宇文泰为了跟东魏抗衡

东魏当时的力量比西魏要强

东魏这边天时地利人和物产丰富人员众多

东西南北

所以东和西之间二者相抗的时候

它处在劣势这一方

宇文泰就团结在一起

不问出身不问来源

胡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团

然后以关陇为家

其他的地方你来去不问

就形成这么一个价值系统

以这个胡汉结合

形成了“周礼六官”制度为核心

这么一个集政权

军权和其他各种权力为一身

这么一个政治组织

在这个政治组织里边

东西南北各色人等

都形成了这个组织的核心成员

他们通过这样一种行为

来构建西魏

最后演变成北周

然后跟东方看齐

最终就将东魏之后的北齐兼并了

在政治战争在军事冲突当中

它由弱变强由小变大

最后唐朝和隋朝之间这个建构统治集团

都是从这个集团里边发展过来的

这似乎反映出在北朝尤其是北朝之后

和隋唐之间

当时在政治捭阖纵横捭阖的过程里边

它这个集团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

这种基本倾向正是决定了当时社会

那种政治军事和国家王朝变动的这么一个主流

决定这它应该说一个主旋律

是一个决策中心

所以这些人

他们介入到这个里边

就慢慢慢慢通过政权的建构

然后进入到隋唐的时候

它的这种民族性文化性

其他方方面面也都跟着它的政权

和他的政权服务里边军职

文职方面发生变迁

所以我们在研究和总结这个地方的时候

这种行为我们看到:它在北方社会

它具有一种突出性

而且它是由某种程度的一种规范性

它不是单个个别的案例

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文化转型

和族性转移

就把它归结为是通过参与政治性活动

具体说担任文武百官的这么一个职位

在这样一个过程里边

逐渐所形成的

是不是可以这么去理解

民族性文化性的转型

是以政治行为为它的一个集中化的反映

这个就是我们做的一个简单性的结论

我们不知道这种结论是对还是不对

但是我们总的感觉

它似乎能够捕捉到当时社会

那个主旋律当中的一个层面

这就是我们跟大家交流的

这么一种趋势

所以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自然会考虑

如果大家很熟悉

中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构建的

我们说中华大家庭里边

从古代社会里边就是你来我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了一种多民族共建的一个

不论是一个政权还是多个政权

不论是分散的还是属于统合的

正是在这样一种纷繁复杂

前后不断的变迁过程里边慢慢形成的

如果我们感觉到这样一种结论

能够符合历史的相貌的话

那么我们现在就关注历史的具体细节

而我们所谈到这个个案

无疑它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

那个特定阶段

特定的地域里边所形成的一种历史面向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

民族文化乃至民族特性

它在转变它在适应

它在适应主流社会的时候

它可能是表现得多种多样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可能没有一个就像我们说的非常整齐划一

的那么一种发展的一个状态

我们不妨可以进行总结

可以形成一些规则性

或者类型式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看这可能就是一种类型

这个类型我们就把它规约于政治支配下

政治行为支配下的或者烘托之下的

一种民族文化的转型

这是我们所谈到的这么一个核心

唐史四讲课程列表:

第一讲 唐朝的疆域与疆域观念

-第一节 本讲之主旨

--第一节 本讲之主旨

-第一节 本讲之主旨--作业

-第二节 观察方法

--第二节 观察方法

-第二节 观察方法--作业

-第三节 古今之别

--第三节 古今之别

-第三节 古今之别--作业

-第四节 王朝统辖的重心(上)

--第四节 王朝统辖的重心(上)

-第五节 王朝统辖的重心(下)

--第五节 王朝统辖的重心(下)

-第五节 王朝统辖的重心(下)--作业

-第六节 疆域的变易性(上)

--第六节 疆域的变易性(上)

-第七节 疆域的变易性(下)

--第七节 疆域的变易性(下)

-第七节 疆域的变易性(下)--作业

-第八节 唐朝疆域的本质

--第八节 唐朝疆域的本质

-第八节 唐朝疆域的本质--作业

第二讲 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

-第一节 什么叫唐朝的南北兼跨?

--第一节 什么叫唐朝的南北兼跨?

-第一节 什么叫唐朝的南北兼跨?--作业

-第二节 局面形成的条件(上)

--第二节 局面形成的条件(上)

-第三节 局面形成的条件(下)

--第三节 局面形成的条件(下)

-第三节 局面形成的条件(下)--作业

-第四节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上)

--第四节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上)

-第五节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下)

--第五节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下)

-第五节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下)--作业

-第六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上)

--第六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上)

-第七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中)

--第七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中)

-第八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下)

--第八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下)

-第八节 盛世局面维系的有限性(下)--作业

-第九节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上)

--第九节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上)

-第十节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下)

--第十节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下)

-第十节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下)--作业

第三讲 粟特及后裔墓志铭文书写的程式意涵

-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作业

-第二节 康婆墓志

--第二节 康婆墓志

-第二节 康婆墓志--作业

-第三节 康庭兰墓志(上)

--第三节 康庭兰墓志(上)

-第四节 康庭兰墓志(下)

--第四节 康庭兰墓志(下)

-第四节 康庭兰墓志(下)--作业

-第五节 曹闰国墓志

--第五节 曹闰国墓志

-第五节 曹闰国墓志--作业

-第六节 总结

--第六节 总结

第四讲 墓志铭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问题

-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作业

-第二节 这方墓志说了什么?

--第二节 这方墓志说了什么?

-第二节 这方墓志说了什么?--作业

-第三节 地著化问题

--第三节 地著化问题

-第三节 地著化问题--作业

-第四节 结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二节 康婆墓志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