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四章 >  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线视频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下一节:Video4.2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主题是

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

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1956年4月和5月

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和最高国务会议上

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

独立自主地探索

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认为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

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

为此

毛泽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好 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从理论上看

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

努力把党内党外 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

直接的 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既包括党内的因素

也包括党外的因素

既包括国内的因素

也包括国外的因素

既包括直接的因素

也包括间接的因素

在毛泽东看来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矛盾中

通过它们之间又统一又斗争而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

一般来说

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 统治地位的

占有压倒的优势

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

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

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

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从实际来看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在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

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956年4月和5月

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和最高国务会议上

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

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

社会主义道路

他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

少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

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所谓十大关系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

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与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

其中前五条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关系

着眼于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

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第四第五条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这样就初步提出了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后五条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良好开端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

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

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那么怎么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这就是我们第二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多次强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将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作为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的六条标准中

最重要的一条

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

指出工 农 商 学 兵 政 党这七个方面

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要领导工业 农业 商业

文化教育 军队和政府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

他指出

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

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

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

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

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第二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八大就提出了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要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

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

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

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

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

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

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

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毛泽东还提出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必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毛泽东提出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 复杂性和长期性

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

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中国50年不行

会要100年

或者更多的时间

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逐步克服盲目性

认识客观规律

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第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现实意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重要观点

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个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 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

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这个方针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毛泽东为我党制定的一贯方针

历史和现实证明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

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二 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

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指导和借鉴作用

毛泽东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

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十种关系

十大矛盾

这十大矛盾的内容

在今天的建设中仍然存在

其解决方式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

重要的经验指导和借鉴作用

那么第三点

有助于我们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 大变革 大调整时代

只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

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旗帜

牢牢把握大团结 大联合的主题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

找到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按照这一要求

要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贯彻落实好党的宗教政策

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

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好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1.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Video1.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1作业

-1.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Video1.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1.2作业

-1.3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

--Video1.3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

--1.3作业

-1.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Video1.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4作业

第二章

-2.0导学

--Video 2.0本章导学

--2.0作业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什么要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

--Video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什么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

--2.1作业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关联

--Video2.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关联

--2.2作业

-2.3为什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Video2.3为什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2.3作业

-2.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Video2.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4作业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Video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2.5作业

第三章

-3.1作为过渡性阶段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Video3.1作为过渡性阶段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3.1作业

-3.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Video3.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3.2作业

-3.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Video3.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3作业

-3.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Video3.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4作业

-3.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Video3.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5作业

第四章

-4.0本章导学

--Video4.0本章导学

--4.0作业

-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4.1作业

-4.2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Video4.2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4.2作业

-4.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40年的关系

--Video4.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40年的关系

--4.3作业

-4.4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

--Video4.4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

--4.4作业

-4.5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Video4.5对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4.5作业

第五章

-5.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Video5.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5.1 作业

-5.2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和内涵

--Video5.2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和内涵

--5.2 作业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内涵

--Video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内涵

--5.3 作业

-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Video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4作业

-5.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Video5.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5作业

-5.6“三步走”发展战略

--Video5.6“三步走”发展战略

--5.6作业

-5.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Video5.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5.7作业

第六章

-6.1导言:三个代表_

--Video6.1导言:三个代表_

--6.1作业

-6.2三个代表的形成

--Video6.2三个代表的形成

--6.2作业

-6.3三个代表的核心观点_

--Video6.3三个代表的核心观点

--6.3作业

-6.4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Video6.4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6.4作业

-6.5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Video6.5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6.5作业

第七章

-7.0科学发展观 • 导学

--Video7.0科学发展观 • 导学

--7.0作业

-7.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Video7.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7.1作业

-7.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Video7.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7.2作业

-7.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

--Video7.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

--7.3作业

-7.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Video7.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4作业

第八章

-8.0导入

--Video8.0导入

-8.1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Video8.1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8.1作业

-8.3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Video8.3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8.3作业

-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Video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8.4作业

-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Video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8.5作业

第九章

-9.1中国梦的提出

--Video9.1中国梦的提出

--9.1作业

-9.2中国梦的内涵

--Video9.2中国梦的内涵

--9.2作业

-9.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Video9.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9.3作业

-9.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Video9.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9.4作业

第十章

-10.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一)

--Video10.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一)

--10.1.1作业

-10.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原因(二)

--Video10.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原因(二)

--10.1.2作业

-10.1.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念支撑 (三)

--Video10.1.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念支撑 (三)

--10.1.3作业

-10.1.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四)

--Video10.1.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四)

--10.1.4作业

-10.1.5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五)

--Video10.1.5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五)

--10.1.5作业

-10.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Video10.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2 作业

-10.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Video10.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3作业

-10.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Video10.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0.4 作业

-10.5建设美丽中国

--Video10.5建设美丽中国

--10.5 作业

第十一章

-1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与内在逻辑

--Video1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与内在逻辑

--11.1作业

-1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Video1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11.2作业

-1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Video1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1.3作业

-1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Video1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4作业

-11.5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

--Video11.5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

--11.5作业

-11.6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Video11.6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1.6作业

-11.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Video11.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11.7作业

-11.8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形成发展

--Video11.8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形成发展

--11.8作业

-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Video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1.9作业

-11.10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Video11.10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11.10作业

-11.1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Video11.1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1.11作业

-11.12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Video11.12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1.12作业

第十二章

-12.0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Video12.0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2.0作业

-12.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Video12.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1作业

-12.2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和建设目标

--Video12.2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和建设目标

--12.2作业

-12.3强军梦支撑中国梦

--Video12.3强军梦支撑中国梦

--12.3作业

-12.4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Video12.4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12.4作业

-12.5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Video12.5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2.5作业

第十三章

-13.1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Video13.1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13.1作业

-13.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Video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3.2作业

-13.3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Video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13.3作业

-13.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Video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4作业

-13.5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Video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13.5作业

第十四章

-1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Video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4.1作业

-14.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Video 14-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4.2作业

Video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