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在线视频

下一节: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主题的变革

哲学范式的变革

基本内容的变革

主题的变革

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与旧哲学掩盖其阶级实质

并局限于抽象的理论主题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赖以创立

并获得发展的时代

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

开始形成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

自觉地意识到了

这一历史任务

并对实现这一历史任务

作出深刻的哲学论证

从而使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这一主题的确立

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鲜明的阶级性

那么何为无产阶级

和人类的解放呢

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是相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意义上的

“政治解放”而言的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实现了政治国家

与宗教的分离

使人们获得了宗教信仰自由

同时废除了等级制

宣布出身

等级

文化程度

职业

为非政治的差别

规定了公民在政治上

和法律上的平等

从而获得了这一意义上的

“政治解放”

政治解放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个重大进步

也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之一

但是这种政治解放

依然是有限的

不彻底的解放

其根本原因在于

没有触动旧社会大厦的支柱

私有制

他在消除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的同时

却强化了人对物的依附

实质上是以经济等级

取代了政治等级

以一种新的奴役形式

代替了旧的奴役形式

因此

这种政治解放

所实现的平等

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

而不是真正的

实质上的平等

它所实现的解放

也只能是有产者的解放

而不是全人类的解放

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

“政治解放本身

并不就是人的解放”

只有从政治解放

进展到人的解放

从“市民社会”进展到“人类社会”

才能使人从旧社会的全部奴役中

彻底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仅深刻指明了

人类解放的前进方向

而且找到了

实现人类解放的承担者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但实际上

又被剥夺了

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和权利

是一个

“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

它“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

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

就不能解放自己”

因此无产阶级具有最彻底的

革命性

它的历史使命

不是消灭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

而是消灭一切阶级

和阶级对立本身

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放主题

及其阶级性

使其具有高度的革命品格

它既不是少数精英的哲学

也不是价值中立的抽象观念

而是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

强大思想武器

哲学范式的变革

科学的实践观

第一

实践的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获得决定性奠基的确切标志

以往的哲学

仅仅局限于在理论上“解释世界”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

则不仅要求解释世界

更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与其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主题

是高度统一的

第二

实践与人类社会

实践

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既是一种感性的

客观的活动

又是一种主体的

能动的活动

在这种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思维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

人与自然

获得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一方面

科学的实践观

坚持自然界的先在性

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认为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

无疑对人及其活动具有“优先地位”

并在事实上构成

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前提

然而

由于自然界的直接存在形态

无法满足人的需要

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

不断地改变自然界的直接存在形态

所以现存的感性世界

就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界”

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实践活动

理解为现从感性世界的基础

另一方面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人与自然对象

发生现实的

历史的联系

也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同时

实践活动结束时

所得到的结果

在实践活动开始时

就已经在活动着的头脑中

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

并通过活动转化为现实

实践中包含着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其意识的现实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

实践活动

是人类所面临的

一切现实关系

和矛盾的总根源

因而也是调整和改变这种关系

扬弃和克服这种矛盾的基本动力

第三

实践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观中

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先在性

和客观实在性的同时

确认实践

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

在历史观中

它确认实践

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认为全部社会生活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历史无非是

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

在辩证法中

它在确认自然界普遍联系

和发展变化的同时

确认实践本身

就是一种

否定性的辩证运动

在认识论中

它确认实践

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认为认识是主体

在实践基础上

对客体的反应

实践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价值论中

他确认实践

是价值关系形成

和发展的基础

认为真理与价值

在实践活动中

实现其具体的

和历史的统一

基本内容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由于哲学主题

和核心观点的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世界观”

即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正确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从而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

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第一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

近代唯物主义

是与辩证法相脱节的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

几乎完全站在形而上学的立场上

而费尔巴哈同样没能从这个立场上

摆脱出来

与此相反

德国思辨哲学

积极的复活了古代的辩证法

但这种辩证法却是颠倒的

立足于唯心主义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反

他指出了物质世界

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与唯心主义辩证法相反

他指出

真正运动

发展着的

不是思想观念

而是物质事件

第二

唯物主义自然观

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以前

历史观领域

一直为唯心主义所统治

人类历史始终被视为一种“天命”

“神意”

英雄人物的主观创造

或抽象人性的展开过程

即使像费尔巴哈这样

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只要一进入历史领域

也都毫无例外地陷入

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幻想

因而只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

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

是由于以往的哲学家

完全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不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把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排除于历史之外

从而造成了自然界

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僵硬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物质实践

理解为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认为人们在物质实践活动中

既改变了自然界

也改变着人类历史

因此自有人类以来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影响

相互统一的

第三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前者突出展现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

辩证法维度

即辩证法从根本上

融入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中

后者突出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内含的历史性维度

即唯物主义在被贯彻到自然领域的同时

被贯彻到历史领域之中

这两个方面统一的结果

就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

今天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今天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4.1实践的本质

--4.1实践的本质

-4.2实践的类型

--4.2实践的类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