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在线视频

下一节: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认识的运动过程

就是在实践基础上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也有理性认识

再回到实践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由两次飞跃构成的

既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过程

就是从实践到认识

又从认识到实践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的运动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包括两个认识阶段

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运动

首先表现为在实践的基础上

由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即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始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由感觉器官

直接感觉到关于事物的现象

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有如下特征

其一

直接性

感性认识是

依靠人的感官

直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

它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

几乎没有中间环节

其二

生动性

具体性

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

是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其三

表面性

片面性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

表面、片面现象的反映

并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是其局限性

感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和特性的反映

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它是感性认识

从而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

起始环节

如面对一个苹果

人们通过眼睛的观察

形成了圆、红、大的认识

通过舌头的品尝

形成了甜的认识

通过手的触摸

形成了硬的认识

这些就是感觉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性的反映

是多种感觉的组合

比如一个又红又大

又圆又甜

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这就是关于苹果的知觉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

形成的感性形象

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

回忆和再现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

已经包含着认识

由直接向间接

由个别向一般的发展趋势

比如上面说的那个

“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被人吃了

此时作为对象的苹果

已经在现实中消失

但这个苹果的整体形象

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我们还可以回忆起

这个苹果

这个在记忆中的

苹果形象

就是这个苹果的表象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

是人通过抽象思维的形式

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

和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

得到的关于

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

其一

间接性

理性认识是

人脑通过思维而达到的

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反映

是通过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

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其二

抽象性

理性认识是

对大量感性材料

抽象概括而形成的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因而不是具体生动的

其三

深刻性

理性认识

以事物的本质

为反映内容

因而比感性认识

更高级、更深刻

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

一般性、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

是理性认识中

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是思维的细胞

判断是通过概念

对思维对象表示肯定

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

或联系的逻辑反映

判断是思维掌握客体的一种

必要的形式

知识的成果就体现在判断中

科学定律、理论原则

都以判断的形式存在

推理是由已知的判断

合乎规律地

推出

未知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它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

一般联系

推导出个别联系

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个别联系

推导出一般的联系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它们是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辩证统一的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上看

人们在实践中

总是首先接触一个个事物的现象

得到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

然后进行抽象思维

从大量个别的事物中

发现一般的规律性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感性认识

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人类认识的真正任务

在于通过感觉而达到思维

透过现象而深入本质

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

规律性的认识

人们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

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为此就必须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由感性认识

而来的理性认识

反过来又能

指导和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

指导人们的实践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

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

感性认识必须用

概念等理性形式来表示

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

进行认识

另一方面

理性认识中

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理性认识

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而且需要用语言或文字等

感性形式来表达

总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统一的基础是

实践

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这个飞跃的实现

不是自发的

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 感性材料要丰富可靠

这是实现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隐藏在多种现象背后的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就必须占有

十分丰富而又系统可靠的

感性材料

为此

人们必须深入实践

进行广泛而扎实的调查研究

尽可能全面地

收集和占有客体的感性材料

2

对感性材料要进行加工整理

感性材料是粗陋的

本质与现象、真与假等

往往混杂在一起

这时就要在掌握

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开动脑筋

进行思考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

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然后才会形成

概念和系统的理论

3 要运用辩证的理论思维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是个相当复杂的工作

需要运用一系列的

互相联系

互相补充的思维方法

如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具体等

不认真掌握

和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就不可能取得正确的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原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上

要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经验论认为

只有感觉经验是可靠的

而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唯理论则强调

理性认识的可靠性

否认感觉经验的可靠性

二者都割裂了感性认识

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陷入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之中

都不能正确地说明认识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

要克服和纠正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共同错误

都在于割裂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

辩证统一关系

各自走向了一个极端

以上便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

谢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4.1实践的本质

--4.1实践的本质

-4.2实践的类型

--4.2实践的类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