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在线视频

下一节:9.2个人的历史作用

返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

历史运动规律

形成并实现于人的现实的

实践活动

体现着社会结构诸要素

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那么

如何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

更好地体现主体性的因素

彰显人民群众

在这一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今天我们来学习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这一小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长期占据支配地位的是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它们认为

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的

被动的因素

是英雄人物“盲目的追随者”

社会历史

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与此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

作为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

始终是社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始终是先进生产力

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的力量

也就是说

围绕人在历史上作用的问题

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即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

为什么会出现英雄史观

与群众史观的对立

归根到底在于对社会历史观

基本问题理解的偏差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英雄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

片面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

意志和思想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从而把历史看作是由

英雄创造出来的

英雄史观主要有两种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

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

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认为

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由少数英雄人物

和帝王将相的思想智慧

品格才能和愿望意志决定的

梁启超明确指出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

舍英雄几无历史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

则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英国学者卡莱尔也认为

全世界的历史

“实际上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伟大人物的思想

外在的

物质的结果”

“这些伟人的历史

真正构成了

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德国哲学家尼采

更是把“超人”

看作是历史的主宰者

认为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

人民群众只是“奴隶”

或“畜群”

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等等

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认为

历史是由某种客观的

神秘的精神力量

如“上帝”

“天命”

“宇宙精神”等决定的

少数英雄人物

自觉不自觉地

充当着这种客观精神力量的

体现者和执行者

人民群众

只能完全听从这种精神力量

及其代理人的支配

英雄史观的出现

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和认识论根源

从社会历史根源来看

随着物质劳动

和精神劳动的分工

以及阶级对立的出现

广大人民群众

长期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

其历史创造性

得不到充分发挥

和社会应有的承认

而统治阶级

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

总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

才能等社会的

历史的差别

说成是永恒的

自然的差别

从而贬低了人民群众

在历史中的作用

从认识论根源看

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

主要是因为停留于

历史现象的表面

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

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

加以夸大

并绝对化

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

及其历史活动

置于视野之外

很显然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与英雄史观有着根本的区别

首先

唯物史观是从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

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

主体及其活动

因为只要承认物质生产实践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承认人们的社会存在

对人们意识的决定作用

就必然承认

人民群众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

唯物史观

是从整体的历史过程考察和说明

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

因为如果仅仅停留于

孤立的个体活动和历史事件

就会把个别人物神圣化

认为历史

仅仅是由少数杰出人物

和英雄人物创造的

接下来

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这里

首先要搞清楚

“人民群众”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阶级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

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由于社会形态

阶级结构

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不同

人民群众中有不同的内容

但总体来说

从量的规定性上来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中的

绝大多数

在任何时候

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从质的规定性上看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

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历史首先是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的承担者

是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者

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

不断积累生产经验

改进生产工具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长

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就是建立在劳动群众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基础之上的

其次

人民群众

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一切精神财富

得以产生的最终源泉

都根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离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和生活实践

任何思想家

科学家

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活动

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毛泽东曾经说过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人民群众

对精神财富地创造

突出地表现在

他们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

从而提供丰富的初成品

成为许多伟大的

艺术作品的直接依据

例如

我国著名的古代诗歌集《诗经》

古典小说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德国歌德的《浮士德》等

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

创作而成的

我国西汉后期的重要农书《氾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元代王祯的《农书》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也都是在总结劳动群众的

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编写而成的

而且人民群众

对精神财富的创造

所起的作用

还表现在他们直接创造出

无数优秀的精神产品

例如古代印度

和欧洲的许多史诗作品

古埃及的金字塔文化

我国古代

敦煌石窟的雕塑和壁画

以及我国少数民族

创造了大量思想文化瑰宝

都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最后人民群众

是实现社会变革的

决定性的力量

人类历史表明

一切真正的社会革命的运动

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组织起来

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无论是在革命的年代

还是在改革的年代

人民群众都是决定性的

社会变革力量

人心所向

体现了时代的变革要求

代表了历史的主流

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总之

正是人民群众

世世代代的实践活动

创造着历史

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并最终决定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可以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的

它总是要受到

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里的条件

既包括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也包括文化条件

恩格斯明确指出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

但是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

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

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

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

甚至那些萦回于

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实践

不断地认识条件

改变条件

创造条件

才能够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总之

我们只有在正视群众史观

和英雄史观

根本对立的基础上

科学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顺应人民意愿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才能够更好地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向前发展

那么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大家下去之后

认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1哲学与世界观、人生观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1.3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上)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下)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4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5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3.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下)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4.1实践的本质

--4.1实践的本质

-4.2实践的类型

--4.2实践的类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3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4.4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2认识的运动过程(上)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3认识的运动过程(下)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4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5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 认识与真理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1价值与价值评价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2价值评价及其科学性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6.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第六章 价值与价值评价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1历史与人的活动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7.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8.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2个人的历史作用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9.3群众的组织和作用的发挥

-第九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10.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第十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9.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