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的灵感与假设,科学的实验设计,精妙的研究策略、严谨的实验方案,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应用,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剖析,伦理与学术道德的恪守,科研设计带您实现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开设学校:中南大学;学科:医药卫生、
创新的灵感与假设,科学的实验设计,精妙的研究策略、严谨的实验方案,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应用,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剖析,伦理与学术道德的恪守,科研设计带您实现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1.1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1.1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习题
-1.2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1.2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习题
-1.3科研道德与诚信教育
--1.3 科研道德与诚信教育 习题
-1.4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1.4 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习题
-1.5动物实验的伦理学原则
--1.5 动物实验的伦理学原则 习题
-1.6医学科研项目的选题
--1.6 医学科研项目的选题 习题
-2.1假说的作用与特点
--2.1 假说的作用与特点 习题
-2.2形成假说的思维方式
--2.2形成假说的思维方式 习题
-3.1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被试因素
--3.1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被试因素 习题
-3.2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研究对象
--3.2 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研究对象 习题
-3.3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实验效应
--3.3 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实验效应 习题
-4.1医学科研统计学设计的目的与基本策略
--4.1 医学科研统计学设计的目的与基本策略 习题
-4.2对照原则-对照的意义与形式
--第四章 医学科研设计的统计学原则--4.2 测试
-4.3对照原则-对照的设置与常见错误
--4.3 对照原则—对照的设置与常见错误 习题
-4.4随机、重复、均衡及盲法原则概述
--4.4 随机、重复、均衡及盲法原则概述 习题
-4.5随机原则
--4.5 随机原则
--4.5 随机原则 习题
-4.6重复原则
--4.6 重复原则
--4.6 重复原则 习题
-4.7均衡原则
--4.7 均衡原则
--4.7 均衡原则 习题
-4.8盲法原则
--4.8 盲法原则
--4.8 盲法原则 习题
-4.9科研数据中离群值的识别与处理
--4.9 科研数据中离群值的识别与处理 习题
-4.10科研过程中对P值的正确理解
--4.10 科研过程中对P值的正确理解 习题
-4.11常见的随机化设计
--4.11 常见的随机化设计 习题
-4.12配对、配伍和交叉设计
--4.12 配对、配伍和交叉设计 习题
-5.1实验误差及控制
--5.1 实验误差及控制 习题
-5.2有效数及其处理
--5.2 有效数及其处理 习题
-6.1医学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概述
--6.1 医学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概述 习题
-6.2常用生物组织的固定剂
--6.2 常用生物组织的固定剂 习题
-6.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价与非特异染色的控制
--6.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价与非特异染色的控制 习题
-7.1基因文库及其应用
--7.1 基因文库及其应用 习题
-7.2组学的研究意义
--7.2 组学的研究意义 习题
-7.3蛋白功能研究的基本策略
--7.3 蛋白功能研究的基本策略 习题
-7.4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7.4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习题
-7.5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基本策略
--7.5 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基本策略 习题
-7.6分子生物学实验微量操作技巧
--7.6 分子生物学实验微量操作技巧 习题
-8.1细胞增殖的研究方法
--8.1 细胞增殖的研究方法 习题
-8.2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
--8.2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 习题
-8.3免疫应答简介
--8.3 免疫应答简介 习题
-8.4免疫细胞分离技术
--8.4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 习题
-8.5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8.5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习题
-8.6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8.6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 习题
-8.7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1
--8.7 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1 习题
-8.8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2
--8.8 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2 习题
-8.9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3
--8.9 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3 习题
-8.10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4
--8.10 抗肿瘤研究的基本策略-4 习题
-9.1动物实验的一般原则
--9.1 动物实验的一般原则 习题
-9.2动物行为学观察研究的一般原则
--9.2 动物行为学观察研究的一般原则 习题
-9.3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观察
--9.3 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观察 习题
-10.1功能型研究的基本思路概述
--10.1 功能型研究的基本思路概述 习题
-10.2 在体实验与体外实验的结合
--10.2 在体实验与体外实验的结合 习题
-10.3 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相结合
--10.3 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相结合 习题
-10.4 增加和减少验证相结合
--10.4 增加和减少验证相结合 习题
-10.5 配体-受体顺向与逆向研究
--10.5 配体-受体顺向与逆向研究 习题
-10.6 细胞水平功能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10.6 细胞水平功能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习题
-11.1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1——实验结果可靠吗
--11.1 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1——实验结果可靠吗 习题
-11.2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2——实验结果可靠吗
--11.2 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2——实验结果可靠吗 习题
-11.3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3——实验结果可靠吗
--11.3 实验结果的专业判定3——实验结果可靠吗 习题
-11.4实验结果的专业分析1——实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
--11.4 实验结果的专业分析1——实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 习题
-11.5实验结果的专业分析2——实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
--11.5 实验结果的专业分析2——实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 习题
罗自强:男,博士,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生理学报》常务编委。《生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负责人,生理学慕课负责人。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医学科研设计》负责人。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项目、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中青年基金)课题、湖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麻醉生理学》,副主编多本《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和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南大学第二届校级教学名师。主讲医学科研概述,科研假说及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科研设计中的均衡原则和盲法原则,机能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实验结果的专业判断与分析。
秦晓群:男,医学博士,生理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长。主要专业领域为肺脏和呼吸生理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气道生理稳态和应激控制”、“哮喘和气道高反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
黄菊芳:女,1965年9月出生,博士,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解剖学会理事、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科研方向为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研究、生物类文物保存技术研究、生物样本库(人类遗传资源库)规范化建设等;主要教学课程为《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科研设计》、《数字医学》等;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14年,在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技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1项(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持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专项(含主任基金)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其它国家级、省部级、厅级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共计87篇;申请专利20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6项, 授权实用新型 13项,软件著作权1项并成功转让。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其它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5项。先后2次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全国先进个人。2017年被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主讲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双聘教授”。
胡长平,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湘雅药学院副院长、临床药学系主任和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和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第五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中国药理学通报》和《神经药理学报》等杂志编委。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以及美国心脏协会博士后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博导类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05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黎明:女,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青年科学家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委员。《实用预防医学》、《中国免疫学杂志》、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等杂志编委。科研方向为肿瘤免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5本,参编5本。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作者)、中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李家大:男,博士,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1993年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9年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睡眠节律紊乱、儿童孤独症、GnRH缺陷等疾病致病基因功能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课题、863课题以及湖南省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在Science、Nucleic Acids Res、 J Neurosci、JBC等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四)、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
何海伦:女,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副主任。 主讲《生物化学》多年,并主讲《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应用》《生物技术概论》等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参与编写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长期从事微生物酶结构和功能及生物资源酶解利用的相关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省部课题2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
曾小敏:女,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第六版),参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管理统计及软件应用》;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第一、二版)、《SPSS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学(卫生)统计学”主讲教师。
熊鲲:男,1976年生,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和中南大学“531”人才工程第三梯队培养对象。全军颅脑创伤救治中心临床科研转化协作项目顾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Molecular Neurobiology, Oncotarget,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和Exp Eye Res等SCI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吴阶平医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30篇。
史静琤:女,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健康测量、医疗保险政策评估。现为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统计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委。2005年与2015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耶鲁大学与杜兰大学学习。主持并参与了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荣获201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论文1篇,参编各层次规划教材10余部。
程岩,博士,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优青,湖南省百人计划,湖南省杰青,湖湘青年英才,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药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被宾州州立大学聘为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肿瘤发生、发展和恶化及药物耐药性的机理;实验治疗学;新药的筛选和研发及药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了两本中文著作和一本英文著作。主持美国国防部乳腺癌博士后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2014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青年973)学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