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 >  第三专题 打破思维的壁障 >  3.5转变惯性思维 >  3.5转变惯性思维

返回《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5转变惯性思维在线视频

下一节:3.6消除权威思维

返回《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5转变惯性思维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来给大家谈一谈

如何摆脱惯性思维

明朝的时候

有一个才子叫唐伯虎

有一天

一个财主老太婆过生日

家人请唐伯虎去题诗

唐伯虎挥毫泼墨

写下四句诗

这个老妪不是人

家人非常生气

他笔锋一转

九天仙女下凡尘

家人又非常高兴

唐伯虎马上写下第三句

儿孙个个都是贼

家里人又一个个面如土色

他马上又写下第四句偷来蟠桃奉至亲

这个小故事流传甚广

问问两位同学有没有觉得唐伯虎的这首诗

很有妙处

我觉得非常妙

妙就妙在它一波三折

欲扬先抑

一波三折欲扬先抑

的确

唐伯虎这首诗从艺术上来讲

是巧妙地利用了我们

对某些词汇理解的惯性

海宁同学说一说这首诗里边

他巧妙的利用了人们哪些方面的理解惯性

不是人

不是人

都是谁

都是贼

都是贬义的

对 不是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当中

是骂人的话

在这里却被褒奖成九天仙女

我们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摆脱惯性思维

是指摆脱惯性思维的负面影响

而不是指一些正面的影响

那么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惯性思维

所以惯性思维

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因过去的经验得到恍惚的强化

而形成的一种本能性的或者倾向性的

意见或者思维方式

这里有两个要点

第一是基于过去的经验

第二

过去的这个经验被反复的强化

因此才会形成本能性的或者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正因为被反复的强化

所以它有可能会影响我们以后

对新的问题的解决

基于此

我今天要跟各位同学介绍五种常见的惯性思维

第一种

我们把它叫做

语言惯性或者叫做表达惯性

给大家讲一个小笑话

一位县长下乡检查工作

碰到一个农民到了吃饭的时刻

县长邀请农民一块进餐

农民说 领导先吃 俺不忙

俺平时这个时候都是先喂畜生吃

这县长一听就急了

你会不会说话呀

农民又说

俺不太会说话

我平时和畜生说话

说习惯了

这县长哭笑不得

我想问问两位同学在这个笑话里边

之所以农民会说出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话语

是因为什么原因

习惯用语吧

就习惯就平时因为讲惯了之后

所以说有一种惯性思维在里面

惯性思维

他实际上是没有注意说话的对象

纯粹是根据平时表达的惯性

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表达惯性

或者叫做语言惯性

事实上 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师生之间也有很多惯性地表达

你们从小学读到大学

跟老师简单说说

哪些老师的惯性表达给你们印象比较深刻

英语老师吧

老师 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喜欢说啥

Do you understand

Do you understand

恩 还有班主任也经常说

班主任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最差的一届

事实上

我们有很多老师的确有那种职业的口头禅

我的印象当中

数学老师也好

语文老师也好

这个历史老师也好

地理老师也好啊

我说 网上看到有人说地理老师喜欢说这话

我说这位同学

你的灵魂现在比大西洋还要遥远

这话就是用来说有的同学开小差了

灵魂已经飘到天外去了

等等等等

诸如此类 还有很多

第二个方面的惯性

我们叫做理解惯性

如果我要两位同学用三个词

来形容一下汉奸是个什么形象

你会想到哪些词汇

尖嘴猴腮

尖嘴猴腮啊

见风使舵

见风使舵

狡猾

狡猾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

我问你们两位

为什么汉奸一定会是这种形象

一定是尖嘴猴腮

他就不能玉树临风

他就不能英俊潇洒

可能受电视上的影响

受电视上的影响

这个其实就是老师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理解惯性

我们看到某一个特定的词

按照我们习惯性的理解

形成对这个对象的一种特定的理解

但这个的理解不一定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如果不能摆脱惯性思维

有可能会妨碍我们对问题的解决

八十年代的时候

流行一个脑筋急转弯

所以有一位母亲带一对女儿到公园里面去玩

这一对女孩长的很相近

个头也一般大

穿着打扮

行为举止都非常的逼真神似

有人就问

这两个小女孩是双胞胎吗

妈妈回答不是

但是这两个小女孩同父同母

同年同月同日所生

两位同学能够解释一下

一对同年同月同父同母同日

所生的两个小女孩

竟然不是双胞胎

你觉得可能么

我觉得不可能

你觉得不可能(一定是双胞胎)

海明你觉得有可能吗

额 多胞胎中的两个

多胞胎当中的两个

如果想着两个小女孩

同年同月同日同父同母所生

我们一般理解一定是双胞胎

这就是所谓的理解惯性

而事实上

她只是多胞胎当中的两个而已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介绍的第二种惯性

第三个惯性叫诱导惯性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老鼠是两条腿走路

你或许会有些茫然

他一提示你一下

你把老鼠跟动画片联系起来

这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老鼠

米老鼠 米老鼠

事实上

生活当中的老鼠是四条腿的

可是动画片米老鼠却只有两条腿

如果我们再问你什么鸭子是两条腿走路

你会想到什么

唐老鸭

唐老鸭

两个人异口同声

可是我要恭喜你们

你们的回答的确是被老师误导了

这个就叫做诱导惯性

所谓诱导惯性就是某种暗示下

所形成的一个陷阱

或者是错误的认知

因为所有的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的

你见过四条腿的鸭子么

这就是所谓的诱导惯性

另外

如果我问你老鼠的天敌是什么

我再问你猫的天敌又是什么

老鼠 不是

猫的天敌肯定不是老鼠

但是要是小孩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可能很快就回答

猫的天敌是老鼠

这就是一种诱导

生活当中要注重克服别人这种诱导

才有可能正确的解决问题

第四种

我们叫做立场惯性

所谓立场惯性就是保持自己既有的立场不变

从而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模式

博弈论里边有一个经典的案例

叫囚徒困境

甲乙两个人偷窃

被警方人赃俱获

警方怀疑他们还有别的案子

现在把两个人分开审问

如果甲乙两个人都坦白

警方认为他们一犯再犯

需要判处三年监禁

如果甲乙两个人都否认还有别的案子

警方苦于没有证据

只能判处两个人一年监禁

如果一方坦白一方抗拒

则坦白者当庭释放

抗拒者

五年监禁

那么我想请两位同学稍微思考一下

如果你们两是这个案子当中的当事人

把你们两分开审问以后

你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也就是说你们会选择坦白还是抗拒

如果是我的话

我会选择坦白

你会选择坦白

我也会选择坦白

为什么要选择坦白

对自身最有利

非常正确

实际上我们稍加分析一下

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

在这个案子当中

如果对方选择坦白

我也坦白

各三年

对方坦白我抗拒

那么他当庭释放

我要五年监禁

因此坦白对我来说是最优决策

同样

你这么想

我也这么想

双方都选择坦白

都是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立场惯性

事实上 在囚徒困境当中

最佳选择是你也抗拒 我也抗拒

只需要一年监禁就可以了

那么下面要跟大家讲的是 第五种

叫文化惯性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说一个美国人

一个英国人

一个日本人

一块喝咖啡

同时发现咖啡杯里有一只苍蝇

那么这三个国家的人

分别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反应

首先是英国人

他发现咖啡杯里有一只苍蝇

很生气 很郁闷

但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

虽然郁闷

还是一声不响的把钱掏出来

默默的就走了

如果是日本人发现咖啡里有一只苍蝇

他可能巴掌一拍

把服务员叫过来

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八格牙路

美国人则不一样

美国人喝出了苍蝇

他还把服务员微笑着叫过来

然后和蔼可亲的对他说

亲爱的小姐

为什么美国喝咖啡不是这么喝的

一瓶咖啡 一罐牛奶

一碟糖再加一小碟苍蝇

不过这个苍蝇加还是不加

加一只

还是加两只

就不用你们代劳了

显而易见的是

美国人是把服务员叫过来

幽上一默而已

因为美国人真发生了矛盾

他会找他的律师

我想请问两位同学一个问题

如果当时喝咖啡的还有一个中国人

你觉得最能代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的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择

把你们领导叫来

把领导叫来

的确

如果说美国人有事喜欢找律师

在咱们中国文化当中

中国人有事则喜欢找领导

因为只有领导才能拍板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惯性

那么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几种惯性

要如何才能摆脱呢

我给大家提供三点小的建议

第一点就是要破除成见

不要预先设定立场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时候

不要首先就有一个预先设定的答案和立场

这样才能有效地摆脱惯性

第二点建议就是要消解惯性

跳出既定的角色

我们人的生活当中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我有时候之所以会产生惯性

是因为我们是从自己的角色出发

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

第三点小建议就是要转换视角

要多维度的去思考问题

我们如果只是从一个视角

一个角度一个立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你永远或者讲你很难跳出

那个既定立场的框架

从而影响你对新的问题的解决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在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时候

能够有效地摆脱思维的惯性

下面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思考题

请大家看题板

那么今天的课就跟大家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课程列表:

第一专题 创新,我们别无选择

-1.1创新驱动时代

--1.1创新驱动时代

--1.1创新驱动时代

-1.2创新支撑创业

--1.2创新支撑创业

--1.2创新支撑创业

-1.3创新促进成长

--1.3创新促进成长

--1.3创新促进成长

第二专题 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

-2.1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

--2.1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

--2.1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

-2.2创新思维与科学思维

--2.2创新思维与科学思维

--2.2创新思维与科学思维

-2.3创新思维与哲学中的怀疑精神

--2.3创新思维与哲学中的怀疑精神

--2.3创新思维与哲学中的怀疑精神

第三专题 打破思维的壁障

-3.1戳破思维幻想

--3.1戳破思维幻相

--3.1戳破思维幻相

-3.2砸碎心智枷锁

--3.2砸碎心智枷锁

--3.2砸碎心智枷锁

-3.3破除偏见思维

--3.3.破除偏见思维

--3.3破除偏见思维

-3.4走出自我中心

--3.4走出自我中心

--3.4走出自我中心

-3.5转变惯性思维

--3.5转变惯性思维

--3.5转变惯性思维

-3.6消解权威思维

--3.6消除权威思维

--3.6消解权威思维

第四专题 闪耀思维的火花

-4.1发散思维

--4.1发散思维

--4.1发散思维

-4.21联想思维—联想思维的涵义与特性

-4.22联想思维—联想思维的基本类型

-4.2联想思维

-4.3形象思维

--4.3形象思维

--4.3形象思维

-4.4系统思维

--4.4系统思维

--4.4系统思维

-4.5逆向思维

--4.5逆向思维

--4.5逆向思维

-4.6悟性思维

--4.6悟性思维

--4.6悟性思维

-4.7辩证思维

--4.7辩证思维

--4.7辩证思维

-4.8超届思维

--4.8超届思维

--4.8超届思维

-4.9立体思维

--4.9立体思维

--4.9立体思维

第五专题 培育创新的品质

-5.1创新与价值

--5.1创新与价值

--5.1创新与价值

-5.2创新与认知

--5.2创新与认知

--5.2创新与认知

-5.3创新与人格

--5.3创新与人格

--5.3创新与人格

-5.4创新与情感

--5.4创新与情感

--5.4创新与情感

第六专题 思路决定出路

-6.1思维创新与文化创新

--6.1思维创新与文化创新

--6.1思维创新与文化创新

-6.2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6.2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6.2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6.3思维创新与营销创新

--6.3思维创新与营销创新

--6.3思维创新与营销创新

-6.4思维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6.4思维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6.4思维创新与商业模式

-6.5思维创新与制度创新

--6.5思维创新与制度创新

--6.5思维创新与制度创新

-6.6互联网时代胡思维创新与应用

--6.61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创新与应用(一)

--6.62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创新与应用(二)

--6.6思维创新与“互联网+”

参考资料

-拓展训练

3.5转变惯性思维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