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4383

当前课程知识点:哲思与诗意——禅诗鉴赏与创作 >  第2章 先唐禅诗(何志军) >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 >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

返回《哲思与诗意——禅诗鉴赏与创作》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2章 先唐禅诗(何志军)

返回《哲思与诗意——禅诗鉴赏与创作》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最后 我们要对古体诗的形式有所了解

才能写出合乎体式的古体山水诗

古体诗 本来是中国古代诗歌

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诗歌形式

但是 如果从“古体诗”的概念看

则产生于唐代

由于隋唐初年“近体诗”的形成

和概念的提出

为了区别于“近体诗”在用韵

平仄 对仗 字数 句数上

相对严格的要求

把不受近体诗格律约束

形式相对自由的诗歌都称之为古体诗

我们通常从源流上把古体诗分为

“诗经体” “楚辞体”

“谣谚体” “乐府体”等

从字数上又可以分为三言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和杂言

初学古体山水诗入门

我建议同学们不妨从五言古体诗入手

先写篇幅较短的五言古体绝句

再写篇幅较长的古风

如果有兴趣 再进而尝试其他体式的

古体诗写作

应该说明的是

古体诗的诗歌形式

虽然不受近体诗格律约束 相对自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体诗

没有任何形式的要求

对于初学者而言

最低限度

应当简单地了解古体诗在用韵上的

形式要求

根据王力先生的研究

唐代以前的诗歌用韵

基本是依照口语押韵

直到唐代开元 天宝以后

诗歌用韵才依照《切韵》 《唐韵》

等韵书押韵

后来的韵书基本属于《切韵》音系

北宋的《广韵》《韵略》

都为了科举考试标明韵部“同用”

或者“独用”的原则

到了金代《平水新刊礼部韵略》

把“同用”的韵部合并

就从206韵合并为106韵

这就是我们平时写作古体诗和近体诗

常用的“平水韵”

古体诗的用韵包括三种基本的方式

本韵 通韵和转韵

同学们课下可以参考王力先生的

《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其中 通韵和转韵两种方式

是古体诗独具的

最直观的好处

是扩大了古体诗的韵脚用字范围

增加古体诗写作的自由度

尤其是在写作需要更多韵字的

长篇古体诗的时候

转韵的作用就特别重要

我们主要以古体诗中

最常见的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为例

第一是本韵

本韵指的是一首诗的韵字

都出自同一个韵部

古体诗押本韵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押平声韵 第二种是押仄声韵

我们知道 近体诗只能押本韵

而且只能押平声韵

古体诗押韵可平可仄

这当然也是古体诗形式

相对自由的一种表现

押平声韵

以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为例

这首诗偶数句最后一字押韵

旋 延 川 鲜 传 缘 年

这些韵字都属于下平声一先韵

也就是押本韵

押仄声韵 以谢灵运《七里濑》为例

这首诗偶数句的最后一字押韵

眺 峭 曜 啸 妙 诮 钓 调

这些韵字都属于去声十八啸韵

也就是押本韵

从押本韵开始学习古体诗创作

应当是入门最为简便的方式

我们可以先写平韵古体诗

再写仄韵古体诗

当我们的用韵不确定的时候

完全可以通过查阅韵书的方式去解决

第二 通韵

通韵指的是一首诗的韵字

不仅出自本韵 还可以出自邻韵

也就是使用两个以上韵部的韵字

邻韵是韵书中语音相近的韵部

哪些韵部是可以通韵的邻韵呢

后人也作了总结

我们可以参考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

以及简化版的《诗词格律》

他的平声韵邻韵归类是十五类

相当于把平声韵的三十个平声韵部

归类为以下十五类

例如上平声一东和二冬是邻韵

上平声三江和下平声七阳韵也是邻韵

同学们应当注意

平声韵中 歌 麻 蒸 尤 侵

等五个韵部是独用的

也就是说只能押本韵

没有邻韵可以通押

其他的十类都是可以通押的韵部

王力先生的仄声韵邻韵归类

上声 去声也是归为十五类

入声则归为八类

凡是归类为邻韵的韵部

就都可以在诗中通押

同学们要留意的是

一般而言 上声与上声邻韵通押

去声与去声邻韵通押

入声与入声邻韵通押

这是最简单的情况

在实际的古体诗创作中

也有很多上声 去声通押

去声 入声通押等情况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讲了

第三种方式是转韵

假如一首古体诗当中的押韵

分为几个部分

前一部分的韵字与后一部分的韵字

既不属于本韵 也不属于通韵

往往平仄韵交替

这种情况就是转韵

转韵的方式主要运用于长篇古体诗写作

我们还是用一首五言古体

来说明通韵和转韵的情况

这就是姜夔的《昔游诗》其一

这首诗的用韵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平声“真”韵

包括了“银” “轮” “神”三个韵字

第二部分是转韵为仄声韵

“曲” “六” 在古音里面读lu(入声)

“烛” “宿”

这四个韵字在仄声韵当中又使用了通韵

为什么呢

因为“曲” “烛”这两个字

属于入声的“沃”韵

“六”和“宿”

这两个字属于入声的“屋”韵

而“屋” “沃”

就是入声当中可以通押的两个韵部

在后面的课程

《吃茶去 诗僧皎然的禅茶诗》中

我将会给大家详细讲解皎然的名作

七言歌行《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这就是仄韵 平韵交替的转韵方式

以上所说的古体诗押韵的三种基本形式

本韵 通韵 转韵 看起来比较复杂

实际上 从复杂通往单纯

是学习必经之路

古体诗在平仄 对仗 句法上

尽管相对自由

但要写出古朴浑涵的作品来

是需要许多的尝试和实践的

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古体山水禅诗创作的过程中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最终能写出合乎体式的古体山水禅诗

甚至写出人人意中皆有

人人笔下皆无的好诗来

我们期待着同学们的佳作 下次再见

哲思与诗意——禅诗鉴赏与创作课程列表:

第1章 禅与诗结合的渊源(张海沙)

-1.1 拈花微笑:禅与诗的关系

--1.1 拈花微笑:禅与诗的关系

-1.2 达摩西来:达摩禅的诗意

--1.2 达摩西来:达摩禅的诗意

-第1章 禅与诗结合的渊源(张海沙)

-第1章作业

第2章 先唐禅诗(何志军)

-2.1 山水与净土:谢灵运的禅诗(上)

--2.1 山水与净土:谢灵运的禅诗(上)

-2.2 山水与净土:谢灵运的禅诗(下)

--2.2 山水与净土:谢灵运的禅诗(下)

-2.3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上)

--2.3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上)

-2.4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中)

--2.4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中)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

-第2章作业

-第2章 先唐禅诗(何志军)

第3章 僧人的禅诗(张海沙、张振谦)

-3.1 翻著袜法:王梵志的禅诗(张海沙)

--3.1 翻著袜法:王梵志的禅诗(张海沙)

-3.2 寒山子的禅诗(张海沙)

--3.2 寒山子的禅诗(张海沙)

-3.3 禅偈的文体形态与创作特征上(张振谦)

--3.3 禅偈的文体形态与创作特征上(张振谦)

-3.4 禅偈的文体形态与创作特征下(张振谦)

--3.4 禅偈的文体形态与创作特征下(张振谦)

-第3章 僧人的禅诗(张海沙、张振谦)

-第3章作业

第4章 唐代的禅诗(上)(张海沙)

-4.1 无翅强摇空:唐太宗的禅诗

--4.1 无翅强摇空:唐太宗的禅诗

-4.2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上)

--4.2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上)

-4.3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中)

--4.3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中)

-4.4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下)

--4.4 明月来相照:王维的禅诗(下)

-4.5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上)

--4.5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上)

-4.6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中)

--4.6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中)

-4.7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下)

--4.7 诗为禅客添花锦——格律禅诗的创作(下)

-第4章 唐代的禅诗(上)(张海沙)

-第4章作业

第5章 唐代的禅诗(下)(张振谦)

-5.1 外佛内道:李白的禅诗

-5.2 儒释交融:杜甫的禅诗

--5.2 儒释交融:杜甫的禅诗

-5.3 空有不二:白居易的禅诗

--5.3 空有不二:白居易的禅诗

-第5章 唐代的禅诗(下)(张振谦)

-第5章作业

第6章 禅诗中的《维摩诘经》(张海沙)

-6.2 禅诗中的《维摩诘经》(中)

--6.2 禅诗中的《维摩诘经》(中)

-6.3 禅诗中的《维摩诘经》(下)

--6.3 禅诗中的《维摩诘经》(下)

第7章 宋代的禅诗(上)(程刚)

-7.1 绕路说禅与杨亿的禅诗

--7.1 绕路说禅与杨亿的禅诗

-7.2 空里浮花梦里身:苏轼禅诗的虚无

--7.2 空里浮花梦里身:苏轼禅诗的虚无

-7.3 借禅以为诙:苏轼禅诗的谐趣

--7.3 借禅以为诙:苏轼禅诗的谐趣

-第七章 宋代的禅诗(上)(程刚)

-第7章作业

第8章 宋代的禅诗(下)(程刚)

-8.1 打诨参禅与黄庭坚的禅诗

--8.1 打诨参禅与黄庭坚的禅诗

-8.2 禅是词家切玉刀——禅词的内容与形式

--8.2 禅是词家切玉刀——禅词的内容与形式

-第八章 宋代的禅诗(下)(程刚)

-第8章作业

第9章 明清的禅诗(蔡亚平)

-9.1 汤显祖的禅诗

--9.1 汤显祖的禅诗

-9.2 郑燮的禅诗

--9.2 郑燮的禅诗

-9.3 龚自珍的禅诗

--9.3 龚自珍的禅诗

-第9章 明清的禅诗(蔡亚平)

-第9章作业

第10章 禅茶诗(何志军)

-10.1 吃茶去:诗僧皎然的禅茶诗(1)

--10.1 吃茶去:诗僧皎然的禅茶诗(1)

-10.2 吃茶去:诗僧皎然的禅茶诗(2)

--10.2 吃茶去:诗僧皎然的禅茶诗(2)

-第10章 禅茶诗(何志军)

-第10章作业

2.5 山水禅诗创作入门(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