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汉语文字词汇 >  结语 >  结语 >  固定结构

返回《汉语文字词汇》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固定结构在线视频

固定结构

返回《汉语文字词汇》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固定结构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开始讲词汇部分的

固定结构

什么是固定结构

所谓固定结构

就是指一些在汉语语言中

大于词

但是性质和作用都相当于一个词的结构单位

那么在汉语中

这些固定结构也被称为熟语

这些固定结构

也就是熟语比较复杂

但是它的结构和结构成分也比较固定

所以它的意义就有着整体性

不是能够拆开来使用的

所以我们说它大于词

但是性质和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熟语一般包括成语

谚语

歇后语和惯用语

这些熟语

是否应该包括在词汇研究的范围之内

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一般现在很多的专业书籍上

都是把这些固定结构

归为词汇的研究范围之内

我们这个课

也是把它作为词汇部分的内容之一 来设计的

这几种熟语之间 它们是如何划界的

也有很多争论

所以下边我们就一一来分析这些熟语

第一 成语

什么是成语

按照定义来讲

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

简洁精辟的

定型词组或短语

从这个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到

好像它属于不属于词汇范围

确实有不同的看法

那么汉语的成语

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比方我们特别熟悉的

刻舟求剑呀

画蛇添足啊

胸有成竹啊等等

也有比较少的个别的成语不止是四个字

比方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样的成语很少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

所以叫“成”

它是成形的

成语在固定结构当中是最重要的一种

我们看看成语的性质

关于成语的性质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我们比较通用的

有一本现代汉语教科书上做了这样的总结

成语的性质体现在意义的整体性

结构的凝固性

风格的典雅性

马国凡先生的《成语》这部专著当中

他把成语的性质归纳为

第一成型性

所谓成型性

指的是成语的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

在结构上不能任意换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

不能任意地增减或者改变它的结构关系

这些都是体现为成型性

另外一条是习用性

也就是说成语在时间上的表现

它存在于许多年代

在空间上又流传于许多地区

所以它是特别地有一种惯用性

第三点是历史性

许多成语的题材保留着历史的烙印

尤其是出自古代的一些典籍中的一些成语

最后一点是民族性

这个在内容上

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历史事件

人物以及故事传说

而且很多成语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

从形式上来讲

它的民族性是它普遍地使用了数词

结构成分往往是对称的

这个非常符合汉语语言以及词汇的特点

以上我们说的是成语的性质

那么我们刚才说成语有很强的民族性

很多都体现在成语的出处上

成语的出处一般有这样几点

一个是出自古代典籍

刚才我讲了

这些古代典籍有的是寓言

有的是故事

比方说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完璧归赵等等

这些是寓言或者小故事

我们在讲这些成语的时候

都可以给孩子们讲出一个一个的小故事

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还有一种是古书中的文句

这个文句本身可能有好几个字

可能这个文句本身可能有好几个字

不只是四个字

但是

提炼出来成了四字的成语

比方

若网在纲

有条而不紊

这是出自《尚书》的

古人就提炼出了“有条不紊”四个字

另外我们看“举一反三”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

原文是

“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指的是一种学习技能

提炼为“举一反三”四字成语

“分庭抗礼”

出自《庄子》

“千乘之君

未尝不分庭抗礼“

那么挺长的一句话 就取了四个字

“分庭抗礼”

还有一些成语 直接采用古书中成句

成例

《诗经》中

“忧心忡忡”

“不见君子 忧心忡忡”

这直接出自《诗经》

另外出自《醉翁亭记》的“水落石出”

在《后赤壁赋》里面也出现过

《滕王阁序》中的“萍水相逢”

这些都是直接是古书中的现成的句子

其中也有不少成语

在文献中出现过

但是它的文字很直白

意义很简单

学者们认为

如果查它的原始出处的话

应该是人民大众的口头语

虽然我们在文献中见到过

但是更古的出处没有

比方说

咬文嚼字

不三不四

不上不下

郎才女貌等等这些

郎才女貌等等这些

它是人民大众的口头俗语

还有些成语

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个外来文化指的是佛教文化

比方我们现在常用的

天花乱坠

它是从

“天花乱坠遍虚空”

从这句佛经里面的这句话提炼出来的

还有不二法门

实际上指的是不可言传的唯一的法门

这也是佛经中的用法

不可思议

直接是佛事精妙 不可思议(的意思)

那么这个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指的是想不明白

简直没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它的本意是说它太精妙了

别人是无法想象的

这个意思

还有像“当头棒喝”

它是一种做法

当然这些词和原来在佛经中的意义相比

在汉语的使用当中 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我们学习成语

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

成语的结构

这些成语

它是个固定结构

但是这些固定结构

跟我们句法结构是直接相似的

比方说有主谓式

名副其实

胸有成竹

这是主谓式

另外有动宾式

还有联合式

这个联合式

指的是手舞和足蹈

并列联合

养精和蓄锐

并列

那么至于手舞足蹈

“手 舞”之间的结构 和“足 蹈”当中的结构

当然也是有主谓

有动宾等等

还有动补式

还有兼语式

像兼语式

以邻为壑

这个邻就是兼语成分

令人生畏

人也是兼语成分

这些都是成语的结构

这个结构是固定的

那么面对着成语

我们如何来分析成语的意义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

成语和构成它的各个语素之间

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要了解这个成语的全部的含义

必须了解各个语素的意思

比方说蓬荜生辉

有的人用错了

有一个装修公司上面写着

用我们家装修可以使你蓬荜生辉

从意思上来看

好像是对的

但是

蓬荜这两个(字) 你必须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它指的都是茅草

所以指的是草房子 茅草堆成的非常简陋的房子

说人家的房子是蓬荜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所以他没有弄明白蓬荜是什么意思

在注意它每个语素之间的意义

和它们的关系的同时

还必须注意到成语的意义并不是

构成它的各个语素之间意义的简单相加

这是我们第二点要注意的

一个成语的整体的含义

它是非常完整的

必须了解成语的整个来历

或者它的整体意义之后

我们才能够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比方说胸有成竹

从字面上看

好像是说我们胸口里面有成形的竹子

那当然不可能

这个出自苏轼的一封信

是说

一个人画竹之前

先有万杆成竹在其胸中

意思是说

在没有做这件事情之前

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信心

所以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讲

像杯弓蛇影

如果只从字面的话

我们很难分析每个字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它意思讲出来

其实挺复杂的

是墙上挂的弓的影子映照到了酒杯当中

这个喝酒的人 以为是蛇

酒里面有条小蛇

所以喝下去以后

就成了心病了

是这么个意思

你从简单的杯弓蛇影这四个字当中

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出处

它的整体的含义

还有一些成语直接来自古代文献

那么必须了解它的来历以及后代的用法

比方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等等

我们必须知道它出自哪儿

它本来是怎么回事儿

最后我们说

由于成语大多来自古代典籍

那么只有在清楚的了解其来源

以及它所具有的准确含义的时候

才能够正确地使用好成语

所以我们说在学习成语的时候

正确地使用成语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举几个容易出错的 成语的例子

像这句话

我听到过不止一次

在夏天的时候一个欢迎词会说

你们在这样炎热的七月流火的日子里来到这里

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他把七月流火呢

好像是说

那个火是火焰的意思

意思七月流火非常热

其实正好理解错了

七月流火这句话出自《诗经·豳风·七月》

它不是形容天气炎热

而是说

看到了火星西沉了

就是天气将要日渐变凉的标志

所以指的是季节变换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这是原来的《诗经》的原句

所以呢

这样用这个七月流火是完全用错了

另外不刊之论

有人表示谦虚说

拿着自己的论文说

像我这种不刊之论

实在拿不出手

可实际上不刊之论不是指写得不好

恰恰相反

它是指写得非常好

你不能做任何修改

不能做任何削除的 这样的一些文章言论

是无需修改的好文章

所以后来就引申为不可改动

或者不可磨灭的言论

是非常经典的言论

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言论的这种精当

无懈可击

所以一般的不会把自己的文章

或者自己的言论说成是不刊之论

另外不学无术

还有人说他整天不学无术

游手好闲

这也用错了

因为不学无术的

不学不是动词

不是说不学习

是没有学问和才能的意思

所以

不能在不学无术的前边加上

整天 整夜等等这种时间性的修饰词语

他是个大脑简单的人

胸无城府

这也用错了

城府原来是指城市和官署

在这里能用来比喻用心非常地深远

难以揣摩

这个人不好了解

胸无城府

是形容一个人他没有这个城府

没有这个深远用心

所以他是接人待物

形容他非常坦率

非常真诚

心口如一

没有什么深远的用心

所以胸无城府并不指大脑简单

而是说他坦率真诚

以上我们分析了关于成语的出处

成语的用法等等

因为成语

在整个熟语当中占的比重是最重的

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讲得多一些

下面我们看看谚语

谚语是指有着特定的含义

和固定结构形式的一种语言单位

往往是一句话

甚至还有可能是复句

稍微复杂一点

谚语一般产生在民间

大多数都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

那么对于提高认识

指导后来人们的一些实践 有着一定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言简意赅

往往是这种总结性的

结论性的

往往是在具体形象描写的基础上

通过引申或者比喻

告诉人们一个必然的道理 或者结论 或者规律

所以它是总结性的

有一部分谚语

只是某个意思的简单的形象的描述

在言谈当中和写作当中

如果能够使用谚语

那么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我们经常看到的谚语

或者使用的谚语

比方千金难买寸光阴

小树不砍不成材

浪子回头金不换等等

这些

那么这都是单句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这就有点像复句了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这也像复句了

等等

这些都是通过老百姓的实践

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

甚至是真理的

这样的一些语言

一些固定结构

下面我们看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的

而且非常生动形象的语句

它也属于固定结构

因为它具有固定的意义和固定的结构

一般它来源于民间

那么歇后语

顾明思义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上半部分一般是形象的表述

后半部分是解释这个形象表述的含义

它往往借助比喻或者双关

或者使用谐音词等等

表达出它实际要说的那个意思

使用的时候

一般可以只说上半部分

下半部分省略

所以歇后

后面的可以不说

那么歇后语

从前后两句的关系上来看

又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

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所谓喻意歇后语

是说前一部分是比喻

后一部分是对于这个比喻的解释和说明

比方说

千里送鹅毛

这是比喻

它真正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

礼轻情意重

我们平时用可以只说

你真是千里送鹅毛啊

后半部分不说

我们也知道

他是在赞扬礼轻情意重这样一种行为

擀面杖吹火

擀面杖大家都知道 实心的

所以它实际含义是一窍不通

没有孔

实心的

那么擀面杖吹火是比喻

一窍不通是实际的含义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我们经常会说 他们这几个人八仙过海

这是一种赞扬

为什么呢

实际含义是各显其能

骑驴看唱本是比喻

因为是骑着驴看一个本儿

或者是看账本

或者是看唱本

他都是走着瞧

这是实际含义

但是它的实际含义呢 又深了一层

跟我们刚才说那三个又有点儿不一样

走着瞧的意思

不是说他真的是走着在那儿看一本书

而是说

表示一种

算后账的意思

咱们俩今天你占上风

咱们骑驴看唱本

意思是什么

咱以后再说

以后我会报复你的

大概有这么个意思

所以真正的实际含义

在走着瞧的基础之上

它又有了进一步的更深层的含义

下面也是这个意思

墙上挂帘子

这是一个实际状况的描写

那为什么墙上挂帘子呢

因为没有门儿

没有门儿 所以在墙上挂了个帘子

帘子应该是挂在门上的

那么没门儿这个意思这个含义

表面上看好像就是没有门儿

实际的含义是什么呢

是不可能做到

没有门路

或者是不可能做到

这个事情我不同意

这样的一种含义

所以它的意思就显得更深了

那么谐音的歇后语呢

顾名思义是前一部分

借助了音同或者音近的词

造成了一种双关的效果

那么后边

那个我们说实际表达的含义

是把那个真正要用的那个词 显现出来

比方我们经常说

你别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们知道这问就是问答的问

提问题的问

比如你别再问了啊

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么为什么打破砂锅要用这个

是问到底呢

真正的字是那个璺(纹)

或者这两个wèn都可以

括号的璺和括号外的纹都是可以的

是说砂锅你在上边敲了一个破口的话

它一下子这个破口会整个贯穿了整个砂锅

这是砂锅的材质所决定的

它这个璺(纹)是那个裂纹

裂纹 一下子

尽管前边可能一小点裂纹

但是它一下子就璺(紋)到了底部

这个璺(紋)

跟这个问题的问是谐音

另外四两棉花

太少了

我们知道弹棉花是要弹被子

弹褥子

很多棉花

那么四两棉花很少

所以弹不上

也就是说这件事啊

在我们这儿真是四两棉花

意思说排不上队

谈不上什么

也可以是单谈(弹)

这件事儿咱们俩现在不说了

在会议上比方说你跟另外一个人

有一种单独的话题

你就可以说这件事儿

咱们四两棉花

意思是咱们会后单谈

单独地谈

这个弹

弹棉花的弹跟谈话的谈是谐音

所以歇后语前面这一部分是运用了谐音

显现出了后边这一部分的真实含义

梁山泊的军师

吴用

这个吴

姓吴的吴

和作没有讲的无谐音

孔夫子搬家

书本的书和输赢的输谐音

那么比方说

尤其后一句话

我经常听到

下棋

这盘棋下得 我真是孔夫子搬家

意思是说我都输了

没赢

最后我们说说惯用语

所谓惯用也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

和完整意义的词组

这些都叫熟语

实际上这一点的特点是都相同的

而惯用语是习惯形成的

经常用的

差不多都是三个字组成

当然也有不是三个字的

这些惯用语也大多来源于民间 是日常用语

非常通俗

非常好懂

绝大部分惯用语由于是动宾结构

所以有点像离合词

中间往往可以插入其他的词语

我们看看例子

炒冷饭

碰钉子

梳辫子

对吧

当然这些都不是真正

真的是我们把冷饭炒一炒

不是

炒冷饭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是重复过去的

已经大家都知道了一些事情

炒冷饭

这个梳辫子

就是要把它整理整理

对吧

那么这些词

都是可以中间加一些其他的成分的

比方说

你这又炒什么冷饭

碰了一个钉子

戴了一顶高帽

背了一口黑锅

这些都是可以中间插入一些词语的

走不了后门儿

抱什么粗腿等等

像这些词我们知道是口头

人民大众经常在用的

当然个别的不是三个字组成的惯用语

像捅马蜂窝

像穿新鞋 走老路等等

像穿新鞋走老路等等

也都属于惯用语的范畴之内

它不同的就是它多于三个字
587

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所以我们分析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首先在语言形式上

四种熟语都是固定结构

语言形式基本是定型的

这一点是四种熟语都有的特点

它们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比方说成语是四个字为主

谚语是不限字数的

刚才我们看有三个字的

甚至还有这个复句

都有可能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这个特点非常突出

前边后边两部分组成

惯用语一般是三个字组成的

惯用语和谚语

在形式上的区别

是谚语不限字数

大多数都是一句话

甚至有的是复句

在语体风格上

四种熟语当中的语言风格是不相同的

主要的区别是成语有别于其他的三种熟语

成语是书面语

有的是非常

怎么说

非常典雅的

而且非常具有古代汉语的风格的

而其他三种熟语都是口语为主

歇后语往往还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

用起来呢

经常引起我们一种会心的微笑

这四种熟语虽然都是语

一说语 它就不是词

但是它们的结构和语义都是固定的

它的性质和在语言中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词

因为一个词在一句话当中

它是一个词是代表一个成分的

它可能好几个词组成一个词组

也表示一个成分

但是不可能一个词拆开作两个成分是不可能的

而固定结构这四种熟语也相当一个词

也是不能拆开作不同的成分的

比方虽然我们说

它可能有主谓结构

有动宾结构

有动补等等

但是在一句话当中

它一定是只作为一个整体

而不能再拆

所以从这点来讲

我们认为它可以包含在

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范围之内

这四种熟语呢

在使用过程当中都具有明显的修辞效果

尤其是很多成语 来自古代典籍

所以它具有很强的书面语的特色

那么使用这些成语

就会增加文章的典雅性

我们开始总结成语的性质的时候

我们也说到它有它的典雅性

而其他的三种熟语

由于来自民间口语

它的风格跟成语有明显的不同

所以它使用起来呢 产生的语言效果 也跟成语有明显的不同

它使用起来呢 会产生一种风趣的

诙谐的这样一种修辞效果

而且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所以成语和其他三种熟语

在整体风格上

在修辞效果上是不同的

前面讲了关于正确地使用成语的问题

我们讲了

举了一些例子

那么其他三种熟语

虽然都是流传在民间的

是口语的

但是

也同样存在着如何正确使用的问题

因为

它的意思

往往跟它字面所反映的意思有着一定的差距

甚至它可能会反映更深层的含义

所以只有真正理解

这些熟语所表示的真正的含义

才可能正确的使用它们

尤其是一些带有贬义色彩的熟语

虽然我们是口头常用的

人民大众使用的

但是它具有贬义色彩

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不要不看对象地 随便地使用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汉语文字词汇课程列表:

绪论

-汉语与汉字

-测验1

-讨论:语言和文字有着怎样的关系?

-讨论:文字之于人类社会有何意义?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测验2

-讨论:文字画与文字的关系

-讨论:汉字是怎么产生的

-作业1

-作业2

第二章 汉字的表意理据

-汉字的表意理据

-测验3

-讨论:汉字与汉语的特殊关系

-讨论:形声字的增加是否意味着汉字表意性的下降?

-作业3

-作业4

第三章 汉字是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全息反映

-第一节 近取诸身

--汉字是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全息反映

--与人类形体器官相关的汉字

--与人类动作行为相关的汉字

--测验4

--讨论: “近取诸身”的造字理念还有哪些代表字

-第二节 远取诸物

--取诸自然之物的汉字

--取诸人造之物的汉字

--测验5

--讨论:还有哪些汉字体现了先民“远取诸物”的造字理念?

-第三节 深及诸理

--深及诸理(上)

--深及诸理(下)

--测验6

--讨论:还有哪些汉字反映了先民“深及诸理”的造字理念?

-作业5

第四章 传统汉字学及《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介

--讨论:《说文解字》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测验7

--讨论:《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与现代字典的异同

-如何阅读《说文解字》

--如何阅读《说文解字》

--讨论:《说文解字》使用中的问题

-《说文解字》解词的角度

--《说文解字》解词的角度

--测验8

--讨论:如何评价《说文解字》解词的方式方法

-作业6

-作业7

第五章 现代汉字学

-现代汉字及汉字形体的演变

--现代汉字及汉字形体演变

--测验9

--讨论:汉字形体历经演变,是不是越来越简单了

--作业8

-汉字的整理与简化

--汉字的整理与简化

--测验10

--讨论:汉字简化过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败的字例?

--作业9

第六章 为什么要学习汉语词汇

-为什么要学汉语词汇

-测验11

-讨论:词汇的水平决定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吗?

-讨论:词汇应用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作业10

第七章 什么是词汇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

-固定结构

-测验12

-讨论:字母词或带字母的词语算不算汉语词汇?

-作业11

第八章 什么是词

-词的界定

--词的界定

--测验13

--讨论:汉语的基本单位是“词”还是“字”?

-词与相关单位

--词语相关语言单位

--测验14

--讨论:“见面”类词语算不算词?

-作业12

第九章 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测验15

-讨论:汉语构词法已从复合式变为派生式了吗?

-作业13

第十章 如何分析汉语词的意义

-词的理性义与感性义

--词的理性义与感性义

--测验16

--讨论: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测验17

--讨论:如何理解词的本义?

-词的语言义与言语义

--词的语言义与言语义

--测验18

--讨论:语境在词语理解中有何作用?

-古今词义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古今词义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测验19

--讨论:流行词语与古今词义的发展演变有何关系?

-作业14

第十一章 词与词有联系吗

-语音上的联系

--语音上的联系

--测验20

--讨论:如何区分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

-词形上的联系

--词形上的联系

--测验21

--讨论:如何认识同素异序词

-意义上的联系

--意义上的联系

--测验22

--讨论:如何认识反义词的不平衡性?

-易混淆词

--易混淆词

--测验23

--讨论:.易混淆词与近义词的区别在哪里?

-作业15

结语

-结语

固定结构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