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8497

当前课程知识点: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  第6讲:作为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座椅 >  6-8:基于座椅滑动的尾撞乘员保护(会议报告版) >  Video

返回《汽车碰撞安全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第6讲参考资料

返回《汽车碰撞安全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简单看一下

在追尾碰撞当中

比较常见的

所谓的挥鞭伤

挥鞭伤

我刚才放那个图

就是你后背被撞了一下

你头会向后甩

甩的时候

我们用很通俗的话说

突然造成扭曲

至于说是向上拉伸

还是向后剪切

这个机理说得不是很清楚

但是我们从事故统计

是能看到它的发生的形态

比如说第一点

这是我们从美国的事故统计看

所以第一点就说

大多数追尾碰撞

大多数挥鞭伤

发生在尾撞里面

这4个Bar

你看最高的那个

前三个的话

前碰撞

侧面碰撞

也就是在中间碰撞

侧面碰撞的时候

也会发生挥鞭伤

但是毕竟是在追尾碰撞中发生很多

这个大家从惯性角度也很容易理解

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也蛮奇怪的

就是说

这几个图

实际都是碰撞速度

从左往右

速度在增加

我们看看这个追尾碰撞下

颈部的挥鞭伤

大多数发生在中低速碰撞

最高速反而少

最低速当然少

最低速少

大家可以理解

是因为碰撞强度不够

中低速大概16公里

15公里每小时到25公里每小时

大概在这个范围

这个事情也不是很符合逻辑

有一次我问美国一个大学的医生

我说你觉得什么原因

他也没有太想出是这个原因

我给你一个原因

我猜测

我估计

追尾碰撞挥鞭伤是轻伤

当你这个追尾碰撞严重的时候

这个伤也是有的

只不过你作为医生

你就不在意这个伤

去看别的伤了

所以很可能是这种原因

我自己不做事故的统计

做事故统计

你们去看

说不定我的假设是猜中的 是对的

在严重的碰撞里面

也有挥鞭伤

但是大家忽略了

这是事故形态

但是所谓机理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究竟是因为拉伸太大了

还是这个机理

医学机理不清楚

我们怎么知道它发生的几率有多高

那么这样

风险有多高

成本有多高

这个碰撞是很常见的

然后虽然他轻伤

但是有成千上万次

这类事故

产生的轻伤

加起来的社会成本和事故成本很大

所以这件事

我们必须要去做

虽然把它医学上发生的机理不清

但是在工程上

知道怎么去治理它

已经清楚说

这类碰撞发生的时候

是因为头部和上躯干

它们会不会运动太大了

甭管说太快了

还是太大了

总而言之是

你如果能够减少

任何一部分

如果能减少

头部和上躯干之间的相对运动

这就是有效的办法

说不清楚的是 比如神经性的

这个医学上当然能说清楚

所以这个工程上不算

任何在工程上

看这个

机理不清楚

所以任何在工程上的办法

在座椅上

我只要能降低头部和上躯干之间

的相对运动

使得头部和上躯干之间

的那个颈部

减少拉伸或者是剪切

或者是弯曲

你就能够达到保护

那我们清楚了工程上

我们可以做设计

评价这个有五花八门的评价

那是做冲击生物力学的工作

我就把所有的评价指标列在这

我们不去争论它的科学性

比如说弯曲

速度什么跟头枕的接触时间

列了很多

这个在冲击生物力学里

有很多争论

有些是有效的

有些是有困难的

我们不去(深究)

我们做工程的

以考卷 以NCAP或者以返回的

你给我什么评价指标

我就按照这个去做就行了

我不去管你们那个争论

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是做工程的

我们总结一下

在追尾碰撞的防护方面

我把它分成三类

因为所有的基本上都是基于座椅的

因为你身体

你要减少局部的状态

头往后甩

你要碰到头枕

基本上就是人和座椅的关系

那么第一部分就是

我管它叫基于头枕的支撑

这个非常好理解

我们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工程设计

都是基于头枕的

就是你看中间这幅图

中间这幅图

如果我

当事故碰撞发生的时候

能让我头枕尽可能的靠进头部

这很好理解

你就托住我

我的颈部的拉伸就小了

第二点就是

基于椅背转动

大家看这个动画

这个是Euro NCAP的座椅评价

你可以看它那个椅背转动得很大

椅背转动很大

大家也很好理解

当惯性下来的时候

椅背有转动的时候

我这个躯干和头

也就延迟了颈部被拉伸的时间

和力度

第三类 是我今天要提出来的

基于坐垫的滑动

其实原理还是一样的

我后面会说

我坐垫朝后滑动

大概分这么三类

回顾一下

在过去大概有20多年

在工程界和学术界

一直存在这么一个争论

就是管它叫

刚性座椅和柔性座椅

之间的矛盾争论

那么我们看

追尾通常主要在中低速下

发生碰撞

中低速下发生碰撞

我们希望椅背

或者是调角器有一定的柔度

也就是说

追尾的时候

它能够弯曲也好

它能够转动也好

有了这个柔度以后

刚度低一点

这样的话

我们能降低相对运动

这是提倡柔性座椅的

但另外一方面

说刚度好

座椅越刚越好

你去看法规

都有这个椅背朝后弯曲的刚度

要大于多少

甚至我们在NCAP评价说

如果我能让速度

追尾速度超过多少

你的那个转角要小于多少

这个里面是什么

就说如果你那个椅背转动太大了

你设想不光是有中低速碰撞

还能有高速碰撞

在高速碰撞下

你那个椅背

或者在中低速碰撞转角是10°的话

那高速碰撞肯定是40°

这样人会朝后滑出去

人朝后滑出去

你就不能约束他了

那个就更危险

所以在追尾碰撞的时候

一直存在这么一个柔性和刚性的争论

一个是针对于中低速的保护

一个是针对于高速的保护

这个争论

也有一些解决办法

这个像我在通用汽车工作的时候

我们有著名的专家叫David Viano

他发明了一个座椅

我不去介绍了

在加拿大市场

一些市场已经开始应用了

就是在解决这个刚性座椅和柔性座椅的

这个差距

我觉得我今天介绍的

也在解决这个事

那我们提出的一个理念

就是

大家看上面那个动画

是在我的实验室做的

我们做的样板叫样机

这个座椅的

你看下面那个滑轮部分

我用两个黄色标出来了

你可能会看第二个

它会朝后

整个坐垫会朝后

在追尾碰撞下

由于我整个椅背的惯性

你这个都是向后推的

我借助这个惯性

我在滑轨上做一个机构

使得它能够像

下面这个是不动

所以我下面是传统的座椅

跟它并列

下面你看它椅背会弯曲

但是座椅原来根本都没有动

但是它那个滑轨

它是不能够相互滑的

上面是可以相互滑的

我说您盯着上面那个看

我们在座椅的滑轨里

做了这么一个滑动的机构

同时这种滑动的机构

还把它作为一个能量吸收装置

你今后滑它 你别光空滑它

在滑的时候

它给你的约束力

比如说2000N乘上滑动的这个距离

比如说是100毫米

有的80毫米

这个2000N或者3000N乘上这80毫米

100毫米

它有机会吸收能量

简单计算一下

有可能

虽然不是很多

大概至少需要等于座椅

或者超过座椅的动能

或者是人的动能的一半

那你想想

人的动能我能把一半

吸收掉

这个在碰撞安全里是完全符合基本原理的

所以从原理上就是说

如第3点写的

在尾撞下

由于惯性的作用

我允许座椅和乘员向后滑动

这个滑动自然可以减少

头部和胸部之间的相对运动

从而降低挥鞭伤的风险

这是基本的结构概念

那么我们看这个结构概念

在工程上

我们是怎么实现

大家看动画

我们拿了一个座椅来做一个改动

首先第一点要求就是

滑轨的正常的功能不能动

滑轨正常功能是你坐在那

你可以调整后背

这个时候不动

然后我加了一个滑动功能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叠加

当然你在工程设计上

你可以做得更复杂

以及降低成本等等

但我们在学校做

做了一个简单的叠加

就有两个滑轨

滑轨里面套一个滑轨

细节不去说它

在正常的时候

它正常的作用 座椅调节功能

还是能够执行

然后我们的叠加进去的那个滑轨

我给它一个碰撞的 叫trigger

比如说在一般的

你比如你踩个闸

或者什么

强度比较低的时候

它是不能动

当你追尾强度超过了一个强度

这个你工程上

你可以设计

你自己去规定

十几公里也好

二十几公里也好

然后你去改你那个trigger

工程上有很多办法

当超过了这个强度

它就开始滑了

所以就是有一个释放装置

然后再有一个滑动装置

滑动装置再有能量吸收装置

滑动到一定的距离

或再有锁止装置

就这么四种

这个事就结束了

然后我们只是提出了其中的一个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也五花八门

各种各样的设定

原理反正等于是这个原理

把我们滑动座椅的概念做一个评价

这个我们用仿真来做的

我们看Euro NACP规定的

这三个载荷

追尾碰撞载荷

还有偏低速的

中速的 高速的

载荷曲线

这是加速度的时变载荷曲线

有的脉宽窄 有的脉宽高

我们就把Euro NCAP文件拿过来用

然后在MADYMO环境里做的一个

仿真的模型

不外乎找一个座椅模型

找一个MADYMO里面的

尾撞假人

然后再把约束系统

并不需要气囊了

尾撞没有那么厉害

我们把安全带做好

其实安全带也没有太大作用

因为你是朝后运动的

然后你就来仿真这个载荷环境

然后你来兼顾我前面列的

所有的伤害参数

我也不知道哪个伤害参数

都看一看

弯矩剪切力各种各样的NIG

全部看一看

所以这是我的评价模型

然后我们看结果

我的目标就是所有结果都看

我有一个基础的

就是原来我没改的这个座椅

当然也做了一个优化

在我改动的这个座椅

就是我现在基于滑动

滑动作用

我的参数无外乎是调角器的椅背刚度

头枕刚度屈服强度等等

所有座椅的约束

然后加上这个滑动

我滑动这个平台力度

这个滑动的最大行程

不是我的设计参数

不能超过100毫米

因为太大的话

就影响后排了

那个不是我的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就是我的约束力

就2000N 3000N 4000N这是

我比较一下这两个

我就等于两个座椅设计

列了很多的伤害参数

没有列全

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都改进了

但是大部分伤害参数都改进了

这是第一点

然后右面这三个图

我都列了时间曲线

大概捡了几个

剪切力 弯曲力 颈部的拉伸力

我们看这两条曲线

颜色我没有标明

你看不清楚没有关系

就是说

我看时间曲线

所有的能够表示你的拉伸力

剪切力 弯曲的

至少它的峰值都降低了

其实原理我们做之前就知道了

只是你怎么做优化设计了

这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情况

你可以再进一步的最优

所以我们就有这个信心说

至少仿真评价我知道

能够降低颈部的损伤的风险

如果你的评价指标稍微有点变化

你可以根据那个指标

再进一步的优化

整个细节我们不去管它

我来评价一下

我的整个结构概念

我管它叫基于座椅滑动的尾撞乘员保护装置

它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优势

你自然会跟市场现有的比

我刚才总结了

市场现有的无外乎基于头枕的

基于椅背转动的

这是两大类

我这是第三类

我们把这一块来比较一下

我只说我这边的

基于尾撞滑动的优点

一个是从原理上

它跟其他一样

它能够降低尾撞时候

乘员头部和上躯干之间的相对运动

这个是非常简单的事

它多了一件事

它能够在滑动耗散一部分能量

甭管是多少

总是有用的

这是多了一个事

这是优点

第二个优点

它能够兼顾非常重要的

兼顾低速度和高速度的尾撞保护

记得我说的柔性座椅和刚性座椅

这个争论

一个要管低速

一个要管高速

为什么我这个能管

我这个椅垫的滑动

无论是在中低速

还是高速

都是要滑的

因为我的那个

让它释放的那个门槛值

可能是十几公里

或者二十公里每小时

是偏低的

也就是说

你有一个八十公里每小时追尾

它可能要滑的

但它这个滑动

只不过在不同速度下

保护效果可能不一样

所以这个滑动

基于滑动永远在

然后我的椅背的刚度

和调角器那些东西

我就可以不用它来做低速度的碰撞

我的椅背就是全部都是做高速度的碰撞

也就是说你没有这个任务了

你可以把你椅背的转角刚度

调到该怎么高怎么高

这样在高速公路上

好的椅背不会转动

或者转动不大

所以我等于是把

低速碰撞下的挥鞭伤的保护

放到滑轨上

把高速碰撞下的乘员约束

放到调角器和椅背的刚度上

我把两个分开

所以我可以兼顾高速和中低速

碰撞下的保护

所以这是我的第二个优点

把两件事分开

第三个优点就是说

它有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我现在做的全是被动保护

就说我就是一个约束力

然后只要达到我这个门槛值

就动了

这是纯被动

不需要任何传感器装置

那么我也可以把它做成主动保护

你只要加一点成本

你如果能够感知到追尾碰撞的强度

昨天我们大会汇报

也有很多的主动安全

你要能估计到

说是60公里每小时

还是40公里每小时

还是20公里每小时

估计到

第二个你能估计到乘员的重量

身材这个事很容易

是一个一米九还是一个一米五的

这两个知道了之后

我就可以调我这个约束力的大小

比如说你个小就是2000N

个大的可能是4000N

严重可能是5000N

不严重可能是1000N

那调这个约束力

你得有一个装置

这个机械上都不难想

只不过你要有一个传感器

你要有一个执行装置

这些往里一加

成本就高了

所以

从我能够把尾撞保护

拓展成基于主动保护

这样给不同的碰撞强度

不同的乘员身材

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保护

只加成本就是了

然后第三个拓展是

我是基于椅垫的可以跟

基于头枕和椅背的装置结合起来使用

你要说我这个座椅非常好

非常贵

我想保护效果非常好

那你就把它都扔上

基于滑轨你也可以要

基于头枕的你也可以要

成本就高了

座椅可能也重了

但是实际结合起来

就容易一起来优化

也可能保护效果更好

基于这个滑轨

至少是结构简单

成本低

你把滑轨改了就可以了

那我们看

这是我的最后一张

这个里面碰到一个问题

NCAP的制作要求

是不允许或者限制座椅滑动

Euro NCAP和C-NCAP都有这个限制

比如说限制不能超过20毫米

Euro NCAP大概没有限制

那么我说的这个东西

我们不要发愁

因为NCAP对这个不允许座椅滑动

这个限制

它不是针对我这个发明的

因为你这个发明做完之后

你还没有论证你的优点

他是我们在碰撞的时候

座椅的安装一定要牢固

因为如果不牢固的话

就有危险

所以我认为现在NCAP这个限制

是针对座椅的一定要牢固

如果你能够证明

你这个座椅滑动

在尾撞的时候

能够更好的保护效果

成本也不高

那这件事NCAP是可以改的

所以它并不是说一个限制

另外一个我们看

Euro NCAP有一个要求就说

头部和头枕接触时间

我滑动以后包括椅背后倾

我这个接触时间肯定晚了

因为你延迟了它的相对运动了

所以我说那条要求也不是针对我们的

因为他是说

如果是主动保护

接触得越快效果越好

所以你要理解

它的要求是有针对性的

它不是说有意地为难我们

它原来不知道我们这个想法

我们看看这个方案

不光是有这个基于椅背

我特别找了一个某某网站的Volvo C30

Volvo C30它把调角器的这部分改了

这个我看了看

它也是说

这个调角器可以松开

你不可以向后滑动

也就是说

它规避了椅垫向后滑动这件事

它让椅背向后滑动

这是一种规避的行为

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只不过它这个想法

没有我们滑动的幅度大

因为你的调角器

你不可能拉开很大

另外它这个要复杂一些

我认为如果能够用

基于滑轨的

我们这个基于调角器的可能要好

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

应该是期待这点要改

那么这就是结束了

我这边列了一下

我所有的资料

大家可以看到

过去八年时间的

很辛苦做的两个硕士论文

然后有专利

还发表了一些论文

我希望下一步能够依托一些项目

能够把它做成产品

科研向产品的转化

好 谢谢大家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课程列表:

第1讲:汽车碰撞安全的基本面

-1-1:汽车安全问题的背景

--Video

-1-2:车辆碰撞过程

--Video

-1-3:汽车安全的定义

--Video

-1-4:乘用车组件及车身结构碰撞区域

--Video

-1-5:汽车碰撞的类型和碰撞设计要求

--Video

-1-6:汽车碰撞安全设计与分析过程

--Video

-第1讲-课件

第2讲:汽车前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乘降(上)

-2-1:汽车碰撞波形的定义

--Video

-2-2:发动机对碰撞波形的影响

--Video

-2-3:车辆运动学分析

--Video

-2-4:乘员运动学分析

--Video

-2-5:乘员动力学(1)

--Video

-2-6:乘员动力学(2)

--Video

-补充:整车碰撞试验视频

--Video

-第2讲-上-课件

第2讲:汽车前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乘降(下)

-2-7:基于等效方波的质量弹簧模型及约束系统刚度设计

--Video

-2-8:碰撞波形与乘员的约束系统设计匹配(上)

--Video

-2-9:碰撞波形与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匹配(下)

--Video

-第2讲-下-课件

第3讲:汽车碰撞事故中的人体碰撞响应与损伤

-3-1:冲击载荷下人体的受伤机理

--Video

-3-2:冲击载荷下人体的力学响应

--Video

-3-3:人体的损伤容限

--Video

-3-4:人体冲击力学的试验方法

--Video

-3-5:冲击载荷下人体胸部的力学响应

--Video

-3-6:人体胸部碰撞损伤容限

--Video

-3-7:冲击载荷下人体头部的力学响应与碰撞损伤容限

--Video

-3-8:人体其他部位碰撞损伤研究

--Video

-作业1

-第3讲-课件

第4讲:汽车碰撞安全评价方法

-4-1:碰撞假人演变和开发历史

--Video

-4-2:混III 50百分位假人的结构

--Video

-4-3:其他碰撞假人

--Video

-4-4:假人的生物逼真度控制和改进

--Video

-4-5: 碰撞假人主要结构介绍

--Video

-4-6:典型整车碰撞试验过程介绍

--Video

-4-7:典型滑车碰撞试验

--Video

-补充1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Video

-补充2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Video

-补充3 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Video

-第4讲参考资料

-第4讲-课件

第5讲:汽车座椅安全带与气囊

-5-1:安全带与气囊的功能

--Video

-5-2:安全带结构

--Video

-5-3:气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Video

-5-4:气囊的潜在危险性

--Video

-5-5:气囊对离位乘员的危险性

--Video

-5-6:碰撞感知的概念与难点

--Video

-5-7:点爆策略的制定过程

--Video

-5-8:周青教授解读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工作原理

--Video

-第5讲参考资料

-第5讲-课件

第6讲:作为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座椅

-6-1:汽车座椅的结构

--Video

-6-2:颈部挥鞭伤及影响因素

--Video

-6-3:座椅的功能和碰撞安全性设计

--Video

-6-4:防挥鞭伤的原理和保护装置

--Video

-6-5:座椅刚性和柔性的争议

--Video

-6-6:基于座椅滑动的尾撞乘员保护

--Video

-6-7:座椅主要结构及功能介绍

--Video

-6-8:基于座椅滑动的尾撞乘员保护(会议报告版)

--Video

-第6讲参考资料

-作业2

-第6讲-课件

第7讲:儿童乘员碰撞保护

-7-1:儿童乘员碰撞保护问题

--Video

-7-2:儿童身体生物力学特性及伤害研究

--Video

-7-3:获取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特性数据及儿童假人设计

--Video

-7-4:儿童乘员约束系统

--Video

-7-5: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碰撞性能评价

--Video

-7-6:儿童座椅台车试验过程介绍

--Video

-7-7:儿童约束系统使用正确与否的对比

--Video

-第7讲参考资料

-第7讲-课件

第8讲:自适应乘员约束系统

-8-1:碰撞法规试验的单一性与交通事故的多样性

--Video

-8-2:自适应乘员约束系统优化仿真平台

--Video

-8-3:可调式乘员约束系统构型优化结果56kph工况

--Video

-8-4:可调式乘员约束系统构型优化结果40kph工况

--Video

-第8讲参考资料

-第8讲-课件

第9讲:侧面碰撞保护

-9-1:侧面碰撞保护设计评价方法

--Video

-9-2:侧面碰撞过程分析

--Video

-9-3:髋部缓冲衬垫设计考量举例

--Video

-9-4 :侧面碰撞缓冲衬垫设计

--Video

-9-补充1:车与车侧面碰撞试验

--Video

-9-补充2:C-NCAP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Video

-9-补充3:侧面柱碰撞试验

--Video

-9-补充4: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Video

-第9讲-课件

第10讲:乘员头碰撞保护

-10-1:乘员头部碰撞问题的背景

--Video

-10-2:力学建模及其依据

--Video

-10-3:研究结果如何指导乘员头部碰撞保护设计

--Video

-10-4:乘员头碰撞小结

--Video

-作业3

-第10讲-课件

第11讲:行人碰撞保护

-11-1: 行人碰撞事故特点及伤害

--Video

-11-2:行人下肢碰撞损伤机理研究

--Video

-11-3:行人安全评价方法、法规及实验模块

--Video

-11-4: 基于行人模块试验评价方法利弊

--Video

-11-5:车辆前端结构的行人碰撞保护设计

--Video

-11-补充1 行人碰撞保护中成人及儿童头模块碰撞试验

--Video

-11-补充2 行人碰撞保护中下肢模块碰撞试验

--Video

-第11讲参考资料

-第11讲-课件

第12讲:汽车结构件的碰撞力学设计和分析

-12-1:薄壁管件轴向压溃设计和分析

--Video

-12-2:塑性铰的概念

--Video

-12-3:薄壁方管轴向压溃变形模式和机理及其力学模型

--Video

-第12讲参考资料

-第12讲-课件

第13讲:汽车材料的冲击力学行为表征和仿真

-13-1:结构和材料碰撞响应之复杂性

--Video

-13-2:冲击载荷下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材料特性的复杂性

--Video

-13-3:冲击载荷下材料的表征与测试-应用环境的复杂性

--Video

-13-4:冲击载荷下材料的表征与测试-试验设计与优化

--Video

-13-5:碰撞载荷下材料和结构的建模与仿真

--Video

-作业4

-第13讲的课件

第14讲:汽车轻量化和小型化与碰撞安全性

-14-1:影响两车相撞安全性的因素

--Video

-14-2:具体说明重量、刚度、几何尺寸等如何影响两车相撞安全性

--Video

-14-3: 不同重量级别汽车的安全性设计

--Video

-14-4:事故统计及车重的发展

--Video

-14-5:轻量化技术对汽车安全利大于弊

--Video

-第14讲-课件

第15讲:小型电动车及电池的碰撞安全性

-15-1:电动车事故

--Video

-15-2: 电动车电池排布及电池的细观结构

--Video

-15-3: 电池的起火条件及设计准则

--Video

-15-4: 电池碰撞安全性研究

--Video

-15-5:小型轻量化电动车的碰撞安全性研究

--Video

-第15讲-课件

第16讲: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安全性挑战

-2019年6月15日直播视频

-第16讲-课件

Video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Video慕课视频播放-汽车碰撞安全基础-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