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 >  第六讲 黑格尔哲学 >  6.1,黑格尔哲学(一) >  黑格尔哲学(一)

返回《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黑格尔哲学(一)在线视频

黑格尔哲学(一)

下一节:黑格尔哲学(二)

返回《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黑格尔哲学(一)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西方哲学课程内容

在这次的课程内容当中

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黑格尔的哲学

我们知道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

最伟大的哲学家

也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可以说完成了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工作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以及现当代的西方哲学

我们先来看一看黑格尔他的生平情况

同时我们还要介绍黑格尔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及他的重要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是在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斯图加特

1788年他就被送到了图宾根的神学院

与两个同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

一个就是与他同时代进入神学院的荷尔德林

另一个是1790年入学的谢林

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我们介绍谢林的时候

专门谈到谢林

其实是在黑格尔的帮助下

完成了他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1793年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

到了瑞士伯尔尼的一个贵族家庭

担任了私人教师

这一点我要向大家解释一下

因为几乎所有的德国的哲学家

在他们真正的进入了大学

并从事专业的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前

大部分都曾经担任过家庭教师的工作

在1801年的时候

黑格尔在谢林的帮助下

成为耶拿大学哲学系的编外讲师

1805年在歌德的帮助下成为哲学副教授

同年开始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

他发誓要让哲学能够讲德语

当然让哲学讲德语并不是黑格尔喊出的口号

但是黑格尔实现了这个口号

在1807年

他的《精神现象学》这本书正式的出版

可以说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诞生

马克思

把这本书称作是包含了黑格尔哲学的全部秘密

1812年

黑格尔又发表了《逻辑学》第一卷第一册

1816年发表了第二卷

这可以说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初步的完成

并且确立了黑格尔式的否定之否定辩证法

作为全书的基本方法

1817年

黑格尔发表了《哲学科学百科全书》

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完成

应当说《百科全书》的完成恰恰标志着

整个黑格尔哲学

开始从他的鼎盛时期

开始慢慢的走向它的衰落

1818年黑格尔担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1827年他主编了《科学评论年鉴》

大家还记得《科学评论年鉴》

曾经他与谢林共同编撰的

一个年鉴评论杂志

由此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一个黑格尔学派

应当说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代

1829年他当选为柏林大学的校长

1831年他因病去世

黑格尔生前曾经出版了大量的哲学著作

主要的书有四部

一个就是《精神现象学》

前面我们也介绍了

马克思称其为包含了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奥秘

第二个就是他的《逻辑学》

第三个是他的《哲学全书》

《哲学全书》其实包含了三个内容

第四个就是他的《法哲学原理》

在这里《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

其实都是作为黑格尔当时所谓的教学大纲

而写作的一个纲要

真正代表黑格尔哲学意义的哲学性的著作

就是两部

一个是《精神现象学》

另外一部就是《逻辑学》

但是由于他在《哲学全书》里面

也包含了逻辑学的内容

因而通常我们为了区别起见

就把他单独出版的《逻辑学》

称作《大逻辑》

而把《哲学全书》里面的逻辑学

称作《小逻辑》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逻辑学》里面

其实对于黑格尔来说

还有着《大逻辑》

跟《小逻辑》之区分

但是由于黑格尔在《哲学全书》里的

《小逻辑》完整的述说了

他对于整个自然思维

以及我们人类推理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定

因而认为他的《小逻辑》是真正体现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重要著作

那么我们下面要介绍一下黑格尔哲学

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

其实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

就是康德哲学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

关于自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

因为对康德来说他

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

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一片天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整个德国古典哲学都是为了人们的理性和自由

来设定界限

但是由于有某种特有的或者康德哲学中

所包含的特有的二元论

而使得康德无法真正地建立完满的哲学体系

这就给他的后继者们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呢

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一直在强调

从康德到费希特和到谢林

一直要解决的康德的所谓的物自体的存在问题

因为物自体的存在实际涉及到了我们如何理解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这里的同一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恰恰说明了我们如何能够确立人类的

主体意识

也就是思维的存在

跟我们通常讲的认识上的一个存在概念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为在整个近代哲学以来

从笛卡尔开始

他们都希望能够确立主体性的原则

来高扬主体的能动性

但同时他们又面临着一个思维跟存在的二元论

整个近代认识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

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康德试图以彻底的主体

而将哲学限制在纯粹主观性的范围之内

试图由此避免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元的对立

但是由于他不得不承认物自体的存在

而使得他仍然无法能够摆脱主客二元论的冲突

费希特跟谢林

前面我们讲到他们试图克服康德

那种物自体的概念

但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克服这个物自体

而相反

他们恰恰是从物自体的一端跳到了另一端

就是所谓的绝对自我作为了整个认识物自体

或者认识世界的一个出发点

当费希特面对知识学的基础问题的时候

他最后只能够求助于信仰的概念

而谢林面对绝对的认识问题的时候

他也只好诉诸于神秘性的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

而对于黑格尔来说

他希望能够如何解决物自体所带来的困恼呢

他要完全摆脱物自体的概念

而使得我们能够完全建立在一种科学的

或者一种客观的认知基础之上

这种科学和客观的认识基础

就是保障我们要确立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对黑格尔来说

我们要保障我们的形而上学真正的建立在

科学的基础之上

它的前提是什么

它的前提就是使得我们真正能够确立

我们主体对客体的完全的改造跟构建的过程

因而黑格尔的《逻辑学》

他在《逻辑学》当中提出了一个重建

形而上学的任务

并且他指出说

科学跟常识携手合作会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崩溃

由此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很奇特的景象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

这就好像是说一座庙在其他方面都

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因而对于黑格尔来说

他要确立的这样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就是要为他的所给出的一个绝对精神

也就是说在他的概念当中

要给出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

来确立一个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这就是他在《精神现象学》当中

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工作

我们说黑格尔的整个哲学的发端

都在于他的第一部成熟的著作

就是《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曾经把《精神现象学》

看作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

也可以说《精神现象学》这本书

在哲学史上是最为晦涩难懂的著作之一

但是它也被看作是前所未有的奇书

好让我们简单来看一下《精神现象学》

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里它分为了意识 自我意识

和理性这样三大部分

也就是说在结构上来看

他试图要说明我们的认识活动

是如何从意识出发最后要达到自我意识

最后达至理性

而理性又分为三个部分

就是他所谓的真正的作为我们能够把握

社会跟世界存在的理性

和我们能够确认把握客观

外部世界存在的精神

以及我们可以把握关于绝对知识的绝对精神

因而这三个部分实际上就相当于

他在后来所给出的也就是在他

《哲学百科全书》里面

他的精神哲学部分所给出的三种主要的

精神形态

第一个就是主观的精神

所谓理性的活动其实是满足

我们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

因而这里面包含了主观的精神的活动

第二个就是所谓关于客观的精神

所谓客观的精神

其实讲的是世界的存在本身

是如何能够成为或进入到

我们认识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三个就是所谓的绝对精神

也就是他给出的所谓绝对知识的部分

换句话说对于黑格尔来说

《精神现象学》它所构造的是关于如何从意识

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这个过程

而这三个过程里面

又包含了我们通常讲到的精神理性以及

绝对知识的部分

好让我们来简单说一下所谓的精神的概念

到底它是指什么

我们已反复的强调精神这个词

到底对黑格尔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在他的《精神现象学》当中

他所使用的精神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表现

人的本性

因为在他看来精神是不同于理性

或者意识活动的

它不是单纯的认识能力

也不只是自我意识或个体的主体

而是能够包容一切的具有实体性历史性

和社会性的能动性的主体

注意在这里实体的概念

等一会后面的内容当中我们会给大家介绍

到底什么叫实体的概念

第二个历史的概念

所谓历史的概念其实就包含了

刚才我们前面所讲到的

那个精神或者是客观精神的历史

第三个社会的概念

从实体到历史到社会

它们到包含在我们主体的能动性之中

因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东西

一个实体性的概念

第二个历史性的概念

第三个社会性的概念

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能动性

这三个东西其实都体现在我们这里所说的

主体的概念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精神作为人的本性

精神作为人的本性其实它体现的

是主体的能动性

精神作为一种人的本性它体现的是

主体的能动性

这恰恰说明了黑格尔的概念当中

所理解的这个精神概念

其实主要讲的主体的能动精神

这里我们一再强调这个能动性的概念

这个能动性概念恰恰说明了黑格尔思想

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因为在这里当他谈自我意识主体

或者理性的时候

其实主要讲的是区别于外部事物的

主观性的领域

而黑格尔这里所讲的精神概念

它的本性是超出了自身却同时保持

自己同一性的对象

因而精神不仅仅是真正的能动性力量

而且还是一种客观的实体性因素

因而这种能动性的力量跟客观性的力量相结合

这就使得黑格尔的哲学超越了他之前的

无论是康德的或者费希特和谢林

他们的哲学的视野

因为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来说

他们所理解的理性的概念

主要还是满足我们认识世界的主体能力

而对黑格尔来说

这样的精神它同时也应当具备客观性的

实体因素

因为在这里可以说

精神它是超出自身的过程

也就是精神成为自身的过程

大家还记得在费希特那里

当他强调自我的概念的时候

他说这个自我一定要有一个非我

来使得自我得以完成

大家还记得自我跟非我在费希特哲学当中

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那么对于黑格尔来说

其实他不需要有一个非我来对自我加以规定

而只需要自我本身作为自己的否定

也就是说自我本身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

它同时也是自我发展变化的一个最好的动力

因而在这里自我

精神其实就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因而在这里面绝对

我们看到绝对这个词

其实对黑格尔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费希特跟谢林那里

绝对是一个核心 是一个中心概念

但是他们讲的绝对仍然是一种

主体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绝对

而对于黑格尔来说这个绝对

它绝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

它更多的是本体论意义或者存在论意义

所谓本体论或者存在论意义

其实就是讲这个精神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

或许人们会想

大家也可能会理解说

精神如何变成客观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

客观精神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里讲的客观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它强调的就是

精神本身不受制于人们主观的认识活动的约束

和支配

相反我们的一切主体的认识活动

都要依附于这种精神

也就是客观的精神来得以实现

因此整个的意识活动本身

按照黑格尔这里的理解

整个意识自身它向科学发展就恰恰说明了

我们的认识活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

如何从现象的知识

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知识的理解

这就是所说的一般的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而这个形成的历史

它恰恰构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

黑格尔所理解的《精神现象学》

所描述的历史

所以由于人类的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

《精神现象学》也可以被看作是绝对精神

形成过程的生成史

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绝对精神的这种

探险的过程

这个探险其实就是一个历史的

这个探险其实就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就是如何去把握绝对精神

它不是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去抓住绝对精神

而是通过人们能够满足绝对精神的发展

而使得我们的认识活动跟事物本身

也就是绝对精神的存在本身

连为一体了

这就产生了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

就是所谓他的本体论 认识论跟逻辑学的统一

我们前面讲到

《精神现象学》虽然它讨论的是认识问题

但是黑格尔意义上的认识论

与我们通常讲的认识论不太一样

前面我们讲到康德 费希特 谢林

所给我们揭示的

关于认识活动的发展过程

通过理性能力的考察来给出

关于如何从自我的概念出发

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对 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认识论不同于康德

从康德到谢林的认识论

因为它不仅仅要讨论感性 知性

和理性的认识活动

而且是把社会 历史 生活 实践 文化以及

各种意识形态

统统的纳入其中

因而形成了一种所谓广义的认识论

这种广义的认识论就是把从知识与对象

之间的差别跟矛盾

共同的组成了一个知识或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

这就像我们这里给出来的图形一样

从知识是对对象的一个反应

因而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

由此形成了新的知识并且构成了一个新的对象

同时由于新的知识不断的产生新的对象

而我们又更新了我们的知识

因而这个新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更新的知识

而这种更新的知识又不断的会形成新的对象

以至于无穷

因而在这里从知识到对象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如何能够获得新的对象的过程

当我们发现了知识跟对象不相符合的时候

通常我们就会改变知识去符合对象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

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

而形成的

那么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

这就意味着对象也就不与知识相当了

因而需要改变形成新的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

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

同时把认识看作是由知识

与对象之间差别和矛盾

推动的发展过程

注意我们这里讲的认识的概念

这里的认识的概念其实直接涉及到的是对象

从认识进入到对象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从知识产生新的对象

或者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对象这个过程看

认识的活动就不仅仅

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论的问题

它当然也包含了本体论

也就是包含了对象的存在如何满足我们人类

知识要求的哲学讨论

因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对黑格尔来说整个的认识论

它其实是满足本体论的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说《精神现象学》

其实也就是对于绝对即精神的认识论的

一个证明

换句话说它其实就是通过本体论的方式

来获得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我再说一遍

他就是通过对本体的对存在的要求

对对象的要求来获得对认识的理解

因而我们由此可以看出

如何能够把握这个对象

也就是说如何能够获得我们关于对象的理解

恰恰是符合我们认识论的要求

换句话说只有符合了认识论的要求

也就是人类精神的认识绝对的过程

而达至对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

这里认识的过程如何成为一个

所谓的绝对精神的过程

我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理解这里所说

绝对精神的概念

一定要摆脱我们对精神这个概念的主观的理解

一定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客观的对象

因为对黑格尔来说绝对其实就是精神

这个绝对精神概念本身其实它是一个重复语

绝对和精神是一个重复语

因为对它来说绝对就是指精神

而不是用绝对来限制规定精神

这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

如何能够把我们的认识论的过程看作是一个

满足对本体论的要求

所以这两者是一致的

当然对黑格尔来说

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漫长的探险

不仅仅是人类精神远赴他乡的过程

它同时也是精神回归其自身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探究精神的旅程当中

其实也就是回到了认识自我的过程

当然这样说来我们可能会难以理解

黑格尔到底在干什么

简单的说黑格尔要说明的恰恰是说

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

也就是绝对精神获得

自我意识的过程

注意人类精神认识绝对

这个认识绝对

看上去它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

但是它包含的是一个绝对精神

而绝对精神获得自我意识的过程

其实就是使得绝对通过认识的方式

绝对通过认识的方式而获得自我意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其实在黑格尔那里

认识的概念跟绝对的概念或者说跟精神的概念

是完美的统一在一起

由此可以说对黑格尔来说

认识论问题它其实就是一个本体论问题

而这一点的确与之前的所有的

近代认识论的哲学家们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在讲对黑格尔来说

认识论就是本体论

当然认识论不仅仅是本体论

它同时也是逻辑学

为什么是逻辑学

因为整个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

是按照逻辑的方式展开的

而这种逻辑的方式就是从本质到存在

最后到精神的过程

可以说对于黑格尔来说

整个《精神现象学》

就是要揭示我们人类

如何通过精神这个现象或者说

通过描述人类精神的现象

来说明我们的认识的发展

是如何一步一步

从那种看上去是感性的活动

但实质上它包含了

非常深刻的

客观精神的要素的一个过程

我想对此我们可以理解

黑格尔所给出的《精神现象学》

其实就是一个

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好关于黑格尔的哲学部分

我们今天先暂时介绍到这里

谢谢大家的收看

西方哲学II:近代部分课程列表:

第一讲 早期近代哲学(一)

-1.1,引论

--引论

-1.2,文艺复兴(一)

--文艺复兴(一)

-1.3,文艺复兴(二)

--文艺复兴(二)

-1.4,弗兰西斯·培根哲学

--弗朗西斯·培根哲学

-1.5,笛卡尔哲学

--笛卡尔哲学

-1.6,斯宾诺莎哲学

--斯宾诺莎哲学

-1.7,莱布尼茨哲学(一)

--莱布尼茨哲学(一)

-1.8,莱布尼茨哲学(二)

--莱布尼茨哲学(二)

第二讲 早期近代哲学(二)

-2.1,洛克哲学(一)

--洛克哲学(一)

-2.2,洛克哲学(二)

--洛克哲学(二)

-2.3,贝克莱哲学

--贝克莱哲学

-2.4,休谟哲学(一)

--休谟哲学(一)

-2.5,休谟哲学(二)

--休谟哲学(二)

-测试题1--作业

第三讲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

-3.1,引论

--法国启蒙运动哲学引论

-3.2,孟德斯鸠哲学

--孟德斯鸠哲学

-3.3,伏尔泰哲学

--伏尔泰哲学

-3.4,卢梭哲学

--卢梭哲学

-3.5,狄德罗哲学

--狄德罗哲学

-测试题2--作业

第四讲 康德哲学

-4.1,康德哲学(一)

--康德哲学(一)

-4.2,康德哲学(二)

--康德哲学(二)

-4.3,康德哲学(三)

--康德哲学(三)

-4.4,康德哲学(四)

--康德哲学(四)

-4.5,康德哲学(五)

--康德哲学(五)

-第四讲 康德哲学--测试题3

期中测试题

-期中测试题--期中测试题

第五讲 费希特、谢林哲学

-5.1,费希特哲学

--费希特哲学

-5.2,谢林哲学

--谢林哲学

-第五讲 费希特、谢林哲学--测试题4

第六讲 黑格尔哲学

-6.1,黑格尔哲学(一)

--黑格尔哲学(一)

-6.2,黑格尔哲学(二)

--黑格尔哲学(二)

-6.3,黑格尔哲学(三)

--黑格尔哲学(三)

-第六讲 黑格尔哲学--测试题5

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题

黑格尔哲学(一)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