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在线视频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下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

隋文帝杨坚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随后的李唐王朝相继开疆扩土

共同开创了足以与横跨亚非欧的这样一个

同时代的阿拉伯帝国分庭抗礼的

隋唐盛世

隋唐时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开放包容

有容乃大

这可以说是唐文化超越前朝的

独特的气质

是唐文化这样的一种

最熠熠闪光的这样一种深厚的根基

我们看首先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

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

突厥、回纥、吐蕃、南诏等

少数民族文化在被汉文化同化的同时

反过来也影响了汉族的书法、绘画

诗文、音乐等等文学艺术的发展

其次 唐朝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时期

那么通过丝绸之路

南亚的佛学、音乐和美术

中亚的音乐、舞蹈

西亚乃至西方世界的宗教、建筑等等

都进入中国

为中华文化添加了新彩

第三 中华文化传入东亚诸国

深入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文化和政治

对朝鲜、日本、越南等等

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这样一种

深远的影响

历史学家指出

在隋唐

中国对东亚广大地区的密切的文化影响

就这样确立了

并且直到近代那里还受中国文明的支配

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另一个

显著特征就是宗教的盛行

佛教和道教在这一时期

皆进入了极盛时代

我们知道唐朝的皇帝姓李

他其实具有胡人的血统

但是他却攀附同姓的老子李聃为始祖

大力扶持道教发展

同时 佛教也在统治者的支持下

进入鼎盛时期

形成了所谓的天台宗、唯识宗等等

诸多的佛教宗派

其中天台宗、华严宗

尤其是禅宗吸收了中国

本土的儒、道等的思想

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佛道两家在发展中论争

同时融合

所以对唐以后的中国文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文与诗 莫盛于唐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

唐代则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巅峰时期

唐诗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

清代人所编纂的《全唐诗》

收录了2200多位作者的48900多首作品

但是我们知道

附充风雅的清朝乾隆皇帝一个人

一辈子就写了4万多首诗

唐诗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风格多样和名家辈出上

那么从初唐的四杰

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再到边塞诗人的高适、岑参

到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等等

这些著名的诗人

和那些像珠玉般的诗句

照耀了中国的文化的历史

内化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的血脉

唐代的书法、绘画也成就巨大

尽显盛唐风采

907年 唐朝的大将朱温废黜皇帝

自立为后梁皇帝

从此历史又进入了一个

分崩离析群雄割据的时代

那么到了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北宋政权

终结了割据

重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为了避免重蹈五代十国的那样一种覆辙

两宋时期的统治者都采取了

“重文轻武”的政治策略

一方面重用文官

标榜说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在客观上为文化的繁荣发展

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抑制武官权力

以文驭武

那么在有效维护中央集团的同时导致

导致什么呢

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外交失利

国家气象趋于萎靡

文化类型也开始转向封闭和内省

道学是两宋时期

哲学思想文化的主要标志

宋代道学大体上可以分为

理学和心学两个派别

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

朱熹等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吸收了佛道思想

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建立了“程朱理学”体系

其中 朱熹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提出

天下之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理”就是最高的范畴

而人的“天理”常被“人欲”所遮蔽

因此要格物致知、自律修身

以灭“人欲”而存“天理”

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

则另立宗派

提出了“心学”主张

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

陆九渊强调什么呢

“吾心即道”

心外无物

只需任其自然

心自能自作主宰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影响至深至巨

那么一方面

理学诸家探究宇宙原理的专注

推崇师道和人格教育的热情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哲学的进步

和教育的复兴

直接影响了后世中国

哲学和教育的发展

在另一方面

虽然理学派别不同

修养工夫各异

但诸儒皆注重躬行实践

明体达用

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中国

民族注重气节、勇于担当的文化性格

张载的“四句教”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无不彰显理学这种精神价值

和道德的节操

柳诒徵先生认为

上下千古 求其学者派别孔多

而无不讲求修身为人之道者

殆无过于赵宋一朝

故谓有宋为中国学术最盛之时代

实无不可

宋词是两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词 形成于唐代

那么到五代十国以后就开始兴盛

到了宋代就达到了顶峰

那么与“唐诗”的气象是不太一样的

唐诗我们知道是大气豪迈

宋词更多地表现出一种

精致、细腻的文化的风格

我想这首先是与诗词的体裁的差异有关

王国维说

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景阔 词之言长

就是说这个诗和词

本身体上就是有差别的

其次我们要说

也是与两宋时期动荡的政治时局

纤弱的国家气象有很大关系

那么此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文化逐渐兴盛

极大地推动了绘画、戏剧、科技等等

文化形式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两宋

基本上趋于成熟和精密

元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时期

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

多元文化的构成及其相互影响

是10至14世纪中国历史的显著特征

历史学家是这么评论的

公元13世纪

蒙古族入侵

先后灭辽、夏、金、南宋等国

建立了统一的元朝

中国的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

多民族融合也达到顶峰

与之相随的就是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

也空前加强

所以历史学家评论说

在忽必烈时代的中国

能遇到的这些服装、举止、仪式

食物、艺术、技艺

哲学和学说的多样性

是自7、8世纪唐代长安盛况以来

从没有见过的

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

元杂剧散曲的这样一种空前成就

数学天文等科技的遥遥领先

这些都证明元朝文化的多元性

与元朝文化的这样一种多元开放不同

明清文化就呈现出了专制沉暮

和启蒙觉醒并存的特征

一方面 随着封建专制加强

文化专制空前严厉

文字狱时有发生

文人在思想自由空间中间

日趋狭窄

所以导致训诂考据之学

这样的一些不涉及现实的

训诂考据之学蔚然成风

另一方面

在愈加专制的这样一种文化统治压迫下

市民反叛意识逐渐觉醒

早期的启蒙思想开始出现

哲学思想和文学都有了一定的开新

那么在哲学思想方面

王阳明提出“心即是理”的心学主张

认为追求最高的理不必向外探求

而只需反观内心

“致良知”就可以了

这样就为明清之际人文思潮的兴起

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那么后来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就从各个方面

与作为封建正统的程朱理学展开论战

反对理学中的禁欲主义

高扬人的主体性

那么在文学艺术方面我们看到

市民文学兴起之后

以《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为代表的

小说发展繁盛

古典小说成就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此外《永乐大典》、《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 这些大型图书典籍的编修

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成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时代的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

启蒙思想的萌芽

但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

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文化禁锢愈演愈烈

最终启蒙的萌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呈现出了

保守和衰败的趋势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表: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第二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三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4.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4.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四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5.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6.1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6.2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第六章测试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第七章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1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七章测试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章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1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2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第八章测试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九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九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第十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 精忠报国

-11.1精忠报国(上)

--精忠报国(上)

-11.2精忠报国(下)

--精忠报国(下)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测试 精忠报国

第十二章 以民为本

-12.1以民为本(上)

--以民为本(上)

-12.2以民为本(下)

--以民为本(下)

-第十二章测试 以民为本

第十三章 天下大同

-13.1天下大同(上)

--天下大同(上)

-13.2天下大同(下)

--天下大同(下)

-第十三章测试 天下大同

第十四章 勤俭廉政

-14.1勤俭廉政(上)

--勤俭廉政(上)

-14.2勤俭廉政(下)

--勤俭廉政(下)

-第十四章测试 勤俭廉政

第十五章 舍生取义

-15.1舍生取义(上)

--舍生取义(上)

-15.2舍生取义(下)

--舍生取义(下)

-第十五章测试 舍生取义

第十六章 仁爱孝悌

-16.1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

-第十六章测试 仁爱孝悌

第十七章 和而不同

-17.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第十七讲章测试 和而不同

第十八章 敬业乐群

-18.1敬业乐群

--敬业乐群

-第十八章测试 敬业乐群

第十九章 诚实守信

-19.1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第十九章测试 诚实守信

第二十章 自强不息

-20.1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第二十章测试 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章 厚德载物

-21.1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第二十一章测试 厚德载物

第二十二章 尊师重道

-22.1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

-第二十二章测试 尊师重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