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十五章 舍生取义 >  15.1舍生取义(上) >  舍生取义(上)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舍生取义(上)在线视频

舍生取义(上)

下一节:舍生取义(下)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舍生取义(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下篇的另一个话题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之一

它不仅仅体现了勇敢的精神

而且显示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因为有一些东西

具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价值

然而 不少人却对舍生取义

抱着质疑的态度

有的人认为

“义”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争议

比如儒家讲的“义”

与基督教讲的“义”不同

基督教讲的“义”

又与伊斯兰教讲的“义”不同

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有争议很大的东西去

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的人则认为

“舍生取义”是非常危险的观念

很容易被滥用

比如恐怖主义者通过宣传“舍生取义”

来鼓动别人去搞自杀式袭击

因此“舍生取义”不合适用来推广

这两个说法能成立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对“舍生取义”的概念

做一个澄清

舍生取义的思想在中国最早的书籍

《尚书》、《诗经》、《楚辞》

已见到一些端倪

比如《楚辞·离骚篇》说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就是

为了大义 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儒家早期的经典

首次把舍生取义作为一个核心价值提出来

《论语》记载孔子说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说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儒家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

对后来中国人的道德实践

有深远的影响

比如说 战国时期 齐国人王歜

宁死也不肯向燕国人投降

据《史记·田单列传》记载

王歜他对燕国人说

“齐王不听吾谏 故退而耕于野

国既破亡 吾不能存

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 是助桀为暴也

与其生而无义 固不如烹”

后来的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

秋瑾、李大钊等许多著名与无名的人物

都有王歜这种慷慨赴义的精神

简单地说

舍生取义就是在只有牺牲生命

才能实现大义的情况下

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具体的来说 可以分以下几个层面来讲

首先 “舍生取义”

只是说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并不否定生命的价值

相反 “舍生取义”

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行为

正是因为生命本身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重要

如果生命像废纸一样

那么“舍生取义”就不值得一说了

孟子说 “莫非命也 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

桎梏死者 非正命也”

舍生取义是尽其道而死 是正命

正命的人他知道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他不会立于危樯之下让自己枉死

据此 我们可以区分两种人

一种人他之所以能够“舍生取义”

是因为他看轻生命或者一心求死

另外一种人则不同

他非常珍惜生命

之所以能“舍生取义”

是因为他看到只有通过“舍生”

才能实现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

显然 第二种人的“舍生取义”

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

因为生命具有重要的价值

“舍生取义”不是为了名利

或者小义、小德就牺牲生命

举个例子来说

以管仲为例

管仲早年辅佐齐国的公子纠

与公子纠的兄弟公子小白是敌人

公子小白继承王位后

他运用外交手段杀了他的亲弟弟公子纠

管仲他本来是辅佐公子纠的

但他没有以身殉主 反而接受了公子小白

就是齐桓公的聘请 做了齐国的国务总理

这件事当时就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认为管仲非但缺乏舍生取义的精神

而且贪慕名位 是无耻之徒

《论语》里就记载了子贡和子路

都曾就这个事情请教过孔子

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孔子回答说“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髡左衽矣

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又问孔子“桓公杀公子纠

召忽死之“

召忽是另外一个辅佐公子纠的人

他以身殉主了

“管仲不死 未仁乎”

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孔子认为 管仲不必自杀以殉公子纠

因为对公子纠的忠诚只是小义、小德

保存中原文化

以比较和平的方式促进统一 是大义

管仲舍小义而就大义

不是那些愚昧的死士可以比的

此外 “舍生取义”不是说

为了“大义”

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牺牲生命

有时候 实现“大义”的途径有许多种

“舍生”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也不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得好

“可以死 可以无死 死伤勇”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表: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第二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三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4.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4.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四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5.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6.1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6.2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第六章测试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第七章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1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七章测试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章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1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2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第八章测试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九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九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第十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 精忠报国

-11.1精忠报国(上)

--精忠报国(上)

-11.2精忠报国(下)

--精忠报国(下)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测试 精忠报国

第十二章 以民为本

-12.1以民为本(上)

--以民为本(上)

-12.2以民为本(下)

--以民为本(下)

-第十二章测试 以民为本

第十三章 天下大同

-13.1天下大同(上)

--天下大同(上)

-13.2天下大同(下)

--天下大同(下)

-第十三章测试 天下大同

第十四章 勤俭廉政

-14.1勤俭廉政(上)

--勤俭廉政(上)

-14.2勤俭廉政(下)

--勤俭廉政(下)

-第十四章测试 勤俭廉政

第十五章 舍生取义

-15.1舍生取义(上)

--舍生取义(上)

-15.2舍生取义(下)

--舍生取义(下)

-第十五章测试 舍生取义

第十六章 仁爱孝悌

-16.1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

-第十六章测试 仁爱孝悌

第十七章 和而不同

-17.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第十七讲章测试 和而不同

第十八章 敬业乐群

-18.1敬业乐群

--敬业乐群

-第十八章测试 敬业乐群

第十九章 诚实守信

-19.1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第十九章测试 诚实守信

第二十章 自强不息

-20.1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第二十章测试 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章 厚德载物

-21.1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第二十一章测试 厚德载物

第二十二章 尊师重道

-22.1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

-第二十二章测试 尊师重道

舍生取义(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