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二十二章 尊师重道 >  22.1尊师重道 >  尊师重道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尊师重道在线视频

尊师重道

返回《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尊师重道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各位同学 大家好

这一次课我们来讨论一下下篇的

另一个重要理念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事例和风气

一直延续

当然 身处社会结构剧变

和伦理价值转型的新时期

尊师重道的价值理念

在当今中国社会也面临全新的挑战

一方面因为有的教师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师失尊 道就无以显贵

另一方面呢新时期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师道的权威

道失尊 师同样无以显贵

那么处在国家高速发展

和社会急剧转型期的我们

是否还要坚守尊师重道的理念

又应该如何来实践呢

这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

尊师重道的历史和传统

尊师重道

顾名思义是指尊敬老师

并重视其所传之道

尊师和重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 道由师传

没有师道就难以彰显

另一方面 尊师源于有道

没有道就谈不上尊师

教师行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夏、商、周三代时就有了官师合一的师者

以及校、庠、序等教育机构

虽然这个时候的教育对象主要还是公卿贵族

但尊敬师长的取向却已成为社会认同的共识

春秋以降 私学开始盛兴

师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日益重要和丰富

尊师重道的观念也随之进一步得到强化

并向具有实践性和仪式性层面发展

比如当时出现了释菜、释奠等等

礼敬先师的礼仪

在《管子》这本书中

有《弟子职》一篇

记录了战国时期弟子事师、受业、馔馈

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

这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学生守则”

反映了学术活动兴盛的稷下学宫

对当时师生关系的一种认识

战国末的荀子把师与天地君父并列

称“礼有三本

天地者 生之本也

先祖者 类之本也

君师者 理之本也”

这种观念到了《礼记》中就明确把

“天地君亲师”并列

加之汉代有帝王大力倡导尊师重道的风气

这种理念得以在国家层面确立起来

至此之后呢

尊师重道的传统一直为历代官方所提倡

成为维持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同时尊师的理念也不断深入民心

师者成为与天地、君王和至亲

并列的尊崇对象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

为什么要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的传统何以长期以来

为国人所推崇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

尊师重道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

因为师者承担的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尊敬师长

所谓师道既尊 则学风自善

所以说尊师重道对于提升民众素质品德

对于人才养成意义重大

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说

教育通过改善个人的素质

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这是古今中外一如的道理

古希腊有谚说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说明教育乃强国之本

俄国的别林斯基说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

人类的命运决定于教育”

而教育事业要有发展

则离不开尊师重道的风气

荀子讲“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

通过尊师重道而发展教育事业

能够提高全民素养、促进国力发展

传承知识文明

再从师者自身层面来说

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必备的素质包括师德、师才和师术

师德就是师者获得学生和社会敬重的

首要前提

所谓“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才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

广博的专业学识以及融汇创新的能力

师术则是师者所应掌握的

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

一个好的教师能融师德、师才、师术于一身

这也是尊师重道之风

得以流行的一个内在原因

正因为如此

作为一种中华传统美德

尊师重道是绝大多数国人所认同的理念

从历史上来看

上至君王、下至学童

均不乏尊师重道的典型

举例来说

东汉明帝在做太子时

向桓荣学习《尚书》

明帝登基后依旧尊重桓荣

并以师礼相待

他曾经亲自去老师府上探望

召集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

来行弟子礼并听讲

在桓荣病重的时候

明帝还亲自到他家问病

进到他家所在的街道就下车了

捧着经书上前

抚摸着桓荣哭泣

赐给他各种应用之物

在桓荣死后 明帝亲自穿上丧服送葬

可以说是给予了很高的礼遇

而汉代的张良能够拜圯上老父为师

习得《太公兵法》

也与他尊师重道的品行是密不可分的

他如果不是为老父取履著鞋

并且夜半前往拜师求学

断不能获得老父信任和相授兵法

那么也就无法在后来为刘邦所重用

建功立业

在当代呢 尊师重道的风气同样流行

比如毛泽东同志就十分敬重他的老师

徐特立

1937年徐老六十寿辰时

毛泽东曾写信祝贺

信中是这样说的

他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

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

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

新中国以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

我国于1985年确定了每年的9月10日

为教师节

这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有力推动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4年的教师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

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道

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

他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

英雄辈出、大师荟萃

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

是分不开的

正因为师者能担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荣誉

尊师重道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

均有重要意义

因此 从古至今这种价值理念

才能被充分认同”

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

应该如何来实践尊师重道这一理念

从个人角度而言

要怎样践行尊师重道呢

我们从历史传统中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首先 应该对师者师道保有一个崇敬之心

所谓“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就是要求我们做到“事师之犹事父也”

师者具有崇高的地位

“明师之恩 诚为过于天地 重于父母多矣”

这就是说对于师长

我们至少要比照侍奉父母的恭敬心来对待

宋代有个大儒叫杨时 他在拜访程颐时

正值下雪天

但是他看到程颐正在闭目休息

他跟游酢两个人就侍立在门外

一直不去 等到程颐醒来才敢进门

而那时门外的积雪已经超过一尺

这个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古人对待师长是何等的恭敬

其次呢 在具体的生活跟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当在种种的细节中

表现尊师之道

比如说东汉末年的魏昭

看到郭泰是一位道德学问俱佳的老师

就想拜到他的门下

愿在他的左右供给洒扫

后来郭泰身体不好的时候

就命令魏昭去煮粥给他吃

魏昭做好后就呈给郭泰

没想到的是郭泰就把这碗粥扔在地上说

“为长者作粥 不加敬意 使不可食”

魏昭就另外做一份呈上 郭泰又不满意

如是三次魏昭始终没有难看的脸色

郭泰看了以后就说

“吾始见子之面 而今而后 知卿心耳”

就是说我之前只看到你这个人的样子

经历这次事后我知道了你的这份心意

那么魏昭的故事记在《后汉纪》

《资治通鉴》等史书当中

就提醒我们尊师之道

不是体现在口号当中的

而是要在日常实际行动中自然流露

洒扫庭院、煮粥侍病

而没有任何难看的脸色

这背后不正是学生

尊师重道的这份拳拳情意吗

第三 师与道从理想的层面上来说

应该是统一的

师者自身的表率及传授的知识

都是道的体现

因此 尊师跟重道从理论上说

也应该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

对于师者的要求和对大道的诠释

是有所变动的

所以师者的素质会因人而异

因此可能出现师与道不能统一的矛盾

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

应当以崇道为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说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我国唐代的文人韩愈则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以弟子的见解有时会超过老师

对于真理的坚守虽然可能不同于

某个具体老师的意见

但是却在更广泛的意义上

体现了尊师重道的这种精神

当然 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跟实践方式

在当下社会必然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

有人说 “现在的大学教授越来越像商人

而商人越来越像大学的教授学者”

另外一些中小学教师

则在学校有保留地教学

而通过在业余时间

去做“家教”为孩子补课来挣钱

让昔日纯洁的师生关系

就变得日益功利化、商业化

教师最需要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时常有所缺失

为人师者道德失范的案例屡屡发生

那与此同时

在追求平等自由的

这样一个现代教育环境下

老师的权威性也受到挑战

比如就有大学校长说

在现今的教育体制跟教育产业化浪潮下

师生关系发生了退化

很多学院学生变成了“顾客”

学校成了“供应商”

为了吸纳有能力

而且愿意缴付高昂学费的家庭

学校就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奉为圭臬

老师呢顾及到自己的“学生评分”

甚至不愿纠正或引导学生的不良行径

采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策略

学生也因为老师的冷漠而愈加不满

就这样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永无止境

所以除了发扬传统、以史为鉴

我们在当前继续弘扬尊师重道理念

必须要有新的作为

首先在教育中要重视德育与技术的平衡

要警惕实用主义和工具价值将教育效果

指标化、工具化的这样一种倾向

教育仍应强调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一方面教师教学不应忽视学生的人文涵养

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意识到

尊师是基本的道德品质

其次呢 教育应该注意克服

物质享乐的价值取向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

使得不少教师出现了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行为腐败等等现象

这损害了整个教师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教师重要 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

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同时 他还概括了做一名好老师的

四个必要条件

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

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在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中

教师必须首先有所坚守 作出表率

第三 教学活动中

应该注意师生关系的一种新特征

当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

知识也不再垄断于少数人的手里

所以教师并非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

不必要求学生再像事父一般来尊崇老师

老师要获得尊重必须认真的备课授课

全心传授专业知识跟做人的道理

同时学生也不应将教师的教学活动

认为纯粹是一种知识购买或商品交易

而应当保持对于教师行业的基本尊重

需要投入课堂、专心学业

不能将“学竞于业”完全替代

“士志于道”的理想

要怀有对于真理的这样一种追求精神

那么总结来说

尊师重道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

师者通过传道授业、为人表率

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蒙童的尊重和敬仰

而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又是

人才培育、国家强大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

我们应当继续大力倡导

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同时呢也要以新的时代要求

去积极规范和调整师道的含义

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表: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第二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三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4.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4.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四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5.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测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6.1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6.2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第六章测试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第七章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1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七章测试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章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1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2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第八章测试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九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九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第十章测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 精忠报国

-11.1精忠报国(上)

--精忠报国(上)

-11.2精忠报国(下)

--精忠报国(下)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测试 精忠报国

第十二章 以民为本

-12.1以民为本(上)

--以民为本(上)

-12.2以民为本(下)

--以民为本(下)

-第十二章测试 以民为本

第十三章 天下大同

-13.1天下大同(上)

--天下大同(上)

-13.2天下大同(下)

--天下大同(下)

-第十三章测试 天下大同

第十四章 勤俭廉政

-14.1勤俭廉政(上)

--勤俭廉政(上)

-14.2勤俭廉政(下)

--勤俭廉政(下)

-第十四章测试 勤俭廉政

第十五章 舍生取义

-15.1舍生取义(上)

--舍生取义(上)

-15.2舍生取义(下)

--舍生取义(下)

-第十五章测试 舍生取义

第十六章 仁爱孝悌

-16.1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

-第十六章测试 仁爱孝悌

第十七章 和而不同

-17.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第十七讲章测试 和而不同

第十八章 敬业乐群

-18.1敬业乐群

--敬业乐群

-第十八章测试 敬业乐群

第十九章 诚实守信

-19.1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第十九章测试 诚实守信

第二十章 自强不息

-20.1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第二十章测试 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章 厚德载物

-21.1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第二十一章测试 厚德载物

第二十二章 尊师重道

-22.1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

-第二十二章测试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