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工程制图 >  第十三讲:第15章 装配图 >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返回《工程制图》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在线视频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下一节:15.4 装配图的标注

返回《工程制图》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那我们下面来看一下如何画装配图

在讲到画装配图之前呢我们来看一下视图的选择

它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当然是有利于生产 有利于画图

同时呢也有利于别人看图

它要做到的基本的要求 完全 正确 清晰

怎么理解呢 说到装配图完全就是我们在画装配图中

部件的功能和用途 工作原理

以及部件当中包含的各个零件的结构

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都要表达的完全

正确呢就说明它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清晰就是我们要图样要清晰 要便于别人的读图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视图的选择原则

我们前边也介绍了

装配图它要表达的重点就是机器的工作原理

以及这个机器包含的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还有这些关键零件的主要结构

我们先看几个基本的原则

首先就是主视图的原则就是

要把反映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

还要尽量地避免使用虚线以及尽量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那么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来看一下选择的步骤和具体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部件的分析

要分析这个部件它的功能它的组成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要了解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要认识装配线

在这里面呢我们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装配线的概念

这在以前我们没有遇到过的 装配线的概念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特定功能

而按照特殊的装配关系组合在一起的这一组零件

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一个装配线

这个概念其实在装配图分析中很重要

因为我们在构画装配图在选择视图的时候

都要以装配线为主线来分析

把部件的原理功能各组成分析完之后我们就要选择主视图

还是跟零件图相对照 我们在选择主视图的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这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和安装状态

以及它的在画到视图上的投影方向

另外我们一定要把反映工作原理

最主要的那个装配线表达在主视图中

主视图选择完之后我们就依次选择其它的视图

它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首先要最优先选择基本视图

来表达其它的装配线和工作原理

那基本视图呢也就是我们前边介绍过的

主视 俯视 左视这样的一个配置

在把其它的装配线表达清楚之后

然后再用优先选择基本视图或者辅助视图

来表达那些没有表达清楚的那些内容

所有的视图选择完成之后

最后一步还要进行检查 比较 调整和修改的过程

也就是要看一看表达的是否完全是否正确

它的工作原理各装配线是不是表达完全了

投影关系是不是正确 与工作原理直接有关系的

那些零件的关键结构和形状是不是表达完整

还有跟其它部件的连接和装配关系是不是表达完全了

另外我们还有再看一看

这个部件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表达方案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然后进行选择进行比较

最后确定一个最终的优化方案

下面我们以柱塞泵为例

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来构划这个装配图

首先进行部件的分析 看看它的功能和各个零件的组成

我们前边说了一个泵它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一个心脏

它是把液体或气体从一个管道输入进来

然后按照一定的压力把它从另外一个管道输出出去

柱塞泵呢是用于机床供油系统的

一个很典型的一个机械装置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的机械的组成

它的核心的部分就是这个泵体 它的中间是有空腔

与泵体相连接的是一个柱塞套

它跟泵体的连接是靠螺纹连接

在这个柱塞套的内部是我们能够上下运动的一个柱塞

柱塞的下部我们安装了一个弹簧

柱塞的上部有一个小轴穿入进来

用开口销把它固定在柱塞上 小轴的中间安装一滚轮

大家能够想象到如果这个滚轮受到了一个力的压迫

很显然它会压迫这个弹簧向下 那么当柱塞向下的时候

在泵体的这个腔的体积就会减小

那么在这里的液体或者是气体它的压力就会增大

如果是柱塞向上运动的话 那么腔的体积变大

很显然它的腔内的压力就会变小

跟这个腔连接的我们是有两个单向阀体

这个前面的是一个输入的一个管道

右边的是一个输出的管道

它分别是由单向的阀体以及跟单向阀体相连接的钢球

球的前面呢有一球托 球托的前面是弹簧

弹簧这边被一个螺塞所顶住

这个螺塞跟单向阀体的连接呢是靠螺纹连接的

而单向阀体跟泵体连接是靠另外一个螺纹

以及为了密封作用的衬垫

它这个输出的结构跟输入的结构也类似

这就是它所有的零件的组成

它的功能呢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

当滚轮上边 当然我们没有画出来 它有一个凸轮

当凸轮旋转的时候它就产生了向下的压力

那么就能够使这个小的滚轮受压

那么就带动了柱塞的上下的往复移动

所以呢就引起了泵腔的体积的变化

随着压力的改变呢那体积就随之的改变

那么在里面的液体呢压力也就随之的改变

当它的体积变大的时候 显然它的压强变小

那么进油的管路就通开 油就从这个口进入

当它向下运动的时候它的腔内的压力变大

那么这个进油的孔就堵上 然后出油的孔打开

液体就由这个出油孔排出 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作原理

那我们看一下装配和连接的关系

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装配线的关系

这是一张爆炸图 在这张装配图中很显然

最主要的装配线就是完成泵腔容积变化的那个装配线

也就是说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压迫这个弹簧

使得泵腔里的容积发生变化

这样的一个装配线就是最主要的一个装配线

另外吸油部分和排油部分这个单向阀分别也是一个装配线

还有能够产生柱塞上下运动的这个滚轮

以及跟滚轮相配合的小轴

也就小轴 滚轮以及这个开口销它也组成了一个装配线

那么在这个机器里面就有四条装配线

很显然主装配线就是柱塞跟柱塞套的这套装配线

我们现在分别把这四个装配线

它的组成部分再给大家演示一下

柱塞这个装配线它由

柱塞 柱塞套 垫片 泵体和弹簧组成

柱塞跟柱塞套装配在一起

而柱塞套呢又通过螺纹跟泵体连接在一块

柱塞的下部压在这个弹簧上

对于吸油部分的装配线

它由弹簧 衬垫 单向阀体 钢球 球托和螺塞组成

单向阀体呢它通过这个螺纹跟泵体连接在一起

螺塞又通过螺纹跟单向阀体连接在一起

这个钢球是由弹簧和球托被压紧在单向阀上

当然它是通过这个螺塞把它压紧在单向阀上

这里解释一下这个球托呢它就是为了这个钢球跟弹簧之间

它结合的更紧密这样的一个辅件

排油部分的装配线跟吸油部分的装配线就类似了

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

滚轮跟小轴这个装配线就比较简单了

它由小轴 滚轮跟开口销组成

开口销呢就把滚轮跟小轴固定在柱塞上

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如何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它的一个原则就是

我这个部件要符合装配位置或者是工作位置

在我们这个部件里很显然它的装配位置就比较多了

但是它的工作位置就比较确定

所以呢主视图的选择要符合部件这个工作位置

并且呢它能清晰地表达它的工作原理

以及一定要把它的主装配线零件的

装配关系和结构特征表达清楚

那么我们这个主装配线我们也说了

就是柱塞 柱塞套跟弹簧和泵体所组成的这个主装配线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原则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一个主视图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主视图这么选择有什么优点

首先它能够非常清晰地把主装配线表达出来

另外呢它附带地把小轴和滚轮这个装配线也表达清楚了

然后把排油这个装配线也表达清楚了

也就是说它通过一张图把三个装配线表达出来了

这就符合了我们前边介绍的那个原则

把信息量最大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

这个方案就反映了三条装配线

柱塞的装配线 排油部分的装配线以及滚轮小轴的装配线

当然我们最主要的来表达的是这条主装配线

那么我们有了主视图之后我们就要来看看其它的视图

怎么来选择 首先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要把主视图中

没有表达清楚的其它的装配线要在其它的视图中表达清楚

那么主视图我们已经表达完了三条装配线

但是还有吸油部分的那个装配线我们没有表达清楚

那么我们用哪一个视图来表达呢

很显然吸油的部分用俯视图来表达是最合适的

那么从哪一个截面来表达呢 它的剖切位置在哪里呢

很显然我们要从它的吸油孔的

轴的那个剖切面来表达最合适

也就是从B-B的这个位置 从这个位置剖切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俯视图 它选择了一个局部的剖视

来表达清楚了这一个吸油系统的装配线

另外呢它把跟其它部件的连接的这个装配的螺栓孔

也用了局部视图来表达了 那这就是吸油的部分

这是吸油和排油孔 在这两个部分表达清楚之后

我们又选择了一个A向的视图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要表达出来上下往复运动的工作原理

我们在前面的功能分析中可以看出来

它的上下往复运动是用了一个凸轮的旋转运动

然后转化成这个柱塞的上下往复的运动

但是这个凸轮并不属于我们这个部件的一个零件

那么我们就用一种假想的画法把这个凸轮

以及带动这个凸轮的这根轴这个键把它假想地画出

然后以表达它的工作原理

主视图 俯视图以及这个原理的A向视图选择完成之后

我们就要检查 比较和调整 修改

看看工作原理是否表达完全了是否正确了

各个装配线是不是都表达清楚了

我们说了我们有四个装配线

我们用主视图表达了三个装配线

俯视图表达了另外一个装配线

然后再看看投影关系是不是正确

然后再检查一下与工作原理有直接有关系的零件的

关键的结构 形状是不是表达准确了

然后再看看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和装配关系

然后再比较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方案

最后我们就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

很显然这个方案是经过老师选择的

它可以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方案

那在这个方案选择完之后我们就来看一看具体的如何绘制

还是以上面柱塞泵的装配图为例

分析部件 这里就不详述了

然后就确定图幅 要根据视图的数量

我们选择方案之后我们确定了主视图我们确定了俯视图

以及一个A向的视图 我们就确定了三个视图

它大致的比例 它的图幅是多少

首先要把图纸选定图幅选定 然后画它的边框线

然后画标题栏跟明细栏 开始画视图的时候

有些同学会比较习惯地先把某一个视图画完整

然后再画另外的视图 比如说我们先画主视图

然后再画俯视图 再画左视图 再画某一个某向视图

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画装配图的时候

应该是所有的视图要联合起来绘制 并且要先布置视图

也就是要先画各个视图的主要的基准线

比如说在我们的这张图中 我们就要画三个视图

主视 俯视以及A向的原理视图

那么我们就要先把各个视图的各个基准画出来

我们先画出来了比如这条线是左右的基准

高度的基准 这是高度的基准 这是前后的基准

然后再画各个主要孔的基准

画完之后按照装配线的顺序再画细节的部分

那么在画装配线的过程中也是要先画主体部分

再画次要部分 先画重要的部分 后画不重要的部分

比如我们在画主装配线的时候很显然你先画大的后画小的

先画泵体 再画柱塞柱塞套

那在画其它装配线的时候顺序也是类似的

我们再画其它的进口的装配线

出口装配线以及滚轮的装配线

这是进口单向阀的装配线 出口单向阀的装配线

以及滚轮小轴的装配线

在这个主要结构画完之后 再画细部的结构

细部的结构包括轴承 开口销以及小的开口的位置

最后我们检查无误之后再完成装配图

这个过程有什么呢 先画剖面线

然后再把某一些可见轮廓线加深 然后再标注尺寸和公差

再进行零件的编号 再签写标题栏跟明细栏

最后写技术要求 这样才算完成了一个装配图

也就是我们在开始看到的这个装配图

这就是一个详细的过程 很显然在这个过程当中

如何标注装配图的尺寸和公差 如何进行零件的编号

以及如何签写明细表和写技术要求

这都是我们在这一节里面要详细要学习的地方

我们在下一讲里再具体地介绍

工程制图课程列表:

第一讲:第1章 绪论

-1.1 工程制图的应用背景

--1.1 工程制图的应用背景

-1.2 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1.2 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1.3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3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4 学习方法

--1.4 学习方法

-1.5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5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6 投影的基本概念

--1.6 投影的基本概念

-第1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一讲:第2章 投影基础

-2.1 点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2.2 直线的投影

--2.2 直线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第2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一讲作业

第二讲:第3章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3.1 平行问题

--3.1 平行问题

-3.2.1 平面与平面相交

--3.2.1 平面与平面相交

-3.2.2 直线与平面相交

--3.2.2 直线与平面相交

-3.3 垂直问题

--3.3 垂直问题

-3.4 综合问题解题方法

--3.4 综合问题解题方法

-第3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二讲作业

第三讲:第4章 换面法及工程问题应用

-4.1 问题的提出

--4.1 问题的提出

-4.2 选择新投影面的原则

--4.2 选择新投影面的原则

-4.3.1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点的一次换面

--4.3.1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一)

-4.3.2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点的二次换面

--4.3.2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二)

-4.4.1 四个基本问题(一)

--4.4.1 四个基本问题(一)

-4.4.2 四个基本问题(二)

--4.4.2 四个基本问题(二)

-4.5.1 工程问题应用(一)

--4.5.1 工程问题应用(一)

-4.5.2 工程问题应用(二)

--4.5.2 工程问题应用(二)

-4.5.3 工程问题应用(三)

--4.5.3 工程问题应用(三)

-第4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三讲作业

第四讲:第5章 基本体的投影

-5.1 体的投影——视图

--5.1 体的投影——视图

-5.2.1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

--5.2.1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

-5.2.2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

--5.2.2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

-5.2.3 基本体的三视图(三)

--5.2.3 基本体的三视图(三)

-5.2.4 基本体的三视图(四)

--5.2.4 基本体的三视图(四)

-5.2.5 基本体的三视图(五)

--5.2.5 基本体的三视图(五)

-5.2.6 基本体的三视图(六)

--5.2.6 基本体的三视图(六)

-第5章课件

--第5章课件

-第四讲作业(1)

第四讲:第6章 轴测图

-6.1 轴测图概述

--6.1 轴测图概述

-6.2.1 正等轴测图(一)

--6.2.1 正等轴测图(一)

-6.2.2 正等轴测图(二)

--6.2.2 正等轴测图(二)

-6.3 斜二等轴测图

--6.3 斜二等轴测图

-6.4 轴测剖视图

--6.4 轴测剖视图

-6.5 轴测图的徒手绘图

--6.5 轴测图的徒手绘制

-第6章课件

--第6章课件

-第四讲作业(2)

第五讲:第7章 计算机二维绘图与三维建模入门

-7.1 二维绘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界面

--7.1 二维绘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界面

-7.2 基本操作方式

--7.2 基本操作方式

-7.3 常用命令介绍

--7.3 常用命令介绍

-7.4 辅助绘图功能和图形的显示控制

--7.4 辅助绘图功能和图形的显示控制

-7.5 尺寸标注

--7.5 尺寸标注

-7.6 绘图步骤(实例)

--7.6 绘图步骤(实例)

-7.7 Solidworks 2013的基本功能和零件建模界面

--7.7 Solidworks 2013的基本功能和零件建模界面

-7.8 零件建模

--7.8 零件建模

-7.9 装配建模

--7.9 装配建模

第六讲:第8章 平面与立体相交

-8.1 回顾与思考

--8.1 回顾与思考

-8.2 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8.2 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8.3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一)

--8.3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一)

-8.4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二)

--8.4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二)

-8.5 应用实例

--8.5 应用实例

-8.6 本章小结

--8.6 本章小结

-第8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六讲作业

第七讲:第9章 立体与立体相交

-9.1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

--9.1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

-9.2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9.2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9.3.1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一)

--9.3.1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一)

-9.3.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二)

--9.3.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二)

-9.3.3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三)

--9.3.3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三)

-9.4 多体相贯

--9.4 多体相贯

-第9章课件

--课件

-第七讲作业

第八讲:第10章 组合体

-10.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10.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10.2.1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一)

--10.2.1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一)

-10.2.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二)

--10.2.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二)

-10.3.1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一)

--10.3.1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一)

-10.3.2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二)

--10.3.2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二)

-10.3.3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三)

--10.3.3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三)

-10.3.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四)

--10.3.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四)

-第10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八讲作业

第九讲:第11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11.1.1 视图(一)

--11.1.1 视图(一)

-11.1.2 视图(二)

--11.1.2 视图(二)

-11.2.1 剖视图(一)

--11.2.1 剖视图(一)

-11.2.2 剖视图(二)

--11.2.2 剖视图(二)

-11.2.3 剖视图(三)

--11.2.3 剖视图(三)

-11.2.4 剖视图(四)

--11.2.4 剖视图(四)

-11.3 断面图

--11.3 断面图

-11.4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11.4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11章课件

--图片全屏

-第九讲作业

第十讲:第12章 尺寸标注的方法

-12.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与规则

--12.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与规则

-12.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12.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12.3 尺寸的清晰布置

--12.3 尺寸的清晰布置

-12.4 尺寸的合理标注

--12.4 尺寸的合理标注

-12.5 典型结构的尺寸标注

--12.5 典型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十讲课件

--图片全屏

-第十讲作业

第十一讲:第13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3.1.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一)

--13.1.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一)

-13.1.2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二)

--13.1.2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二)

-13.1.3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三)

--13.1.3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三)

-13.2 键、花键、销

--13.2 键、花键、销

-13.3 齿轮

--13.3 齿轮

-13.4 弹簧

--13.4 弹簧

-13.5 滚动轴承

--13.5 滚动轴承

-第十一讲课件

--图片全屏

-第十一讲作业

第十二讲:第14章 零件图

-14.1 零件图概述

--14.1 零件图概述

-14.2.1 视图选择与绘制(一)

--14.2.1 视图选择与绘制(一)

-14.2.2 视图选择与绘制(二)

--14.2.2 视图选择与绘制(二)

-14.3.1 技术要求(一)

--14.3.1 技术要求(一)

-14.3.2 技术要求(二)

--14.3.2 技术要求(二)

-14.3.3 技术要求(三)

--14.3.3 技术要求(三)

-第十二讲课件

--外部链接

-第十二讲作业

第十三讲:第15章 装配图

-15.1 装配图概述

--15.1 装配图概述

-15.2 装配图的基本规定

--15.2 装配图的基本规定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15.4 装配图的标注

--15.4 装配图的标注

-15.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5.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5.6 读装配图

--15.6 读装配图

-第十三讲课件

--外部链接

-第十三讲作业

第十四讲:第16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