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资治通鉴》导读 > 第九课 汉武大帝 >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其实文景之后
汉武帝
汉武帝在中国号称雄才大略
你对汉武帝有什么评价
首先
表现在事功上
就是对汉代疆域的
一个积极的开拓
著名的古代将领
卫青 霍去病
也都是这一时期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
得以施展他们的才华
在北方到了武帝时期
成功的对北方的疆域
进行了开拓和巩固
这是在对外方面
对内呢
武帝最终确立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这样一种统治思路
然后在经济上呢
汉武帝他是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确保了
汉朝政府足够的经济来源
在个人行为准则上
我想他也表现出
一个君王
优秀的君主共有的一些品质
他可以在晚年下罪己诏
对自己进行反思
就像刚才我们讲刘邦一样
提到了他在大的层面
有一个这样的信用
对天下
我想到
就是庄子讲有三种剑
匹夫之剑
诸侯之剑和天子之剑
匹夫之剑
就是怒发冲冠
这个诸侯之剑呢
只是征伐拓土
而天子之剑
用这个大的信义
去笼络天下
我觉得这个在汉武帝身上
就是得到了非常集中的体现
在事功上
在思想上
在经济上
还有在
他对个人的这样一个
就是做出了这样一个反思上
都表现出了这样一种
高度的政治的
自觉性和成熟性
其实汉武帝的意义
其实他就是
就是让这个 我想
就是让秦始皇开创的这个制度
商鞅以来的这么一个
形成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制度
从政治制度到各方面的社会制度
他把它巩固下来了
而且这个制度的弊病
他开的药方
其实也一直是
后来不断的反复开的药方
后来不断的反复出现问题
你看比如说
秦始皇大一统没搞定 对吧
没搞定
除了各方面的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意识形态方面
对吧
就是大家都
因为商鞅变化以来
大家都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天下打完以后
你让我们干什么
你说你去种地就完了
那这个这其实
就是一旦人的
人的这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种对现实世界的这种渴望
对在现实世界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成功的渴望(被激起以后)
他这种东西得有个引导
这种东西跟有宗教信仰的国家
民族不一样
有的人他把他一生的努力
都用在宗教上
对吧
他用在一种
或者是在贵族制的情况下
你各安本分
努力也没什么用
贵族是贵族
农奴是农奴
但商鞅变法不是
他以后呢
到秦始皇
他就是你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吧
大丈夫当如是也
彼可取而代之也
这些人并不是没有饭吃
他是说
他想有一种
建立事功的欲望
那这个东西
你看看
秦始皇他没解决社会(问题)
因为当社会
被激励到这个路上来的时候
你看下
你没有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
来把大家人民的欲望管控起来
那这个其实
这也是贾谊《过秦论》讲的东西
讲的东西
他重复了好多
管仲讲的国有四维什么这些东西
汉武帝这么一个刻薄寡恩的人
对吧
这一个雄才大略的人
居然是他
他出来搞了一个独尊儒术
你看这
就是他就知道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是吧你看
你说汉武帝是儒家 都没人相信
但是这个儒家就是他抬出来的
所以就像汲黯讲的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就实际上呢
他是个也是很有
渴望建功立业的人
渴望名垂青史的人
但是他明白这种
这个儒家的意识形态他的意义
其实我想这是
这是一个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制度
比如中朝的制度
对外是刺史 对内是中朝
对吧
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皇帝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
兼总经理
就是他不光是一个
国家是他的
他政府也是
他在这操作
对吧
丞相从此成为外面的
外朝的一个丞相了
那后来的这个制度建立以后
后来的帝王
只是个人的差别
制度没差别了
一直到南书房行走
一直到军机处
对吧
一直到武则天时的北门学士
对吧
就是这个
唐代的翰林学士
所以有人说明朝的时候宰相就没了
那更是显得的是
董事长兼总经理
就是这个高度的
权力的一致
这些制度都是汉武帝
时期奠定的
包括你刚才讲的
中国的今日的疆土
丝绸之路官方的通道的建立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比如说立法
他在位时统一制定
立法
国家颁布立法
然后改夏历
从正月为岁首
改变了秦始皇以来
十月为岁首
直到汉武帝时
还以十月为岁首呢
包括这些细节
有年号
开始有年号了
以前没年号
汉高帝一年二年
孝惠帝一年二年
就这样
汉武帝确实
当得起秦皇汉武(的称呼)
如果从制度建设
制度巩固的角度
不从大汉江山的角度来说
汉武帝的意义超过过刘邦
我觉得您刚才讲的就是
对于君相之间
权力的重新分配
这个在汉武帝时期
确实是有奠定性意义的
在以前呢
宰相是一个非常大的
分权的这样一个因素
比如说李斯
他的权力是很大
他可以跟皇上类似于
形成这样一个共主的局面
但是到了汉武帝呢
他基本上确立了后代
宰相的这样一个角色和身份
他的职责
仍然可能像唐六典讲的
是燮理阴阳
但是呢事实上
他被君权
得到了这样一个有效的控制
而且汉武帝也确立了
自己的一个
这种带有内阁性质的
这样一个一班人马
这个在后代
像您讲的也都是
历代都是一个
遵行不替的一个
就是实施君主
权力的
一个秘诀或者说法宝吧
你看其实汉武帝
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于他的开疆拓土
对吧
由于他的这个连岁用兵
你看他的财政出问题了
那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盐铁官营
国进民退这种措施
你看后代也是这样子
这个问题其实
一个方面像桑弘羊讲的
对吧
财聚不足 治聚不足如何
治聚不足
花钱不够花怎么样
对吧
这是大一统的朝廷
有那么多官员
那么多军队
都要政府负担起来了
那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呢
其实也是为了
解决不足经济
就是工业社会是过剩经济
农业社会本身是个不足的经济
在农业社会不足的经济情况下
财富过度集中
他的伤害性比工业社会还大
对吧
尤其中国人呢
这种
这种大家都有一种
并不完全是安分
像中世纪那种西方那样子
安分的
各安其分的那个封建时代
对吧他是一种
大家都要竞争的时代情况下
这种贫富分化
对社会的这种动荡因素的
发酵作用啊
激起社会更加不平
引起社会动荡
所以其实
那个时候就有人讲
汉武帝时有人讲
这个人就是汉武帝时期
跟主父偃
他们一起上书的三个人之一
他说啊
一个叫土崩 一个叫瓦解
他说 瓦解好办
指的是上层
土崩 老百姓不平之气
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那种贫富差别太大了
那到后来更是
富者田连阡陌
穷者无立锥之地嘛
从汉武帝采取措施
就是用国企来剥夺这些豪强
对吧
来堵塞他们去煮盐卖铁
等等这些工商收入
或者通过一些财产税
举报 算缗 告缗
使他们破产
对贫富差别的一种遏制
你看这有两种作用
一个就是为了政府要钱
第二个呢
对贫富差别的遏制
你发现以后的
所有的改革
包括王安石改革
对吧
包括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的改革
他都是从政府要钱出发
所以中国的这么改革
成为一个要解决财政问题
财政问题呢
最后就是
要把经济 工商业经济
控制在政府手里
或者通过流通经济上
对吧
盐和铁
最大的生活 生产资料
来获得财富
你看都是这个路子
汉武帝也是这个路子
可是这个路子
暂时解决了当时政府的财政问题
他有点杀鸡取卵(的意味)
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
所以汉武帝以后呢
尽管有短暂的昭宣中兴
但元帝之后到了成哀
却更加严重了
-导论
--导论
-智伯的覆亡
--智伯的覆亡
-智伯悲剧的反思
--智伯的覆亡讨论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习题
-参考资料
--三家分晋原文
--西周分封图
-魏文侯治国
--魏文侯治国
--html
-吴起的悲剧
--吴起的悲剧
--html
-魏文侯治国讨论
--魏文侯治国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习题
-参考资料-战国诸侯形势图
-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原文
--html
--html
-背景
--背景
-过程
--过程
-商鞅之死
--商鞅之死
-评论与比较
--评论与比较
-商鞅变法讨论
--商鞅变法讨论
-第三课 商鞅变法--习题
-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html
-南取巴蜀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逐客风波
--逐客风波
-破坏人才
--破坏人才
-秦国的外交讨论
--秦国的外交讨论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习题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下)
--奇货可居(下)
-茅焦之谏
--茅焦之谏
-始皇功过
--始皇功过
-讨论:吕不韦
--讨论:吕不韦
-讨论:李斯
--讨论:李斯
-讨论:赢政
--讨论:赢政
-第五课 千古一帝--习题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习题
-第七课01 楚汉之争(下):汉王拜将
--default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4 楚汉之争(下):垓下之围
--default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习题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习题
-第八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九课 汉武大帝--习题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习题
-第十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习题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习题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三人行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习题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习题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