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资治通鉴》导读 > 第十课 昭宣中兴 >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再过了两年
公元前66年 霍家诛灭
皇后被废
原因 有人告状
说他们家要谋反
其实在告状 说谋反之前
汉宣帝就已经不露声色的采取行动了
就是什么呢
就逐渐把霍家的人
从关键岗位撤出
调在明升暗降的岗位
不太重要的岗位
就是特别是从军权上往后撤
这样一下子霍家有所察觉了
据说霍显 霍光的夫人
就把当初毒死皇后的事给说了
他们就害怕了
一害怕他们就急了
说要谋反了
然后就抓捕了
好了 你看看
霍禹腰斩 其它的弃市
诛连者数十家
这个皇后也被废了
那么关于这件事后人评论很多
《资治通鉴》在这后面有一段话
说汉宣帝刚刚被立为皇帝的时候
按照规矩应该去拜谒高庙
就是他们家开国皇帝刘邦的庙
大将军霍光骖乘
皇上严惮之
他心里有点紧张 有点害怕
若有芒刺在背
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
代替霍光骖乘
天子从容肆体 甚安近焉
所以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呢
霍光那种威严
霍光废了昌邑王之后的那种
那种显赫的威权
让这个青年皇帝感到不自在了
所以有人讲
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就是第一次陪他去谒高庙的时候
他们的矛盾就已经发生了
《资治通鉴》在这里面
记载了一个
姓徐的读书人的一段话
因为在霍光在世前在世后
霍家权势显赫 生活奢侈
当时这个是大红大紫
所以他就得出个结论
还没出事的时候
霍氏必亡
为什么霍氏必亡呢
他谈出两点理由
他说夫奢则不逊
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 逆道也
在人之右者 众必害之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
你权势在人之上
人家就嫉妒你
就心里 心里就有点的那么不爽
你霍家秉权日久
嫉害你的人多
天下的人嫉害你眼红你
你还不尊重领导 侮上
你还行逆道 不亡何待
所以很可惜
霍光的结果
给很多权势显赫人以儆戒
管不住老婆 管不住孩子
也管不住自己
班固在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
说霍光受襁褓之托
为了匡复国家 安社稷
拥立昭帝 拥立宣帝
虽周公 阿衡相比
也不过如此
可是他不学无术 闇于大理
阴妻邪谋 立女为后
湛溺盈溢之欲
以增颠覆之祸
死才不到三年
家族就诛灭了 可惜了
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尽管家族被灭
但霍光本人在宣帝
自宣帝之后
一直是在正面褒奖的名单上
汉宣帝曾经写了一些
功臣的一个名单
最显赫的霍光仍然在内
因为霍光如果打倒
汉宣帝当皇帝合法性都没有了
司马光
在评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他大体也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他肯定霍光辅佐汉室的忠诚
但是为什么不能保住宗族呢
就是说你的威福
是人君之器
你大权在握 对吧
应该早早的把权位交回去 对吧
你十四岁的汉昭帝
就懂得上官桀之诈
就可以主政了
十九岁的汉宣帝
聪明刚毅 知民疾苦
你怎么掌大权
一直到死后才让人亲政
不知避位呢
而且还多蓄亲党 充塞朝廷
人主蓄愤于上
吏民积怨于下
不亡何待 只是待时而发(罢了)
本身那个免祸
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我讲霍光贪慕权势
治家不严
这都是他的教训
连霍光这么谨慎
在汉武帝这么一个
刻薄寡恩的帝王面前
几十年都不犯错的人
在权力这个毒药下
就变得不那么自律
都那么有点轻忽了
可以说真的
这个权力真的是一个毒药
所以从这件事情上看
还是一个制度(的问题)
我有个说法
制度是保护有本事的人的
能人的 对吧
制度能让有本事的人
不去犯错误
这个因为没本事的人呢
他也干不成事
这个制度的漏洞
是让有本事的人最先犯错
霍光没有文化 没有战功
依靠谨慎 机敏
爬到人臣权力的高峰
辅佐汉昭帝 除掉反对派
毫不手软
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废掉昌邑王
拥立汉宣帝刘病己
体现了他的政治魄力
如果能够在汉宣帝继位以后不久
急流勇退
霍家就是能够保有他的宗族了
我想霍光本人呢也就完美了
问题其实在立汉宣帝以前就有了
因为昭帝的时候
他就大权在握
富贵满朝嘛
因为那些一块辅佐的那些大臣
都先后死的死 被杀的杀
所以霍光已经没有人可以制约他
所以讲没有制约的权力
一定走向腐败
或者走向祸害
霍光不知进退
又疏于对自己家人的管教
满盘皆输
昭帝 宣帝时代
是汉朝的一个中兴时代
叫昭宣中兴
继汉武帝轮台诏
自我检讨之后
汉朝处于
恢复性稳定和发展阶段 对吧
就是霍光辅政
他们都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田租 口赋
这个汉宣帝刘询
来自民间熟悉吏治
所以他着力整顿吏治
推行了一系列
这个招抚流亡 安定民生的
政治经济措施
使社会生产重新
走上发展的轨道
所以叫中兴
可是这都是救弊 一时之弊
不是治本
本在什么地方
就是土地兼并造成的贫富分化
这个问题没有根本的解决
所以昭宣虽然稳定了
汉武帝晚年的一些
危机起伏的社会形势
开始走上一个稳定发展的轨道
但是这个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没有解决
就说这个问题
在宣帝去世以后
以元帝时期为转折点更明显了
到成哀之时
就被历史上称为是土地兼并
社会矛盾最激烈的时代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双重的
一重是就是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
昭宣的这些一些治标 的措施
不能完全解决
还有一个就是
一个王朝的末期
往往那些国君本身呢
都比较无能 比较低能
你看所以元帝之后的皇帝
成哀 一个比一个糟糕
这里这时候就给一个
一个权臣王莽提供了契机
-导论
--导论
-智伯的覆亡
--智伯的覆亡
-智伯悲剧的反思
--智伯的覆亡讨论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习题
-参考资料
--三家分晋原文
--西周分封图
-魏文侯治国
--魏文侯治国
--html
-吴起的悲剧
--吴起的悲剧
--html
-魏文侯治国讨论
--魏文侯治国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习题
-参考资料-战国诸侯形势图
-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原文
--html
--html
-背景
--背景
-过程
--过程
-商鞅之死
--商鞅之死
-评论与比较
--评论与比较
-商鞅变法讨论
--商鞅变法讨论
-第三课 商鞅变法--习题
-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html
-南取巴蜀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逐客风波
--逐客风波
-破坏人才
--破坏人才
-秦国的外交讨论
--秦国的外交讨论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习题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下)
--奇货可居(下)
-茅焦之谏
--茅焦之谏
-始皇功过
--始皇功过
-讨论:吕不韦
--讨论:吕不韦
-讨论:李斯
--讨论:李斯
-讨论:赢政
--讨论:赢政
-第五课 千古一帝--习题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习题
-第七课01 楚汉之争(下):汉王拜将
--default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4 楚汉之争(下):垓下之围
--default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习题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习题
-第八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九课 汉武大帝--习题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习题
-第十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习题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习题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三人行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习题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习题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