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资治通鉴》导读 >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 >  南取巴蜀 >  南取巴蜀

返回《《资治通鉴》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南取巴蜀在线视频

下一节:远交近攻

返回《《资治通鉴》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南取巴蜀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百年皆行秦政治

这个秦的政治

就是商鞅变法奠定的

秦国各种制度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发展的

制度性基础

包括法律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郡县制

基层乡里制度

军功爵制度

以及我们今天讲的激励机制

还有各项经济制度

但是尽管如此

制度再好

如果没有高超的对外发展战略

没有切实的一条发展路径

要以西北一隅之地

单打独斗之力

吞并山东六国

他们唇齿相依 命运相同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六国合纵抗衡(秦国)

对于崛起中的秦国

构成巨大危险

怎么化解这些威胁

秦国有个外交战略

叫做连横

合纵连横

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

对付秦

连横呢

是秦破解这是合纵

据说著名纵横家张仪

就是连横政策首创者

他曾经

用一些比较忽悠的手段吧

忽悠楚怀王 破坏了

齐楚之间的结盟

但是连横只能破坏

对方的结盟

六国并不会因此就消失

还是要靠

军事力量 战争力量

但是 如何选择打击的重点

次序 打击的战略

这是秦国在连横

政策之外有必要解决的

关于这个方面

《资治通鉴》给我们展现了

这么一个发展的路径

就是秦国的对外战略

处理跟六国关系

选择打击重点

有三次大的阶段性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

秦惠文王时期

他主要采取避重就轻 攻灭巴蜀

在一定程度上是韬光养晦的政策

第二个阶段是秦昭襄王时期

实行远交近攻

不断地残食诸侯的策略

第三个阶段

就是秦王政了

就是后世的秦始皇

用收买 暗杀 离间手段

破坏对方人才

然后再各个击破的战略

我们先讲第一个阶段

避其锋芒 避重就轻

这个策略是秦孝公死后

他的太子驷即位的时候

秦惠文王那个时期实行的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去世

年仅19岁的太子驷即位

史上称之为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其老师公子虔等的鼓召下

车裂商鞅

但是商鞅的变法手段

依然进行

上堂课我们也讨论过

在秦国人看来

这个变法不是商鞅创使的

这是秦献公 秦孝公父子

一贯的政策

商鞅只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

践行者 执行者

所以秦孝公死后

秦惠文王继续

推行对内修明政治

对外蚕食诸侯的发展路径

秦惠王用了这么几个人

用张仪为相 他是魏国人

用司马错为相 (他是)司马迁的八世祖

连连攻击魏国

攻击韩国

取得了一系列的地区

你看我们从地图上

可以看得出来

阴晋 上郡 鄢陵等等

秦国咄咄逼人

使六国陷入恐慌

公元前318年

韩 魏 赵 楚等

五国合纵伐秦

六国里面齐没有进去

他实际上是躲在背后

齐实际上是那个时期

相当强大的国家

就是在太子驷秦惠文王

这个时期

齐国得到很大的一个发展

可以说

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

他是东方六国里面最强大的

就在这个时候

发生了一件事情

史籍上是这么记载的

巴蜀相攻击

俱告急于秦

巴蜀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附近

如果具体说

就是以成都为中心的

四川 重庆

这一带地方

巴是巴国 蜀是蜀国

这两个都是很古老的国家

但是由于偏远

中原的华夏诸族

把它称为夷狄

但是他是夷狄之长

他们(巴蜀)自己打起来

不但(相互)打起来

蜀国国王和他兄弟还打起来了

我们知道

秦这时候

是离他们比较近的

一个大国

都向秦告状

那么这时候呢

就出现一个争论了

咱们是不是趁机

把巴蜀给拿下来

(这是)司马错的想法

张仪说

不如伐韩

到底是东向

继续在中原伐魏 韩

还是往西南方向去打巴蜀

张仪 司马错发生了争执

这其实不是两个人的

意气之争

这是秦国的发展战略问题

所以秦王说

你们谈谈吧

谈谈你们各自的理由

张仪是这样讲的

他说我们呢

在外交上应该这么来做

亲魏 善楚 下兵三川

三川是指韩国内的

以黄河 洛水 伊水

三水得名的一个地方

三川 这是一个郡

亲魏善楚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跟魏搞好关系

跟楚搞好关系

来拿韩国

攻它的新城 宜阳这个地方

以临二周之郊

二周大家可能不知道

就是西周 东周

就是在洛阳这个地方

有两个周

就是周王室呢

他还分封了

一个西周公 (一个)东周公

巴掌大的地方

还要把它分封了

叫二周

(二周是)周天子所在

有九鼎

九鼎是指天子

就是挟天子以令天下

天下不敢不听

这是王业也

此王业也

就是说

我们外交上

要跟魏楚连横

在军事上要攻打

韩国的心脏地带

政治上威胁周王室

那么这样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是王业

他认为这种大动作

才是我们秦国发展

应该采取的(战略)

有个成语在这里出现了

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

就是你要想有名

你要在哪儿争呢

你要在朝堂上争

你在那个小偏旮旯里

在巴蜀那里争

也不会出名

你要争利

你要在市场上竞争

他说现在韩国的三川

是周室所在

就是天下之朝

天下之市

你不去争

你却去争夷狄之地

巴蜀

离开王业越来越远

去王业远也

你看张仪有他的道理吧

司马错断然反对

他说不然

他讲出另外一番道理

欲富国者 务广其地

欲强兵者 务富其民

欲王者 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

你不成王也是王了

三者备而王随之

什么意思呢

要富国 则扩张土地

要强兵 则富裕百姓

要统治天下 则广布恩德

三者俱备 那自然就是王了

可是你现在呢

土地小

势力尚弱

你要先从义做起

不要急于去在

中原核心地带

搞出那么多响动

相反 打巴蜀不一样的

巴蜀虽然僻居一隅

戎狄却认为他是老大

可是现在呢

君昏政乱

兄弟相争

以我秦国的力量去攻打

就像使豺狼

到羊群里去一样

很轻易就能得到

得到了这个地

足以扩大我们的版图

得到的财

成都平原很富庶

足以富裕我们的民

但是呢

把它打下了

我不需要费多大劲

不需要用多大兵力

它就能够服下

这个是

何等的好事呢

就是举一国 拔一国

攻拔一个国家

天下不觉得你贪

不觉得你残暴

相反

你如果说是去打韩

你要去问鼎之轻重

臭名昭著

还得不到实际好处

弄得响动很大

实际上得不到多少实惠

而且你打的地方

是天下不愿意看到的

谁愿意你去吞并韩国

甚至你去吞并周

周是什么

周是天下的宗室

齐是韩国的盟友

如果是周室和韩国

他们知道自己要丢掉

自己的版图

他通过齐和赵

来跟楚和魏讲和

你不是想跟楚 魏来搞好外交关系吗

这样反而促进他们合作了

这就危险了

我们发现司马错讲的道理

其实就是闷着头发财

就是在你势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

你要避免

成为众矢之的

你不宜攻击那个

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你看 这不是两种发展路径吗

张仪的道理是

我们要成就王业

我们要抓关键的地方

宗周地区很关键

司马错的理由是

我们现在其实还不够

那么横 那么强大

你在这么关键的地方

你在这么关键的地方

在宗周这个地方

弄得响动很大

还得不到什么好处

巴蜀不一样

我们拿下它呢

不招人嫉

实际上我们得到很好的实惠

其实这是一种发展路径

所以比较两个人的方案

从秦国当时的情况来说

司马错的方针是对的

这使我想起

中国古代一些讲谋略的书

特别是唐朝有个人叫赵蕤

四川人

是李白的朋友

他有本书叫《反经》

他特别强调

一个道理

一个方案

没有什么对不对的

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情况下

你说是不是

我们平常说 得饶人处且饶人

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道理吧

我们平时还说

狭路相逢勇者胜

宜将剩勇追穷寇

也有道理吧

那么到底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宜将剩勇追穷寇呢

必须根据具体的实施条件

你看秦国在发展过程当中

到底是直取宗周

问二周之郊

还只是闷头发财

先把巴蜀拿下

显然司马错的方案

更切合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

《资治通鉴》是这么写的

王从错计

错是司马错 不是错误的计谋

王听从了司马错这个主意

在公元前316年

就派人去打巴蜀了

不过我告诉你

带兵将领里有张仪

有张仪 有司马错

不光是司马错一人

他们拿下了巴蜀

巴蜀属秦(以后)

秦国就更加强大了

巩固了秦国的战略后方

富庶了秦国的国力

拓展了秦国的疆土

使秦国的国势

更上了一个台阶

《资治通鉴》导读课程列表: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

-导论

--导论

-智伯的覆亡

--智伯的覆亡

-智伯悲剧的反思

--智伯的覆亡讨论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习题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三家分晋原文

--三家分晋原文

--拓展阅读:豫让复仇

--西周分封图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

-魏文侯治国

--魏文侯治国

--html

-吴起的悲剧

--吴起的悲剧

--html

-魏文侯治国讨论

--魏文侯治国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习题

-参考资料-战国诸侯形势图

--Zooming Image

-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原文

--html

--html

第三课 商鞅变法

-背景

--背景

-过程

--过程

-商鞅之死

--商鞅之死

-评论与比较

--评论与比较

-商鞅变法讨论

--商鞅变法讨论

-第三课 商鞅变法--习题

-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html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

-南取巴蜀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逐客风波

--逐客风波

-破坏人才

--破坏人才

-秦国的外交讨论

--秦国的外交讨论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习题

第五课 千古一帝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下)

--奇货可居(下)

-茅焦之谏

--茅焦之谏

-始皇功过

--始皇功过

-讨论:吕不韦

--讨论:吕不韦

-讨论:李斯

--讨论:李斯

-讨论:赢政

--讨论:赢政

-第五课 千古一帝--习题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习题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

-第七课01 楚汉之争(下):汉王拜将

--default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4 楚汉之争(下):垓下之围

--default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习题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习题

-第八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第九课 汉武大帝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九课 汉武大帝--习题

第十课 昭宣中兴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习题

-第十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习题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习题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三人行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习题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习题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习题

南取巴蜀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