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资治通鉴》导读 >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 >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 三人行
其实三国的历史
都是大家家喻户晓的
但是其中最值得人谈的两个人物
一个是曹操 一个是司马懿
这两个人都没称帝
但是曹为魏奠定基础
司马懿为晋奠定基础
魏晋魏晋嘛
这个曹操这个人的成功
你有什么可分析的
首先曹操的成功
在于他这个政治口号提的很正确
董卓进长安呢
他这个是一种掠夺式的
不光是财物掠夺
他还是一个政治掠夺
他试图把这个
旧有的全部树为敌人
旧有的官僚集团全部树为敌人
把这个政治资源尽可能
囊括在自己手中
然后呢曹操懂得他
树起汉献帝
这样一杆大旗
他知道取得一个政治的这个
合法性来挟天子以令诸候
这是他政治上的
在战略上呢
他也有很大的优势
跟能联合的人先联合
然后呢先除掉最大的敌人
除掉袁绍
除掉袁术
除掉刘表
然后再进兵南下
虽然在赤壁曹操失败了
但是基本上我们讲三国
但是呢也可以称为曹魏
就是曹魏这个政权呢
仍然是占据了这个时代
最主要的这样一个
无论是在地域疆域的辽阔
还是在政治的合法性
和主动性上他占据了
主要的优势
第三个呢他还
懂得借用当时这个思想
和伦理层面的这样一个
为自己来树立这样一个
作为推行政治的一个手段
他可以用东汉以来
世家大族这个推崇的
这个孝道这些
他以这个不孝之罪
这个诛锄异己
他把政治手段和
社会伦理应该说做了一个
很奸诈也是很巧妙的结合
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造成了曹操
在后代人心目中的形象
就是一个奸雄
他用了一些在后人看来是
不是很光明正大的手段
来推行这一套
无论是对于时局
还是对于他自己来说
无疑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
曹操呢 他艰难地在道跟术之间
寻找平衡
就是说曹操在道方面呢
他是非常这个
非常不利的
你看爷爷是宦官 对吧
爸爸是宦官的这个养子
爸爸呢最后当这个太尉三公啊
还是花钱买的 花的钱
所以这个 而曹操本人呢
他因此在社会上 这一点对他说
在东汉后期的这种宦官跟士大夫
势不两立
特别是经过两次党锢之后
之后你看
你死我活的斗争
对曹操是不利的
这个这是他必须要改变这个局部
第二个不利呢 你看看
他 你挟天子令诸侯 对吧
都说你是奸臣啊 对吧
说你是奸臣
你看荀彧都反对他称魏公啊
别说称魏王了别说当皇帝了
荀彧是铁杆
荀彧支持他要去迎汉天子
荀彧这个天下之大顺啊
但是荀彧居然反对他这个
也许荀彧有可能
你说荀彧是不是一个
忠贞之士
就是说有点理想色彩的儒生呢
也许是荀彧看错了
估摸错了曹操的意思
他以为曹操真的是那个
是要推崇汉天子的
我想曹操执臣礼甚恭
很可能
后来荀彧为此郁郁而死
他淮南 打淮南时候就没去嘛
我想这个有可能
不管是荀彧是真反对
还是猜错了曹操的心思
都反映曹操
他在道上这个问题上
他是要抓住这个道
我就是你讲的抓住我的这个
正面的这个角色 对吧
这个大义 天下大义
然后在我手里 就是
因此他的术实际是讲这个
这个都仁至义尽了
我绝对没有
这是公元210年讲的
210年讲的
就是他死前十年
绝对没这意思
江湖未静这个
不能够
还不能归隐
但是呢这个
这个三个县的邑封啊
可得而辞
减掉两个县
只要武平一个县
他的术是这样的
其实就是曹操一直他也挣扎着
他要证明他是道的
就是道的这个道的
就是他是社会主流的
是正面价值
代表正面价值的
你看一出道
他第一个动作
洛阳北部尉
杀掉蹇硕的这个叔父
大宦官 蹇氏宦官 对吧
想名满天下
还以为是宵禁
犯了宵禁把他给杀了
东汉人都是这样
反正逮着你犯法
他的手段比更
犯了更大的法就是这样
然后发表檄文
叱骂宦官
而且你看他
从小跟他玩儿的那些人
你看袁绍 许攸 张猛
这些人包括这个
包括鲍信
这些人都是他原来的朋友
就是说他跟他这些人
一块玩儿的
世家子弟玩的
但是你看他
司马懿看不上他
他想让司马懿出山
司马懿人家不愿意
就是司马懿是代表
世族高门的
所以曹操在洗刷自己
后来到了兖州牧以后
兖州之变对吧
张邈和这个和陈宫啊
背叛了他 引吕布
把兖州丢掉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候他乱来
除了杀了边让
兖州的名士
有人就批评他
而且说为父亲报仇
在徐州啊
这个鸡犬不留
大开杀戒
说曹操怎么这样子
怎么就说 完全是个土豪嘛
完全蛮来嘛
一点人性没有
所以他们背叛他
对曹操就是这个人啊
将来很危险
对吧 先杀了边让
是不将来也是我们
有被他杀之虞
所以他 那个吕布能比曹操
更高明吗 他只是暂时的
对付一下曹操
把曹操对付完了
我们再怎么办怎么办
你看 这事对曹操
很伤
但是他从此他记住了
迎汉献帝以后
你看他就变得非常心胸广大了
有点像这个汉丞相的样子了
张绣 由于他跟张绣婶子
搞在一起 对吧
他连他儿子他都
他(张绣)杀了他(曹操)儿子嘛
最后官渡之战前
张绣来在贾诩的撺掇下
来投奔曹操还是投奔袁绍的时候
选择了曹操
理由就是我杀过他儿子
有仇了
有仇为天下而不顾家
不顾小怨
那去投奔曹操
所以说曹操豁然大度 对吧
一点没有芥蒂之嫌
跟原来杀老爸可完全不一样了
他现在变成一个
豁达的人了
很有点那个汉丞相的派头啊
这个给张绣还
封个官还跟他做儿女亲家
所以他不断的要自己
要为自己的道这方面的这个
站在道这一边
就是我是一个
符合我现在这个
丞相身份的这么一个人
我在这方面来做努力
所以你看杀
这个孔融
他祢衡未杀送给刘表
那孔融说他
孔融这就是个愤青
曹操本质他是一个
他是个怎么说呢
他不是个儒家来的人物
但是经过东汉
西汉以后 特别是东汉
儒家的价值
作为一个符合道
社会的主流价值
现实操作当中
术不行
但是道上你还要讲儒家
如果叫外儒内法
儒是道 法是术
王霸之道
王霸之道杂之
王是道 霸是术
曹操在这两者之间
他一直在找平衡
总之呢就是说
由于他这个
这个平衡找的好
所以他就成功了
你看刘备他主要术比较差
他一直打着道的名义
你看 刘备的江湖声誉非常高
对吧 他不乱来
他刻意注意自己不乱来
在荆州他不敢乱来
到益州的是刘璋的时候
他也小心翼翼
最后似乎也没办法了
在益州的时候
又是张聪的事情暴露了
张聪被这个刘璋杀了
他才跟刘璋撕破脸 对吧
离开新野的时候
他带着老百姓
他不抛弃他
就是他注意塑造自己的道的形象
他术太差
实力也小
没有大的操作手段
有了诸葛亮以后
情况才有所改变
在赤壁之战的时候
当(曹操打)东吴打刘备的时候
道上边的合法性不足
道上的合法性不足 对吧
术这方面呢又有点操之过急
或者有点骄傲
他接收黄盖投降的时候
有点骄傲了
他不怀疑就是骄傲的
以为士兵都觉得
你看投降
以为是指日可破了
这也是术上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
曹操在最后死的时候
他没有改朝换代
这还是他为自己
要争得道的合法性
我觉得应该曹操在自己
想的方面
自己的野心方面
跟刘备比起来还是很有限的
刘备呢想的
比自己其实做出来的要远很多
是 你讲的 是
刘备做的是呢
好像是一个这个行仁仗义的样子
实际上刘备呢
一心想上
一心从来就没有
所谓光复汉室无非是
以他姓刘的名义
建立他的室
从来不是为了光复汉献帝那个室
而曹操呢好像是要夺汉的
实际上他呢他不是
他在这方面倒是有克制
心里倒是有克制
外面说他好像要挟天子
所以到晚年以后
他就住在
不住在许昌了
他住在邺
他省得一个老头子
老要向那个
比他年轻的皇帝
点头哈腰的
还要做出那个臣子的样子
他就不去了
那朝中事交给荀彧了
后来就是他儿子曹丕
其实司马氏王族
也是很短命的
曹家短命
司马家也短命
魏也短命 晋也短命
这两个短命有什么不一样
晋也短命
如果从公元220年建国
到265年亡国
40来年 对吧
220年 45年
265年西晋建立
到317年西晋灭亡
也才40来年
你看 都是40多年
我先说一下
我对于这个曹操跟司马懿
两个人的这个印象吧
这个很奇怪
关于两个人后代
都形成了很多这个段子和传说
但是他们的形象
显得略微不同
这个《世说新语》里
曹操扮演一个在床头捉刀的人
我们会说那是曹操
这个上边坐的不是曹操
来塑造他的这样一个
就是这样一个
乱世的这样一个
隐忍的一个奸雄的形象
但是司马懿的形象他就是
他在见曹操的时候
他有狼顾之相
让人感觉就是事实上
他们的这个年龄资力
和生活时代是一样的
但是在曹操这个
政治生涯活跃的时期
司马懿基本上是
躲在这个历史背后的
而他的真正登场
其实他年龄已经很大了
到了这个曹操的子孙辈这个时候
所以曹魏它这个灭亡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
可能在于仍然是一个
东汉的遗留问题
它没有彻底解决
这个新起的这个寒族势力
或者说这个庶族势力
跟这个东汉以来
以司马懿
司马氏为代表的这种
世家大族之间的这样一个
在政治上的权力分配问题
导致最后在曹操这样一个强人
他离开历史舞台以后
他的子孙是没法
有强有力的手段
来处理这样一个关系
最后导致丢掉了曹家的江山
但是西晋他们是一个
实力派的姿态
后来取代了曹魏
并且统一了全国
但是他们似乎丢掉了江山
更奇怪 也更快
这个以往这个长期都认为
是这个西晋过度奢侈
它更多表现出了一些
世家大族这个负面的
他来攀比
他来这个奢侈无度
而且不光是大臣
皇上本人也是这个
司马炎也是一个
很虚荣很讲究这方面的人
最后形成了整个统治贵族
一个风化衰退的过程
就很像罗马
后来就是这样衰退的
这样一个过程
这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但是我觉得可能西晋灭亡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就是在曹魏时期这个
北方这个民族问题尚没有凸显
而到了西晋
这个后面这段时期
四世纪前期
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也许在曹操时期
它可以通过一些安置
迁入中原地区的
少数民族来解决的问题
到了西晋后期
已经没办法去掩盖
或者说是做这种局部的处理
它变成了一个五胡入华
这样一个历史性的
大面积的问题
这也应该也是西晋灭亡的
一个外部原因
我觉得有两点
其实我想我们可以有从大的
这个就是说政治呀社会上去讨论
其实像《资治通鉴》这本书
所以更多的它关注的
其实就是这个治政者本身的
制度和能力
你看曹操无疑是有能力的
对吧 很有能力的
最后他选接班人选曹丕
曹丕当然也不错
曹叡 曹丕
选曹叡也不错
尽管命都短了一点
你看曹丕220年继位
226年他就去世了
他也就干了六年
那个曹叡呢 226年继位
239年就去世了
还没有儿子
那但是他这两个人都说没大
有这样子问题
心胸狭隘点
自己这个用人
就是狭隘一点
可能有这样毛病
对吧 这两位有
但是更多在制度上它有一些
不利于国家巩固的一些东西
比方说他接受东汉末年的教训
中央不用外戚
不是不可以 对吧
地方上没有宗室
然后皇太后即使孩子小
也不能主政
你看这些就使
当曹爽 司马懿发生争斗的时候
他没有帮手
没有帮手 对吧
皇帝小 年幼没有帮手
因此你看司马懿最后就
他只要把中央的权力控制了
他就全国就控制了
这就是说有点就像
曹操的那个政策
曹魏的那个政治制度
有点像秦朝 是吧
就是地方上没有帮手
不过人家是从地方起兵
搞乱六国
这是在掌握中央政权
有点矫枉过正了
矫枉过正了
好
你看司马氏也是
他在另外方面矫枉过正
就是说西晋司马炎
他采取相反政策
地方是宗室 朝中是外戚
最后西晋灭亡原因
表面上和曹魏灭亡原因不一样
其实有一样的
那个是没有宗室分封
没有外戚帮忙
对吧 中央没有
地方没有宗室这个支撑
这个是朝中外戚
打的一塌糊涂对吧
这个贾南风就是代表嘛
杨家和贾家
然后地方是八王之乱
那么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其实这个制度本身
它还有个后面的东西
就是你那个掌制度的人
掌制度的人就是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
这是这个孟子的话
就是说最关键的
还是中央掌控这个国家的人
曹叡不生孩子
弄了两个小孩子
他父亲是自己咽气
前一天立他为太子
曹叡 就是魏明帝
是在曹丕死前一天(被)立的太子
魏明帝是当天才立的太子
根本没有任何培养
而且这个他立太子
他的孩子八岁只有
曹芳只有八岁
那司马炎他居然教个傻子
那皇帝是个傻子
司马衷是个傻子
脑子不够用
他看着将来也许他孙子
将来会扳回来
说我孙子司马遹比较聪明
所以因此
因此说我们说
我们如果把宏大的社会背景去掉
其实有很具体是
中央政府的这些接班人的弱势
这个弱智 弱势
使任何制度的
就是宽严皆误可以说是
宽严皆误
就是你防范那个制度
其实关键还是
这个制度背后那个人
-导论
--导论
-智伯的覆亡
--智伯的覆亡
-智伯悲剧的反思
--智伯的覆亡讨论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习题
-参考资料
--三家分晋原文
--西周分封图
-魏文侯治国
--魏文侯治国
--html
-吴起的悲剧
--吴起的悲剧
--html
-魏文侯治国讨论
--魏文侯治国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习题
-参考资料-战国诸侯形势图
-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原文
--html
--html
-背景
--背景
-过程
--过程
-商鞅之死
--商鞅之死
-评论与比较
--评论与比较
-商鞅变法讨论
--商鞅变法讨论
-第三课 商鞅变法--习题
-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html
-南取巴蜀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逐客风波
--逐客风波
-破坏人才
--破坏人才
-秦国的外交讨论
--秦国的外交讨论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习题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下)
--奇货可居(下)
-茅焦之谏
--茅焦之谏
-始皇功过
--始皇功过
-讨论:吕不韦
--讨论:吕不韦
-讨论:李斯
--讨论:李斯
-讨论:赢政
--讨论:赢政
-第五课 千古一帝--习题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习题
-第七课01 楚汉之争(下):汉王拜将
--default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4 楚汉之争(下):垓下之围
--default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习题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习题
-第八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html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九课 汉武大帝--习题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习题
-第十课参考资料
--html
--html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习题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习题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三人行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习题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习题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