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自然辩证法概论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在线视频

下一节: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科学技术研究

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

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

不竭动力和灵魂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创新者胜

要创新

就必须有创造性思维和方法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创造性思维

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

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

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抽象性和形象性既对立又统一

辩证性的思维特征

近年来

国际学界还特别提倡在科学技术研究

创新中要培养研究者具有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检验各种主张和论据

并判定哪些思考具有优点

哪些思考不具备优点的一种思维方式

其特点是提出探究性问题

创新不仅需要创造性思维

也需要以批判性思维去评估和检验

其创新过程的思考是否可行

可验

所以可以说

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

是互促互补的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只要他有所发现或发明

就一刻也离不开发挥自己独特

创造性思维能力

无论是科研课题的提出和分析

科学假说的建立和验证

或是科研结果的理论概括

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创造性思维

是科学创造活动的核心与灵魂

整个科技史可以说就是一部

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历史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

它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这个课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依据

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和思考时

不受已有知识

经验和固有的逻辑规则束缚

灵活地进行发散性思

以产生超常的新观念

新思想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独创性

所谓独创性是指独立于前人

独立于他人

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

我们这里所说的独创

是指在认识某一新事物

解决某一新问题时

前人

他人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规律和方法

需要自己根据一般科学规律

独立地去发现新的具体规律

创造新的思路

办法

概念

形象

观点

理论

实际上

任何独创都是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在某一方面

某一点上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因此

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就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而言

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只是在哪一个具体的阶段

由哪一个人来实现具有偶然性而已

例如微积分是

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同时发现的

生物进化论是由达尔文和华莱

同一时期内独立提出的

这都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

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又有他们各自的独创性

创造性的第二个特点

是开拓性

所谓开拓性是指创造性思维

无论是在思路的选择上

思考的技巧上

还是在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独特之处

它既要根据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又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

对于新情况

新问题

力求找到它新的本质

新的解决方法

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地方

例如在科技发展史上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就为运用演绎法来建立公理体系

树立了样本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特点

是突破性

突破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创造性思维的突破性主要表现为突破框框

实现质变

只有突破已有陈规

只有突破已有的理论权威

只有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

实现认识和实践的飞跃

才能算是创造性思维

突破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属性

没有突破性就不能算是创造性思维

凡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变革

都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所实现的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人类认识

实践发生变革

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主要思维形态

创造型思维的第四个特点是

综合性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也不是一两种思维形式合作的结果

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任何创造性思维都不是单纯地运用

一种思维方式所能实现的

它实际上是

(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

等非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灵感思维 直觉思维等

非逻辑思维

辩证的综合的运用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决定了

它难以形成统一的思维模式

因此创造型思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的

本质特征

在科学创造过程中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互促互利

辩证综合在一起成为创造性思维

使得科学发现层出不穷

想象

直觉和灵感

其认识成果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加工

这样才能找到其逻辑的根据

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

而在逻辑思维过程中

想象

直觉和灵感的迸射

才能让我们在科学事实的陈述中

找到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

谈到创造型思维方式

我们就还得说一下

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通过

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

进而改善思维

是合理的

反思性的思维倾向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要大胆质疑

谨慎断言

谨慎就是要

思想开放

同时做出判断也要缓慢

不急于求成

质疑

就是通过有条理的

分析式的思考产生怀疑

批判性思维要求以批判性思考的方式

质疑和评估思考过程与结果

批判性思考的最重要技巧之一

就是提出探索性问题

非批判性思考

在别人陈述想法和观点时候

常常会轻易接受

不假思索

而批判性思考 则不然

它会质疑这些陈述和观点的准确性

追问这些陈述和观点背后隐藏的含义

从而扩展这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批判性思维

实际上是要求研究者把思考建立在

负责任的态度上

而不是最初印象或感觉的基础上

那么在学术研究中如何渗透批判性思维呢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

要了解和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立足在历史和现实中看待问题

第二

要在不同观点的交流

论辩

合作的环境中激发思考

了解各方理论后

在争论点上发现问题

进而研究问题

第三

要重视理论和实证双轨双行

防止空洞的理论和无关的实例研究

第四

要力求清晰和细致

尽量采用有帮助的量化方法来进行研究

第五

我们可以提出自己解释性的假说

然后在通过修正和综合来

进一步的对这个假说

进行完善

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谢谢同学们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作业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作业

-绪论 阅读材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作业

-五、人工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五、人工自然观作业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作业

-第一章讨论

-第一章 阅读材料

-第一章 教学案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作业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作业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三、 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第二章讨论

-第二章 阅读材料

-第二章 教学案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作业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作业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作业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作业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作业

-第三章讨论

-第三章 阅读材料

-第三章 教学案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作业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作业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作业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作业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作业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作业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作业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作业

-第四章讨论

-第四章 阅读材料

-第四章 教学案例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作业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观作业1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作业

-第五章讨论

-第五章 阅读材料

-第五章 教学案例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