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自然辩证法概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在线视频

下一节: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性

纵观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文艺复兴运动以前科学活动

规模非常小

基本上可以说是少数自然研究

兴趣者和先哲的个人活动

文艺复兴以后

欧洲相继建立了一批大学和科学院

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662年

英国正式成立

“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

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

由国家负担一切研究费用

根据国家需要确定研究项目

并有部分会员因为由国家支付工资

而成为了职业科学家

后来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

科学技术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们认识到了科学的力量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致使科学活动呈现出空前

规模和快速的发展

以前那种科学家个人配几个助手

科研活动形式逐渐被

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集体组织所取代

20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

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事业

科学技术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运行所需要的基本建制也越来越复杂

科学立法

科研管理部门

国立研究机构

研究型大学

科学基金会

企业研发部门

国际性科学组织等形式不断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完整的社会建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我们只有把握现代科学技术

运行的新特点

才能更深入地了解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新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在不同

时期和不同的区域

显示出各种“不平衡性”的特点

首先是

区域(空间)间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科学社会学家贝尔娜

最先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出了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概念

他认为

科学中心总是随着民族经济

和文化的兴衰消长 而转移的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的高峰先后出现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公元前6~3世纪

学术文化的中心在地中海沿岸

古希腊罗马

是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

东方的中国在千余年的时间里

其辉煌灿烂的文化

达到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

居世界领先的地位

15世纪下半叶

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在继承了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之后

通过商业往来吸收了阿拉伯及中国文化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走在世界前列

科学文化达到空前的繁荣

成为近代以来第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17世纪中叶之后

科学技术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

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并以此为

标志引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爆发

使英国在百余年的时间里获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科学中心

18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以科学与民主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科学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

一大批着名的科学家出现了

法国一跃成为近代以来第三个科学中心

19世纪科学中心又转移到德国

德国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

德国以抓教育

抓科学研究及科学管理形成特色

闯出自己的道路

成效显着

成为近代以来第四个科学中心

美国是在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步入世界中心的位置

美国采取开放政策

大量吸收世界科技成果

引进大批着名的科学人才

又把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

科技发展与生产发展密切结合

使美国的科技水平

经济实力一跃而为世界之首

而且至今保持着科学技术中心的地位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不平衡性

第二个特点是

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在科学成果发现的历史上

有一些特定时间是群星荟萃

光辉灿烂的

而另一些时期则默默无声

无光暗淡的

表现出科学技术发展在过程运行上的

不平衡性

一些研究者解释说

每一个时期都有一套挑战性的题目

由于问题彻底解决的条件不充分

或其他种种因素的限制

许多科学家长时期对这些问题在进行钻研

当科学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自然就出现一些重大发现几乎同时

被几个人所独立完成的现象

例如

牛顿、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现了微积分

达尔文

华莱士也基本在

同一时期内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而迈尔

焦耳

赫尔姆霍兹一同提出了热功当量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的

第三个特点是

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科学自身的性质和社会经济

需要的条件各异

以及实验手段的完备性

理论和方法的成熟性不同

各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

具体表现为不同时期会形成

不同的带头学科

这些带头学科不断更替

促进科学的发展

带头学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在科学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

走在其他学科前面

并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学科或学科群

带头学科由于率先地

较好地做出对自然的解释

它的理论和方法就成了当时

其他学科的解释性基础和方法论范例

因而能对其他学科起推动和改造的作用

比如

在牛顿力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

用机械运动来解释

世界的说明方式

几乎出现在一切发展的学科中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作业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作业

-绪论 阅读材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作业

-五、人工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五、人工自然观作业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作业

-第一章讨论

-第一章 阅读材料

-第一章 教学案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作业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作业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三、 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第二章讨论

-第二章 阅读材料

-第二章 教学案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作业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作业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作业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作业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作业

-第三章讨论

-第三章 阅读材料

-第三章 教学案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作业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作业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作业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作业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作业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作业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作业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作业

-第四章讨论

-第四章 阅读材料

-第四章 教学案例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作业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观作业1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作业

-第五章讨论

-第五章 阅读材料

-第五章 教学案例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