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西方哲学经典赏析 >  第二章节 >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返回《西方哲学经典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线视频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下一节: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返回《西方哲学经典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可以这样说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

迄今西方哲学史的核心问题的话

大概没有比形而上学这个词

更合适的了

一部西方哲学史

简直就可以看作是形而上学

与反形而上学的思想史

而这个词

就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形而上学

英文叫metaphysics

它有自己的古希腊文

和拉丁文词源

这个词 原来是亚里士多德

一部著作的名称

亚里士多德在生的时候

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这是因为被冠之以形而上学的

这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是他死后200多年

由安德罗尼柯编纂他的遗著时

命名的

安德罗尼柯先将他关于自然的

可感觉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著作

编在一起

命名为物理学

再把他专门讲事物的本源 灵魂

意志自由等

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

编撰成集

排在物理学一书的后面

命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

他的古希腊原文去掉冠词

就变成了拉丁文的这个词

我们翻译为英文的metaphysics

mate这个前缀

有之后 超越和基础的意思

通常人们将它解读成超物理学

或者物理学之后

中文的译名形而上学

是根据《易经·系辞》

当中的这句话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由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井上哲次郎翻译而来的

晚清的学者严复

曾经根据老子《道德经》中

玄而又玄 众妙之门一语

译之为玄学

但随着清末留日生

将大批的日制汉语带回国后

玄学这个译法

渐渐的被形而上学取代了

因此 今天我们普遍使用

形而上学来指称metaphysics

形而上学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可不仅仅只是他的一部

哲学著作的名称

或者这样说吧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部著作

是奠定西方哲学思想传统

最重要的经典文本

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普遍知识

和终极原因的探索

从根本上

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传统的

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从而以己之名命名了今天

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

西方的哲学传统

我们今天称之为形而上学的

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

用以区别其他科学

这是因为 我们今天称之为

物理学等等的科学

在当时也被归入哲学的范畴

被称作第二哲学

或者应该这样说吧

实际上我们今天使用的

学科分类及其名称

恰好来源于亚里士多德

对知识体系的分类和命名

哪怕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

黑格尔称之为

从来最多才 最渊博的

科学天才之一

称他是一个

在历史上无以伦比的人

丝毫不为过

那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讲什么呢

我们来简要的了解一下

它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首先 亚里士多德认为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而知识存在不同的层次

他说 有多少可定义的研究领域

就有多少对应的具体的科学

例如说 物理学 政治学 伦理学

美学等等

而除了实用的动机

人类还有一种

纯粹为了认知而去认知的欲望

这种欲望驱动着我们去探索

可以被真正称作是智慧的知识

它由对可感事物的观察

和认识开始

最终通过理性思考

而超越感性经验

这个就是形而上学了

形而上学是一种

研究存在之为存在

以及存在的自在自为的

性质的科学

它超越了所有其他

那些特殊的科学

只考虑关于真正实在的知识

也就是 规定这个存在

是什么的问题

具体的科学追问的是

某事物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而形而上学追问的是更为一般的

存在及其原因的问题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

就是那个所有的范畴

能够运用于其上的主词

实体的问题

一句话来概括

形而上学的核心

就是对实体的研究

那么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看法

是如何的呢

亚里士多德

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认为

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

独立的存在

而只能存在于事物之中

也就是说

他反对柏拉图

关于两个世界的设定

反对把理念看作真实存在的观点

柏拉图并不否定共相

也就是普遍概念

但是 这个共相并非外在于

具体事物的实在

具体事物就是真实的实体

实体具有属性

而属性是作为实体的属性

才存在的

离开实体 属性无法单独存在

在一切的范畴中

实体是基本的范畴

其他的范畴都以它为基础

例如说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马

有白色的 黑色的 棕色的马

但是 我们要注意

白色 黑色 棕色

只是个别的马的个体偶然性

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我们之所以能称它们做马

是因为它们具有

马之为马的本质属性

例如说 马就是四蹄着地的

食草性的哺乳动物

根据本质属性

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分

我们就可以形成种的概念

例如 马就是马的本质属性

所构成的种

属性和种

并不是外在于个别事物的存在

而是存在于个别事物当中

因此 并不是柏拉图所说的

我们先拥有了关于马的理念

才能认识到可感世界中

各种各样的马

而是相反

是我们能够借助理性

从各种各样的马当中

感知到马的共相

通过对感觉和个别事物的抽象

认识到它的本质共相和普遍形式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关于共相的这个不同看法

实质上是后来

唯实论和唯名论争论的一个焦点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使实体成为实体的又是什么呢

实体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为了解释实体的构成及其变化

亚里士多德引入了他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指出

每一个个别的事物

也就是实体

都由形式和质料构成

例如说 一个土制成的陶罐

形式告诉我们的是

这个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个陶罐

不是别的东西

而质料告诉我们

这个陶罐是用什么原材料制成的

这是一个土制的陶罐

他所谓的四因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用这个例子

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 目的因

做成一个陶罐

这是揭示给我们

从原材料土

到变成一个陶罐的过程

它是受目的的指导的

第二 动力因

陶匠通过对原材料土的加工

制作了一个陶罐

这是揭示给我们变化的动源

第三 质料因

制成了陶罐的土

这是揭示给我们

构成事物的质料是什么

第四 形式因

一个陶罐之所以是陶罐

所具有的形式是什么

这是揭示了事物

所具有的属性构成

显然 因为这四因

每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

都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

同样的质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式

被制成不同的物体

形式是普遍的

而质料只是个别的

当然 从理论上来说

我们还可以思考

是否存在无形式的质料

和无质料的形式

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

这两者在实体那里

是不分离的存在

为了进一步说明

实体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现实

也就是现实性

和潜能 也就是潜在性的区分

他借用了生物学的例子

来加以说明

例如说

把一棵松树的种子埋进土里

它会自然的生长成一棵松树

当它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

种子就是它此刻的现实

但是它是一棵松树的种子

它可以长成一棵松树

这就是它的潜能

也可以说是它的潜在性

而当它真正的生根发芽

长出叶子以后

它就不再是种子了

而是长成了一棵松树了

这个时候 它的潜在性

也就转化成了现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

一切个别的事物

都混合了潜能和现实性

变化就是潜能的现实化

现实与潜能的关系

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质料是还没有实现的潜能

形式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

因此 变化并不是从无到有

而是对已有的

也就是潜能的实现

最后 亚里士多德

关于实体和变化的观点

引向了一个最终极的实在

不断的潜能现实化的过程

最终将是实现一个

没有潜能的纯粹的现实

在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世界里

事物的变化

都是要实现它的潜能的一个

现实化的过程

事物的潜能的现实化

就是事物的目的

而这个过程

是有等级次序的

从无机物到人类

事物存在的形式

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人是拥有质料的最高等级的生物

在这个等级的顶端

也就是无质料的那个存在

最高的存在

另一个存在于自身的存在

没有潜能

因为也没有变化

这是永恒的自存

这就是神

这里的神不是人格化的神

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最高原则

最终本质和最终目的

这个观点 对后世

特别是基督教哲学的影响

是很大的

沿着亚里士多德的思路

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

放在了研究万物统一的

最普遍 最一般的本质

或者共性上

认为它就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

总之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不仅给我们规定了

被称之为形而上学的

西方哲学思想传统的主题

核心概念和范畴

而且也给了我们

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任务和方法

形而上学的危机

实际上也已经潜藏在这里了

西方哲学经典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节

-第一节 课程前言

--Video

-第一节 课程前言--作业

-第二节 哲学是什么(一)

--哲学是什么(一)

-第二节 哲学是什么(一)--作业

-第三节 哲学是什么(二)

--三、哲学是什么(2)

-第三节 哲学是什么(二)--作业

第二章节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

--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泰勒斯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作业

-第二节 巴门尼德论“存在”

--巴门尼德论“存在”

-第二节 巴门尼德论“存在”--作业

-第三节 从physis到人自身

-- 从physis到人自身——智者派

-第三节 从physis到人自身--作业

-第四节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生平与思想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生平与思想

-第四节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生平与思想--作业

-第五节 “助产术”——苏格拉底的论辩术及其意义

--“助产术”——苏格拉底的论辩术及其意义

-第五节 “助产术”——苏格拉底的论辩术及其意义--作业

-第六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六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业

-第七节 柏拉图的回忆说

--柏拉图的回忆说

-第七节 柏拉图的回忆说--作业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作业

-第九节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九节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作业

-第十节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第十节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作业

-第十一节 斯多葛派论“自然法”

--斯多葛派论“自然法”

-第十一节 斯多葛派论“自然法”--作业

-第十二节 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第十二节 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作业

-第十三节 斯宾诺莎论幸福

--斯宾诺莎论幸福

-第十三节 斯宾诺莎论幸福--作业

第三章 认识论哲学经典赏析

-第一节 关于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关于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业

-第二节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第二节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作业

-第三节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作业

-第四节 洛克的“白板说”

--洛克的“白板说”

-第四节 洛克的“白板说”--作业

-第五节 培根的“四假相说”

--培根的“四假相说”

-第五节 培根的“四假相说”--作业

-第六节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第六节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作业

-第七节 知识的二分法与确定性之谜

-- 知识的二分法与确定性之谜

-第七节 知识的二分法与确定性之谜--作业

-第八节 康德哲学的两个问题:知识与自由

--康德哲学的两个问题:知识与自由

-第八节 康德哲学的两个问题:知识与自由--作业

-第九节 康德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九节 康德认识论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作业

-第十节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第十节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作业

-第十一节 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

-第十一节 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业

第四章 面向现代的西方哲学

-第一节 尼采的“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

-第一节 尼采的“权力意志”--作业

-第二节 胡塞尔论现象学的“悬搁”

-- 胡塞尔论现象学的“悬搁”

-第二节 胡塞尔论现象学的“悬搁”--作业

-第三节 海德格尔论“此在”

-- 海德格尔论“此在”

-第三节 海德格尔论“此在”--作业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