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  第十二讲:求礼(国家与法制) >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  Video

返回《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下一节:Video

返回《西方哲学精神探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就讲一下西塞罗的人民共和国

我先说一下西塞罗

与柏拉图之间的思想联系

我们看到西方古代

的政治哲学是希腊人的首创

但是也有罗马人的贡献

西塞罗身处罗马国家由共和制向元首制

或者称作帝制转化的关键时期

他是罗马贵族共和派的主要代表

那在他一系列的演讲中间

阐述了他的政治观点

而他撰写的论共和国和论法律

比较集中地反应了西塞罗

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

西塞罗的这两部对话与柏拉图的国家篇

法篇有对应关系

西塞罗在对话中表达的思想

有柏拉图社会政治观的影子

但是西塞罗不是简单地模仿

或转述柏拉图

而是结合罗马社会政治的实际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的观念和思想

他好像预见到有人会

说他是在模仿柏拉图

所以他在对话中说转述他人的话

非常容易但这样的转述又有什么意义呢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西塞罗

的政治思想的精髓

西塞罗指出治理国家是公民的应尽义务

他认为 每一位行为端庄的公民

特别是那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成员

都应全面透彻地了解国家事务

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美德的最好运用在于管理国家

并且是在实际上

而不是在口头上实现那些哲学家们

在他们的学派内部议论的东西

西塞罗也讨论了国家的定义

西塞罗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

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

而是大量的民众基于法的一致

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西塞罗的定义

严格说来西塞罗的国家定义

就是国家是人民的事业这个简单句

国家是这句话的主语在拉丁文中

res是个阴性单数名词

它的基本含义是东西事物

事务事件等等

引申义则有情形 原因 诉讼

事业 利益 财产 功绩

Publica 是个形容词意思

是社会的公共的

国家的人民的大众的民众的

它与 res 组合在一起就成了

公共所有的东西或公共财产

就是我们今天翻译的国家或者共和国

我在这里还要再细细地

介绍一下populi是个阳性属格名词

意思是人民的 公民团体的公民社会的

平民的 民众的等等

它与res组合在一起 意思是人民的财产

英语翻译成he property of the people

西塞罗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国家

是人们的东西或者财产或者事业

因此要先说明什么是人民

也就是国家的定义

要以人民的定义为前提

这就是西塞罗的整个完整

地定义对国家的解释

它相对比较简单而对人民的

解释非常详细的原因

我们看到西塞罗的国家定义它的后半句

人民不是随意聚集在一起的集合体

而是大量的民众基于法的一致

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西塞罗讲到人民的时候用的词是populus

这个名词他简单地说来

它既可以指人民民族

又可以指公民团体 市民团体

还在当时的罗马语境之下

它还指罗马公民

最早它指的是贵族显贵

后来又用来指所有人民

当然这个词在罗马的语境之下

有的时候还指平民或者民众

西塞罗在给国家下定义的时候

他们没有使用拉丁语中间的plebs

因为这个plebs它有贱民

庶民 平民的含义

在这里头从西塞罗的用词也可以看到

它在给国家下定义的时候的良苦用心

就罗马共和国当时的具体处境而言

人民是一个政治术语

而民众plebs则是一个社会术语

因为它蕴含着社会阶层的区分

我们在中文翻译中间

把国家说成是人民的财产

这个意思是通的

但是不够雅

所以中国学者通常把这个短语

翻译成为人民的事业

这种翻译也有个问题 汉语中的 事业

指的是人所从事的

具有一定目标

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

有影响的经常性的活动

比如我们说的科学事业

文化事业等

如果我们把国家定义为一种活动

就好像有不妥之处

所以我们虽然将它译为 人民的事业

但我们在理解时可以回归它的本义

重点领会西塞罗把国家

看作为人民的东西

我们下面做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国家定义是不同时代的政治哲人

反思政治问题的聚焦点

通过上述对西塞罗国家定义的解读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西塞罗创造性的

提出了他自己的国家定义

它的这个定义有三个特征

这就是以人民为前提

以正义为准则 以合法为本性

拿他和希腊哲学家相比

西塞罗对国家 人民 正义 法律

等一系列重要术语的理解

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以说 西塞罗的国家定义是他的独创

而不是从任何希腊模式中继承下来的

政治和法律本身就是

西塞罗最擅长的领域

他把希腊政治思想加以改造

把它与罗马公民的生活及其规范

准则结合起来

表现出按照自己的传统对希腊的

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补充

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更新罗马传统

使它适应新的现实的要求

我们回顾下希腊

我们看到希腊古典时期的政治实际

它的特点就在于当时存在着

希腊古典时期的政治实际

其特点首先在于存在大量独立的城邦

亦即城市国家

城邦 polis 的最初含义是有城墙

或堡垒保护的人定居点 也就是城市

但是这个城市的含义不是领土

而是人 是人的联合体

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借尼昔亚斯说

城邦是人 而不是没有人的城墙和船舰

对希腊人来说

城邦是实现公共生活和

公民权利的惟一可能的工具

只有那些加入城邦的人

才是全权公民

而只有作为公民才能程度不等

地参与公共生活

城邦作为公民的政治组织而存在

所以希腊人的政治思想

至少在古典时期

从来没有超出城邦的范围

古希腊哲学拥有的任何一种政治构想

都建立在国家即城邦的观念之上

甚至在其发展的最高阶段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这个时候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还在这个范围内徘徊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别的

就是城邦国家

以正义为准则是西塞罗

国家定义的第二个特征

西塞罗认为国家定义应当建立

在人民共同利益的概念之上

而人民这个联合体的形成则是

由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

我们看到 西塞罗的

国家定义中出现的是法

而不是我们在上一讲中间

反复讲的那个正义

但是西塞罗的其他相关解释

可以补足二者的联系

他说仅当个人按照一种公正的

合作关系聚集在一起时才有所谓人民

阐释法这一术语本身可以清楚地看出

它包含有公正

正确地进行选择的意思

由此可见 西塞罗国家定义中

提到的法与正义是互通的

在特定语境下是可以替换的

按照共和时期的罗马法

只有人民通过的规定才是法

法就是人民投票通过的法令

但在罗马人的观念中

我们说除了这种公民法

还有所谓自然法

西塞罗说真正的法乃是

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的理性

法乃是自然之力量

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

是合法和不合法的尺度

法是根据最古老的

作为一切事物的始源的自然

所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

人类的法 受自然指导

处罚邪恶者

保障和维护高尚者

西塞罗特别指出

公民法应当与自然法的普遍原则一致

如果人民通过了有害的决议

不管这些决议是什么样的

它们也不应当被称作法

把正义准则引入国家定义

表明西塞罗在国家起源问题上

与以往的希腊人的契约论的解释拉开了距离

我们知道 个人的软弱

和人天性中的聚合是

希腊哲学中的 契约论

在解释国家起源时用的关键词

柏拉图《国家篇》的对话人格老孔

在讨论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时指出

行不义会得到好处

而承受不义会受到伤害

人们在交往中既伤害他人又受他人伤害

所以 那些自身力量软弱

既不能对他人行不义

又不能避免受他人伤害的人就觉得最好

还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订立一个契约

这就是立约和立法的开始

他们把践约守法称作正义的 合法的

这就是正义的起源与本质

我们还知道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

正义是约定俗成的

来源于人的虚弱和自私

自然的公正是防止人们

彼此伤害的有利的保证

不能互相订立契约以保证

彼此不伤害的动物

无所谓公正不公正

既不能够也不愿意订立

互利契约的部落也是如此

而我们知道西塞罗在

提出国家定义以后马上就说

这种联合的首要原因

主要不在于个人的软弱

而在于人生来就有的某种聚合

因为人不是独处的

非社会性的动物

而是人生来就有这样一种性质

即使处在繁荣昌盛的状况下

他也不愿意孤立于他的同胞

我们看到就在这里

他放弃了软弱

作为共同体构成的动因

由此也就放弃了

整个契约论的国家起源论

他用天然正当来加以取代

在提出国家定义以后

西塞罗反复强调国家要以正义为准则

他说 由于法律是联系公民团体的纽带

通过法律实施的正义对所有人相同

所以 如果公民中没有平等

那么什么样的正义

能够使公民团结在一起

如果我们不同意平均人们的财富

而人们的内在能力又不可能平等

那么至少同一国家的公民

拥有的法律权利要平等

以合法为本性是西塞罗

国家定义的第三个特征

在西塞罗的国家定义中

人们之所以能够聚合在一起的基础是

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

共同性在拉丁文中是一个阳性名词

它的意思是同意 赞成 一致 统一

它表达的是一种所有人共享的正义感

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活和体制安排

我们可以这样说

希腊政治哲学从来没有

讨论过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问题

哪怕在柏拉图的《克里托篇》中也没有

而西塞罗以定义为哲学批判的工具

为讨论这个问题提供了合理的空间

我们看到 提出国家定义以后

西塞罗运用上述标准对各种体制

的国家进行合法性的论断

西塞罗指出 如我所说是人民

的事业的每一个国家要想永久长存

必定要由某个商议性的组织来统治

如果政府处于一人的支配之下

则为君主制 如果处于少数的

几位经过挑选的人的支配之下

则为贵族制 如果由人民直接

参与和支配 则为民主制

西塞罗认为三种政体形式均有缺陷

在君主制中 公民不享有政治权利

不参与公共决策

因此他们无法享有实际的政治权利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这怎么能被称作人民的事业呢

而这正是国家的含义

因为有一个人在残酷地压迫所有人

没有任何形式的正义

而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人之间

也没有任何一致的合作

尽管这是人民的定义的一部分

西塞罗又分析说 在贵族制中

人民缺乏真正的

确确实实的自由

特别是无权自由地选择地方行政官

并且没有人能保护它免遭贵族的滥用

甚至完全由一个派别控制的

国家也不能真正地被称作共同体

西塞罗还反思希腊的历史

提出疑问 他说在伯罗奔尼撒大战以后

臭名昭著的三十僭主

极不正义地统治了他们的城市

这个时候雅典人民的事业又在哪里

当十人委员会统治罗马

当自由失去了它的全部法律保障的时候

情况怎么样

那里没有 人民的事业

人民起来造反 想要夺回他们的财产

在民主制中 尽管一切都归人民掌管

一切都处于人民的权力之下

民众想惩治什么人就可以惩处什么人

但是 那里不存在人民

而是一个集体僭主

所以民主制也有严重缺陷

不是真正的 人民的事业

上面所说的这三种体制总是逐渐衰败

并形成一种循环

起初是君主制 随后退化成暴君专制

接着是贵族制 它会演变成寡头统治

再接着是民主制

它最终又会衰变为平民政治

也就是无政府主义的人心蛊惑

也就是放纵无拘的群氓政府

这一群氓政府又会试图实现君主制

如此周而复始

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稳定的

永恒的政治体制 总之上述政体的国家

之所以不是真正的国家 原因在于合法性的丧失

从政治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

西塞罗的国家定义是一个重大创新

与柏拉图的国家定义略作比较

就可看出创新性点

柏拉图探讨了国家的起源

但却没有在任何地方

直接回答什么是国家

柏拉图说 城邦的起源

从这样一个事实就能看出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

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

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

那么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

人们相互之间需要服务

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因此召集许多人来相互帮助

由于有种种需要

我们聚居在一起

成为伙伴和帮手

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这样一比较 同学们就可以看出

西塞罗在国家问题上的理论创造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课程列表:

第一讲:导论一(哲学、宗教与文化)

-1.前言

--Video

-2.何谓哲学

--何谓哲学

-3.何谓宗教

--Video

-4.何谓文化

--Video

-5.文化互动转型论:五个基本前提

--Video

-6.文化互动转型论:五个基本立场

--Video

-7.文化互动转型论的意义

--Video

-第一讲:导论一(哲学、宗教与文化)--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二讲 :导论二(希腊哲学概览)

-1.古希腊哲学诞生的环境(1)

--1.古希腊哲学诞生的环境(1)

-2.古希腊哲学诞生的环境(2)

--2.古希腊哲学诞生的环境(2)

-3.古希腊哲学的分期与流派(1)

--3.古希腊哲学的分期与流派(1)

-4.古希腊哲学的分期与流派(2)

--4.古希腊哲学的分期与流派(2)

-5.古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1)

--5.古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1)

-6.古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2)

--6.古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2)

-7.古希腊哲学的终结

--7.古希腊哲学的终结

-第二讲 :导论二(希腊哲学概览)--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三讲: 求是(理性精神的萌发)

-1中西方的“是”

--Video

-2.原始思维的特点

--Video

-3.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Video

-4.希腊哲学与诗性理论

--Video

-5.从赫拉克利特思想看希腊哲学

--Video

-6.巴门尼德的思维特点

--Video

-7.判断哲学产生的标准

--Video

-第三讲: 求是(理性精神的萌发)--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四讲: 求本(本体论、形上学)

-1.寻求本原:何谓本

--Video

-2.本原问题

--Video

-3.寻求本质:柏拉图的日喻和线喻

--Video

-4.柏拉图的穴喻及型相实在论的意义

--Video

-5.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Video

-6.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及其学说的意义

--Video

-第四讲: 求本(本体论、形上学)--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五讲:求知(古代知识论)

-1.知识论的词义

--1.知识论的词义

-2.柏拉图的知识论

--2.柏拉图的知识论

-3.西塞罗的知识论

--3.西塞罗的知识论

-4.奥古斯丁知识论(1)

--4.奥古斯丁知识论(1)

-5.奥古斯丁知识论(2)

--5.奥古斯丁知识论(2)

-6.知识论的特征

--6.知识论的特征

-第五讲:求知(古代知识论)--7.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六讲: 求真(方法论、逻辑学)

-1:导言

--Video

-2:两种真

--Video

-3:逻格斯

--Video

-4:柏拉图的辩证法

--Video

-5: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Video

-6:结语

--Video

-第六讲: 求真(方法论、逻辑学)--7: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七讲: 求实(科学精神)

-1. 何谓科学

--Video

-2. 希腊科学产生的原因

--Video

-3. 自然学一

--Video

-4. 自然学二

--Video

-5. 自然学三

--Video

-6. 自然学四

--Video

-7. 希腊化时期的科学

--Video

-8. 罗马帝国时期的科学

--Video

-第七讲: 求实(科学精神)--9.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八讲:求美(爱的礼赞)

-1.词义解释

--1.词义解释

-2.柏拉图论爱情

--2.柏拉图论爱情

-3.《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1)

--3.《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1)

-4.《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2)

--4.《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2)

-5.《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3)

--5.《会饮篇》解读--礼赞爱神(3)

-6.《会饮篇》解读--苏格拉底论爱

--6.《会饮篇》解读--苏格拉底论爱

-第八讲:求美(爱的礼赞)--7.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九讲: 求善(伦理思想)

-1:关于一些名词的解释

--Video

-2:希腊伦理思想的开端

--Video

-3: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

--Video

-4: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Video

-5:伊壁鸠鲁伦理学

--Video

-6:求善的历程

--Video

-7:共善

--Video

-第九讲: 求善(伦理思想)--8: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讲 :求仁(人文主义)

-1. 词义解析

--Video

-2. 希腊神话中的“人”

--Video

-3. 早期希腊哲学家论“人”

--Video

-4. 智者:古代人文主义运动

--Video

-5. 评价

--Video

-第十讲 :求仁(人文主义)--6.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一讲: 求义(正义论)

-1.词义解释

--1.词义解释

-2.巨格斯的故事

--2.巨格斯的故事

-3 .古代正义论(1)—柏拉图的本质正义论

--3 .古代正义论(1)—柏拉图的本质正义论

-4.古代正义论(2)—西塞罗的自然正义论

--4.古代正义论(2)—西塞罗的自然正义论

-5.古代正义论(3)—奥古斯丁的神圣正义论

--5.古代正义论(3)—奥古斯丁的神圣正义论

-第十一讲: 求义(正义论)--6.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二讲:求礼(国家与法制)

-1:一些希腊词语介绍

--Video

-2:柏拉图的法制观念和国家理念

--Video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Video

-4:结语

--Video

-第十二讲:求礼(国家与法制)--5: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三讲:求福(宗教的寻求)

-1. 理论背景

--Video

-2. 希腊哲学的宗教化

--Video

-3. 基督教及其发展一

--Video

-4. 基督教及其发展二

--Video

-5. 基督教的信仰及其理性化

--Video

-6. 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一

--Video

-7. 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二

--Video

-第十三讲:求福(宗教的寻求)--8.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四讲 : 求圣(与神合一)

-1.词义解释

--1.词义解释

-2.与神合一之祭仪通神(1)—狄奥尼修斯教

--2.与神合一之祭仪通神(1)—狄奥尼修斯教

-3.与神合一之祭仪通神(2)—奥菲斯教

--3.与神合一之祭仪通神(2)—奥菲斯教

-4.与神合一之理性通神(1)—毕达哥拉斯学派

--4.与神合一之理性通神(1)—毕达哥拉斯学派

-5.与神合一之理性通神(2)—恩培多克勒

--5.与神合一之理性通神(2)—恩培多克勒

-6.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思想体系

--6.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思想体系

-第十四讲 : 求圣(与神合一)--7.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第十五讲 总结(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1:古希腊哲学的地方化特征

--Video

-2:古希腊哲学的世界化历程

--Video

-3: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Video

-4:中希文化交流的愿景

--Video

-第十五讲 总结(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5: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讨论题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