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3497

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1.5.2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线视频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一节:讨论题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在上一节我们讲了

对立统一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讲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是有一定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支配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的

最一般的发展规律

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了对立统一规律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介绍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量变会引起质变

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

作品中早有体现

《尚书》有言

“为山九仞功归一篑”

《战国策》写道“积羽沉舟”

《老子》提及“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质和量是事物存在的

最普遍性的规定

质是什么呢

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

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

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

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另一方面

质是一定事物的质

离开物质的质只是主观的抽象

质与事物自身的直接同一

使人们可以通过对质的把握

而把丰富多样的世界区别开来

寻找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和质一样

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量是可以用数量或形状

表示的事务的规定性

它包括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

速度

程度

以及事物构成因素空间上的排列等

刘老师

质和量都有规定性

好像是有点不一样的

可是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

您就给具体再说说吧

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是不同的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却不是这样

在一定的范围内

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体现事物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的是“度”

所谓度

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量的限度

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

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在这个范围内

事物的质保持不变

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

就发生变化

正如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在0-100摄氏度是水

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变成冰或水蒸气

刘老师

那您这么一说质和量之间也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也是一对矛盾

除了这个质和量之外

好像后面还都可以加个变字

就是质变和量变

那这质变和量变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

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

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这是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就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

是事物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较小的

不显著的变化

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是一种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状态

与此相对

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

连续性的中断

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

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

量变和质变是有区别

但又有联系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从量变到质变

再到新的量变

如此相互转化

相互交替

构成了事物无限多样

永恒发展的过程

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

或称质量互变规律

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问题上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是根本对立的

刘老师

量变和质变规律我搞懂了

不过我又有了新的疑问

事物的发展有的时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这感觉是一个直线的运动过程

可有的时候它会是一个曲折的运动过程

那在这个时候

恐怕就不能用量变和质变来简单解释了吧

祎嵩啊看来你观察问题还是很仔细

这种曲折前进啊

根源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

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

不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否定是事物中使其灭亡

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

而进行的自身否定

事物会通过自身否定

实现自我运动与自我发展

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是肯定否定的对立统一

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克服与保留

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对立统一

好比种子发育为植物

鸡蛋孵化为小鸡

都是通过对自身的否定

达到新的阶段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否定之否定它是对于否定

的辩证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完善自己

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

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

都是从肯定到否定

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

这似乎是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但之前的每一次否定都

不是简单的抛弃

而是一种扬弃

因此

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也就是新的肯定阶段

不是简单的回复

而是形式的回复

内容的发展

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

形象地说就是螺旋式的上升

正如祎嵩你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刘老师

否定之否定既然是规律

那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

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否定之否定

规律在具体形态上的特殊性

不应把它当作一种模式主义

而到处去套而应该把这一规律

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

与所研究的具体事物相结合

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

才算真正地理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列表: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课程习题0.0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1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Announcement

-1.1.1物质的概念

--1.1.1物质的概念

-1.1.2物质与运动

--1.1.2物质与运动

-课程习题1.1

-1.2社会生活的本质

--Announcement

-1.2.1实践

--实践

-1.2.2意识

--意识

-课程习题1.2

-1.3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

-课程习题1.3

--课程习题1.3

-1.4 事物的普遍联系

--Announcement

-1.4.1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1.4.2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课程习题1.4

-1.5 辩证法三大规律

--Announcement

-1.5.1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习题1.5

-1.5.2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课程习题1.6

-讨论题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1 认识的来源与方法

--认识的来源和方法

-课程习题2.1

-2.2 真理问题

--Announcement

-2.2.1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

-2.2.2 真理的辩证性

--真理的辩证性

-2.2.3 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标准

-课程习题2.2

-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课程习题2.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续)

-3.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1.1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efault

-3.1.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1

-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3.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2

-3.3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3.3.1 阶级

--阶级

-3.3.2 阶级斗争

--default

-课程习题3.3

-3.3.3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3.3.4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课程习题3.4

-3.4 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

-3.4.1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3.4.2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课程习题3.5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Announcement

-4.1.1 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4.1.2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4.1.3 商品经济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形成

-4.1.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课程习题4.1

-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Announcement

-4.2.1 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

-4.2.2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课程习题4.2

-讨论题

--讨论题

-阶段测验1

第五章 商品与商品经济

-5.1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5.1.1 商品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

-5.1.2 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

-课程习题5.1

-5.2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5.2.1 价值量

--价值量

-5.2.2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课程习题5.2

-5.3 货币

--货币

-课程习题5.3

-5.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课程习题5.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 资本与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1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6.1.2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

-6.1.3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

-6.1.4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课程习题6.1

-6.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6.2.1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6.2.2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的不同部分咋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6.2.3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课程习题6.2

-6.3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6.3.1 资本积累概念

--资本积累概念

-6.3.2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3.3 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的再生产

-6.3.4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课程习题6.3

-6.4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课程习题6.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7.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1

-7.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7.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2

-阶段测验2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8.1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1.1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8.1.2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8.1.3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1

-8.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2.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8.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2

-8.3 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Announcement

-8.3.1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8.3.2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8.3.3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9.1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Announcement

-9.1.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9.1.2 劳资关系的变化

--劳资关系的变化

-9.1.3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1

-9.1.4 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形态的变化

-9.1.5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2

-9.2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9.3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0.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Announcement

-10.1.1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1

-10.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Announcement

-10.2.1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10.2.2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2

-10.3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Announcement

-10.3.1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10.3.2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0.3.3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0.3.4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2

-10.4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4

-10.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5

-10.6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6

-10.7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7

-阶段测试3

-讨论题

--讨论题

课程总结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课程总结--期末测试

-讨论题

--讨论题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