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1.4.1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在线视频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下一节:联系的普遍性

返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在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后

我们紧接着就面临一个问题

那就是

人类如何处理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此

其实人类历史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实践

那么实践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实践的本质啊

就是人类有意识地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

并利用认识了的规律

去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

在这里

我们要正确地了解

规律对我们而言

是什么和处于什么地位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规律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刘老师

这回我可要吃一堑长一智

我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上

也讲到过这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这三个词当时也是死记硬背背下来的

可是并不理解具体是什么意思

在这您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么

好的

这其实啊应该这样理解

规律表现为事物本质的联系

是事物的内在根据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是事物必定如此

确定不移的趋势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共性

稳定性

可重复性

举例来说

好比挂在树上即将掉落的果实

无论树上长的是苹果还是椰子

在重力作用下

都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升

第二

要深入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存在不以任何个人

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而人的意识活动却要受规律的支配

好比之前掉的那个果实

并不因为树下坐的不是牛顿而停止掉落

相反人们知道果实落下来的话

就要离开树下进行闪躲

正所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但是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

并利用规律指导实践

达到改造世界

为人类谋福利获得自由的目的

正如牛顿从一个苹果里看到的力学

瓦特从一壶开水里看到了蒸汽机

人们不能无视规律

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惩罚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

涸泽而渔

揠苗助长

饮鸩止渴

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那么在认识了规律的共性以后

我们还要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面临的规律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社会规律

另一类是自然规律

首先我们要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

自然与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社会规律则是社会生活过程

诸现象间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通过人们的活动而表现出来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都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 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长期发展的结果

自然界与人的分化是自然规律

与社会规律分化的前提

社会规律是高级的运动规律

自然规律是社会规律的基础

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延伸

三 二者都能在人的实践中被反映

认识和利用

四 对二者利用的目的都是

为了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

其次

我们要把握二者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客观物质世界低级的运动规律

它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在起作用

自然规律通过事物之间自然而然的方式

体现出它们的相互作用

事实上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

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反复出现

而社会规律则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

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

是合乎目的性和合乎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刘老师

我现在算是搞懂了规律的本质意思

即便我们知道了规律的内涵是什么

进一步我们还要知道怎么科学的认识

科学地总结规律

在这一点啊有什么好的方法么

祎嵩啊

你现在终于开始重视方法了

不错

认识规律啊

常用的方法是归纳和演绎以及分析和综合

我们下面

就具体来说说这两对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

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推理形式

首先

我们来看看归纳和演绎的区别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

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刘老师

那是不是说

麻雀会飞

喜鹊会飞

老鹰会飞

然后麻雀喜鹊老鹰都是鸟

所以大概得到鸟都是会飞的这样一个结论呢

没错

你说得很对

这样的方法就是归纳法

那么什么是演绎法呢

演绎法

则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比如一条线AB是A、B两点间最短的距离

我们就可以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结论

推出线AB是线段

而不是其他曲线

然后

我们再来看看归纳和演绎的联系

一方面

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则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

证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另一方面

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

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

也就是说

归纳法所得的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

比如祎嵩你之前得出的

“是鸟都会飞"

的结论

在鸵鸟身上显然就不适用了

因此

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演绎是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

但是共性只是大致地包含个性

因此

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

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

譬如我们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

就推断不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

就得进一步分析和归纳

哦 刘老师

您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

其实归纳法和演绎法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的

只不过不知道它们是这样的名词而已

是这样的

把我们常用的方法抽象出来

这也是一种智慧啊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组方法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分解和

组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首先

我们来看看分析和综合的区别

分析是在思维中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

要素

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想方法

分析法通过分析研究

从中找出构成认识对象

的基础部分和本质方面

这种分解并不是机械地割裂事物

而是在于从分开的各部分中找到联系

把握事物的本质

嗯 刘老师

您这么说起分析的方法

其实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

就会把它分成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几个不同的部分来分别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这样的方法应该就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吧

你理解得没错

我们再来说说综合

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

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它是在思维中

把对象的各个本质方面

按其内在联系

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种综合也不是任意地

把部分机械地拼凑起来

而是在符合事物联系的有机性上

把各部分按内在联系整合到一起

祎嵩

你又是不是又可以举一个例呢

嗯 刘老师

我觉得还是可以用刚才的那个例子来说

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分为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几部分

但实际上又要看到

这几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

必须把这几个部分整合到一起来看

哲学作为认识论

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又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供理论的支撑

并且将哲学的理论付诸到物质的实践当中

为改造世界寻找物质的基础

和群众的基础

你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果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入了啊

刚才你讲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让我们来理解分析和综合

接下来

我们来看看分析和综合之间的联系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若人的思维仅仅停留在分析事物的

现象以及从现象中找本质上

那么它也只能停留在抽象的本质

而不能解释其具体的表现

若人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综合

那么就会导致停留于整体的感性直观

而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

综合要以分析作为基础和开始

同时综合的结果也是对分析的验证

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

科学的认识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

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

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

在思维中的再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列表: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课程习题0.0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1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Announcement

-1.1.1物质的概念

--1.1.1物质的概念

-1.1.2物质与运动

--1.1.2物质与运动

-课程习题1.1

-1.2社会生活的本质

--Announcement

-1.2.1实践

--实践

-1.2.2意识

--意识

-课程习题1.2

-1.3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

-课程习题1.3

--课程习题1.3

-1.4 事物的普遍联系

--Announcement

-1.4.1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

-1.4.2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课程习题1.4

-1.5 辩证法三大规律

--Announcement

-1.5.1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习题1.5

-1.5.2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课程习题1.6

-讨论题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1 认识的来源与方法

--认识的来源和方法

-课程习题2.1

-2.2 真理问题

--Announcement

-2.2.1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

-2.2.2 真理的辩证性

--真理的辩证性

-2.2.3 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标准

-课程习题2.2

-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课程习题2.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调查问卷(续)

-3.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1.1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efault

-3.1.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1

-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3.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课程习题3.2

-3.3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3.3.1 阶级

--阶级

-3.3.2 阶级斗争

--default

-课程习题3.3

-3.3.3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上层建筑,法和国家的阶级性

-3.3.4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不同的社会分层方法

-课程习题3.4

-3.4 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

-3.4.1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3.4.2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深化认识群众史观

-课程习题3.5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Announcement

-4.1.1 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4.1.2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

-4.1.3 商品经济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形成

-4.1.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课程习题4.1

-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Announcement

-4.2.1 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

-4.2.2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课程习题4.2

-讨论题

--讨论题

-阶段测验1

第五章 商品与商品经济

-5.1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5.1.1 商品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

-5.1.2 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

-课程习题5.1

-5.2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5.2.1 价值量

--价值量

-5.2.2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课程习题5.2

-5.3 货币

--货币

-课程习题5.3

-5.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课程习题5.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 资本与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6.1.1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6.1.2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转化为资本

-6.1.3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

-6.1.4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课程习题6.1

-6.2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6.2.1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6.2.2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的不同部分咋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6.2.3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课程习题6.2

-6.3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6.3.1 资本积累概念

--资本积累概念

-6.3.2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3.3 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的再生产

-6.3.4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课程习题6.3

-6.4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

-课程习题6.4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7.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1

-7.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7.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本质

-第七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课程习题7.2

-阶段测验2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8.1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1.1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8.1.2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8.1.3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银行业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1

-8.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nnouncement

-8.2.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8.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2

-8.3 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Announcement

-8.3.1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8.3.2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8.3.3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程习题8.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9.1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Announcement

-9.1.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9.1.2 劳资关系的变化

--劳资关系的变化

-9.1.3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1

-9.1.4 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形态的变化

-9.1.5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2

-9.2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9.3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社会主义因素的孕育

-第九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课程习题9.3

-讨论题

--讨论题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0.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Announcement

-10.1.1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产生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10.1.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1

-10.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Announcement

-10.2.1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化过程

-10.2.2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2

-10.3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Announcement

-10.3.1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十月革命和新政权的稳固

-10.3.2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0.3.3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0.3.4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3.2

-10.4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4

-10.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5

-10.6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6

-10.7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课程习题10.7

-阶段测试3

-讨论题

--讨论题

课程总结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课程总结--期末测试

-讨论题

--讨论题

客观规律的存在性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